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县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认知度现状分析*
2023-05-08杨永光王炳坤安占天孙鹏飞焦建鹏常守海梁新亮
杨永光,王炳坤,安占天,孙鹏飞,焦建鹏,常守海,梁新亮△
(1.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远程医疗诊治技术研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3.新蔡县人民医院)
国家相关部门在2017年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1]。专科联盟是医联体建设的具体模式之一,主要是以专科协助为纽带,推动优质专科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相关报道显示,截至到2021年6月,全国已经组建5900个专科联盟[2],专科联盟的成立,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辐射能力,提升基层医院专科建设,让当地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专业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专科间医生也有了合作交流的平台,业务技能将得到提升。然而,目前大多是对一些专科联盟成立的新闻媒体报道,对于专科联盟运营认知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了解医务人员基于医联体建设专科联盟的认知程度,剖析专科联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区域内专科联盟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22年5月~6月期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内随机抽取参与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县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30份,回收1817份,问卷回收率为99.28%。本次共纳入1817名医务人员。
1.2 评价方法
本次主要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开展调查,问卷经卫生管理专家论证后,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订完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主要分为基本情况,对专科联盟认知、建设情况,专科联盟的评价及需求情况。
1.3 统计方法
为确保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的录入,运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描述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共调查1817名医务人员,其中,男性817(44.96%)人;31~40岁年龄段726(39.96%)人;工龄10年以上者956(52.61%)人;医生1125(61.91)人;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1372(75.51%)人;一般职工1288(70.89%)人;有编制者1023(56.30%)人;职称以初中级为主1190(65.49%)人。见表1。
表1 医务人员基本信息及专科联盟认知、支持情况[n( %)]
2.2 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概念的认知情况
475 人( 26.14% ) 对专科联盟概念、内涵等较为熟知。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工作岗位、职务的医务人员间专科联盟概念认知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认知水平高于女性(P<0.05),年龄在41岁以上者认知水平高于其他年龄(P<0.05),工龄在10年以上者认知水平高于其他工龄段(P<0.05),医生、医技及行管人员认知水平高于护士(P<0.05),中层干部及领导认知水平高于一般职工(P<0.05)。见表1。
2.3 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建设意愿情况
1817名医务人员中,1597(87.89%)人对专科联盟建设持支持观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工作岗位、职务、编制情况、职称等的医务人员间专科联盟建设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者专科联盟建设意愿高于专科及以下者(P<0.05),有编制人员专科联盟建设意愿高于无编制者(P<0.05),中高级职称人员专科联盟建设意愿高于初级及无职称者(P<0.05),其他特点基本与专科联盟认知情况一致。见表1。
2.4 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建设的评价情况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86.90% 医务人员认为建设专科联盟有助于成员单位内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85.75% 医务人员认为建设专科联盟有助于新技术发展、推广与应用,同时76.66%医务人员认为建设专科联盟有助于联盟科研教学的发展。见表2。
表2 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建设的评价情况[n( %)]
2.5 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建设的需求情况
作为成员单位加入专科联盟,对专科联盟建设需求前三位分别是需要派专家到成员单位坐诊和进行技术指导、协助成员单位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接收成员单位职工规培或者进修学习。调查显示,成员单位对于科研项目申报和资源共享等方面需求不强烈。见表3。
表3 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建设的需求情况[n( %)]
3 讨论
3.1 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建设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75(26.15%)名医务人员熟知专科联盟概悉,低于黑龙江等地区[3],说明专科联盟建设宣传不到位,另外,可能是针对县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相关专科联盟培训较少。建议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学术讲座、科普宣讲、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等活动,提高医务人员认知水平。男性对专科联盟认知水平高于女性,可能是男性侧重于医疗事业的外联发展,接触到专科联盟相关知识较多。年龄在41岁以上者、工龄在10年以上者、中层干部及领导对专科联盟概念认知水平较高,这可能是这类人群是县级医院的骨干力量,处于事业上升期,有更多的信息渠道接触到专科联盟建设。医生专科联盟概念认知水平高于护士(P<0.05),这与潘达颜等的调查相似[4],这可能是技术帮扶主要是下派医师,护理人员参与专科联盟建设相对较少。
3.2 医务人员对专科联盟建设的建设意愿与评价较好
本次调查中,1597(87.89%)名医务人员支持专科联盟建设,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工作岗位、职务、文化程度、职称、编制的医务人员间专科联盟建设意愿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中高级职称、有编制、有职务、工龄时间长的医生专科联盟建设意愿较高,这可能与此类人员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对国家相关医联体政策等理解和思考较好,具有较强主观学习意愿有关。专科联盟的成立对于成员单位之间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新技术发展、适宜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医务人员对此评价较好,通过专科联盟平台,牵头单位派驻医生和技术骨干到成员单位开展临床一线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适宜技术推广;成员单位选派骨干医师到牵头单位规培和进修学习,提高了诊治水平;切实做到了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本次医务人员对科研教学的发展评价相对不高,这可能是县级综合医院注重对临床医疗建设,对科研教学意识较轻,对科研教学的需求不大。
3.3 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为专科联盟建设提供保障
调查显示,目前专科联盟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质量与服务水平不高,组织架构松散等,能够及时得到牵头医院派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接收职工规培或者进修学习等是当前成员单位的迫切需求。专科联盟建设要根据县级综合医院需求,引导牵头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比如某医院牵头的急危重症专科联盟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救治体系,帮扶基层医院急危重症救治管理工作[5]。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培养方案,增强基层医疗技术服务能力,牵头医院可通过开展具有针对性强,学习周期短,技术提升快的医疗技术培训班,例如:科主任/护士长培训班。派送单位技术骨干到成员单位坐诊,定期派专家到成员单位授课推广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与基层实用技术[6];另外要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切实提升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7]。面对专科联盟内部组织架构松散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完善联盟内相关利益保障和激励相关机制,研究显示,利益分配机制的合理性将可能会直接影响着相关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关乎着专科联盟建设的成败[8]。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和完善专科联盟相关工作的绩效评估体系,将专科联盟的技术辐射能力、人才培养、临床科学研究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9],让利益共享机制成为医疗机构之间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促进专科联盟建设的内涵实质性发展[10]。同时,探索建立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比如对下派专家在职称晋升、评先表彰、绩效补助方面给予倾斜,提高其下沉基层内源动力[11]。另外要保障下派人员的合理收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真正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为专科联盟建设提供保障,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3.4 专科联盟建设经验
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体制与卫生健康管理体系各有差异,在国外提的较多的是“整合医疗”,主要是在不同医院和医疗机构之间加强协作,使得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优化、医疗服务更加公平可及。面对优质医疗资源不足、资源分布碎片化、地区分布不均衡、医生水平不同质等问题,在国家相关部门和文件的指导下,我院在专科联盟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专科协作业务为纽带,联合省内外市、县级医院成立专科联盟,旨在推动专科领域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提高型”医联体。医院先后下发《专科联盟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三年百项适宜技术推广工程》等相关制度,在相关临床科室积极参与下,制定专科联盟工作流程,具体做法详见图1。
图1 专科联盟建设流程图
建立区域联络员工作制度、远程会诊工作制度、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及《专科工作补助管理办法》和《分级诊疗差旅补助规定》等,为专科联盟单位之间开展精准帮扶和创新服务提供保障机制,实现了“强基层、惠民生、固长远”局面。
专科联盟建设,发挥专科医院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专科疾病分级诊疗,建立重症病人提供便捷就医途径,加强区域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增强专科社会影响力,推动专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