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体育足球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活力
2023-05-01安琴飞
安琴飞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提高,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素质。美、劳是全面发展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在小学体育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不采用趣味足球的方法进行教学,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使小学生失去了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文章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学生的足球学习热情进行了论述。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它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又要注重体育、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的培养,加强体育教学,把建设高校的校园足球教学模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下面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目前的小学足球教育状况,综合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足球教学模式,适当开展足球比赛,从而使他们参与和热爱足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地发展。
1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意义
1.1 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提高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体质状况和认知水平的发展速度不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所以,要在小学体育课上明确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把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设定适当的教学目的,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运动中足球不仅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而且其趣味性也很强,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还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足球比赛时体会到团队精神的可贵和作用,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总之,在小学阶段,人们比较关注的是科技和文化课,一些学生则忽视了体育对自身素质所产生的作用,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进行合理的足球训练。这不仅会对足球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也会导致学生们的技术和体能下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校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和安排;以发挥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
1.2 有助于学生德育素养提升
“立德树人”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它贯穿于每一门学科和教学实践之中。首先足球比赛中存在着一定的对抗性质,同时也给参与者带来了很大的运动量,通过开展一定的对抗比赛,帮助学生在对抗之中养成面对困境的时候要迎难而上战胜困境的强大意志。在激烈的对抗中,特别是在对手强大的情况下,会使面临强大压力的学生们产生一种紧迫感,这种感觉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有勇气去挑战对手和困难,这就帮助学生养成了在面对其他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的习惯。同时,足球是一项有着大量跑动的运动项目,很容易出现疲惫,当他们感觉到疲惫的那一刻;如何克服这种心理上的压力,把这种压力转化为一种冲劲,使学生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则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学生。
此外,由于足球具有对抗性,它可以让学生们对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困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让他们懂得胜而不骄,败而不馁,从而养成一种不屈不挠、从容面对的精神状态。其次,学校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从家庭到社会的重要过渡。对于足球来说,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看得懂甚至會踢,这不但需要选手本身的技术实力,更需要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负责任地站好自己的位置,和团队一起取得最后的成功。足球运动中蕴含的团队精神和各司其职的意识,在进入社会以后,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工作中去,同时这种品质还可以帮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
1.3 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
足球运动在我国的体育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正向作用,它不但可以促进大众的体育运动和大众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和挖掘优秀的人才。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偏弱,与其庞大的国民数量不匹配,其根本原因在于虽然人口基数较大,但是足球人口基数很小。把足球引入学校教育,既可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体育热情,又可以为我国的足球事业增添一批后备力量,推动我国的体育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2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原则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计科学有趣的足球活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情,密切联系足球的实际情况,正确地选择教学指导计划,营造出一个较好的教学组织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必须自觉遵守下列原则:
2.1 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兴趣必须以尊重学生兴趣、遵循学生的运动特点为前提和依据。所以,在进行足球教学活动时,必须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意愿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开展的足球运动才可以达到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目的,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足球教学的高效进行。
2.2 合作互动原则
足球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技能,而是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所以在新的时代,在体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中,必须坚持“团结互助”的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足球运动的特点,有意识地设计合作互动的教学活动,保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性和积极性。通过对体育教学的合理设计,保证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保证了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切实提高,保证了学生足球的技术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3 多元开放原则
根据新时期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在进行足球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要自觉地将体育教学的多元化观念引进到足球体育教学中来,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可以让同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组织方面,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教育理念与方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相融合,使其能够在实践中被不断地验证和创新。同时,将开放型思维融入到足球体育教育中,通过引进互联网资源来进行体育教学,开展足球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运动热情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信息化原则
