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哲学比较中探寻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2023-04-29郑琦
[摘要]中西哲学作为东西方文化孕育出来的思想产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互有优势。然而,在以“西方文化”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哲学该何去何从?中西哲学比较是中国哲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对中西哲学比较的可能性、差异性的分析,反思中西哲学各自的本质及“长短”,发现中西哲学各自的意义与价值。在比较中寻求共通,最终指出“中国哲学”发展的可能方向,以求对中国哲学的未来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比较;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隐隐透露出对西方哲学的拒斥倾向,要求回归中国思想文化本身。然而,在国家间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似乎有些不合实际。那么,在以“西方文化”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哲学该何去何从?这是当今学界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西哲学作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烙印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呈现出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质。笔者以为,中国哲学不应该拘泥于“中国哲学合法性”框架中,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与西方哲学相互比较、相互印证、相互借鉴中获得发展的方向,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型中国哲学。
一、中西哲学比较何以可能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现状要求进行中西哲学比较
自从“哲学”概念传入中国以来,就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中国思想出现了一种强烈的崇洋“西化”倾向。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近代的中国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西化的哲学,只是用西方的逻辑体系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包装。这种“西方化”的倾向,是一种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来诠释中国哲学的哲学观,而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文化乃至于哲学,对中国的文明、文化及其哲学丧失自信心,是这种哲学观的根本前提。[1]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于运用西方的思维方式、逻辑体系进行理解、解读中国的思想,使得中国哲学几乎完全丧失其独立性,成为西方逻辑体系下的附庸。
近年来,为了抵抗这种“西化”思潮,一种“复古”思潮开始在中国哲学界流行起来。复古的“中国化”倾向,实质上是一种否定西方哲学的虚无主义与保守中国哲学的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哲学观。实际上,完全排斥西方哲学的影响,回归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交流互鉴才是哲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规律。
无论是“西化”还是“复古”,都不足以说明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路径,因而又出现了一种中西哲学的对话中发展中国哲学、寻求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哲学的出路所在,进行中西哲学比较、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可能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哲学自身的缺陷要求进行中西哲学比较
人如何认识、理解、把握和完善自身的生命,是人类世界全部文化与文明的根本问题。人相对于其他生物来说,具有认识自身、改造自身、完善自身的特点,能够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一层面上,人需要一种能够指导自我认识、理解自身,把握生命从而改变自身命运的理论体系,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基于此而出现的。哲学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关系,人通过哲学观照自身,哲学也因为人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哲学是基于中国人本身的特点而出现。由于中国古代战争频发、科技发展低下,人们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强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而其哲学思想体现出一种过于“内求”的特质,追问生命本身的意义、寻求自身的超越。这种“内求”的特质既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典型的优势,然而也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缺陷,我们必然要与外界事物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一味地“内求”只能束缚我们的思维。这一薄弱恰是西方哲学的优势所在,因而中国哲学要求得自身的发展,中西哲学比较不可避免,只有在相互借鉴中不断“取长补短”,才能走出中国哲学的未来。
(三)中西哲学在“哲学”厘定上的同一性
“比较”不是毫无根据、毫无标准,并非任何事物都可以拿来进行比较。比较首先是在两个事物以上才可以进行;其次,所比较的事物必须拥有共同的属性,否则没有可比性;再次,所比较的事物应能够将其属性映射出来;最后,在比较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完全把握两者之间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的量度表。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比较才具备了可操作性。
“哲学”一词并非中国的本土词汇,而是从西方引进的,因而有许多人说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是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也没有可比性。针对此种说法,笔者将从对“哲学”概念的厘定上来表明中西哲学比较的可行性。
哲学,从其词源上讲,是“爱智慧”之义。从这一点来说,不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体现了对智慧的追问,只是所追求的方向不同,中国哲学偏重于对人的内在的追问,而西方哲学更侧重于对人之外的宇宙万物的追问。从哲学的一般理解来说,哲学是“研讨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认识此种原理的方法之学问”。[3]基于此种说法,中国同样有着探讨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认识这种方法的学问,在这一角度上,中西哲学同样具备可以比较的条件。
因而,“哲学”并非对西方思想的统称,而是对某一特定种类的学问的统称,即使中国没有“哲学”的概念,但仍然具有哲学的学问。通过对“哲学”的一般概念的厘定,我们可以认识到,中西哲学仍然具备进行比较的基础。
二、中西哲学的差异性
(一)中西哲学的差异性的根源
真正的哲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对时代实践成果的概括和总结。中西哲学作为东西方文化孕育下的产物,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的鲜明特色。针对这种不同文化所呈现的差异性,其根源何在?
