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探讨

2023-05-01邱永祥

当代体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体育学校老师

邱永祥

引言: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身为老师的我们唯有保持积极正向的积极教学风格,才能更有效的推动教学的推进与提高。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大的课程,也开始被学校老师普遍所重视。由于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特别大,在课余时间往往需要参加一些补习班或是完成某些教师所留下的教学任务,因此很少有充分的时间去开展体育。而学校体育课程则成为了帮助小学生开展身心训练活动的一个重点课程,对于训练小学生的体育实践技能、身体素质、合作意识等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体育教学专业的主要学科,学校应该加强关注能力,合理地引导学校体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有关提升体育质量的问题探索之中,积累具有建设性的观点,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想紧密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应用体育的手段,探讨能够提升体育质量的方法,合理地开展体育教学改革。

1 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建立个性和人格的过程,而在这种过程中他们还不能够很好地辨别对错,所以如果他们对这件事情产生了不正确的看法和观点,则是十分不容易改正的。所以,我们要针对学生在这个时代的发展特征,使用适宜的体育训练方法,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力,让学生才能真正地喜欢上体育、投入体育,这对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将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提升学生体育质量,对完善小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特征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1.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协调能力

小学生的自身协调意识并不是很强,学生们在许多地方都不能恰当地协调与自身的关系,又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学业压力,他们也无法恰当地解决自身的学业负担。所以,我们应该针对这一教育问题,更加清楚地去认识哪些体育是学生们必须进行的体育锻炼、必须进行的体育锻炼、需要进行的体育锻炼等,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可以有助于把他们的身体问题排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自身协调意识,增强他们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良好成长也是十分关键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质量。所以,学校体育课程中提高素质具有十分關键的意义,是提高小学生自身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2.1 课堂氛围过于沉闷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学生年纪都比较小,很容易受环境和教师的环境影响,导致在教师相对比较严厉的教育条件下,一般小学生都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听话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或者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不敢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又或者不敢多讲一些话,从而造成学校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教学积极度也比较低落,同时教学质量也无法有所提升。在传统的学校体育课堂中,一般都是由老师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做出简短的介绍或者示范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自己活动,或者小组训练,之后老师在下班之前再把学生们统一出来,并开展一些团体活动或者简短的课堂总结。在整个的课堂教学开展中,体育教师们也没有做出认真的课堂教学策划工作,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也没有对学生们的指导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应付的状态,完全没有对教学的兴趣。

2.2 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现在我国大部分的体育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们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的情况。老师的课堂观念较为陈旧,整体上课过程都是以教师自在为主,而学生则较为被动,教师也只能单一的进行讲解,而学生们对于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对体育技巧的了解等情况,教师都缺乏一个良好的认识,长此以往,使得他们的教学主动性不高,根本就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开展教学活动。因此看来,陈旧的教育观点与教学观点都是不利于学生的,他们也不能有效的掌握,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比如很多学生的老师依旧认为文化课是重点内容,所以利用学生的体育课时间进行文化课补习,或者缩短体育课次数,这样的观念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的。

2.3 老师与学生缺少互动

在目前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地位,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无法很好地进行互动,在教师引导学生做完成了最基础的体育热身后,教师需要再引导学生做其他的体育,因此一节课的课堂持续时间比较短,而教师在进行过体育训练之后基本上就下课了。因为老师无暇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造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交流。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上没有有效进行交流,使得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也不知怎样选用更便于学生接受的训练方法,从而造成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不高。比如在进行球类运动教学时,老师只是简单的向学生进行介绍和示范,其余时间都是学生自己理解,老师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也会因为师生关系而害怕与老师主动交流。互动频率较少最终就会导致学生对球类运动了解较少较浅,也无法正确掌握球类运动的技巧,体育课堂氛围也不佳。

2.4 体育课程不强调学生的个人差异性

目前在学校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都是针对全班同学,采取相同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对男女同学之间的生理差别和每一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发展差异都缺乏仔细的分类和考察,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学生感觉内容非常简单,而另一些学生却以为内容十分不易把握,从而不利于全班学生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和共同努力提升。比如老师在进行跳远教学时并没有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全班学生都朝着一个规定距离进行联系,这样会导致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提升,对于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又给予了非常大的压力,所以不强调学生的个人差异性会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相对应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会降低。

2.5 体育教学基础设施有待提高

当前,不少的学校都面临着体育课程的设施不健全的突出问题。体育器械资源短缺、体育区域狭窄和体育器具容易损坏等问题,这是学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常面临的突出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课堂的实效性。而出现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该校的教学经费有限,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程建设不够重视,而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投入加强体育建设工作,这都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不利于学校发挥体育课堂的重要功能。

