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女性心理观

2023-05-10谢冬华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母亲

谢冬华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 201101)

巴尔扎克说:“女人就像一把竖琴,它仅仅向懂得如何弹拨它的艺术师吐露美妙曲调中的奥秘。”这其实是对女性心理独韵的诗意描述。然而,纵观科学心理学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女性心理并不是众多心理学家特意关注的显性主题,这可能与女性相对于男性无论作为研究者还是研究对象在数量和话语权上都处于明显劣势有关(1)卡拉·威利格著,郭本禹,王申连,赵玉晶译:《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第7-8页。。难能可贵的是,许多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家和进化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女性心理观。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女性心理特征与倾向的形成源于同性观察学习和模仿,或者说,欲真正了解一女人须首先了解她背后的女人。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心理是接受自然选择过程中长期适应的结果,利于生存和繁衍的心理特征承袭下来,不利于生存和繁衍的心理特征慢慢淘汰。与社会学习理论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相比,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对女性心理研究最多也最深入,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荣格、阿德勒、霍妮、埃里克森、克莱因和弗洛姆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女性心理进行了探讨和揭秘。

一、 弗洛伊德的女性心理观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开创者,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也是“以专题的形式描述女性心理问题的第一人”,“铺垫了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前进道路”(2)王礼军,郭本禹:《古典精神分析女性观:多伊奇对弗洛伊德的继承与超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第84-89页。。他的女性心理观建立在其性本能理论基础之上,性本能也称力比多(libido),遵循快乐原则,是一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驱动着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他认为性欲从童年期开始且持续终生,人格或心理发展本质上就是力比多的阶段性发展,可分为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和生殖欲期(12—20岁)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特定身体部位成为性感区或性欲满足区,而女性心理就是在儿童性欲心理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中性器期对于女性心理特点和倾向的形成至关重要。儿童在口腔期和肛门期力比多停留在内部而尚无依附的外部对象,男孩和女孩无性别差异地都依恋可满足大部分需要的母亲,但到了性器期他们在依恋对象和人格发展上开始分道扬镳。3—5岁的儿童认识到两性在解剖学上的差异及自己的性别,把性器官作为获得性满足的重要载体,喜欢抚摸和展露自己的生殖器,男孩产生对母亲的性愿望,爱恋母亲、仇视并想取代父亲,女孩产生对父亲的性愿望,爱恋父亲、嫉妒母亲并想取代母亲。

在恋母情结驱使下,男孩为获得母亲全部的爱而对父亲充满敌意,但又因父亲过于强大而产生阳具阉割焦虑,惧怕父亲会阉割其生殖器,尤其是看到女孩没有阳具时这种焦虑更加强烈,最终导致对母亲力比多冲动的抑制和对父亲的认同与自居,学习和模仿父亲如何获取权力、地位和良心,从而发展自己的人格成为男子汉。“在这一认同过程中,男孩把以父亲为代表的的社会规范、戒律纳入了自己人格中,逐渐形成了超我和良心,而且通过继承父亲的权力、膂力而获得性别自认。”(3)张海钟:《论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95年第1期,第27-31页。与男孩明显不同,女孩在恋父情结驱使下虽为获得父亲全部的爱而对母亲充满敌意,却不愿认同并以母亲自居,这是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生殖器不如男孩优越并由此产生对男孩生殖器的羡慕,而造成这种“生理缺陷”的罪魁祸首是同样缺乏阳具的母亲。“阳具羡慕”使女孩在拒绝以母亲自居的过程中保持着对父亲持续的爱恋,并渴望孕于父亲,这导致她们的超我无法得到充分且完全的发展,从而形成不成熟的超我。男孩通过内化父亲形象形成正常的超我,并逐渐发展出成熟完整且富有责任感的人格。女孩因“阳具羡慕”不接受母亲的道德规范,缺乏羞愧感和道德感,并且嫉妒心和自卑心都很强,还逐渐形成被动和受虐的人格特征。弗洛伊德认为,女性与男性相比通常处在一个较低的道德水平而且显示出更弱的升华能力,文明是男性的创造物,女性不断的性要求消耗了男性用作创造文化的能量而妨碍了文明的发展。“可以假定性别偏见实际上是弗洛伊德女性观的来源,因为他从自身的男性优越的视角来看待女性。”(4)贝姆·P.艾伦著,陈英敏,纪林芹,王美萍等译:《人格理论:发展、成长与多样性(第五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

