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牙金属预成冠修复对高危患龋儿童咬合功能的影响

2023-05-10郭聪莉宋荣荣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龋病乳牙牙体

郭聪莉,杨 红*,宋荣荣

(1.汉中市口腔医院,陕西 汉中 723000;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

乳牙龋病为儿童常见口腔疾病,有调查显示,我国5岁左右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高达70.9%[1]。本病发展速度快,会在短时间内恶化为猖獗性龋[2],并对恒牙发育及萌出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损害牙列健康及牙齿咬合功能。研究显示[3],对高危患龋儿童的牙体缺损予以修复治疗,有助于促进乳恒牙正常替换,构建良好咬合关系。目前,临床常采用光固化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等物质进行填充修复,但治疗后容易出现牙齿折裂、充填物松动、继发龋等不良症状[4]。金属预成冠(PMC)修复是儿童严重牙体组织损害的常用修复技术,在发达国家临床中应用广泛[5],近年开始受到我国研究者的关注,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次研究以我院高危患龋儿童为研究对象,展开随机对照研究,探究乳牙PMC修复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乳牙龋病诊断标准[6];②有牙髓症状,X线证实无牙根吸收;③恒牙胚硬骨板状态完好;④有乳牙PMC修复适应症;⑤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牙齿修复史;②牙齿发生松动,预计短期内会发生乳恒牙更换;③有先天性疾病;④精神异常,或依从性差。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患龋儿童102例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24例,女27例,共75颗患牙;患儿年龄4~8岁,平均(6.12±1.03)岁;39例单发,12例多发;患牙位置:第一乳磨牙35颗,第二乳磨牙40颗。观察组中男23例,女28例,共78颗患牙;患儿年龄4~8岁,平均(6.15±1.01)岁;38例单发,13例多发;患牙位置:第一乳磨牙37颗,第二乳磨牙41颗。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儿传统充填治疗。步骤如下:评估患儿龋坏情况,根据龋坏窝洞大小预备龋洞;予以酸蚀处理,以纳米树脂作为充填材料;充填后修复窝洞外形,治疗结束。

观察组予以患儿乳牙PMC修复治疗,严格遵循《乳牙金属预成冠修复的临床操作规范》[2]。常规局麻,放置橡皮障,充分清洁牙面,完全去除龋蚀,常规预备龋洞,并以传统复合树脂充填;然后预备牙体,颌面预备高度维持在1.0~1.5mm,使牙尖生理倾斜;在近远中面预备切割牙体,保证牙齿邻面接触于合龈向、颊舌向均呈打开状,留足1mm间隙,并注意将邻面制备成羽状边缘;颊舌侧在牙冠1/3处做制备处理,使颊合线角呈圆钝状;颈缘处牙龈下1.0mm左右;根据患儿龋坏情况选择合适尺寸PMC,充分打磨、切削突起位置,内收预成冠颈部边缘,保证其与患儿牙齿可以紧密贴合;调整咬合关系,进行探针检测,于针对性抛光后黏合固定,结束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咬合功能(最大咬合面积、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触时间)、修复成功率以及牙龈指数情况。

(1)咬合功能:使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检测最大咬合面积、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触时间,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2)修复成功率:参考王岩[7]研究中所用评价标准,肉眼所见牙体组织完整、整体完整、无松动脱落、边缘咬合状况良好、未继发龋齿,则视为修复成功;否则视为修复失败。修复成功率=修复成功例数/总例数×100%。

(3)牙龈指数(GI):通过牙周探针实施探诊,评估患牙牙龈状态,评价GI。0分为牙龈正常;1分为牙龈有轻度炎症,表现为轻微水肿、探诊不出血;2分为牙龈有中度炎症,颜色发红,有水肿、探诊出血;3分为重度炎症,发红、红肿、溃疡,并自发出血[8]。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咬合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咬合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患儿最大咬合面积、最大咬合力高于对照组,而咬合接触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咬合功能对比

2.2 两组修复成功率对比

两组治疗后6个月修复成功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n(%)]

2.3 两组GI对比

两组治疗后6、12个月G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GI比较均无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GI对比

3 讨 论

高危患龋儿童继发龋病风险很高,乳牙龋病会对儿童牙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乳恒牙替换异常,进而影响牙齿咬合关系,对颌面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损害患儿的身心健康[9]。目前,对高危患龋儿童有药物和修复治疗,药物治疗只能抑制龋病发展,无法促进牙体外形修复,有明显局限性;修复治疗为乳牙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传统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技术成熟,短期修复效果良好,但随着修复治疗时间的延长,修复体受到不同程度磨损,一方面可导致修复失败;另一方面可导致牙齿伸长、移位、倾斜,咬合关系紊乱;此外还容易引发充填物松动、牙齿折裂、继发龋等多种并发症[10]。乳牙PMC修复是一种新型修复技术,以不锈钢预制牙冠对牙体缺损进行修复,具有使用时间长、全覆盖、持久耐用等特点[11]。

咬合功能是评估个体口腔功能、周围组织功能的核心指标,能够充分反映乳牙龋齿修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患儿最大咬合面积、最大咬合力高于对照组,而咬合接触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陈娇琼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充分证实乳牙PMC修复更有助于改善高危患龋儿童咬合功能。乳牙PMC修复能够长时间保护牙髓正常活力,有效修复牙体外形,保持牙体的稳定性,提升咬合接触面积、增加咬合力,改善咬合关系、牙列形态,减少或消除咬合干扰,保证咀嚼时均匀受力、缩短咬合时间。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张帅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充分说明乳牙PMC修复治疗乳牙龋齿效果优于传统治疗。其主要原因为:①乳牙PMC修复具有封闭性好、经久耐用等优势,能够弥补传统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技术的不足,对牙体进行长期、完整的保护和修复;②乳牙PMC修复能够避免因边缘密合度差造成的微渗漏,并以良好的稳定性重建正常乳牙列模型,保持良好的生物力学状态,不容易发生牙齿折裂、充填物松动等并发症,而且良好的封闭性也能将病原菌隔绝在牙体外,不容易继发龋齿,提升修复成功率[14]。另外,本次研究两组患儿治疗后6、12个月G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两组间GI比较均无差异(P>0.05),说明PMC修复也可有效改善患儿GI。因为乳牙PMC修复使用不锈钢预制牙冠,自洁能力强,有助于避免口腔卫生问题造成的牙列及牙龈损伤,降低牙龈指数,保护牙列,有效抑制牙菌斑,防止牙体损伤。

综上,乳牙PMC修复龋齿更有助于改善高危患龋儿童咬合功能,提升修复成功率,改善牙龈状况,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龋病乳牙牙体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乳牙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乳牙”更要好好呵护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