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的贫困》中阐述的唯物史观思想

2023-04-29车微微明瑞清

秦智 2023年11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

车微微 明瑞清

[摘要]《哲学的贫困》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书中首次运用唯物史观对蒲鲁东的唯心主义经济学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为后续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文本,简要介绍了《哲学的贫困》诞生的历史背景,阐明了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详细论述了马克思在与蒲鲁东论战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与阐述的唯物史观思想,这些方法与思想对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仍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哲学的贫困》;唯物史观;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B024;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08

一、《哲学的贫困》写作背景

法国在18~19世纪是资本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和对私有制进行批判的思潮的交汇点,这些思潮同时又与当时主导的落后小农生产方式之间出现了矛盾。这种背景下,蒲鲁东主义顺利诞生,蒲鲁东和蒲鲁东主义者一方面主张保护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是法国大革命后获得土地的人群;另一方面,他们在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之间摇摆不定,既渴望物质财富,又同情底层民众的痛苦。在《贫困的哲学》一书中,蒲鲁东构建了一套以哲学为基础的对社会规则进行探索的抽象系统,蒲鲁东主义在当时的法国工人群体中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

蒲鲁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非科学的“抽象人性论”,是一种离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永恒公平”理论。首先,非科学地将“抽象人性论”作为理论起点。蒲鲁东将人类需求看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且将社会种种矛盾的发生归结为良心与意志的对立。蒲鲁东认为,道德与正义为人所具有,自私也为人所具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大多数人的人性标准基础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产,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生活所需,摒弃一切非自己努力获得的东西,进一步消除贫富差距。其次,蒲鲁东提倡“永恒公平”,这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意义。在《贫困的哲学》序言中,蒲鲁东强调了他的这本书的一个关键假设——上帝的存在,并明确指出社会历史只是一个不断确立上帝观念的漫长过程。这里的上帝并非指一种神学上的思路,而是表示一种历史的宿命,即人类活动受命运所支配。《贫困的哲学》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自然权利,这是由于这种必然性的造化所决定的。

蒲鲁东认为一个真正理想的社会要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所有的财富属于社会,为社会共同所有而非个人私有;其次,所有交换必须根据自身价值进行等值交换,不能因交换而获利;最后,要实现人类的充分自由,实现“自由联合”是唯一真实的社会形式。

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小私有制。蒲鲁东认为,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是“由自私产生的,它是个人的见解产生的,它是理智的专制统治的直接结果”[1],对此,他提出了奠定自己思想地位的重要论断“财产就是盗窃”。他认为私有制和公有制都将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发生,因为前者是强者对弱者的剥削,而后者则是“弱者剥削强者”[1]。二是构建不受资本主义干预的商品经济。蒲鲁东指出,人民的阶级关系和矛盾对抗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资本主义介入流通领域,应通过建立经济组织来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交换。三是主张无政府主义。蒲鲁东将国家和政府统统归结于暴力组织,并指出只有消灭此类暴力组织,构建没有任何“政府”的新世界,才能实现人民的充分自由,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蒲鲁东实际“是用小资产阶级和小农民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的,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的”[2]但事实上,蒲鲁东的理论仅仅只能是幻想,因为他只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在拉历史的倒车,“要实现这一点,他首先就必须把世界历史的时钟倒拨100年”[3]。

三、在论战中阐述的唯物史观思想

《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蒲鲁东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并详细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

(一)指明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基础

蒲鲁东在《贫困的哲学》中指出,社会存在着一些永恒的力量在互相压迫、抗衡,这种永恒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这便是“普遍理性”,这一概念不是先验的,而是一种社会规律,是可被证实的客观社会属性。这表明,蒲鲁东在经济学研究中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

蒲鲁东从“普遍理性”出发考察世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自己政治经济学的体系,指出“普遍理性”是世界一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概念集合。对此,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已然把经济范畴当做了现实,如果社会生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那么整个社会的运转都是一种固定的逻辑公式,然而“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真正的哲学家蒲鲁东先生对事物的理解是颠倒的,他认为现实关系只是睡在‘人类的无人身的理性怀抱里的一些原理和范畴的化身。”[4]

