APP下载

我国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困境与路径

2023-05-13王继珍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政策法规服务业升级

王继珍

(济宁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曲阜 2731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这为借助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消费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导向和政策依据。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成为推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我国体育服务业以优化服务结构为核心,以多元消费需求为导向,持续改善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环境,全面夯实转型升级基础,优化升级市场规模。体育服务业消费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不断加强,消费热点和服务产品日益丰富,市场规模和增量显著提高。然而,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鉴于此,新发展格局下,分析我国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机遇和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促进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对于推进体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机遇

后疫情时代,我国城乡居民对体育服务方面的消费意识明显增强。鉴于此,厘清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机遇则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满足国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消费方面的政策法规为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时代机遇,不仅能够有效开拓消费市场,而且能够激发消费市场活力。首先,相关消费政策法规是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在引导转型升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落实政策法规是提升体育消费水平的内在动力,国家应从战略高度调整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消费需求方面的顶层设计,不断提升政策法规落实的可行性,构建转型升级的激励机制。其次,体育消费需求不断转变是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因受疫情影响,国民体育消费呈现出新的价值追求,倾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消费,对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健身、休闲和娱乐为主的消费成为消费热点,引领转型升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引领健身休闲、表演观赏和中介服务等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最后,国民健康意识是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基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对自身健康状况日益重视,体育消费意识随之不断提高,进而促进体育服务业结构性增长,为体验性、表演性和参与性体育服务消费留有较大发展空间,亦为转型升级提供崭新机遇。

二、我国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

(一)政府维度:政策法规亟待完善,服务部门权责模糊

政策法规环境是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虽然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但是体育服务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标准缺失、企业税费较多、权责关系不明等,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首先,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未就转型升级的标准体系和主体权责等层面作出明确要求,难以有效引导转型升级多元主体积极参与,难以优化政策法规环境,难以实现结构调整。其次,协同共治理念缺乏,难以形成转型升级合力。现行体育服务业相关管理部门存在多元治理局面,导致相关服务部门之间权责模糊,产业联动机制缺失[1]71-78,难以激发多元管理部门协同提高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合力,进而阻碍体育服务业良性、健康发展。最后,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联动机制缺失,难以有效协同发展。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在政府管理、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营等方面缺少政府、市场和企业多元联动机制,导致联动主体互动不足,难以形成转型升级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局面。

(二)企业维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消费需求

体育服务企业是体育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治理主体,在优化服务资源和供给质量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体育服务企业因其内部治理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其供给质量难以满足消费需求,不利于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首先,体育服务企业内部治理机构不健全。当前,部分体育服务企业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从结构设置而言,其内部结构主要依据职能划分,从资金投入而言,其现金流相对稳定,导致其内部结构较为单一,难以根据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需求运行,致使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内部结构厚度不足。其次,体育服务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体育服务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和准入标准尚不够成熟,导致其服务质量具有较大差异性,造成体育服务业在供需方面不均衡,加深了企业服务特性缺失的程度。最后,体育服务企业内部结构失衡,企业规模整体较小。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体育服务企业内部结构虽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但仍存在失衡现象,且企业规模依然偏小,整体投入资金不足,组织化程度较低,主要以分散运营为主,难以形成整体辐射效应和经济效应,制约了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

(三)产品维度:服务产品研发不足,产品难以有效供给

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主要在于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和服务消费等重要环节,转型升级的最终旨归为服务产品满足居民需求,将提高居民产品体验感作为转型升级的出发点。然而,当前体育服务业在产品研发等层面存在整体性缺失现象,导致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在重要环节存在“缺位”问题。首先,服务产品研发和设计投入不足,难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品牌效应。例如,在竞赛表演业,媒体版权采购主要以NBA和英超等资源为主,本土赛事资源缺乏培育和研发,赛事相关服务产品和品牌研发相对不足,导致其自身盈利能力较弱。其次,产品供给整体能力不强。体育服务企业多为小微企业,具有品牌效应的上市企业较少,经营主体难以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创新产品,针对不同个体所研发的产品较少,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影响服务消费有效释放[2]82-89。最后,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产品缺乏。在科学技术和消费升级的驱动下,服务消费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体育服务业应推出更为专业和个性的服务产品。然而,因缺乏专业管理团队,服务产品缺乏创意,不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难以推出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产品。

