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个结合”新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路径探析

2023-04-29杨佳欣陈燕

北京文化创意 2023年8期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佳欣 陈燕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风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两个结合”是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成功的“重要法宝”。本文以“第二个结合”为视角探讨了“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以及“第二个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契合关系,并从系统分析法的角度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与发展开放性为导向,探讨了在“第二个结合”新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①此论断阐明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未来道路指明了方向,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法和规律的新认识,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探索。“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远意义:“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理论延伸的必然结果、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内在机理,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高度。

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也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深深铸牢在中国大地上,才能用中国式理论、思维和智慧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凝聚了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活”的灵魂,而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开放性的鲜明特征占据着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因此,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大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出新的果实。

二、“第二个结合”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理与路”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汇聚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两个结合”的提出,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精辟论断,深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为其明晰了发展方向、创新了实践路径。

(一)理:深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①此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之“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的关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都是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但侧重点不同:创造性转化在于“改”,即对那些在当代仍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及其旧的表达形式加以改造;创新性发展在于“新”,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注入新时代的活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进一步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深刻内涵。②首先,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所例证的那样:“按园艺家的技艺去处理种子和种子长出的植物,那么我们得到的这个否定之否定的结果,不仅是更多的种子,而且是品质改良了的、能开出更美丽花朵的种子,这个过程的每一次重复,每一次新的否定的否定,都提升了这种完善化。”③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看作“种子”,于中华5000多年文化历史中生长、开花、结果,是各个历史朝代的产物,汇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中华民族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传统文化中必然会有一些维护封建统治旧道德、旧礼教的思想观念,对此,我们必须像“园艺家”一样对这些旧观念进行剔除和改造,才能让传统文化开出“更美丽的花”。

(二)路: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④国际关系和局势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随着互联网和融媒体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渗透其意识形态的方式更加隐秘、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立体,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受众本位原则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原则,即在对外传播中既要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也要以受众为主,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就是要增强国际受众的自主性,能够真正拨动国际受众的心弦,让国际受众听得懂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愿意接受中国文化,主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两创”时要在遵循外语表达方式,不仅要提炼中国元素和中国标识,更要被国际社会更好的理解与接受,这就需要找准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连接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马克思主义就其发源地而言,发源于十九世纪的西欧,以其真理性和科学性为人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⑤转变的道路,其致力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个性解放的目标是人类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目标,具有超越世界民族特殊性的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马克思主义可以增强其世界影响力,并扩大其受众范围。同时,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深厚的学理支撑。例如,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西方国家感到“不安”,西方更是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对此,除了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外,还必须通过理论权威合理阐释中国和平崛起模式。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兼爱非攻”的理念,在民族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对外侵略和殖民主义。自新中国成立来,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相契合,马克思、恩格斯构建了与资产阶级殖民扩张截然不同的国际关系,并指出:“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及“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都拥护和平”,这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给予科学理论的支撑,并且将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创新了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话语内容供给。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是新时代话语体系的核心,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生成的中国基因,而“共同体”则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真正的共同体”与“冒充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等概念相区分,并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与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的思想相结合,诠释了中国“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美好设想和伟大构想。

