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美育课程的育人路径实践研究

2023-04-29张梅

秦智 2023年7期
关键词:育人路径课程思政

[摘要]高校美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培养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现有的“满堂灌”、“填鸭式”式的大学美育课堂思政教育方式往往难以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本文认为大学美育课程思政应当结合美育课程的特征开展,并探讨了这一思路下大学美育课程的育人路径。

[关键词]大学美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7.045

引言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大学美育课程是高校通识美育类课程中的美学理论课程,主要对高校非艺术专业开设的公共艺术类选修课,对培养学生审美审美能力以及陶冶学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但是,现有的“满堂灌”、“填鸭式”式的大学美育课堂思政教育方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既违背了美育教育的规律,又难以达到通过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本文认为大学美育课程思政应当结合美育课程的特征开展,并探讨了这一思路下大学美育课程的育人路径问题。

一、大学美育课程思政教育应当结合美育课程的特征开展

(一)大学美育课程思政应当注重用艺术塑造学生的品德

美学理论学习是懂美的关键,大学美育课程是通过讲解美学基本知识,从理论上引导学生进行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赏析。美育教育是形象教育,它通过生动,具体,客观的美的形象,激发和净化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作用。

思政教育要尊重高校美育课程自身的艺术特征,从情感的感化方面而言,艺术比起理论说教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更容易产生高度认同。[3]教师可以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美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在知识传播中融入思想引领;也可以挖掘美育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育人元素,注重在思想引领中凝聚知识底蕴,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融合,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4]

(二)将思政的“话语”与美育教学元素结合,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教师和学生在美育教学中是双向主体,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形式、技术上的多样性,尽量避免“填鸭式”满堂灌。

美育思政的“话语”与美育教学元素的结合,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课堂氛围,丰厚课堂内容,灵活学习形式,让学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效提高其美学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实现思政教育的“以美化人”。

二、大学美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的实践探索

(一)结合人生境界深入挖掘课程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启迪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美学知识中蕴含丰富深奥的人生哲理。课程思政要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与功能,应充分深入挖掘发挥其育人功能,以启迪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人的美时,可重点讲解人生境界之美,并用美学家朱光潜80岁以后创作的论文集《拾穗集》为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又如,教师在讲艺术美的意蕴时,可结合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从审美的角度讲解:这首元宵灯词表面上看是一首民俗化的爱情词,仔细品味又觉言外有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述的情景,会让人们联想到:可遇而不可求。再细细揣摩,这又是一种美的形态:淡雅、素朴,不显山露水,不引人注目,然而它能闹中取静,俗中见雅,再进一层,它分明又昭示了人们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历经艰辛,努力探索,终于有一天,追求的目标突然意外地显现在你面前。王国维把它称之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之三种境界”的最高一种,这种境界我们在歌德的《浮士德》、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罗丹的《思想者》等伟大作品中也可充分领略。

美学和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与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有效加以运用,可使学生在学习美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二)发挥丑形象的负向效果的反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审美与审丑,评判生活的真假善恶、以美导真,完善人格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既要能分辨真假、善恶,又要能分辨美丑。法国雕塑家罗丹曾指出:对于一个丑恶的灵魂来说,任何衣服和纱衫是挡不住他那卑鄙的眼睛的。通过美育,让学生不但要懂得什么是美,更要学会审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这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作用。

人们在习惯上把丑作为与美对立的概念,如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这是狭义上的美与丑。但广义的“美”包括多种审美形态,其中包括丑(艺术美中的否定性形象)。[5]

“丑”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显现“生活的本来面目”,起到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达·芬奇在作品《最后的晚餐》中用明暗对比的形式让我们看到犹大的卑劣;席里柯的作品《有赌博狂的女人》让我们看到了画中那个女人的一双眼睛,表明这个女人的精神已经崩溃,生命的油灯也被赌博耗尽;俄国著名画家普基廖夫的作品《不相称的婚姻》让我们看到了被命运安排的16岁的花季少女和一个80岁的白发老头“新郎”共同走进婚姻殿堂的无奈。

丑的存在也显示了历史和人生的苦难的或阴暗的一面。融进“丑”的意象的作品,既可以在审美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复杂性,同时也可以在审美上带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例如,德国画家许布纳尔在作品《西里西亚的织工》中把冷酷的富有和绝望的贫困作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资产者的冷酷、残忍;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作品《弗拉基米尔之路》让人感受到悲壮和崇高,让人思索人生的使命和意义;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梵高的油画《农妇的鞋》都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等等。

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自觉领会美和丑的分界,正确认识审美与审丑,评判生活的真假善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才能让他们自觉排除一切卑劣欲望的侵袭,以达到以美育人,完善学生的人格。

(三)引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审美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审美观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如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和谐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以形写神、空灵意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等艺术理念都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大学美育教师应将中华优秀传统审美以恰当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充分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塑造学生文化自信的引导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传统审美观时,通过播放《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视频的开场部分,引导学生了解黄河文化并畅谈审美感受;教师也可以通过中西方绘画的比较,结合儒家礼仪文化与古琴文化、建筑上的客家围屋——天人合一的中国典型围龙屋民居特色,讲解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还可以结合宋元山水绘画艺术讲解中国艺术的虚实和留白,结合园林建筑艺术的曲折和含蓄讲解中国艺术的意境,梳理中国艺术与审美的发展脉络,增强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本身具备的丰富内涵和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非常有助于学生涵养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

(四)挖掘美育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形成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的映射

大学美育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中寻找思政育人与课程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挖掘教学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的相互映射。例如,教师在讲解自然美时,可通过典型案例的可视化将山水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予以显现化,让学生体会尊重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可根据生态美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四大举措”、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政策,以人类历史上几次向自然界过度索取导致的巨大灾难为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滥砍乱伐引起的水土流失致使楼兰古国的消失,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师在讲解社会美时可引入家国情怀教育,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引导学生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提高对家庭、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认识,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教书与育人润物细无声式的融合。[6]

(五)构建“思政教学─艺术实践”互促机制,实现美育思政的全面育人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美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及校园文化资源,带领学生走入第二课堂,构建思政教学与艺术实践的融合机制。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红色资源,如革命烈士故居、烈士陵园等,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让这些红色资源成为美育思政教学体验的生动教材;大学美育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参与高校文艺生活,例如参与设计和装饰学校的各类活动场所、汉服设计和展览、艺术节琴棋书画各类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与艺术创作能力。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第一课堂进入第二课堂,通过体验式和沉浸式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体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有助于实现美育课程思政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大学美育课程作为一门高校通识类美育课,其育人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元素是否能够很好地融入课程之中。与现有的“满堂灌”、“填鸭式”式的大学美育课堂思政教育方式不同,本文认为大学美育课程思政教育应当结合美育课程的特征开展,并对大学美育课程思政融入路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续研究可以从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挖掘大学美育课程思政元素角度出发,持续推进大学美育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Z].中国政府网,2018-08-30.

[2]杨宗元.坚持立德树人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J].红旗文稿,2022(8):40-42.

[3]李俊丰.何婉文.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39(1):103-108.

[4]王一芳.美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研究—以声乐教育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1):157-160.

[5]梁晓萍.“美是意象”探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5):92-99.

[6]习译之.红色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中的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2022(5):45-50.

作者简介:张梅(1971.12-),女,满族,山东昌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学和文艺理论。

猜你喜欢

育人路径课程思政
基于新媒体视角创新高校宿舍文化育人路径的研究
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之路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及其机制问题
立德树人宗旨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路径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