二、 弗洛伊德早期追随者的女性心理观

弗洛伊德的早期追随者荣格和阿德勒,在批判和继承弗洛伊德女性心理观的基础上,阐释了自己对女性心理的独特看法。

(一) 荣格的女性心理观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曾是弗洛伊德的亲密合作者并被视为其精神分析理论的传继者,但后来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创建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荣格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密切关联,不过,“这两种心理学体系虽然存在着相似之处,但荣格的体系并非弗洛伊德体系的派生产物”(5)郭本禹等著:《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上)》,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荣格在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集体潜意识是人格或心灵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祖先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世代积累的被深深埋藏于心灵之中的共同经验和精神遗迹,是个体心理生活的深层文化根源。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它们分别作为意识不到的生理内驱力和心理内驱力驱使个体从事某种行为。原型是一种本原的、典型的理解模式,是人类生而具有的原始经验的集合,每个人都继承了相同的基本原型。例如,全世界所有儿童都先天具有母亲的原型而一生下来就对母亲有亲和力,每个人都从祖先那里继承了死亡的原型而自幼害怕黑暗。“原型本身是空洞的、纯粹形式的,它们仅仅是人类心灵中一些先天的倾向或可能性。”(6)郭本禹等著:《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上)》,第93页。生活中有多少种典型环境就有多少种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及自性是对人格的形成和行为的驱动特别重要的几种原型,而荣格的女性心理观就蕴含在他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个原型的阐释中。

荣格指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身上,都伏居着一个异性形象。”(7)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8页。阿尼玛(anima)指男性身上所具有或伏居着的女性特征,也是男性心灵中杂糅着的女性成分或潜意识中潜伏着的女性补偿因素。阿尼姆斯(animus)指女性身上所具有或伏居着的男性特征,也是女性心灵中杂糅着的男性成分或潜意识中潜伏着的男性补偿因素。每个男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女性化自我即阿尼玛原型,而每个女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个男性化自我即阿尼姆斯原型。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男性或女性都喜欢跟与自己投射的标准相匹配的人交往,阿尼玛塑造了男性与女性交往的模式,阿尼姆斯塑造了女性与男性交往的模式。“千百年来,通过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男人和女人都获得了异性的特征,也正是这种异性特征的存在,才保证了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8)郭本禹主编:《弗洛伊德主义新论(第二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34页。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双性气质,并且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都应得到适度发展,否则就会造成人格不和谐、不平衡。例如,阿尼玛原型作用过分突出的男性就会表现得刚性不足,而阿尼玛原型作用过分受抑的男性就会表现得冷酷无情;阿尼姆斯原型作用过分突出的女性就会表现得像个男人而非女人,而阿尼姆斯原型作用过分受抑的女性就会表现得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荣格从原型理论出发提出的双性气质最佳因而社会应鼓励双性气质的观点,为性别平等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二) 阿德勒的女性心理观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在批判和发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并在其个体心理学理论框架内从异于弗洛伊德性本能的社会文化视角探讨了女性自卑及其补偿和超越的问题。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看作是人格发展和行为活动的根本动力,认为女性自卑根本上是由于缺乏男性生殖器,女性在持续“阳具羡慕”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卑感。阿德勒认为,虽然生理缺陷会导致自卑,但女性自卑的根源主要不在于生理结构,更不在于“阳具羡慕”,而是在于对男性优越的社会地位的羡慕。长期以来,由于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观念,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远比女性优越,许多女性对自己的女性角色不适应,在内心深处渴望自己能够拥有男性所拥有的地位、权力、名望和资源,而且这种渴望到了青春期表现得更加强烈。青春期的女孩更明显地表现出男孩通常所具有的言行举止,如抽烟喝酒、脏话连篇、拉帮结伙乃至滥交吸毒等,这都是由嫉妒男性社会地位所导致的女性自卑的表现,而并非羡慕阳具所导致的结果。

每个女性本性中都有一种自卑感,而正是由于这种自卑使得她们竭力去补偿自己的弱点,追求优越,创造新的自我。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和自卑补偿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对待社交、工作和爱的态度以及处理生活问题的策略。“生活风格是个体朝着从童年早期发展起来的自我创造的目标和理想所做的独特而持续的运动。”(9)贝姆·P.艾伦著,陈英敏,纪林芹,王美萍等译:《人格理论:发展、成长与多样性(第五版)》,第77页。阿德勒认为,女性要克服自卑就必须培养新的生活风格,而生活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和生活经验。体验到自卑的女性对自卑的补偿就是她的生活风格。在以某个优秀的人为榜样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中,女性的生活风格会得到发展。但是,追求优越与追求男性化不可混为一谈。社会上许多女性追逐权力和名声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健康、不正常的心态,是对自卑的过度补偿。阿德勒确信男女并无先天优劣之分,认为男女之间的人格或心理差异源于社会对男女身份的不同态度,源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而非弗洛伊德所谓的“阳具决定论”。正如他所指出:“细心的观察者只要容许把性欲的作用贬降到一个次要地位,并且领悟到正是补偿作为动力在推动个体趋向超人的目标,那么就会发现导致个体某种卓越局面的补偿作用的动力学性质。”(10)Adler, A.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1929, p. 14.

