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湿疹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2023-05-09朱礼强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5期
关键词: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

朱礼强

【摘 要】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其中又以儿童最为常见。中医与西医对湿疹均有广泛研究,二者在其病因解释上存在相似之处,中西医均认为饮食不当是湿疹诱因之一;中医上痰浊瘀血和西医的血液循环障碍也有相似之处。为此,针对湿疹开展中西医研究,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中医认为湿疹主要是外感六淫、饮食不当、外感风邪、气血两虚、情志内伤等所致,建议从调理出发,经中药治疗,促进经络畅通,提高抗过敏能力。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婴儿湿疹的相关情况,本文对湿疹的发病机制以及中西医治法进行综述,以期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湿疹;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23)05-0167-04

Research Progress o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Eczema

ZHU Li-qiang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Yiwu 3220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Eczema is a common disease in dermatology. It can occur at any age, but it is most common in children.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extensive research on eczema, and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the explanation of their etiology.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lieve that improper diet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eczema; there are also similarities between phlegm turbidity and blood sta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blood circulation disorder in western medicin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eczema can provide mor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eczema is mainly caused by exogenous six evils, improper diet, exogenous wind evil,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 and emotional internal injuries. It is recommended to start from conditioning and treat i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promote the smooth flow of meridian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ist allergies. Based on thi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ed situation of infant eczem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athogenesis of eczema and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Eczema;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湿疹(eczema)是广泛存在的皮肤疾病,且年龄不限,但又以1~2岁婴儿最为常见,其发生率有不断升高趋势[1]。随着全球工业发展,自然环境恶化,以及生活方式改变,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有所升高,湿疹的发病机制之一是Ⅰ类变态反应,也可归为过敏性疾病范畴[2]。既往有研究表明[3],0~24岁月龄婴幼儿的湿疹发病率可达到55%,与国内大多数地区发病率相似,说明婴儿湿疹十分常见,需引起重视。婴儿湿疹患儿会有瘙痒、发红、结痂性皮损、鳞屑等,以头皮、脸颊、前额等处常见[4]。发病后,除了会影响患儿睡眠与进食,而且还会诱发家属的负面情绪,若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出现病毒性或细菌性皮肤感染。基于婴儿是比较特殊的群体,既往关于婴儿湿疹的研究报道相对少见,本文就湿疹的病因阐述出发,介绍婴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1 湿疹病因分析

1.1 内部因素 关于湿疹发生的内部因素也较多,这里就几种常见的因素介绍如下:①血液循环障碍: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湿疹的发生可能和血液循环障碍有关[5],特别是婴儿时期长期卧床,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在肛周或會阴等处发生湿疹的风险较高;②遗传:既往研究报道显示[6],遗传可作为湿疹发病因素中最为核心的一个因素,如同时患有和都患有湿疹的同卵双胞胎占比高达72%~86%。此外,湿疹发生还和基因突变有关,聚角蛋白微丝基因(FLG)突变者发生湿疹的风险明显更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FLG是皮肤角质化层形成的条件之一,其突变会对皮肤完整性造成影响,导致皮肤更“脆弱”,面对外来细菌或致敏花粉的屏蔽功能下降,受到侵袭后,抗原提呈细胞(APC)促进Th2细胞激动,诱发变态反应。

1.2 外部因素 湿疹发生除了内部因素,还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较常见的外部因素主要有:①环境:湿疹发生率较高,可能和当地环境因素有关,而环境又包括个体与群体环境;其中,群体环境又包括致敏花粉、室外空气、水等;有研究表明[7],将湿疹患者暴露在交通道路半小时,病情加重,对其原因分析,可能在于这类行为导致机体内过敏性反应增强;此外,湿疹和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浓度有关,当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湿疹风险也提高;此外,父母吸烟也可能导致婴儿湿疹发生率提高;②饮食:湿疹与部分食物有关,当将存在有问题的食物去除后,症状就消失,这种情况下是患者对食物不耐受所致;食物不耐受指的是特定食物或食物成分对患者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包括药理作用、过敏反应等;有统计中指出[8],约有40%儿童食用一些特定食物会导致湿疹的加重;③感染:既往有报道对湿疹患者149例调查[9],发现携带细菌者有121例,而且42.96%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湿疹发生和一些细菌感染有关;此外,一些病毒也可能导致湿疹,比如慢性湿疹多是乙型肝炎病毒所致;④药物:药物所致湿疹,主要指的是药疹,多发生在妊娠期产妇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婴幼儿出生后发生过敏性疾病风险升高,其中就包括湿疹。

