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023-04-29宫长斌
[摘要]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通过总结多门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方法和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设计过程,进一步分析思政元素与实验教学的融合方式,对生物工程专业思政教学做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验教学;生物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1;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47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1]。“课程思政”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2,3]。生物工程专业开设实验课程一般具有长时间、连续性的特点,因为培养细胞、微生物或进行生化分析等生物工程类实验通常需要长时间持续进行[4]。每一个单元实验要求的操作人员较多,参与实验的学生要有较好的分工协作能力,共同完成多个实验步骤的操作和复杂的实验流程。而进一步将思政课程融入实验教学对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进程的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相关理论课的教学进度等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教师往往缺乏思政课程意识和育人理念,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实验课程中[5]。同时,很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来实施思政课程改革,这使得思政融入实验课程的过程变得困难。本文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不同课程开展思政教学的对比研究,对实验教学中如何设置课程目标、实验教学设计、思政教学实施等内容做了总结,探讨了生物工程专业中实验教学融入思政元素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课程目标
思政教育的开展要切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1-3]。知识获取是为树人,思政教育则为立德,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处理好课程教育过程中知识获取和思政教学的这一矛盾问题[1]。思政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立,第一要结合生物工程原有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例如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遵循“产学研用”的原则,建立了从单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工程实训到创新创业实验四个部分进阶式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二要符合国家思政教学要求,认真梳理思政元素、结合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合理的思政教育目标[9]。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道德教育、社会文化教育、世界观、人生观、科学素养、国家政策、行为习惯等七个方面作为生物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思政课程目标。
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设计
生物工程专业是融合生物学、化学、工程、信息等多个学科的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深厚的生物学知识,还需具备科学与工程思维、技术背景[5]。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本身具备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自驱力,注重实验技术和实践操作的学习,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较为浅薄,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政治教育,有较强的抵触心理。针对以上问题,本专业教师通过对实验教学过程的梳理,查找思政元素的内容与合理的切入点,将思政教育目标与实验教学目标相结合,对比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进一步分析思政元素对实验教学的促进方式与合理的融于实验教学的方式,持续改进,建立了生物工程类实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课程设计标准过程(见图1),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三、课程思政在实验教学体系中的实现路径
教师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于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途径[8]。实施方法主要有国家政策与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关系解读;结合课程内容讲述科学家的爱国事迹,引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组织课堂讨论,如“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怎样成为社会栋梁”、“本专业实验课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思考和理解道德伦理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从本校已有的思政资源入手,结合本专业发展过程,就比较容易切入教学过程,被学生接受[10]。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本校科研获奖和优秀毕业生创新创业为教学实验案例,课后总结提炼思政教学点,最后通过教师价值引领塑造的课程思政实验教学路径。针对每一门课程,首先要明确实验教学中知识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例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分析能力等,积极利用正面榜样的力量,尤其是本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的个人经历、事迹,进一步引导至国家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优秀案例,例如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和意义,用于激发同学们探索未知领域的激情、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同时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在实验数据分析中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科学素养、爱国情怀等思政教育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室规范和责任,培养其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室素养;开展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分析方法、持之以恒的精神等科学素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价值引领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专业素养,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四、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
课程思政作为目前近几年新出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虽然各个学科都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进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缺乏成熟的考核形式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为实验报告加理论考试,导致课程思政这一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难以建立准确的评价机制。只有通过合理的考核评价才能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分析,根据考核评价的结果,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对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6]。本文通过总结不同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建立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要求,对实验课程思政教育的考核进行分析探索,为本专业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参考。实验教学的考核,一般通过以下过程实施:首先,结合课程专业知识选取思政元素作为考核内容,一门课中可能包含多个思政元素,需要对课程思政元素结合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确定考核内容。例如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试中设置中国维生素C生产打破国外价格垄断的作用、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考试中,设置乙肝疫苗研发中国际合作的影响分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民族自信心的过程、科研无国界等世界观的树立等课程思政元素;其次,考核形式为笔试加课堂表现,笔试以主观题形式对学生的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情况和世界观进行考核,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思政教学考查的目的。课堂表现不能以传统的学生操作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方式,应实施课堂翻转、问题讨论等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准备材料和讲授实验教学相关的思政元素的内容作为考核要素,分析学生对课程思政核心元素中的国家政策、施政方针、民族自豪感、奉献精神等内容的理解程度,考核学生能否给出逻辑清晰、层次明显的正确思考;最后,课程思政考核占比应按照不同课程,以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考核为主,课程思政考核为辅的方式,思政考核分数设置在20%以内。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方法对实验教学来说虽然颇有难度,但考核内容和考核过程学生的接受程度远超过课程思政教学的接受度。
五、结语
近几年,在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以来,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均已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并初步形成思政教育体系。根据近三年421份有效调查问卷的调查显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开始绝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区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到2023年6月底对课程思政比较理解和非常清楚的比例高达49.4%和23.2%,对课程思政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82%的学生对实验课程中融入社会文化传统教育、科学素养、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表示支持或认可。但调查也发现,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思政认同程度,仍然是目前实验教学实施思政教育最突出的难点。应通过教学奖励、职称评定等文件政策的方式,让本专业教师产生开展课程思政的内驱力,构建长效思政教育建设的运行机制。同时建设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打造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发挥优势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方能在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覃敏.“课程思政”在中学生物学的实践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23.
[2]夏静.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23.
[3]夏迪亚·买尔旦.新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23.
[4]宫长斌,曹飞,贾红华,等.基于生产工艺管理的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设计[J].生物工程学报,2023,39(2):769-779.
[5]成骋,贾红华,陈可泉,等.基于酸性磷酸酯酶的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设计[J].广州化工,2023,51(10):179-181+184.
[6]周华从,陈秋月,洪海龙,等.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及持续改进思考与实践——以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8(20):5-9.
基金项目:南京工业大学课程思政教改项目,项目名称:生物工程专业实验的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编号:南工校教〔2023〕4号.101)
作者简介:宫长斌(1975.12-),男,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