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时代公益组织志愿失灵现象改善路径

2023-04-29黄俊

秦智 2023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和发展,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表达自己观点与情感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公益组织的形象、活动和行为最大限度地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使每人都能利用自媒体平台来阐述对公益组织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个人理解和看法。互联网对公益组织的公信力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各类公益性组织在通讯、信息披露、招募志愿者、筹资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带来了巨大的数字红利。但其自身的特点使得无序、虚假的信息交叉流动,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引发公益组织公信力危机。

本文在阐述了志愿失灵和公共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以公益组织帮扶“豆浆王子”出狱为例,指出了公益组织在组织实施帮扶活动引发网络舆情损害自身公信力的原因,并就如何利用互联网改善志愿失灵现象,从而提升公益组织自身公信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益组织;志愿失灵;互联网

一、导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通信设备的产生与普及,以及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涌现,信息技术正从各个方面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社会治理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也开始向电子化倾斜。根据2023年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按照中国14亿人口计算,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75.6%[1]。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等社交自媒体从深度上改变了公众对社会信息获取、考察、表述、传播、接受的媒介和方式,社会信息的呈现形式从传统单一、平面、延时转变为海量、多样、即时,提高了公众的参与性,公益信息传播渠道得到裂变,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公益信息传播者庞杂、传播迅速快,有时仅凭个人解读,依靠强大的粉丝群体,利用转发、点赞、评论等方式,一些虚假信息、舆论引导等鱼龙混杂地涌入公众视野,部分公益组织盲目地利用新媒体进行公益、帮扶等活动,不仅达不到公益目的,反而容易引发网络舆情,使公益组织公信力受损。

二、志愿失灵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M·萨拉蒙最早对志愿失灵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他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影响下,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并积极参与到整个社会治理活动中,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2]。但是,非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行为也可能会使其偏离正常的公益运作机制,出现资源配置低效率或者非公众性的现象,这就是志愿失灵。萨拉蒙认为志愿失灵现象有四个重要表现:一是慈善支持能力不足;二是慈善活动服务对象范围较窄,即只是面对特殊的社会群体,忽略了其他亟待帮助的群体,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三是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即内部管理的不民主化和不透明;四是慈善组织的业余性,即慈善工作由各类志愿人士去做,他们爱心有余,但专业性明显不足,影响其服务质量[3]。

三、公益组织高调帮扶“豆浆王子”出狱引发网络舆情事件

(一)事件回顾:第一代网红的堕落和复出

蒙某,1988年出生,身高152cm,广西南宁人,长期混迹在青秀区和兴宁区交界的市中心大型商业区,以奇装异服、自创街舞和出格言行活跃于南宁街头。之后有一家豆浆店开业,请他去助唱跳舞,网友们就戏称他为“豆浆王子”。蒙某一跃成为南宁第一代“网红”而被人熟知,是广西非主流界的代表人物。

2016年8月,蒙某诱骗一位年仅6岁的女童到南宁水街某商场的楼道转角处实施猥亵。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蒙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此前实施的多起猥亵行为,获刑4年。

2020年5月30日,蒙某刑满释放,出狱回家。

2020年6月9日,互联网平台上爆出一段题为“猥亵女童的网红出狱后获得公益组织爱心帮扶”的视频。视频显示,2020年6月8日南宁市某公益志愿者协会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举办了一场名为“豆浆王子回家”的爱心帮扶活动。活动现场,蒙某拿着话筒向公众表示自己已经改造好,痛定思痛,决定从头再来。接着,蒙某在镜头面前毫不羞涩,跟着音乐跳起了昔日自创的雷人舞步,甚至撩起了自己的T恤露出肚子,并伴随疯狂的扭胯动作。“热舞”过后,志愿者协会荣誉副主席向蒙某父子递交了某集团总裁捐赠的保额6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最后,参加活动人员与蒙某父子,在写着爱心帮扶活动“豆浆王子回家”的大红背景墙前,人人竖起大拇指合影留念。

蒙某以“豆浆王子”的名义,高调回归社会,引发了社会极大争议,网友发起抵制。网络平台上后续爆出视频,帮扶公益组织甚至扛着摄像机带着蒙某上门去给受害者家属道歉,请求原谅。

6月9日,视频中帮扶蒙某的公益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某接受了记者采访。张某告诉记者,协会致力于帮扶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已有4年多,是纯公益,没有参杂任何商业的东西。蒙某5月30日出狱后得知其母早已去世,非常悲痛决心痛改前非,是蒙某的邻居爱心人士梁某找到他们,希望他们帮扶蒙某回归正轨。

对于网友提出的质疑,张某否认利用蒙某炒作,称6月8日到现场后才得知梁某已经邀请了新闻记者主持举办如此大型的活动,他们当时也提出了疑虑。作为志愿服务团体,蒙某和其他刑释人员一样,符合帮扶条件,因此协会决定帮助他。张某称,蒙某此前犯的错已经得到了法律的严肃处理和惩罚,而如今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帮助他回归正轨,不要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不管外界怎么认为,他们对这类人员一定会帮扶到底。