1.3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10]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1]中有关湿疹的诊断标准制定。包括发病年龄、皮疹的多形性表现(潮红、丘疹、水泡、糜 烂、渗出、痂皮、脱屑)、起病急,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且可发展成亚急性或慢性湿疮,反复不愈。

2 婴儿湿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湿疹的重点在于调理脾胃,而病理因素以“湿热”为主,治疗思路可分为调和脾胃、健脾利湿、祛湿解毒及养血润肤等,且调和脾胃需贯穿治疗始终。中医治疗又可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及内外联治法,其中内治法即中药内服,且治疗侧重不同分期特点针对性用药。中药内服治疗中,加以祛风、清热、化湿等疗法,兼顾养血化瘀。《外科正宗》说:“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滋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医宗金鉴》说:“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癜;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搔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蔹。”《中医外科学》总结该病的病因病机为内蕴湿热,外受风热湿毒, 湿热博结,发于肌肤所致。临床分干、湿两型,湿型比较多见,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者可累及全身;干型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有研究[12]采用菊花散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效果确切。外治疗法则以针灸、外涂膏药为主。但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一些临床实践中可在中药内服基础上联合外治法。有学者[13]对收治的湿疹患儿采取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与中药血府逐瘀汤加蝉蜕口服+外洗治疗,显示中医疗法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

针灸治疗在湿疹中也有应用,其治疗主要在于通过经络刺激来调节脏腑生理功能的效果,因为经络多与脏腑生理病理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具体治疗中,可根据经证候属性,采取经穴配伍与针刺治疗,手法为补虚泻实,而药物则以祛风止痒、清热凉血、调和气血及疏通经络的为主,可促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提高机体调节能力,促进其生理功能逐步恢复。此外,针药结合治疗湿疹也有应用,主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实施,针灸与药物均以经络作为途径,利用经络传导传输,促使药物至病灶,最终发挥治疗效果。针药结合治疗是利用物理和化学两种不同刺激手段作用人体,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3 婴儿湿疹的西医治疗

有研究指出[14],湿疹患儿与正常婴幼儿比较,其体内肠道双歧杆菌更少。且婴儿湿疹的诱发因素很多例如孕期时常吸烟或吸进二手烟时,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概率高于无烟环境;其次为饮食,过早添加辅食容易造成部分抗原经肠道黏膜进到体中,激发或加重婴儿湿疹;最后还与洗护习惯有关,当皮肤清洁过度时会丢失掉过多透皮水分,水保留减少,以致皮肤干燥度增加,引起湿疹。

局部疗法是临床治疗婴儿湿疹疾病的主要方式,但具体还需根据湿疹分期与严重程度选择适宜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凭借自身较强的抗炎功效而成为了治疗湿疹的首选药物。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其具有消炎、消肿、抗过敏、止痒等诸多功用,也可以减轻由局部非感染性炎症诱发的红、肿、热等表现,是当前临床治疗皮炎、湿疹及瘙痒症等皮肤病的常用药之一。也有研究发现[15],皮质类固醇與抗生素联合治疗,相比单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婴儿湿疹,可提高临床效果,提示婴儿湿疹采取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生素治疗可行。关于西医治疗婴儿湿疹的报道较多,相关的药物方案也多种多样,比如抗组胺类药物口服治疗,可减少组胺等释放,或外用激素类软膏、外涂剂等处理,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西医治疗存在副作用大(特别是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治疗者)、复发率高等问题。但也有部分药物治疗时,安全性好,比如有学者研究中比较了外用药膏治疗与外用药膏+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治疗1周后两组疗效相当,且安全性好[16]。此外,有研究采取外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活菌片口服治疗,发现可更好地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免疫功能[17,18]。

