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鞘内注射大黄素纳米乳对骨癌痛大鼠的影响*

2023-05-10付时琛罗斌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骨癌黄素胫骨

付时琛,吴 娜,谭 洁,罗斌华,任 平

(1.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武汉轻工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

转移性癌症诱发的骨痛是一种慢性疼痛,具有独特而复杂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世卫组织指南推荐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强效阿片类药物的阶梯式方法来缓解疼痛[1],但效果有限或副作用难以忍受。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积极探索骨癌痛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有效低毒药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黄素(3-甲基-1,6,8-trihydroxyanthraquinone)分离自天然存在的蒽醌衍生物大黄,具有抗感受伤害、抗炎、抗微生物生长、免疫抑制、抗肿瘤等作用[2-3]。有报道称,大黄素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过程来减轻疼痛[4]。但是大黄素是否对骨转移性疼痛大鼠起作用尚未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在构建骨癌痛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大黄素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骨癌痛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DMSO溶液和胰蛋白酶(美国Gibco公司);大黄素,纯度≥98%(Aladdin);GFAP抗体(ABclonal)。

1.2 主要仪器

Von Frey纤维丝痛阈测试包(美国stoelting公司);多功能酶标仪(Bio Tek);二氧化碳(CO2)培养箱(德国Binder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细胞

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和100U/mL青霉素及100U/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置于37℃、5%CO2条件下培养。

1.4 实验动物

雌性SD大鼠,体质量180~200g,购自湖北贝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鄂)2021-0027,实验动物均饲养于标准塑料饲养笼中,室温22℃~25℃,饲养环境通风,自由摄食饮水,保证12h/12h正常节律。

1.5 实验方法

1.5.1 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

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采用经典方法[5],大鼠10%水合氯醛(3mL/kg)麻醉后,仰卧固定于鼠台上,左后肢脱毛,暴露胫骨骨面,1mL注射器在骨面上打孔,后换用10μL微量注射器,在胫骨骨髓腔中缓慢注入10μL 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约3×105个),假手术组大鼠胫骨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无菌骨蜡封住针孔,75%酒精消灭溢出的肿瘤细胞,逐层缝合皮肤,消毒后涂抹青霉素粉末预防感染。术前、术后第3、6、9、12、14d检测并记录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

1.5.2 大黄素纳米乳的制备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大黄素纳米乳。精确称取大黄素10mg,加入0.4mL大豆油,再加入0.4mL吐温80和0.2mL甘油,超声10min使其混合均匀。将装有3mL蒸馏水的烧杯置于细胞超声破碎仪探头下,设定功率为30%(195W)、工作时间5min。在超声的过程中,含药溶液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水相中,形成大黄素纳米乳。

1.5.3 分组与给药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大黄素组,每组6只。术后14d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大黄素组单次鞘内注射大黄素纳米乳(5mg/mL),每只10μL,大鼠出现甩尾行为表明注射成功,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鞘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后0、1、2、3、4h检测行为学变化。

1.5.4 检测各组大鼠胫骨病理学改变

术后第14d,取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10%水合氯醛麻醉后仰卧位固定,X光机拍摄各组大鼠胫骨X线片,观察胫骨病理学改变。

1.5.5 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

术后14d最后一次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取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术侧胫骨标本,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过夜,10%EDTA溶液脱钙21d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

1.5.6 大鼠机械痛行为检测

测定前将各组大鼠置于四周透明、底部镂空的有机玻璃盒中30min使之适应,采用Up and Down法[6],用Von Frey纤维丝自上而下刺激各组大鼠左后足足趾底部中心,观察大鼠缩足反应,记录此时对应的折力值(g),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实验需同一人操作,保证刺激强度一致,每只大鼠重复3次,取平均值。

1.5.7 检测大鼠脊髓GFAP的表达分布

处死大鼠后,取大鼠L4-L6损伤侧脊髓,4%多聚甲醛灌注后,进行冰冻切片,充分漂洗。加入GFAP(1∶500)一抗,室温孵育1h,4℃过夜;第2d漂洗后,加入对应荧光二抗,避光孵育2h,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1.5.8 检测大鼠脊髓GFAP蛋白表达

