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我国医学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2023-05-08商杰森程怀志郭斌陈东权宋佳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思政

商杰森,程怀志,郭斌,陈东权,宋佳玮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社会科学系,黑龙江 大庆 163319)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应对数字化挑战的必然趋势,作为国内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之一,大力推进该教学模式是转变高等教育授课模式的关键环节[1]。本文对近十年我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疫情期间医学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所暴露出的问题,对该领域在未来研究中如何找到平衡点提供方向,同时也为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混合式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研究出现2个时间节点。2019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把医学教育质量实实在在提起来,目标之一是建设一流医学课程[2],同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引发了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热潮,因此2019年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研究的发文量已超过10年文献总量的50%[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各大中小学不得不采取线上授课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线上教学模式的快速发展,并激发了学者们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探讨与研究[4],使得2021年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超越2019年的发文量,达到又一高峰。可见,教育部对医学高校教育的改革和疫情发展的变化共同推动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未来有关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应用与研究的发文量将会进一步增加,这也意味着在后疫情时代该领域的发文量会出现新的峰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研究文献制作知识图谱,在知网数据库中选取篇名为“线上线下混合”或“混合式教学”,学科选取“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时间选取从2012年到2022年,共得到文献量为1530篇,并将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时间片区设置为1年,检索日期为2022年6月12日。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运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文献形成网络图谱,在软件中对关键词、突变词进行研究,以分析该领域的热点、前沿以及研究趋势[5]。

2 结果

2.1 研究热点分析

分析关键词的词频可以发现和判断该领域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6]。在CiteSpace软件中选取“keyword”节点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学改革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分析,排在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是“教学改革”“雨课堂”“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模式”,2020年出现较新的关键词“课程思政”排在第10位,详情见表1。表2中,中心性最强的关键词为“教学”,中心性为0.59,其次是“医学教育”和“混合式”。通过对关键词的频数和中心性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出,虽然以教学改革、雨课堂和翻转课堂为研究主题的学者最多,但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却不如有关教学、医学教育和应用效果的研究。未来可以对教学方式、方法、线上教育平台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以期带来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科研成果。

表1 2012年1月~2022年6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关键词频次分布表

表2 2012年1月~2022年6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关键词中心性强度表

2.2 发展趋势分析

突变词是指某一词在一定时间里研究成果或者使用频率有增加的专有名词[7]。运用关键词突变的研究方法能够预测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8]。突变词权重增大,表明该词在未来成为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能性增大。研究发现,“护理”一词在2018~2019年的突变权重最大,为4.33;其次是“翻转课堂”,突变时间为2016~2018年;排在第三的是“自主学习”,突变时间为2018~2019年。对突变词进行时间分类研究,2020~2022疫情期间突变词权重增大的关键词有:“疫情”“实践教学”,详情见图1。疫情爆发至今,医学生的实践教学课程受到极大的影响,实施临床技能教学出现诸多困难和挑战[9]。疫情之下,医学生的实践教学如何开展,值得去探讨和研究。

图1 2012年1月~2022年6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突现词

关键词时间线分析可以了解某段时间内研究热点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10]。关键词时间线分析是按照时间线将关键词聚类后展示。而聚类是指把所有关键词依据研究类别进行划分,所得的标签在关键词分析中就已然存在,是将关键词以另一种大的类别进行展示[11]。图2所示,聚类的关键词在图中右侧展示共有14类,类别旁边的线段代表时间轴,直线条代表研究起点和结点,可从图中看出“#实验教学”“#教学设计”“#药理学”“#医学院校”“#雨课堂”研究跨度较长且研究至今,可作为未来研究方向的参考。

图2 2012年~2022年6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3 讨论

3.1 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推动医工、医理、医文协同发展

对关键词分析可得出,以“药理学、流行病学”等各学科研究可能是2022年及以后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学改革领域研究的热点科目。随着疫情的变化,中国进入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后疫情时代,流行病学的研究有助于疫情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其交叉学科信息流行病学更在疫情防控大数据调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2]。药理学是研发治疗新冠病毒药物的基础理论[13],尤其是在这场抗疫中,大量学者运用中医药针对病毒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进行研究,如孙宪泓等采用中医药综合康复方案对新冠肺炎恢复期不同证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14]。由此促使这两门学科的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高频研究。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在应对突发的重大疾病防控中不仅需要临床医学,还需要基础医学、公共卫生、药学、生物工程、护理等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有机融合和协调处理[15]。医学教育改革中既要重视各学科自身发展,又要突出形成新的特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提出“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为发展的原则,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设置交叉学科”。根据指导意见,医学院校在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和学科设置时,利用混合式教学丰富的线上资源和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线下教学等多重优势,在医学专业课中融入如医学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人文等专业知识,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倡导下,推动医工、医理、医文协同发展。