三、“第二个结合”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其科学性在于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没有变,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背景没有变,人们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的追求没有变,这说明,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认识把握当今世界变化趋势,依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价值是传统文化永葆生机活力的前提。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年发展历程中无数中华儿女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科学价值。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是西方哲学专有名词,西方哲学史上公认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然而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老子所著《道德经》已蕴藏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美与恶等都是相互比较而存在的,如果没有一方则没有另一方,并且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如《道德经》中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中还蕴含着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第六十三章提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即没有量的积累就无法促成质的变化。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无神论”的思想。无神论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守的原则,儒家学派代表人之一的荀子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东汉时期思想家提出“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何以验之?验之以物。人,物也;物,亦物也。”译为人死后不能变成鬼,没有知觉,不能害人。用什么来验证这一点呢?用万物来验证它。人是物,人以外的万物也是物。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科学价值,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科学性的内容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因此,进一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的科学元素,将其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二)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两创”导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参与工人斗争实践、同时吸收时代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完成了被誉为共产党人“圣经”的《共产党宣言》,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追随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引,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孜孜探求人类幸福的真谛,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我国西周时期(公元前十世纪)的《尚书·周书·泰誓》中记载:“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意为只有天地能哺育出世态万物,只有人拥有世间万物中的灵气之体,《礼记·礼运》中记载:“人者,天地之心也”,古代医学认为心脏居人体中央,主思虑情识,为五脏之主宰,而人是天地的心脏,即为天地的主宰,对人的价值作了高度的肯定。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中记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契合。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比如央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文化节目与影视化相结合,并用当下喜闻乐见的“穿越”为表达形式,为观众们呈现出了古代与现代的时空对话,让典籍中的文字“活”了起来,展现典籍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再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故宫内的普通工匠的工作为视角,映射出广大工人阶级们的内心世界和信仰,同时讲述了他们对青铜器、宫廷钟表、百宝镶嵌、织绣、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时的感想,让人民群众近距离地“聆听”到这些文物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回响。因此,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创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表达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不会失去其价值。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用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最显著的特征。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以三大工人运动为实践基础,科学地解答了“什么是资本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重大时代课题,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世纪初,列宁以“十月革命”为实践基础,回答了“什么是帝国主义、如何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时代课题,指导和推动了俄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①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不同时代提出不同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以实践为基础,体现时代的要求。《易传》中记载:“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生生”指生生不息,“易”为变化,词句意思为万事万物都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的。“吐故纳新”出自于《庄子·外篇·刻意》,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引申为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万事万物在变化发展的观点,我们要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相结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性。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于社会存在,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用。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各个省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如代表陕西的文化符号——盛唐、兵马俑、大雁塔、法门寺等;河南的文化符号——少林寺、《清明上河图》、司母戊大方鼎等;山东的文化符号——孔孟之乡等,这些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成为国内各地区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可以打造能表现独特文化符号的城市IP,并结合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功能对其进行再创新、再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推动这些有代表性的符号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持续发展。只有将传统文化转化成物质力量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文化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四)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放性,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对外传播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放性是解答其永葆青春活力秘密的钥匙,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在于其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点。《国语·郑语》中提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但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和继续,“不同”是事物的本性和特质,是万物得以生长繁衍、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礼记·中庸》中也提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尊重差异性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遵循,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以“和”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并传递给全世界,为解决人类文明问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国际话语权,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对外传播话语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深厚的学理支撑、通识的话语表述,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等话语资源,从中提炼出新概念、新表述,增强话语内容的生动性、思想性,使其成为国际共识,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表述中,蕴含了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志同道合”“大同世界”等思想。当前,由于西方长期以来对国际话语传播媒介的霸权,导致我国对外传播经常处于“传而不通”的状态,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契机,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型传播方式构建多元化传播语境,重视利用视觉图像向世界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其主体不仅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同时需要拥有熟练运用外语转译的能力,因此,复合型的对外话语转化和传播人才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的重要资源。因此,只有始终坚持文化的对外开放,使其走向世界,才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

四、结语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总结,是党带领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最大法宝”,促进了新时代党和人民新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科学理论的新鲜血液,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性,并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立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报刊影视、学术交流等手段,对我国进行“普世价值”的渗透,歪曲、捏造中国历史、诋毁中华传统文化,企图消弭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地位,“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适用性提供了思想指引,并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我们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铸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推动中华文明走向新的辉煌。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汉中红色文化建设研究(209010483)

作者:

杨佳欣,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建设

陈燕,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欣)

Absrt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spiritual bond that solidifies the Chinese peoples national spirit, integrity and style. Promot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eternal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whole Party and society to enhance historical awareness and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a regular understanding formed on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is an “important magic weapon” for the great succes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cond combin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the “second combin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combination” and the “double cre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 analysis, it is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popular, practical and open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 selection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new perspective of “second combination”.

Key Words: “The Second Combinatio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方位、理论要义与战略功能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发逻辑、独特内涵及重大价值
从新文化到新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历史生成与建设进路
为什么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