三、 弗洛伊德后期追随者的女性心理观

较晚期的霍妮、埃里克森、克莱因和弗洛姆,在批判、继承和发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也批判、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女性心理思想,提出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女性心理观。

(一) 霍妮的女性心理观

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的女性心理研究始于对弗洛伊德女性心理观的不满、批驳和改造,“她以一本《女性心理学》扭转弗洛伊德时代对于女性心理发展的解释,使当代精神分析学出现了颇具历史意义的女性主义转向”(11)肖巍:《性别差异: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90-96页。。在男女心理差异上,弗洛伊德从男性视角出发坚持生理结构决定论,认为生理解剖特点是男女心理存在差异的先天根源,女性嫉妒男性的阳物并为自身的生理“缺陷”感到羞耻,为竞争生理结构优越的男性而嫉妒包括母亲在内的其他女性,并表现出顺从、依赖和性受虐以吸引更加优越的男性。在女性心理发展上,弗洛伊德坚持性本能动力论,认为女性心理或人格发展是由性本能和性欲望推动的。霍妮抛弃了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渴望具有男性生理结构的假设以及性本能是女性人格发展动力的观点,认为女性渴望男性生理结构以及心理发展为“性”所左右的假设在本质上是非逻辑的、无实据支持的。她主张从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视角理解女性心理及其发展的实质,乃至后来成为强调社会文化对女性心理决定作用的新弗洛伊德主义者,亦把社会文化看作是女性神经症发生发展的根源。

霍妮虽然承认性别不同会导致男女两性在体质和生理功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并进而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但更强调社会文化对女性心理发展和人格性别差异的作用远远大于生物学因素。美国女性的心理不同于德国女性的心理,城市女性的心理不同于乡村女性的心理,这主要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长期熏染和孕造的结果。只要存在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就很可能会出现特定的女性心理特征。霍妮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男权制文化为主导的社会,男性占据主宰世界的绝对优势地位,女性被认为应该是被动和保守的,主要职责是生儿育女和服侍其他家庭成员,经济上依从于男性并将自己的角色限制在家庭生活中。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条件使得女性自幼就开始接受被男性支配的现实,并按照这种社会文化价值观所要求的那样循规蹈矩,形成软弱、被动、依赖、自卑和受虐的心理,缺乏独立精神和自主能力,羡慕甚至嫉妒比自己地位和条件优越的男性。依照霍妮的看法,生活在男权时代的女性不是天生自卑才希望自己成为男性的,而是因为不利于女性自由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限制。在整个社会都在彰显和呈现男性文明时,女性的内心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她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甚至迎合了男性文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却又因损害了自身利益和放弃了自身需求而痛苦,这导致她们内心充满了强烈冲突。

(二) 埃里克森的女性心理观

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是美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因首创“自我同一性”概念及提出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而闻名于心理学界。他拥护弗洛伊德对人格所作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维结构划分,但强调自我是个体过去和现在经验的综合,是可以把个体内部发展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方向发展的独立力量,而非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同一性即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identity confusion)或角色混乱(role confusion)。“从根本上看,埃里克森的同一性概念是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和方向感,它来源于多种与自我相统一的心理社会体验,包括对个人以往各种身份、各种自我形象的综合感以及个体对合适伴侣作出明智选择的意识和感受。”(12)郭本禹主编:《弗洛伊德主义新论(第二卷)》,第543页。自我同一性起源于婴儿期,正式形成于青春期,如果青春期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而不能顺利渡过,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可能出现人格或心理问题,甚至出现神经症或精神病。“在人类生存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如果没有自我同一性感,就没有生存感。同一性的剥夺能导致残杀。”(13)Erikson, E. H.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59, p. 90.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并以每个阶段产生的心理危机予以命名,其中第五阶段青年期或青春期(13—20岁)是女孩性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克服同一性危机、整合及认同自己女性角色的关键时期。

