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数学教学中“美”的元素

2023-05-01郑伟杰

小学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元素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郑伟杰

〔摘    要〕  数学“美”元素挖掘教育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以及提高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关注“美”元素,重视挖掘教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本文主要就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探讨分析,指出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并总结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小学数学;“美”元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0-0106-03

挖掘小学数学中的“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段进行观察研究后发现,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且具有一定难度,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化但不够成熟,学生缺乏审美体验。因此,需要挖掘教学中数学“美”的要素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

一、探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元素

(一)精巧呈现——感知数学美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在的美及其表现形式,体现小学生所具有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时需考虑并解决的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资源时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应具有创造性意识并提高自身素质,精巧呈现数学课堂,帮助学生感知数学美。同时,需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中蕴含的美感元素,使其能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从而热爱生活,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1.感知数学图形美

小学数学教学是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图形、文字等内容,帮助其在实际生活中提升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使学生感知数学图形美,有效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和运用数学“美”的元素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理解并主动学习数学图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图形进行感知、观察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描述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以及有哪些是相互制约关系,怎样才能使这些因素与事物更好地结合。

2.感知数学算式规律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感知数学算式的规律美,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使其能更有效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感知是学习和理解知识、技能过程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小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感受抽象事物。教师应提高审美观设计与应用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比如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图画画出数学模型等等,引导他们从“量”到“形”共同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究活动。

(二)无痕熏陶——理解数学美

无痕熏陶,最大化地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美,培养其良好的数学素养,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形成健全人格的时期,因此要重视对其无痕熏陶,注重教学内容对小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作用。还要从“美”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着手分析其内在关联性,让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帮助自己提高理解数学美的能力,从而实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目的。

1.加深对数学公式的理解

对数学中的公式有很多种讲授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问题,比如学生对于定义、法则和定理的认识不全面、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等,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有很多数学公式都是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的,所以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比如,可让他们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三角形、矩形等图形,还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等等,可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审美意识,提高其学习数学兴趣。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

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美”元素能够使教学更加完美,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可以让每一位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感觉到美。数学美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在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带给人愉悦感和满足感等。比如教师可通过挖掘教材中“图形”这一元素,让小学生感受到生动有趣的事物之美及其蕴藏的深刻含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理解事物并體验美的成果、感受美,同时也应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三)敢于创新——创造数学美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化”人才,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成就,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挖掘小学数学的“美”元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教材内容、图形以及几何体进行美化;另一方面,运用不同色彩和形状创造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等,以激发小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美”元素的发掘方向

(一)归纳口诀,让数学学习妙趣横生

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图形与几何”等基本概念和知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图片直观展示剪裁曲线,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思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中的公式、定理、法则、性质等等,归纳口诀,让数学学习妙趣横生,让学生乐学、好学。

(二)运用图示,让学生喜欢数学

在挖掘数学“美”元素时可以从图形和几何两个方面分析。通过对学生审图能力、运算能力以及思维理解能力等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中,应考虑到题目的数量问题、选择题类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方式合理性等等,找出最合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喜爱卡通图形,而小学阶段教学又比较注重动手实践、观察和形象思维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图示,让学生喜欢数学,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合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不断探寻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美”元素,让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还要结合数学改革,引导学生不断探寻,注意渗透审美观、情感等方面进行教学。

(四)发掘美育资源,揭示教学内容美

挖掘美育資源是一种以审美观为基础的创造性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文字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需通过各种手段创造数学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理解事物的能力,并且其思维具有片面、模糊等特点,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蕴含着的“美”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所学内容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内在关联。

(五)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数学教学中的美,不仅是美的呈现,更是美的表现,小学生对事物比如图形、数字等概念和规律等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应挖掘小学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美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的兴趣。教师应把挖掘小学数学中的“美”元素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运用教学语言和方法,采用创设情境、引导启发想象等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美”元素的发掘实践

(一)揭示简介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用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以及敢于大胆创新等优秀品质和能力。挖掘小学数学中的“美”元素,让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趣味化,这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可以证明。其一是要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不同性质或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是要运用形象思维让学生产生联想并具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其三是要通过类比推理、引导思考等方法,帮助学生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作用,从而实现对数学美的追求,提高教学质量。

(二)挖掘对称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中的图形直观且生动具体,对称美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分析、推理及解决能力等。让学生在不同事物之间进行联想,从而产生创新意识以及想象空间等等,这些都体现出挖掘小学数学“美”育价值之所在。在小学数学中,对称知识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图形、关系等基本概念,而且要培养思维敏捷性与创造性.而挖掘对称元素能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提高解题效率及能力。

(三)寻求相似美,培养学生思维的迁移性

寻求相似美,培养学生思维的迁移性和审美性,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方法。挖掘小学生的创造力则可以从“美”元素方面着手,从而使其实现对事物的正确、全面认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种逻辑性很强且具有高度概括力的学科,要使小学生理解相同类型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构思奇异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奇异的事物总是具有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使其更有兴趣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培养创造力等。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生活,并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元素和独特成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动具体的情境设计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无味的课题变得生动,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还可以利用游戏化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等等。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材缺乏设计性等方面的缺陷。结合实际分析这些现状及原因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学军.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9):85,100.

[2]吕霞.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元素的合理挖掘与利用[J].文理导航,2017(2):18.

[3]尚国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元素挖掘与生活化教学设计[J].名师在线,2020(4):67-68.

[4]罗文敬.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元素[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57

猜你喜欢

元素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徽州元素在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构成与设计应用
从歌曲《梅兰芳》探析中国民族声乐的戏曲元素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