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探索

2023-05-01魏巍

当代体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篮球运动教练员

魏巍

引言:篮球传入我国已有近1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篮球职业化的路程也历经了近30个春秋,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也对篮球运动的技术、战术的特点及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篮球运动逐步与世界篮球接轨,向着高大、凶悍、全面、灵活、多变等方向发展,职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同时篮球比赛也更具观赏性和不可预测性。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世界篮球的格局在也在改变,我国竞技篮球的训练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断引领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

就目前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而言,仍与欧、美等世界篮球强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提高我国竞技篮球整体的竞技能力,跟紧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保持与时俱进,本文对我国不同阶段的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构建提出了一点设想。

1 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内涵及其概念界定

1.1 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内涵

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对于篮球运动的训练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从针对及准则两个方面来理解。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作为篮球训练的指南,不仅为篮球训练提供了明确的任务,而且也为教练员提供了训练的方向,更对教练员检验训练工作的效果提供了依据。

刘丹认为: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是“在篮球现念的影响下,为提高篮球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基于对篮球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对篮球运动训练工作较为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篮球运动训练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实施运动训练的活动准则”

1.2 競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概念及其界定方式

1.2.1 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概念

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是指导训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思路与观念,是篮球训练工作的行动指南。具体的讲,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是通过训练实践对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特点和运动员现实状态以及拟达到的预期目标而产生的理论认识。这种理论认识通过语言文字定格,形成指导思想,指明训练的方向和行动,以实现训练的目标。

1.2.2 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界定方式

在我国篮球竞技训练指导的概念界定中,主要有两种界定方式。一种是认为应当立足于传统观念之上,提高篮球的竞技性,并需教练员和相关人员在熟知传统篮球训练规律和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提出科学性、系统性的训练标准。另一种则认为,应遵循篮球运动自身特点,训练应考虑到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及训练的强度,结合篮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提高篮球竞技能力为目标。

2 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特征

我国的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对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明确的指引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是根据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现实状况不断演变而来的。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以我国篮球运动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在整体上指引篮球运动的发展。

2.1 方向性

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是从整体上指引篮球训练的方向,避免盲目的学习和训练,使篮球运动有着明确的训练目标。各个时期提出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都是根据当时我国篮球运动的实际状况而制定的,其也体现了当时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2.2 针对性

世界篮球运动不同的发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打法和流派。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其他国家不同,在篮球训练中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在学习和借鉴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打法,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但不能一味的去模仿、学习和借鉴欧、美等篮球强国,导致在不同的打法和风格上不断的徘徊。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主要是针对我国篮球发展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我国篮球训练的方向。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只适合篮球运动,不适合其他运动,不能通过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去指导其他项目。

2.3 侧重性

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篮球运动快速的发展,以达到制定的预期目标,在具体的训练工作中,在把握住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发展方向的同时,要有所侧重,找到并解决训练中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并加以突破。

3 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是根据当时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实际状况而确立的,其形成与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3.1 篮球运动普及和发展期的训练指导思想(1949年--1965年)

这一阶段正处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篮球运动竞技能力偏低,与国外的篮球队伍水平相差悬殊,受此影响,1955年首次提出了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在此以后相继提出了更为符合当时我国篮球运动特点的训练指导思想,推动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

3.2 篮球停滞和困惑期的训练指导思想(1966年-1976年)

1972年,根据当时我国篮球运动的实情,为顺应世界篮球的发展,并明确我国篮球运动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

3.3 篮球运动苏醒和提高期的训练指导思想(1977年-1994年)

在这一个阶段中,提出了不同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直到1988年提出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有效提升了当时我国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

3.4 篮球运动创新和发展期的训练指导思想(1995年以后)

在以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世界先进篮球战术为方向,形成全面、快速、准确、稳定、凶悍的技术风格及内外结合、攻守兼备、以守促攻、快速多变、多点进攻的战术风格”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

在2000后,我国篮球运动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本质理念上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并且在篮球训练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我国女篮迈进了世界一流队伍之列,但男篮的成绩有下滑都趋势。关于这一现象是训练指导思想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 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确立与贯彻中的制约因素

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应是从整体上指导篮球的训练工作,提高竞技水平,形成技术特点与战术风格的统领核心。面对当今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不同风格(美洲型、欧洲型和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型三种类型),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应向哪方面发展,对我国的竞技篮球指导思想的确立有着一定的制约性。此外,在竞技篮球运动指导思想的貫彻中还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4.1 缺乏训练指导思想下的训练体系

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主要是从宏观上给予了篮球训练一定的指导,在实际训练中(如,作风训练、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力训练、恢复训练等方面)缺乏相应的体系构建,导致在其在具体实施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4.2 训练指导思想理解上的偏差