4 婴儿湿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推广,婴儿湿疹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成为了热点,比如西药内服、外用联合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外用联合西药内服,以及中西药外用联合等方案[19-21]。

西药内服、外用联合中药内服方案中,抗组胺药物内服与糖皮质激素外用是湿疹治疗中最为常用的方案,但只能缓解症状,为此需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而中药内服的目的在于标本兼治、内外并治,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22-25]。比如有学者[26]将收治的124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西替利嗪内服+外涂卤米松乳膏)与治疗组(对照组+复方茯苓汤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中西药外用联合治疗中,主要采取的是西药激素类外用药与中药洗剂,可减轻皮肤的不良刺激。

5 结语

婴儿湿疹的病因十分复杂,涉及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可能是单一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步,使婴儿湿疹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进步,但如何才能疗效好、安全性高,则是临床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总的来说,在临床治疗婴儿湿疹时,需考虑患儿病情、家庭经济、院内治疗条件等方面,然后综合评估最好的方式治疗,才能保障患儿的疗效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颖,黄淑红.小儿湿疹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239-240.

[2] 郭峥,王有鹏,侯一鸣.分消走泄法在小儿湿疹治疗中的运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44(6):700-703.

[3] 张慧琳,李西娟,李轩,等.孕晚期服用凉胎解毒饮对产后新生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7):1119-1120.

[4] 涂园园.小儿湿疹方治疗小儿湿疹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5):874-876.

[5] Belugina IN,Yagovdik NZ,Belugina OS,et al.Outdoor environment,ozone,radionuclide‐associated aerosols and incidences of infantile eczema in Minsk,Belaru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8,32(11):1977-1985.

[6] 吴中嘉.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新生儿湿疹中的意义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2):183-184.

[7] 张素珍,谢嫦婷,朱瑞清.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湿疹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20,41(9):2292-2293.

[8] 杨磊,许译文,张琳.探究优质护理在预防新生儿湿疹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0,15(21):121.

[9] 孙卓.丁酸氢化可的松联合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湿疹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3-64.

[10]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1] 江育仁.是用中医儿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48-951.

[12] 赵玉辉.菊花散治疗婴幼儿湿疹6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157.

[13] 张文杰,钟成梁.二妙汤加味内服结合外洗治疗湿热浸淫型小儿湿疹72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1(1):53-56.

[14] 盛建梅.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其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1,7(10):171-174.

[15] 王洁.链式管理在小儿湿疹家庭护理中的效果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的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3):456-457.

[16] Wu Y,Zhou X,Zhang X,et al.Breast milk flor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antile eczema:cohort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J].J Appl Microbiol,2021,131(6):2981-2993.

[17] 陈黎,马展,张泓,等.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新生儿湿疹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9,34(8):736-738.

[18] Belugina IN,Yagovdik NZ,Belugina OS,et al.Outdoor environment,ozone,radionuclide-associated aerosols and incidences of infantile eczema in Minsk, Belaru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2018,32(11):1977-1985.

[19] 苗鸿雁.家庭护理管理在小儿湿疹护理中的應用体会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8):77-78.

[20] 吴云,殷文浩.透明质酸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湿疹患儿的疗效及对免疫指标和血清因子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5):828-831.

[21] 陈千吉,张英,贾宝林,等.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八十一)——小儿湿疹的推拿治疗[J].家庭中医药,2021,28(5):32-34.

[22] 吴云,殷文浩.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4):3254-3256.

[23] 王之佩,关小红.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治法治疗婴儿湿疹的用药规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42(12):19-23.

[24] 娜布其玛,郝小玲.中药配方颗粒外洗与0.05%地奈德乳膏联合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4):269.

[25] 叶康靖,罗桂平.祛湿止痒膏联合益气健脾口服液治疗非急性期婴幼儿湿疹脾虚湿盛证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22,44(11):1830-1833.

[26] 王光猛,封东进,余小红.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CD4+、CD8+水平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20,41(12):968-972.

编辑 柴泛宇

猜你喜欢

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
弱视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