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历史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3-04-29王颖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历史地图初中地理应用

王颖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合历史地图,通过跨时空对比,引导学生们在具体而生动的学习探究和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地理环境变化、社会政治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地理实践等方面的相关能力积累。在积极的史地融合学习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的辩证思维、能动的分析思维、科学的地理实践能力等积极发展。接下来,本文即以初中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  历史地图  教学  应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地理课程的性质是“以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地理课程研究的对象涵盖了地理和人文等领域,与历史所研究的时空领域中存在交叉现象,特别是在特定历史事件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借助历史图册,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等多重的比较认识方式来引领学生们通过历史的、对比的眼光来分析和看待问题,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提升学生在地理分析、条件概括、人文融合等的过程中形成对历史、对地理等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在能动的地理学习活动中建构积极的时空观念,促进学生在对具体的区域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建构积极的综合思维,在对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资源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地理素养的有效培养和发展。接下来,本文以历史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具体策略等为对象,对地理教学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一、历史图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意义

(一)图文并茂,形象展示,促进地理分析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抽象思维阶段,但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借助直观形象的学习表象,有助于学生在具体而生动的学习活动中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调动,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分析和材料研究的过程中,有效地发现问题。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能够极大地减轻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和对学习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的认识效率,促进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的兴趣体验,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而,在图文并茂的历史地图与地理学习活动过程的充分融合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1]

(二)知情合一,情景交融,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融合历史图册,让学生们透过历史图册上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地理环境条件,在形象直观的历史图册的认识和体验情境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进入到对特定地理环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具体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在问题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透过地理事实的现象本身,去挖掘和剖析历史现象的背后的深层原因,去感知和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间的能动关系。在具体和历史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开展能动的历史学习实践,融合丰富的现实资源,实现对问题的透彻分析,多元解读,深度理解等。在情境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共鸣感和共情感,激活学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承担履行的意识等。在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充分激发和调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社会角色感的有效建构,促进学生积极的社会意识的培养和发展。[2]

(三)抛砖引玉,深度理解,陶冶性情,启迪智慧

在初中地理学习活动中,结合历史图册,在图文并貌、图文结合的历史图册与地理图册等多种资料信息的融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自身的能动性的充分激发和调动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深度分析和问题探究。地理环境是随着自然环境、社会政治历史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等不同的历史分期,地理环境所表现出的特点和性质等也是各有特色的。在学习活动中,透过不同时期的图册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们在积极的历史对比过程中,形成对特定历史环境背景下中国社会政治、经历、资源、环境、科技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在学生们对多元的环境信息、资源条件等的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等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在积极的深度理解和道德体验等的融合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积极发展。[3]

二、历史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借助历史地图,形象轮廓结构,促进读图识别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经济、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历史地图的查阅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能够通过具体的信息素材,透过历史地图上的现象,刨根究底,找到隐含在历史现象背后的知识根源。结合历史之变,融合科学技术、人们的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发展角度来展开对地理特点和研究主题等的能动分析和讨论,在多元的问题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地图识别、问题分析和深层研究能力等的积极发展。

例如,在教学《辽阔的疆域》一框内容时,教师结合中国当前的地理图册,认识中国雄鸡地形图。在此学习的基础上,融入清代鼎盛时期中国的中国地域版图,学生们通过对比能够发现,当时的中国疆域,与今天的中国疆域大小存在很大差异。如将明清的地图与近现代地图进行对比,学生们发现,今天的中国地图,领土疆域面积却少了很多部分,虽然明朝时期的瓦剌、女真等少数民族还没有划归到汉族政权下,但是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疆域面积非常辽阔。清朝中国的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朝鼎盛时期,中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北过极圈,雄鸡背部的外蒙古没有分裂。面积也是非常大的。看到这里,学生们不禁开始发问,为什么现在的中国领土比当时少了那么多呢?如果加上那些领土,中国的领土面积是不是就会超越世界第三的位置等一系列的问题。老师引导新中国疆域能够有今天的变化,是经历了特定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阶段,学生们即将学习中国近代史,通过近代史学习了解中国社会历史近代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在生动形象的历史图册与现代地图的鲜明对比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读图识别、问题分析和深度探究等方面的能力的积极发展和进步。[4]