3.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突现词分析可得出“自主学习、网络教学、网络环境、学生、疫情”等有关于混合式教学线上课堂的关键词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和新趋势。疫情爆发之初,医学院校依据教育部要求采取“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的方式继续开展教学工作。医学生现已逐渐适应时而线上时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但无规律的线上线下切换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一周纯线上学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倦怠[16],学习效果较难保证。研究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线上课程学习的效果[17]。因此医学院校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自主学习”等关键词于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学改革领域中渐渐突现。一项关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存在显著性差异,即高年级和女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强[18]。教师在设计混合式教学时应突出以学习、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根据不同年级设置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堂的比例,因材施教、侧重点各有不同。低年级以线下教学为主,旨在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平台则作为学生复习和知识拓展的辅助工具;高年级实行以学生学习为主导的混合式教学,线上课堂进行案例应用和易错点反馈,线下课程完成学生的作业点评、小组的协作探究以及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将学生学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点。

3.3 运用微信等新媒体软件资源,促进医学继续教育形式多元化

从突现词和关键词聚类时间图谱共同分析发现,在医学教育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中,“微信”这一常用社交软件正在兴起。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工作者进一步补充、更新和扩展医学专业知识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一种完备的学习教育[19]。但原有的继续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且以线下讲座为主,医务人员因工作繁重而难以参与继续教育,造成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20]。研究表明,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有助于提高其在实践中的诊断能力和科研水平[21]。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具有快速更新、方便快捷等优势。疫情期间,卫生部门在公众号发布了疫情辟谣和大量防疫知识信息,也为医务人员提供医学知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于2022年5月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三级医院应当建设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健康科普账号。根据指导意见,医院所建设的新媒体科普账号目的是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同时医院也可借助新媒体账号的建设搭建起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桥梁,丰富医学继续教学形式。因此,可探索和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资源,结合线下病例讨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医务人员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中学习相关内容并修满学分,线下则利用每周例会时间将所学知识进行分享和病例讨论,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为提高医务人员的线上学习兴趣,医院可以设立累计学习积分等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的学习热情。

3.4 提升课程思政混合教学的育人实效,形成德医交融的合力作用

近几年“课程思政”成为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学改革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国内对此领域的实证研究不断增加,王强芬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类别的医学课程思政元素,适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22]。随着医学院校不断推进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内容要求和大力开展医学“大思政课”,课程思政融合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学改革领域的研究将成为热点和新趋势。目前国内对课程思政融合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大量集中在课程设计与融合模式,较少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课程思政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医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最终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乃至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出发点,用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成效来衡量[23]。刘宇丹等提出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多由教师提供,未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应当尽量挖掘该课程思政元素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4]。但评价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大多为向学生发放问卷填写的自评形式,缺少对学生实践性的过程评价和工作中综合情况表现的评价。医学是实践型学科,医学领域的课程思政不能仅仅是言传,更需要身教,实训、实践是课程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频度最大的承载体[25]。因此,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医学“大思政课”,拉近医学大家与学生间的距离,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发挥课程思政培育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合力作用,激发医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同时,跟踪医学毕业生医德医风培养情况,及时调整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计划,构建符合医学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3.5 利用混合式教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新师承”中医教学新模式

根据突现词谱图发现,“中医学”“中医院校”正在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医学教育改革研究。我国卫生工作一直以“中西医并重”为指导方针来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培养好未来中医药人才使之成为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26]。因此中医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也将是医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师承”是最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教育模式,也是中国历代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但近些年因中医院校规模化培养,导致学生成绩和临床实践表现略有下降[27],中医院校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与调整,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师承”中医教学模式,即大学规模化与师承个性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医院校可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诸多优势,将中医名医的接诊过程和医德医风做成线上课程,便于学生前期对此过程有初步的了解。汇集优秀课程资源建立名师名医资源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中医思维的培养,传播名家优秀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学术思想,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学习中医。线下教学则突破原有“一带多”的教学模式,融入更加个性化的“一带一”“多带一”和“多带多”等多元师承模式。集名师名医资源实现交叉带教,打破原有的知识壁垒进行深层次教学。同时名师名医在教学中也应融合“PBL”“CBL”等现代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对病例和问题的探索式学习,强调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开辟高端中医人才成长新路径,为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