3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策略

3.1 创建良好学习氛围

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活体育教学兴趣,是提高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首先,要创造一种合理的、有效的课堂氛围,老师应调整好自身的心态,用轻松的态度对待学生,在班级中应多微笑尽量少的给学生施压,创造一种开朗、和睦、公平、人文的课堂环境。其次,要将班级交给学生让他们作为班级学习的参与者,这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当我们在进行原地高抬脚跑的同时,教师心态要和蔼,神情要诚恳。首先,要给他们介绍原地高抬脚跑的重要性:高抬腿跑是一项辅助训练方法,是很多田径体育课程的基本素质培训动作,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体质有着重要意义。接着介绍动作技巧保持上身挺直的情况下,两腿交替抬至水平,频率越快,效果越好。最后,老师和孩子一起开展体育。给孩子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创造一条合理的、科学的体育学习气氛,才能有效提高体育的有效性,提高孩子体育质量。

3.2 利用游戏教学,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都愿意创新而不喜欢陈旧缺乏新意的东西,而创新教学模式,就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崭新的领域,引发学生学习强烈兴趣爱好,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关于小学体育教法的革新是十分关键的。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体操课程中枯燥、复杂的体操动作练习中,很易让学生缺乏兴致,以至存在部分学生经常逃课的状况,故体育课教学状况不容乐观。而面对这一问题,在课程中也可通过游戏教学的模式寓教于乐。

例如,在速度跑这一内容教学,我采取了图形游戏教学的方式:将全班分为若干个组,每群三人,他们站在等边三角形的地方,点和点间相距大约在10到20米左右,在每一个点都有标志点或标桶,一个点上的学生站立式起跑教师哨子一响后,往另一个点上迅速走去,当跑到另一个触点上时转身迅速走回到原位,谁最先走回到原位谁为赢。因为是比赛课堂,学生们上课很有乐趣,老师在比赛中也会竭尽全力,体育技巧在比赛中基本体现了,学生快跑水平提升的速度相当快,同时在快走时的灵敏度、协调性上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在引入活动教学法课程以后,对这一学年的课堂请假总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班级的体育活动缺席率大幅度减少,从上个学年的百分之五减至了百分之一,孩子参加体育课的参与度和热情明显提高。在进行三十米换物接力跑的同时,我们必须确定教学重点和目的:学习三十米接力跑的正确动作,开发他們快跑的意识,进而训练他们的敏捷和配合力。我们希望使他们通过这些活动项目形成了爱好,并通过活动的方式,发挥他们争强善赢的心态,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度,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各种起跑动作和背向侧向和声意识,提升学生体育素质。

3.3 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学校教育中,普通教师和体育教师都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意义的认识,进而提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注重程度。而学校体育课程,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能够传授他们丰富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并从小培育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够切实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心情和学习负担,快乐身心,进而达到劳逸结合的学习境界。学院坚持把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注重工作落在实处,严格保障了学生的正常体育课时间,并监管由广大的体育教师精心讲授,把基础理论课程与体育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还能参加体育锻炼,进而大大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与质量。

3.4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由老师开展说教式学习,老师占有了教学的主动权,而孩子则只是消极地听讲、练习就可以了。因此尽管教师与学生都处在同一个课堂中,但二者却似乎做着不是在任何的时间交叉点的两个事。所以,老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加以不断创新与变革。老师也必须将学生当成上课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更多发生互动,使学生投入到上课的教学活动当中,与老师更真实地发生互动与沟通,并以此取得创新教学的成效。

在进行小学球类运动项目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联系实际情况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足球时,可能对足球不是很了解,所以在足球传球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这是老师就要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以一种朋友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或者在课堂进行小组合作游戏时,老师一定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给予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与老师、学生沟通,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5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体育课程中,将采用所谓分层教育的教学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状况进行分级教育,通过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体质、承受实际问题的力量及其趣味喜好来进行有层级的教学模式,并设定了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了锻炼力度与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们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状况,稳步的提高能力与发展,从而达到对自身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分层教学是目前教育行业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分层教学能够极大程度的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尤其在体育这一课程中分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开展跳远课程中,针对他们的不同状况,我提出了不同的教育任务和教学计划,把他们按照不同的身体状况分为了三组,而他们也只有达到了所在组别的教育任务要求时,才能进入更高级别的组别换组。跳远等级可以分为三类,身体素质较高且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尝试一米以上,而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挑战七十厘米左右,另一部分学生可以挑战四十厘米左右,如此,每位学生既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又获得自己前行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体育基础,还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动力。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合理分层,在合理分层之后如何进行合理评价,这样才会使得分层教学方式发挥到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3.6 提升体育投入,完善体育设施

加大对体育教学的关注,而不要仅仅停滞在口头上,而是应该掏出真金白银地落在事实处。校园对每个学生的体育场地实行了相应的改造,要完善球场的基础设施,如购置和完善体育用体育器具、对破损的体育器具加以修复与保护等,保证校园各类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充分的开展。只有当校园的体育设施建设齐全了,校园老师们才能对每个学生们提供合理的体育课程,进一步充实体育课程,有效的培育他们的体育兴趣爱好,进一步发掘他们的体育潜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体育参与性和兴趣。

4 结语

体育教学对小学阶段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领略到体育的真正魅力,所以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老师一定要明确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利用不同方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龙岩市松涛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学校老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奇妙学校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