(二)借助历史地图,形象区位分析,科学区位规划

事物的联系是有规律的,根据事物间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将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汇总,在对区位各个方面的要素的生动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学习对象的形象认识体验。特别是在对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的科学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科学的区域认知观念,提升学生在具体的区位分析过程中的合理规划,科学设置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东方明珠”——香港》时,教师结合历史图册,对《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条约背景下的历史图册资料,引导学生们分析和研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为什么诸列强纷纷来分割香港岛这块儿羹。这就要求学生们结合香港地区的地理环境、位置要素来展开对香港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东方明珠”,为什么香港会有这样的称谓,这就需要学生们打开世界地形图,通过对香港在世界地理的位置:背陆面海,海陆兼备,既有利于开拓祖国内地,也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当时的英国割让香港岛,就是想要向内地销售鸦片,运送军火等;向外将中国的优质资源运到他们的国家;这里联通亚欧大陆和美洲、非洲等大陆,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世界优良海港……人们常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香港是中国近代最早被割让的领土之一,在当时条件下,英帝国主义看似促进了香港的经济发展,让香港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香港出现了不同于内陆地区的繁荣状态,但是香港的繁荣,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繁荣,很多贫困的人口依然在夹缝中求生存。不能仅仅看到浮华的外在,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之所以能够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达到了足以令英国震慑的地步,中国当时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如果中国还是清政府那样的懦弱无能,不求发展,一味妥协,落后贫穷的状态,谈都没法谈。在历史和现实、环境、资源和交通等多元的条件问题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展开多角度的学习探究实践。在形象的区位因素分析和生动的发展概括研究等的科学融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积极发展。[5]

(三)智慧历史地图,形象学习过程,促进区域协调

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资源,融合多元的知识表象,为学生们的地理学习创设丰富的学习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而生动的学习实践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形象化的认识过程分析和探究,在兴趣体验被充分激发和调动的基础上,实现对区域现状、发展特点、优势资源等的科学了解和分析,形成对学习活动的能动理解和把握。

例如,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中国最早种植五谷,结合历史图册,研究中国历史上农业的发展脉络。并结合智慧历史地图,展示历史典故背景下的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和明朝郑和下西洋两大时期的智慧历史图册,在形象生动的智慧图式的分析和演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针对每一次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传入中国的农产品,思考为什么能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传入,传入中国后,在哪些地区种植较多,这是什么原因。张骞出使西域,是从陆地上从东向西出发,不需要经过危险系数高的大海,因而,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能够成功。再加上当时的西汉国力比较强盛,他出使的西域是现代中亚地区,这些地区远离海洋干旱少雨、纬度较高,适合种植一些北方常见的作物如胡萝卜、胡麻、胡蒜、胡荽、胡桃等“胡字辈”植物;还有无花果、西瓜、甜瓜、葡萄、石榴等水果;观察其途经地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气候特征等,在对其途径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等的科学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为什么引入的这些水果要种植在相应的区域内,某些农作物在北方常见,在南方不常见……郑和下西洋,中国的指南针等技术发展,为航海做出了积极的准备,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郑和远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并运回了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在对历史地图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对区域地理的条件、环境、交通、资源等展开积极的设计和实施,在针对性的条件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农业的特色发展,优势发展。

(四)多元历史图册,丰富认识角度,深度环境意识

随着人们的科学意识的培养和发展,现代国人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在历史图册背景下的地理学习活动中,能够借助历史图册,通过对纵向和横向等多角度的问题分析和讨论,在多角度的问题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问题研究和理解能力,深化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例如,在《干旱的宝地》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结合历史图册,加入对罗布泊等地的今昔对比,让学生在美好的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与对干涸的河水的无声哭诉对比中,激发学生们的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环境污染和水土资源的流失等。要改善环境问题,就必须抓住地区的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当地的环境资源问题。虽然塔里木盆地是聚宝盆,但是,当资源用尽时,这里的基础环境设施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就会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结合这里的实际,针对当地的独特的地理自然等方面的条件,对症下药,针对性实施,为环境保护作出积极的行动。在行动中,促使学生们相信:只要人们能够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儿,沙漠一定能够变成绿洲,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学生们开启了环保行动,如支付宝的蚂蚁森林,鼓励消费者走路低碳行动,支持沙漠种树活动。在多角度的问题分析和探讨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认识,提高深层问题分析的能力。在多元的问题探究和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发展。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历史地图,对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展开积极的学科融合与德育渗透教学。让学生们在对历史信息的有效分析,对地理环境的科学认知等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学习实践,促进知识的高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高品质课堂的有效构建。

参考文献:

[1]姜一梅.电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22(19).

[2]李玲玉.浅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2(03).

[3]何文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亚太教育,2022(08).

[4]张超.初中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整合与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0).

[5]于政怀.初中历史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S2).

猜你喜欢

历史地图初中地理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历史地图在高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