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育人实践教学探析
2023-04-29钟少兰陈婕
钟少兰 陈婕
[摘要]“三全育人”视域下,对新时代健全育人机制,变革育人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使高职院校思政育人的实践教学更具时代性、更具挑战性。本文通过探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高职院校立足教育类型、育人目标,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补足提升的短板弱项,思考“三全育人”视域下增强思政育人协同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实践教学
引言
“三全育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载体和实施路径,对新时代健全育人机制、变革育人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探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育类型,紧扣“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思考“三全育人”视域下优化提升思政育人实践教学同向同行、形成融合效应的策略。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
(一)凝聚思想共识,多维度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要以汇聚思想共识为前提和基础,积极探索载体和路径。一是强化理念认同,通过“三位一体”夯实大思政思想基础。从培育能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技能人才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要求,注重携手家庭、社会育人,持续提升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携手育人成效。二是强化路径认同,通过“三个融合”立体化构建大思政格局。如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紧盯“三全育人”的实践要求,着力将思政教育与技能人才培养相融合、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将德技双修与知行合一相融合,着力让学生在融合推进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习得技术技能、回答好怎样育人问题。三是强化行动认同,把握“三个阶段”提升大思政格局成效。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学习情况、成长规律,“坚持入学阶段侧重理想信念教育、培养阶段侧重道德养成教育、就业阶段侧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方略[1]。”强化红色教育、革命教育、历史教育,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精湛技术技能、强烈使命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彰显中国底色,多元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
“三全育人”视域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必须注重整体性谋划阶段性推进内涵化建设。一是加快优化人员配置。要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着力配齐班子成员、补充人员数量、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人员素质,不断适应“三全育人”需求。二是加快课程体系建设。要聚焦学校工作实际、育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区域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以政治理论课程为主线、与教材体系相融合,系统性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三是提升教师队伍政治素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要紧盯“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3]。”通过融合优化方式,大力推动思政教师培养,提升教师“三全育人”的综合感染力。
(三)强化综合支撑,多要素丰厚“三全育人”底蕴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要立足学校历史积淀、专业优势、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学生素养,强化综合支撑,多要素丰厚“三全育人”底蕴。一是强化制度支撑。要通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评价”,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协调机制、服务机制、监督机制,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之间的有效融合。二是强化硬件支撑。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实训器材,如图书馆、教学楼、体育场、实训室、直播厅、报告厅等,为“三全育人”实践提供必要硬件支撑。三是强化平台支撑,为“三全育人”构筑相对完善的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开展产教融合、校际合作,深入推进协同育人。多要素搭建思政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实践更具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教学实践问题现状
(一)多维度落实“全员育人”责任,构建大思政格局尚有差距
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多维度推进“全员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尚有差距。一是紧盯“全员育人”落实教书育人责任有差距。主要表现思政课老师、公共课老师、专业课老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关键环节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有差距,表现出因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学习、业务技能学习的宽度、深度不同而呈参差不齐现象。二是紧盯“全员育人”落实管理育人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学校管理人员、行政处室及非教学管理岗位人员,过度片面地理解育人仅仅是任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致使其全员育人的认识需要不断提升,全员育人的主动性需要不断增强。三是紧盯“全员育人”落实服务育人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后勤服务人员、协助管理人员,在实践中通过履行岗位职责,发挥育人作用的路径需再优化、要求需再明晰、督导需要再强化,需要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有效抓手,推进“全员育人”切实落地落实。
(二)系统性推进“全程育人”衔接,构筑课程体系内涵建设还有差距