我国篮球运动在打法上一直在向欧、美等世界强队借鉴、学习,在借鉴和学习不同经验的同时,导致我国篮球运动不断的徘徊,加之我国篮球运动的理论种类繁多,各种理念的形成也对我国篮球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理解上的不同导致我国篮球运动始终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技、战术风格。

4.3 教练员执教水平

篮球教练员作为篮球训练的直接参与者,是篮球运动员最常接触以及直接接触的人员,其也是竞技篮球训练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因此,提高教练员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能够更好的让运动员在训练中得到提升。

我国篮球职业队的教练员多以退役的运动员为主,虽然其具有较为丰富的竞赛经验,但其训练的内容主要以自身的经验为主,在训练中的系统性、科学性略显不足,而且部分教练员在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上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可能有所不同,这导致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偏差。

4.4 运动员文化水平的限制

在运动员的训练生涯中,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而且也要有意识的提升其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将其培养成高知识、技术强的全能型篮球运动人才,以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在文化教育方面有所不足,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在认识及理解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往往对训练指导思想及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理解的不够好、不够充分等的问题,以至于影响训练的效果。

5 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构建设想

5.1 确认原则和方针

首先,总结我国近年来竞技篮球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把握近些年来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用战略性的眼光及超前的意识,在继承传统与外来吸收的基础上,确立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

其次,在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统领下,构建竞技篮球的训练体系。教练员要结合球队自身的发展需要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发展目标,并在球队进攻、球队防守、体能训练、心理训练、智力训练等方面形成训练体系,并将训练体系的内容落实在日常训练和工作当中。

最后,将训练体系的指标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制定与评价体系相匹配的措施和制度,以保证训练体系中的每项任务能够落实到球队的训练过程当中。

5.2 选择科学化的训练方式和内容

在训练方式方面,应遵循运动训练的规律,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进行系统的、不间断的、周期性的长期训练,坚持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运动负荷或心理负荷大、中、小相结合,训练强度和密度相结合,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个人训练与全队训练相结合等的训练方式。

在训练内容方面,为贯彻训练的指导思想,完成训练体系中的训练任务,应从作风训练、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比赛训练、心理训练、智力训练和恢复训练等方面来考虑具体的训练内容,同时,应注重补齐“短板”,例如,体能方面相比于欧、美等世界篮球强队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身体对抗方面。就目前情况,国家男篮和女篮均配备了专业的体能教练,但在一些篮球俱乐部中,无论是体能教练的专业水平,还是人员的配备上都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已经配备了体能训练教练的俱乐部来说,一方面是体能教练水平无法满足运动员训练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在训练中没有做好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具体来说,有一部分俱乐部的体能教练是经理或助理人员兼任,其专业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为此,俱乐部管理人员要提高现有体能教练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继续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训练,保证其训练知识和技能水平能够达到球队发展基本需求。在设计训练活动的过程中,教练员需要明确每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对其安排具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内容,同时也要保证体能训练环节的衔接性和合理性,在不损伤运动员身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有效的体能训练。

5.3 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结合现代篮球比赛的内容和现状来讲,一支球队想要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不仅需要重视在日常的训练中锻炼运动员的体能和篮球技能,而且也要重视战术和比赛的对抗性。而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上临危不惧,则是与其是否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有关。在篮球运动逐渐职业化的背景下,篮球运动员的身份逐渐向职业化方面倾斜和发展,篮球运动已经成为职业运动员的事业。虽然运动员职业化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动力,但在某些方面却削弱了信念和精神对其的重要的支撑力量。为此,管理人员与教练员也应在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方面的提升和锻炼。教练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采取模拟竞赛的方式,让运动员在更贴近于比赛的环境中进行日常的篮球训练,让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此过程中,不仅运动员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提高自身对战术的运用。另一方面,要注重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提升。另外,教练员也要在训练中给予运动员一定的关怀和爱护,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运动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树立正确的竞技精神,让运动员精神思想能与时代共同进步,并拥有较强的家国情怀。

6 结论

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特征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方向性和侧重性。在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确立与贯彻中,除受到世界各种流派和打法的影响外,还受到训练体系的完整性、教练员的理解和运动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所制约。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作为竞技篮球训练工作的思想指南,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竞技篮球训练体系的构建应在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统领下进行。在其构建中,应选择科学的训练方式和内容,并在实施中逐一进行落实,以保证竞技篮球训练的有效性,并为创设中国特色的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提供实践依据。

(作者单位:韩国又石大学)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篮球运动教练员
幼儿篮球运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