在信息时代,小学足球体育教学要创新,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按照信息化的教学理念,把先进的技术、思想等引入到足球教学中来,建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突出小学足球体育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提高学生对足球的认识,保证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全面的开发,为培养高效率的足球教学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地让足球运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开花结果。在建设信息化教学空间时,可以将多媒体、微课、虚拟现实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参加足球运动,为足球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
3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活力
3.1 引入体育游戏元素,打造趣味空间
从小学体育的角度来看,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的激发与足球运动教育的趣味性存在直接的关系,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对足球运动产生兴趣,就必须要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足球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逐步提高足球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设计中应将体育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创造一个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加热情地参与足球体育运动。
比如,小学体育老师在足球运球教学中,可以从引导学生掌握运球动作技巧,掌握足球运球的方法等,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球技术。在此基础上,老师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并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运球接力赛;为了提高运球的速度和精准度,队员们可以互相指导运球的技术,讨论运球的技巧,比如运球好的运动员和运球不好的人的为一组,增强运球的稳定性。通过比赛的组织和实施,可以增强小学生在团队中的运球技巧,提高他们的运球水平,让他们在体育训练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全面提升了运球接力赛的质量。在游戏教学中,通过建立有趣的体育游戏空间,激发学生的游戏激情,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掌握能力,从而达到足球教学高效发展的目的。
3.2 开发足球表演活动,营造运动氛围
在进行足球体育教育设计时,应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好出发,设计科学合理有趣的足球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其体育技能水平的目的。在实践中,为突出足球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或开展足球技能表演赛,来让学员体验到体育锻炼的快乐,还可以在课下进行足球技术比拼: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校园足球赛等形式,向初步接触到足球运动的小学生进行足球启蒙,展示华丽的足球技巧,在为新接触的学生普及足球知识的同时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新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足球赛气氛;由此可以调动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积极性,有效地进行体育教育活动。
举例来说,在足球的颠球课上,老师可以在正式的技巧教学或在学生进行技巧练习之前,安排学校内的足球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炫技表演,用花样的颠球来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足球技术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请有兴趣的小朋友参加“花式颠球”体验活动,由技术比较好的小朋友带领其他小朋友参加,体验、表演等,通过不同的方法,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足球气氛,让同学们更多更主动地去参加足球运动和足球技术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在足球体育教学中,老师会安排小学生参加足球体育锻炼,使他们能够在训练中始终处于较高的竞技水平,从而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这对激发和培育学生良好的足球学习兴趣起到了正面的推动效果。
3.3 开发多媒体视频教学,丰富足球运动资源体系
在探究趣味教学模式的创设与开发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优化足球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引进一些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老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与足球有关的动画视频、比赛瞬间视频等内容,让学生在观看这类视频时感受到足球比赛的刺激,从而产生对足球比赛的向往之情,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丰富体育教育资源,从多种角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推动足球体育教育的创新。
比如,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战术配合和足球运动战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3D技术进行还原,采用某场经典球赛为范本,实时地对球赛进行讲解,在讲解的时候将知识蕴含到讲解过程中去,使学生可以对教师讲解内容有一个更加清晰直观的印象,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學习热情。同时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可以从丰富体育资源的视角,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 FLASH动画示范和播放丰富足球比赛录像的教学方式,通过大量的视频实例,在佐证教师讲述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接受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奠定足球运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
3.4 开展激励教育,增强训练信心
针对小学生而言,采用鼓励型教学与评估方法,可以提高其自信心,若能将其运用到足球体育教学中,则能使其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起坚强的信心;并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中,清晰自己的努力目标,树立信念并为之不断努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奖励学生取得的进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锻炼自信心,使他们体会到了参加体育锻炼的快乐,从而使其成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实际出发,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的自我情感,尽管在学生犯错时会及时纠正,但是,当学生取得进步或表现良好的时候不会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或奖励,或者奖励鼓励的方式并不成熟科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不利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言语指导和考核评价两个层面进行改善,使其在温和的言语和公平、客观的考核标准中认识到自身的缺陷,认识自身的长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找到自己的锻炼重心,提高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训练热情和竞技水平。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设计小学足球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规律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主观意愿和身体状态进行体育训练,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思南县碗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