最后一次行为学测定结束后,麻醉处死各组大鼠,冰上取大鼠L4-L6损伤侧脊髓,加入裂解液,匀浆后提取总蛋白,BCA蛋白定量试剂盒进行蛋白定量,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转膜封闭后,加入GFAP、GAPDH抗体,4℃孵育过夜,TBST洗涤3次,每次10min,加入二抗室温孵育1h,TBST洗涤3次,每次10min。对应条带加入ECL化学发光液,曝光成像,GAPDH为内参,Image J软件对条带进行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大鼠骨癌痛模型的鉴定

X线片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胫骨可见明显的骨质破坏,骨密度不均匀,组织周围出现明显肿胀。HE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胫骨骨小梁及骨髓腔内充满肿瘤细胞,出现骨质破坏,提示骨癌痛模型建立成功。见图1。

A:假手术组X线影像;B:模型组X线影像;C:假手术组HE染色;D:模型组HE染色图1 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胫骨X线影像和HE染色结果(HE×100)

2.2 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的检测结果

各组大鼠术前机械缩足阈值(PWT)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7~14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大黄素组大鼠PWT值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在大黄素纳米乳治疗前,模型组与大黄素组PWT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的1、2、3h,大黄素组的PWT值均显著升高(P<0.05),4h降低至接近注射前水平。见表2。

表1 各组大鼠造模后0-14d术侧后爪PWT值比较

表2 纳米大黄素治疗后各组大鼠术侧后爪PWT值比较

2.3 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活动的结果

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L4-L6腰段脊髓中GFAP表达情况,如图2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脊髓中GFAP的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组大鼠脊髓中GFAP的表达量显著下降,提示鞘内注射大黄素纳米乳可以显著抑制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

图2 鞘内注射大黄素纳米乳对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GFAP(红色)表达的影响(n=3,标尺=100μm)

2.4 大黄素纳米乳对大鼠脊髓中GFAP蛋白表达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脊髓中GFAP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脊髓中GFAP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见图3。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n=3图3 鞘内注射大黄素纳米乳对骨癌痛大鼠脊髓中GFAP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 论

骨骼系统是癌症转移的第三大常见部位,仅次于肺和肝,许多肿瘤,尤其是乳腺、前列腺、肺和肾的肿瘤都有很强的骨转移倾向。据统计,70%的患者在疾病诊断时会发生骨病理改变,这会导致疼痛、高血钙症、病理性骨折、脊髓或其他神经结构受到压迫、活动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死亡率[7]。中药对急性或慢性疼痛均能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低成瘾性和较少的副作用有望成为新的镇痛选择。因此,探究骨癌痛的作用机制,寻找高效安全的药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很有必要的[8]。本研究通过在大鼠胫骨骨髓腔中注入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值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且HE染色发现胫骨发生癌细胞浸润,提示骨癌痛模型建模成功。进一步注射大黄素纳米乳发现,大黄素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在一定时间内明显升高,几小时后痛阈值降低至初始疼痛水平,大黄素完全耐受,说明大黄素纳米乳可以短期改善大鼠骨癌痛。

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在神经免疫、神经元信号传递的调控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中枢敏化的产生和疼痛密切相关[9]。在脊髓水平上,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会释放多种促炎因子,例如TNF-α、IL-1β、TGF等,这些促炎细胞因子会导致更多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促进疼痛信号在中枢的传递,激活疼痛[10]。在骨癌痛等慢性疼痛中,TNF-α、IL-1β水平升高。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11],GFAP表达的增加,引起转录后修饰,导致脊髓促炎物质增加神经的兴奋性,加重疼痛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标记蛋白GFAP表达上调,给予大黄素纳米乳治疗后,GFAP的表达明显被抑制,这表明大黄素纳米乳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从而缓解大鼠骨癌痛,为骨癌痛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骨癌黄素胫骨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骨癌痛及其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鞘内注射赛庚啶缓解小鼠骨癌痛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漆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内PKA/CREB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