(四)社会维度:自主发展能力不足,缺乏社会力量参与

社会组织是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完善服务内容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效益最优化。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社会组织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然而,社会组织在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尚存在自主参与失灵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社会资本融入和供给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首先,自主发展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因受“政府兴办论”限制,政社职能和权责尚未规范化和制度化,参与转型升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难以被充分调动起来[3]6。其次,社会组织自身发育水平较低。社会组织在人力资源和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掣肘,造成其发育水平较低,在满足居民服务需求方面存在缺陷,不能有效满足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最后,缺乏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化和社会化水平较低。虽然体育服务业初步形成了多元融资和社会兴办的发展趋势,但是因管理体制问题,并未打破政府主办体育的局面,政企权责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优质资源配置尚未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很多优质资源仍控制在政府部门之中,社会力量参与转型升级的壁垒较高,且缺乏参与的渠道和平台,转型升级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水平较低,难以发挥自身的推动作用。

(五)市场维度:市场主体供给单一,市场发育不够健全

市场是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亦是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多元市场主体主动参与,推动转型升级需要激发市场活力。然而,当前我国体育服务业存在市场主体供给单一,市场发育不够健全和市场竞争秩序较乱等问题,致使市场对转型升级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体育服务业发展面临优质资源短缺。首先,市场主体供给单一。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市场运行权责明晰,才能促进体育服务业顺利转型升级。然而,目前政府对服务资源存在垄断问题,行业壁垒较为严重,社会资本融入积极性较低,难以形成市场多元主体供给格局[4]179-184。其次,市场发育不够健全。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标准和规则尚不成熟,服务产品质量差距加大,部分服务产品种类较多,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缺乏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市场服务平台,区域发展不平衡阻碍市场的有效开拓[5]60-75,市场资源配置具有扩散性,因此,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成为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最后,市场竞争秩序较乱。市场秩序监控体系不到位[6]19-26,规范性市场秩序的缺失,导致体育服务业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垄断,市场竞争不公平和不充分,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良好市场竞争秩序。

(六)消费维度:消费热情难以调动,消费动力亟待提升

消费需求是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成为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源泉。在体育消费需求不断转型背景下,虽然城乡居民消费意识和消费需求不断升级[7]1-9,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居民体育服务消费热情尚未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健身休闲、体育场馆和赛事运营等体育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小,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优质体育赛事资源有限,体育赛事服务消费水平不高,适合居民的健身设施场地不足,中高端产品消费市场供给有限,服务产品种类不多,难以有效满足居民对健身休闲和运动健康等层面的多元化需求,无法调动居民体育服务消费热情,消费观念有待引领[8]84-90。其次,消费供给质量有待提升。高质量消费供给既可提升消费动力,又可提高消费者满足程度。当前,居民对优质产品专业化、个体化和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而体育消费供给质量较为欠缺,与居民高品质消费需求相脱节,导致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偏低。最后,消费权益难以有效保障。消费权益是提升体育服务业消费水平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完善体育服务业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消费权益保护问题亦伴随其中,侵犯消费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如隐瞒消费信息、付费内容模糊和误导消费者等问题,破坏了行业消费信誉,阻碍了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

三、我国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政府治理机制

政策法规是保障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引导体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轮体育服务业变革和科技革新背景下,政府在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具备监管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角色,发挥政策法规的引领价值。首先,强化转型升级中相关规范条例、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顶层设计。联合金融、工商和财税等相关部门制定宏观战略,积极颁布相关扶持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其导向效应,激活转型升级的优质资源,促进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不断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法规,实现要素优化配置,切实减轻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税费负担。其次,优化政府治理机制,形成协同共治合力。体育、市场、财政和政法等部门应明确各自权责,探索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9]90-98,既能发挥自身作用又能良性互动,加强多元主体协同配合,营造良好的协同治理环境,促进体育服务业有效转型升级。最后,以政策法规为引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政策法规引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体育服务业与相关产业形成融合,推进多元资源发展内部增长,形成政府、市场和消费者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供给局面,实现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创新经营管理思路,加强内部自我治理

服务企业作为体育服务业的重要主体,其经营水平不仅是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源,更是推动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体育服务企业应适应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加强合作伙伴管理[10]11-16,基于内部资源条件和消费需求变化,从创新经营管理思路和加强内部自我管理等层面满足消费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首先,企业应创新经营管理思路,不断反思自身运营模式。结合消费热点、消费需求、自身优势和转型趋势,对接政策要求和消费需求,从传统资源配置转向需求驱动,构建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在经营管理、消费需求和品牌研发等方面实现转型升级。其次,加强企业内部治理,提升企业应变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构建企业内部治理模式,强化内部不同业务的关联度和监管,切实加强自我调控,提升团队整体素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创新企业服务内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服务企业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服务内容,拓展体医、体旅、体卫和体教等综合性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消费供给质量,促进企业内涵式转型升级。