高职院校在“全程育人”教学实践中,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成长环境、个性特征,把思政课教学有效融入呈现出诸多不够适应性。一是思政师资的综合素养与构筑理论教育高地的要求还不够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普遍显现为综合成绩相对不高、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特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授方法普遍呈技能型、适用型,与对应“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增强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的要求需持续用力。二是课程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还不够适应。聚焦课程体系系统工程、聚焦类型教育的定位,课程体系与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技术技能人才的适应性还需要增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性需要持续提升。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教法成效有待提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需遵循有效性、持续性。聚焦教学教法的改革与创新方面,当前表现有内生动力不足、方式方法单一、育人理念滞后等现象,需持续破解。
(三)立体化推进“全方位育人”相融合,拓展“三全育人”载体有差距
高职院校在“全方位育人”教学实践中,因载体单一呈现出层次不够多、领域不够宽、沟通不够畅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携手家庭协同育人的渠道不够畅通。受地域、空间、时间的制约,目前主要以电话、微信、家长群等方式联络,且沟通交流的内容单一、沟通频率较低。二是携手社会协同育人的广度深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关联度高的单位沟通协同多但深度还不够,社会实践基地的体验性与教育性还不太协调,协同的密度也还不够。三是常态化推进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区域经济发展、人口跨区域大幅频繁流动对学校、家庭、社会的履职呈现出新的趋势、新的特点,学校越位、家庭缺位、社会空位现象更趋明显,这些现象、趋势、难点和痛点,均需要携手持久应对破解。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教学实践优化策略
(一)深入把握“全员育人”的职责要求,全员性落实教学实践
“三全育人”视域下,“全员育人”必须树牢全员育人理念,牢记每个岗位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神圣使命。一是要通过明晰岗位职责,调动非教学类老师、行政人员积极投身育人工作。通过强化党的教育方针的学习,提升思想认识,增强育人主动,丰富育人实践,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注重健全“全员育人”考核体系。注重用机制管理人、调动人、激发人。将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履行与考核结合起来,增强教职员工共同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汇聚全员育人合力;三是注重提升“全员育人”综合能力。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多形式强化教职员工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政策学习、业务技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整体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理想信念、理论素养、专业水平,以提升“全员育人”教学水平。
(二)深入把握“全程育人”环节要求,系统性衔接教学实践
“三全育人”视域下,“全程育人”必须以生为本,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是注重在生活细节中贯彻“全程育人”。通过生活细节培育良好品行,是中国教育发展中始终遵循和贯彻的先进理念,在学校餐厅、学生公寓、运动场、图书馆等场所注意培育学生勤俭节约、互谅互助、勇于拼搏、沉浸阅读的良好品行,从细微处育大德;二是注重在技能传习中贯彻“全程育人”。注重将“铸剑”与“铸魂”相融合,在动物医学、建筑建设、机电维修等专业的技能传授中培育学生的职业操守、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三是注重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贯彻“全程育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育人全过程,特别“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当中,在其他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积极将德育与思政教育同专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4]”。
(三)深入把握“全方位育人”的立体要求,融合性推进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要聚焦学生成长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多空间、多维度、系统化建设育人阵地、履行育人职责、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成效。一是注重携手家长合力育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启迪生命、启迪智慧、启迪人生的基础性作用。牢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5]”的要求,克服社会进步、历史变迁、科技进步对教育方式、途径、载体带来变化,多渠道与家长携手育人。二是汇聚社会资源立体化育人。要强化与宣传文化、民族民宗、公安司法、衔道社区、协会团体的联系,汇聚社会要素聚焦社会适应性携手育人。三是注重完善机制综合育人。学校要通过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为家庭、社会、行政协同育人架设桥梁,推进系统衔接,构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持续破解学校“越位”、家长“空位”、社会“缺位”问题,融合推进“三全育人”教学实践。
四、结语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价值引领、社会实践活动、技术技能习德贯穿到“三全育人”全过程,多维度、系统性、立体化夯实“三全育人”基础,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拓展“三全育人”载体,提升“三全育人”成效,担当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和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宇文利,金德楠.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M].北京: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5):32-36.
[2]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0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08.
[4]扈敏,朱正平.“一二三四”型高职思政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未来与发展,2022,46(4):85-89.
[5]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基金项目: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项目名称: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以邓恩铭家国情怀为例(项目编号:GZLCLH-2021-274)
作者简介:
钟少兰(1972.12-),女,汉族,贵州遵义人,研究生,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婕(1984.9-),女,汉族,贵州仁怀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