女孩到了青春期,生理的快速成熟使得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逐渐打破,潜伏或升华的心理性欲冲动需要重新加以统整。她们面对身体和生理的快速变化及即将要承担的成年女性的任务,尤其关注自己在同龄人面前的形象,希望在人前展露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经常拿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与自我感受作对比,并且为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苦恼不已。她们质疑之前的自我认同,开始对自己所获得的强烈的、正式出现的性体验和社会角色进行重新整合和建构。顺利渡过青春期自我认同危机的女孩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以正向的态度接纳自己的女性角色。不能顺利渡过的女孩就可能出现角色混乱,在生活角色选择上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对未来没有正确信念,感到空虚、孤独和焦虑。弗洛伊德所谓的女性出现被动性、自卑感和受虐性等特质,只不过是女性没有很好地解决青春期人格发展危机的表现。尽管埃里克森在论述其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时重点强调个体社会经验,而非像弗洛伊德那样强调性本能,但他后来提出的关于女性心理的内部空间说却又走向了生理结构决定论,这反映出其理论体系的内在矛盾性。内部空间说是埃里克森在贝克莱大学对10—12岁儿童开展游戏研究时提出的。研究发现,女孩总喜欢用积木建造有内部场景且场面安静的建筑,而男孩总喜欢建造宝塔和楼房等形状突出且场面运动的建筑。埃里克森认为,男孩和女孩在游戏中所创造的建筑物的特点与其各自性器官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是一致的,男孩的性器官是向外、突出和主动的,而女孩的性器官是封闭、防护和接受性的,内部空间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也决定了不同性别的社会角色。(14)张海钟:《弗洛伊德的继承、变异和反动——精神分析学派女性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考察》,《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96年第1期,第16-22页。

(三) 克莱因的女性心理观

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是德裔英国著名女性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创立了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被誉为“客体关系之母”,为精神分析由驱力模式转向客体关系模式筑建了桥梁,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强调先天的生物因素和本能驱力,而是从自己作为一位女性和母亲的视角出发,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或人格发展的影响。“在英国女性主义哲学家萨拉·里奇蒙(Sarah Richmond)看来,尽管克莱因从弗洛伊德理论出发,但她在某种程度上更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男性中心倾向,真正地反映出她作为一位女性和母亲的看法:她把婴儿与母亲的关系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来强调,削弱了在弗洛伊德理论中占居首要地位的阴茎妒忌成分……同时她关于在婴儿发展中母亲角色的说明也为母亲劳动的价值提供了说明。”(15)肖巍:《性别差异: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探讨》,第90-96页。在论述女孩心理或人格发展时,克莱因同样把自己精神分析理论的重心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了母亲身上,认为对女婴或女童心理或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她们与母亲而非父亲的关系。女孩最早面对的客体是母亲,对良好母女关系的寻求具有动力性,驱动着她们的行为和人格发展。女孩心灵的构成材料多与母女关系的内化有关,是其作为人格内在统整力量的自我对母女关系内化生成的,而与原欲冲动和精神能量没有多大关系。

以男性为核心视角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父亲通过让男孩产生阉割焦虑、让女孩产生阴茎嫉妒来影响儿童能否成功渡过恋母期。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则对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作出了不一样的论述。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3—4岁时开始出现并在6岁左右达到顶点,克莱因却发现早在2.5岁之前儿童便在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产生了俄狄浦斯幻想和焦虑。对于女性的俄狄浦斯情结,克莱因不同意弗洛伊德的女性性欲观,也不认为生殖器期对于女性心理形成和人格发展有多么重要,而认为作为内部客体的超我最终推进了女孩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与发展。女孩从出生到4个月与母亲的乳房建立关系,力比多冲动和攻击性冲动都投射到母亲的乳房上。后来,女孩的俄狄浦斯幻想逐渐由母亲的乳房转向躯体,幻想着将其掏空并将其中之物据为己有。在力比多和攻击性驱力双重作用下,女孩不仅把母亲的躯体作为欲望和嫉妒的特殊客体,而且也把它作为仇恨和恐惧的特殊客体。女孩体验到的这种恐惧被克莱因称为迫害性焦虑。“为了应付这种偏执焦虑,婴儿发展出多种防御机制,如对真实父母的分裂和理想化;对母亲躯体的修补和修复幻想;兴趣的转移,即从引起了众多焦虑的母亲的躯体转移到周围世界,儿童开始发展出一种对外部客体的兴趣。”(16)郭本禹主编:《弗洛伊德主义新论(第二卷)》,第595页。