6月10日,南宁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对蒙某的出狱后实际行踪及其思想情况进行了解和实地走访。民警还向蒙某的父亲宣传了刑满释放人员应依法履行的责任义务,还特别提醒他不要被他人假借公益包装消费“豆浆王子”,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最终只会对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伤害。邻居梁某、志愿者协会在网络平台发布声明,广西法治日报、南宁政法、南宁警方等官方媒体相继报道了此次事件的调查结果。

6月11日起,人民网、搜狐网等各大网站平台上相继对此次事件作出了评论,对如此高调帮扶的做法表示质疑与批评,该公益组织的公信力遭受危机。

(二)基于志愿失灵理论分析此次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

1.资金有限致使慈善不足。在中国,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无论是具有官方背景和资源的慈善机构,还是民间公益团体,都是资金链上的“弱势群体”[3]。此次舆情事件中,公益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全民娱乐时代,公益组织却用有限的资源让一个具有网红身份的“儿童性犯罪”刑释人员在聚光灯下热舞,毫无羞耻地重返社会,必然引起网民的口诛笔伐。

2.志愿服务对象的狭隘性。志愿服务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针对特定弱势群体,导致志愿服务的覆盖率相对较低。此次舆情事件中,公益组织赫然召开记者会,对存在流量基础的、具有猥亵儿童前科的刑释人员进行表演式“帮扶”,甚至架起摄像机让蒙某到受害者家属面前博取原谅。对刑释人员安教帮扶固然是好事,但蒙某因实施“儿童性犯罪”入狱,出狱后第8天就如此高调地召开记者会,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背后的动机。需要爱心帮扶的刑释人员有很多,为什么帮扶别人时不召开记者会,而独独为“豆浆王子”召开记者会?是某些组织、某些人想借“网红”的名气来提高曝光率还是另有别的目的?这不得不令人生疑。

3.志愿服务的家长式作风。志愿服务中,私人慈善是志愿服务资源的主要来源,这就导致了资源提供者会根据个人意志控制志愿服务,即体现了一种“父权行为”现象,公益组织在资源提供者对志愿服务的影响下不得不妥协,导致偏离原有的服务和规划[4]。此次舆情事件中,视频显示志愿者协会荣誉副主席向蒙某父子递交了某集团总裁捐赠的保额6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而面对记者志愿者协会“纯公益,没有参杂任何商业的东西”的解释和回应,显然无法令大众信服。

4.慈善工作的业余性。此次舆情事件中,公益组织应优先解决蒙某获释后生存、心理、家庭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置帮扶,需要志愿从业人员对蒙某进行专业的援助。而“接风洗尘”的记者招待会、高额人身意外保险,不但无助于让蒙某赢得公众情感共鸣,帮助其形成健康、正向、积极的情感,相反,这样的做法会伤及社会大众道德情感,最终只能使他逐渐偏离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使他重新走上犯罪之路。

四、互联网时代公益组织志愿失灵现象改善路径

(一)拓宽资源筹集渠道

公益组织本质上是非营利组织,具有非政府性、志愿性、公开性等特征。公益组织资金有限导致慈善不足,在参与社会治理活动时,又要保持自主性,这是公益组织公信力所在。在公益组织自身资源不足的前提下,不管是个人慈善、企业捐赠、政府购买还是基金会资助,任何单一来源的筹款途径都可能丧失自主性,出现家长式作风。随着移动在线支付的技术不断成熟,公益众筹和互联网公开募捐成为公益组织在线募捐的主要途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进行筹款,可以确保公益组织运营资金的可持续性,稳定资金来源和员工待遇。同时,能尽量减少资金提供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影响力,使公益组织在提供服务和资金运用过程中能更多的考虑组织的初心使命,确保独立性。

(二)多维度引进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公益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力军,储备专业人才就是积蓄公益事业干事创业的“蓄水池”。坚持把专业人才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加强源头储备,畅通渠道入口,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才培养在公益活动的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实施“一岗一训”。根据现有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既采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聘请现有专业人才,又可以引进高校相关专业实习生或应届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或者是通过内部推荐,缓解专业人才薪酬不匹配问题,节约劳动力成本。

(三)完善互联网公益信息披露制度

公开透明是公益组织的生命线,是赢得公众、捐赠人信任的基础。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自媒体上声音混杂,回应民众关切更应及时准确。在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下,公益组织应该从被动服从监管转向提高内在自觉,从信息单向公开转向加强互动沟通,定时、定期、定向发布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互联网公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完善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反应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风险不仅难以预测和控制,并且在舆论危机后,还会对公益组织公信力甚至对捐赠收入造成极大损害。因此,公益组织有必要制定网络舆情监测和应急预案,主动进行声誉管理,建立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舆情反应机制,提取公益组织项目活动关键词,跟踪舆情事件,及时判断、回应和警示舆情,并根据反应机制及时应对、处理和解决危机。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s://cnnic.cn/n4/2023/0302/c199-10755.html.

[2]张华.互联网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21.

[3]王傅.社会组织失灵及其纠治_基于孵化器网络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12(3):89-92.

[4]叶莉婷.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慈善业余主义问题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20.

作者简介:黄俊(1989.1-),女,壮族,广西平果人,助理经济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组织管理。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