哲学的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好奇心,哲学起源于对事物的惊奇和探索,正是这种惊奇促进了人类对世界的不断认识,从而促进哲学的发展;二是闲暇阶层的出现,没有体力劳作的闲暇阶层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想的探索;三是对社会现状的思索与展望,这也是中西方哲学出现差异出现的根源。
古希腊多海岛,海岸线曲折,是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国家,公民可直接参与城邦的管理。航海贸易虽然发达,但粮食种植远远不足,为了赢得源源不断的自然财富,一些闲暇人士就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古希腊哲学开始萌芽。而中国古代地域辽阔,小农经济发达,部族众多,为了解决部族之间的政治平衡,中国思想更多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索。由于中西方哲学的形成方式以及国家形态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哲学不同的发展趋势。
(二)中西哲学在基本精神上的差异
近年来,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领域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可以将“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分别概括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4]
“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哲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以人自身为参照,观照自身,以儒家学说为代表,这是一种对人自身的道德的思考,追求的是一种入世超脱的状态,体现了人对自我的约束以及与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以人自身为参照,观照自然,以道家学说为代表,是一种人自身对自然的道德反思,表达的是一种出世的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总而言之,中国哲学体现的是一种中庸、和谐的精神。
“天人相分”的西方哲学是一种以自然为主体的哲学,尤其是在古希腊时期有着最明显的体现。自然哲学家将自然当做哲学观察的对象试图在复杂、变幻莫测的外部对象中寻求不变的一,这种自然主体地位直到笛卡尔才回归对人自身的考察与反思。但不论是何时期的西方哲学,似乎都表现为一种对立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对立,个人主义盛行,对立、反抗精神在其哲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中西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一直以朴素辩证法为传统,侧重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对象、考虑问题;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求其和谐状态,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永远处于一种变化之中。西方哲学则具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强调个体式的思维方式,重视逻辑思辨;注重把握事物中的个别性和对抗性的成分,注重区分,寻求万般变化中的不变的成分。中国哲学主要体现的是从主观出发的直觉体验,针对的是人的主体精神的研究,进而侧重于人伦和政治方面的表现,而对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视而不见,这种主体性思维更加富有灵活性和跳跃性,带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而西方哲学注重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思辨,更多关注的对象是客体世界,运用严密的理性逻辑去分析客观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呆板而无趣。
三、中国哲学发展的可能方向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各有其发展的文化根基,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恰恰是彼此的优势所在:中国哲学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事物之间的和谐,而西方哲学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重视个体的差异性。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然要紧跟时代潮流,做出一定的改变,从而更好地发展。
在文本结构上,中国哲学应该学习西方严密的逻辑结构,对中国思想进行规范化、书面化的写作;在内在精神上,中国哲学应该坚持“内求”与“外展”的统一,在固守中国传统的对人的内在道德、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反思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向外追求的精神,看到人之外的其他客观事物;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在坚持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学习思辨的、逻辑的、线性的思维方式,两者相互映照,才能获得对事物的较为完整的认识。
中国哲学的未来绝不是一味地“西化”,也不是完全地“复古”。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必然要做到推陈出新、扬长避短,批判地继承。我们既要看到中国哲学的长处,也要看到其缺陷,在和西方哲学的相互映照中取长补短,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型中国哲学。
四、结语
全球化大背景下,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中国哲学何去何从”成为当今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哲学的未来绝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的基础上相互借鉴、相互映照,在保持中国哲学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哲学。
参考文献:
[1]张志伟主编. 西方哲学史(第二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
[2]胡海波,孙璟涛. 反思“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9.
[3]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M].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 .
[4]张志伟.“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J].哲学动态,1995.7.
作者简介:郑琦(1995.7-),女,汉族,陕西省白水县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