不同于蒲鲁东的“普遍理性”,马克思把实践中的人当作理论起点,这些现实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生活基础,不受随意的支配。马克思以实践来理解人,指出人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类的存在。马克思与蒲鲁东哲学前提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哲学方法上的不同的选择。

(二)对生产力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的阐述

蒲鲁东认为平等与公平是评价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的根本标准。蒲鲁东认为,“公平”是用来衡量一切的标准,在他看来,私有制、机器劳动、财富日益向资本家靠拢都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因此他主张将社会倒退至手工劳动时代,以实现“永恒的公平”。对此,马克思指出,“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和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5]对社会概念的界定为马克思及其形成了唯物的社会结构理论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概念是蒲鲁东永远不能理解的,因为他并不清楚人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同时,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还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的核心内容。

首先,在对社会概念的界定上,蒲鲁东将社会看作是“普遍理性”,认为现实社会关系是先验存在的逻辑范畴,对社会概念的界定使用把一切都归结为逻辑存在的“绝对方法”。而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由于人们不具备自由选择生产力的能力,因此社会的历史实际就是个体发展的历史。

其次,在经济范畴与生产关系的界定这一问题上,蒲鲁东使经济关系成为无法溯源的永恒公式,并间接肯定了资产阶级永恒存在。对此,马克思指出,经济范畴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关系的观念形态,必将随着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

最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界定上,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了蒲鲁东思想缺乏现实基础,并对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他指出,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必将依据生产率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二者的矛盾运动才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三)对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实质的阐述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蒲鲁东的辩证法割裂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关系,实际上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背弃。一方面,蒲鲁东脱离现实基础,将辩证运动脱离与之相应的客体,他的辩证法实际是无法体现个体思维特性的、毫无逻辑的概念范畴;另一方面,蒲鲁东将矛盾双方机械对立,割裂了矛盾运动。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用来解释世界的,但蒲鲁东的辩证法背弃了它,使黑格尔的辩证法变成了毫无逻辑的“脚手架”,并企图改变世界。

马克思研究了现实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6]蒲鲁东模仿黑格尔的辩证法,将各种经济范畴划分阶段,进行排序,并分为好坏两个方面,企图通过消除前一个坏的方面来形成后一个经济范畴,他站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割裂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对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问题,就是立即切断了辩证运动。”[6]由此,马克思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并进一步丰富了矛盾学说。唯物史观这一理论基础使马克思能够直击蒲鲁东思想中的痛点,对后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阶级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四)阐述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蒲鲁东从唯心主义出发,指出改变社会可以采取和平改良的方式,然而这一改良方式实际是脱离历史发展规律的异想天开。蒲鲁东指出,通过原始劳动可以使无产阶级积累少量财富,将这些财富用于工厂投资形成股份,并使部分拥有股份的股东在工厂中劳动,并以原材料和劳动之和为薪资对股东进行支付,其余的商品则以市场价进行销售作为工厂的资本。当有新资金入股时,则可以选择行业设立新的工厂,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最终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都可以被利用起来,由此资产阶级便不再能够支配无产阶级,从而失去了获取利润的权利,资本积累的可能,资本也因此被废除。

对蒲鲁东的鼓励社会改良的主张,马克思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根据蒲鲁东的观点,用暴力解决问题是无用且有害的,改良社会应放弃革命斗争。但马克思深刻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并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指出,只有诉诸暴力,才能消灭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处在尖锐的阶级对立之中,这种对抗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最后必然导致两个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必然会发生社会革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抗仍然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一旦达到最紧张的地步,就成为全面的革命。”[7]马克思通过分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双方所具有的对抗性质,指出阶级对立和阶级对抗不可调和,阶级对抗在社会革命中必然发生,揭示了无产阶级必然会为了推翻资本主义而进行暴力革命。

参考文献:

[1]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M].商务印书馆,2007:209-2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4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98.

基金项目:2022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名称:“资本逻辑视域下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22BKY014)

作者简介:

车微微(1999.8-),女,汉族,山东海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明瑞清(1987.12-),男,汉族,陕西商洛人,博士,研究方向:集体主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
分类训练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A Finite Volume Unstructured Mesh Method for Fractional-in-space Allen-Cahn Equation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