(三)扩大行业品牌效应,增强产品供给能力

当前,体育服务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在转型升级进程中,应树立产品质量发展理念,扩大行业品牌效应,增强产品供给能力,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首先,扩大行业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品牌竞赛表演业,扶持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赛事,对新型产品消费等领域的品牌提供优惠政策,重点建设促进转型升级的优势品牌。政府应提供转型升级的引导资金,积极鼓励服务产品研发,扩大行业品牌效应。其次,强化产品规范化建设,加强产品战略规划。加强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构建服务产品标准化发展宏观布局,形成多元协同发展局面,提供多层面服务产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产品影响力,提升服务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以产品质量和服务消费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领域和重要方向[11]70-81。最后,结合区域优势研发特色产品,增强产品供给能力。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应以市场为导向,确保产品有效供给;紧密结合区域优势,定位特色服务产品,准确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和生态特点,发展面向专业市场需求的特色服务产品,夯实转型升级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基础,以依托区域特色服务产品促进转型升级发展。

(四)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在提升体育服务业现代化治理能力、顺利促进转型升级方面,社会组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承接市场和政府不能承担的服务。政府应重点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其参与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首先,政府部门设立促进社会组织有效发展的机构,针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颁布相对具体的政策法规以确保其能够健康发展。通过财税和政策引导提升社会组织的自主发展能力,赋予其部分权力,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其次,增强社会组织的主观参与意识。理顺社会组织与政府体育部门间的权责关系,构建有效、便捷和灵活的服务机制,发展服务品牌效应,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价值影响力。最后,鼓励社会资本有效参与,坚持政社协同兴办。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转型升级,重视社会赞助的监督和运营,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重点发展公益性体育服务业,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群众性体育服务业,积极引导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形成转型升级的有效社会氛围。

(五)凝聚市场主体合力,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结构合理的市场服务体系是优化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仅能够提供多层次服务产品,适应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而且能够不断壮大服务产品市场规模。政府应凝聚市场主体合力,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新型市场主体,深化市场规划和定位,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优化市场主体结构,促进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首先,凝聚市场主体合力。政府应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自觉行动,通过鼓励创新发展、加大财税扶持和放宽运营限制等措施,促进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提供市场主体发展动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的活力,加速转型升级的步伐,提升市场需求与产业的关联度,不断壮大体育服务市场主体的规模[12]53-60。其次,健全政府和市场协同联责的工作机制。政府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构建以市场主体的结构、贡献和质量等为指标的绩效评估体系。最后,完善市场监管制度。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优化自身服务与治理,完善市场监管制度[13]53-63,以促进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为体育服务业数智化、智慧化和融合化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保障,定期审查和评估相关市场主体,明晰政企在服务运营中的权责,确保转型升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精准对接消费需求,扎实推动消费升级

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应精准对接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强化高端要素集聚,以运动消费、体验消费和服务消费等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领域,夯实供给基础,创新供给模式,进而促进其顺利转型升级。首先,以精准对接为动力,构建多元产品供给体系。消费需求升级需要企业精准对接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基于居民对运动、健身和娱乐等层面的消费需求,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实现线下和线上多元互动,合理利用市场资源,以购买服务和代理合作等形式构建多元产品供给体系。其次,以创新服务为引领,培育市场消费需求。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有效提升消费意愿[14]7-13,引导消费需求、市场规律和品牌发展融合发展,以创新服务和产品为引领,促进消费生活化发展,有针对性地提供消费和服务,逐步实现以消费需求升级推动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最后,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创新体育服务业供给模式。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日益增长,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为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政府应弥补转型升级短板,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创新体育服务业供给模式,为消费升级注入新的活力[15]74-81,满足居民个性化消费需求。

结语

体育服务业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核心动力源,其转型升级是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我国体育服务业不断优化内部结构,但是其整体发展规模较低,政策法规亟待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缺失等因素成为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在加快构建体育服务业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困境,从优化政府治理机制、创新经营管理思路、增强产品供给能力等层面,提出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本研究主要以深化理论为前提,探析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优化机理,对于促进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由此,本研究主要在现实和理论层面试图有所突破,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后续研究可以从深入探究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运行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转型升级的核心机理,有效拓展相关研究领域。

猜你喜欢

政策法规服务业升级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政策法规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政策法规
回暖与升级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