(四) 弗洛姆的女性心理观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既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激烈反叛者,亦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强力继承者。他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调和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学说,力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创建一种新的人本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表达其对世界的理解,在促进社会和文化发生变革的过程中达到改善现代人的处境和精神状态的目的。这里其实是在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或人格的作用,远比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欲和本能更加重要。“一般个体的整个人格受到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方式的影响,而且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状况,以致……人们可以根据对某个体的分析来推测他所在的社会结构的总体面貌。”(17)Fromm, E. Man for Himself: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 New York, NY: Rinehart, 1947, p. 79.在对女性心理的看法上,弗洛姆同样批判弗洛伊德的观点,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他认为女性心理或人格的形成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家庭是这些影响发生作用的中介,父母通过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把特定的社会心理气氛和社会文化精神传递给女儿从而影响了她们的心理或人格形成。他还举例说,一位五岁女孩发现自己母亲口口声声讲友谊和爱却又干自私自利的事,大讲道德至上却又与男人私通,母亲的虚伪会让女孩正义感和责任感受损,但如果女孩认识到自己必须依赖母亲,就会逐渐接受母亲的行为方式,甚至认为母亲是诚实和正派的。(18)汪新建:《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女性心理的研究》,《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1999年第1期,第416-427页。

关于女性心理,弗洛姆在许多具体观点上体现出对弗洛伊德的反叛。他认为虚荣并非女性所独有,男性也虚荣,只是男性和女性表现虚荣的方式不同。他认为女性嫉妒男性的阳具,男性也嫉妒女性能生孩子,女性嫉妒男性的阳具并非源于自卑,而是为了克服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对男性的依赖。他认为女性不是被阉割了的男性,女性的性和爱有自己的特点,对于女性而言爱不是性满足的结果,而是对人之存在的一种成熟的认知。他认为女性自恋并非如弗洛伊德所说只爱自己而不爱男人及其事业,而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低下而不得不服从自己丈夫的要求。

四、 简要评价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对女性心理的看法,相较于其他学派心理学家更具特色,而且更加深刻。弗洛伊德铺垫了精神分析心理学女性主义的发展道路,他的女性心理观建立在其性本能理论基础之上,强调性本能(“阳具羡慕”)对女性心理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女性心理就是在儿童性欲心理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中性器期对于女性心理特点和倾向的形成至关重要。这显然是在运用男性优越的性别偏见视角来解读女性的心理,正如弗鲁姆指出的:“他(弗洛伊德)那些关于女人的理论是男子、特别是为了遮掩对女人的恐惧而需要统治地位的男子的偏见,天真朴素的理论化产物而已。”(19)弗洛姆著,尚新建译:《弗洛伊德的使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5页。但是不管怎样,弗洛伊德的女性心理观都成为后来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探讨女性心理问题绕不开的源泉。具体来说,弗洛伊德之所以在女性心理学观点上得出错误的观点结论,是因为他把男女天生的差异仅归结为性的差异特别是性器官的差异,而且把这种差异可能发生的对心理特点的影响都看成是现实的东西。实质上,这是一种生物(性力)决定论的观点。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都是在批判、继承和发展他的女性心理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女性心理观,而且后继者们更多走向了强调社会、文化和关系对女性心理的影响。荣格强调原型,在原型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双性气质最佳因而社会应鼓励双性气质的观点,是性别平等的重要理论支持。阿德勒强调社会地位,认为女性自卑的根源主要不在于生理结构,更不在于弗洛伊德所说的“阳具羡慕”,而在于对男性优越的社会地位的羡慕。霍妮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她抛弃了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渴望具有男性生理结构的假设以及性本能是女性人格发展动力的观点,主张从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视角理解女性心理及其发展的实质,认为社会文化对女性心理发展和人格性别差异的作用远远大于生物学因素,使精神分析心理学出现了颇具历史意义的女性主义转向。埃里克森强调社会经验,认为女性出现被动性、自卑感和受虐性等特质,只不过是没有很好地解决青春期人格发展危机的表现。克莱因强调母女关系的重要,削弱了在弗洛伊德理论中占居首要地位的阴茎妒忌成分,认为对女婴或女童心理或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她们与母亲而非父亲的关系。弗洛姆强调社会心理氛围,认为女性心理或人格的形成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家庭是这些影响发生作用的中介,父母通过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把特定的社会心理气氛和社会文化精神传递给女儿从而影响了她们的心理或人格形成。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对女性心理的探讨虽不完全科学,有的解释甚至牵强附会,但在那样一个女性心理很少被关注的时代,他们能够在各自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框架内提出和阐释自己的女性心理观,是女性心理学和女性心理研究中一支具有独特和深刻视角的力量,对于后来女性心理学发展和女性心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精神分析学派的女性心理研究思想直接影响了20世纪后期女性心理学的发展,不仅为女性心理学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石,而且促使女权主义在理论上由外转向内,从追求女性社会解放转向探求心理解放的途径。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人格母亲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给母亲的信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悲惨世界
漫画之页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