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原则研究

2023-04-29姚咏李文师

北京文化创意 2023年8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姚咏 李文师

摘要: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式”的文化基础和源头,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其传播更要与之相适应。为此必须厘清二者关系,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内涵特征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其实践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向需要,从而在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相关论述的指导下,明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其中,基本原则体现的是理论层面的根本遵循,具体原则体现的则是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为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传播与实践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 基本原则 具体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命题。溯本求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其最为深厚的文化基础,更是其“中国式”的文化源头。②因此,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或缺地要对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进行梳理解释,并从中汲取营养、获得价值。同时,要相应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帮助中国式现代化所覆盖的全体中国人民和所辐射的海外友好人士对其拥有更为“源头式”的认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根据二者的价值关系遵循一些特定原则。

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在契合

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为底色,如此方能称之为“中国式”,而蕴藏在其内涵与特征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则是对中国特色最为深沉的解释和论证,也是其文化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生动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之间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联系决定了二者具有相互需要的价值关系。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③并进一步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做出明确界定和全面概括。

从二十大报告中“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所谓“中国式”,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在呈现各国现代化共性表征的基础上存在专属于中国的个性特征,也就是“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我国国情应当既包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具体现实,也包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所继承的文化瑰宝和思想精华,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①中华文明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而中国式现代化从其五个方面的内涵与特征都体现着这种文化传承,更在其基础上进行着文化创新。

关于人口规模巨大,“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②。“人口规模巨大”给“迈进现代化社会”带来了重大挑战,但也为建设现代化提供了人口资源。中国式现代化在结果上是由全人民共享,在过程中也是由全人民共建,需要全人民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笃定心志。③中华文明历来重视团结奋斗,这是“大一统”思想优秀成分的反映。“大一统”内涵极为丰富并随时代发展,这里不作深究。“大一统”虽不等于“大统一”,但包含有统率天下人民向好发展的意味,故其优秀成分能够成为凝聚起中华民族磅礴力量的重要精神支撑。

关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历来重视经济发展,《史记》中记有“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政见,将富民视为治国的首要任务。然而中国古代往往更加重视“均富”而非“共富”,如晏子主张“权有无,均贫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以平均思想解决“嗜欲”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自古以来的农民起义也经常打出“均平”的口号。共同富裕与“均富”有着本质区别,但也体现了朴素的“创造性转化”理念,在允许过程差异的情况下追求共同富裕的结果,在共同富裕的“大原则”下,“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④。而无论均富、先富,还是共富,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富民。

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华文明历来重视精神生活,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而且将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认知相联系,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就体现了对丰衣足食与人格尊严并重的追求,同时初步厘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深刻哲思。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万物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⑤。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对自然万物的关怀爱惜。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将孔子的“仁”推及万物,称之为“爱”。朱熹将这种爱注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体现了古代先贤们环境友好的理念。

关于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文明历来重视天下太平,中华民族向来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早在《尚书》中就写有“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⑥。在传统“和合”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始终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不陷入闭门造车的偏执,也不宣扬零和博弈的歪理,走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道路。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以“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⑦为己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契合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故而后者也因此对于前者具有一定的阐释意义,这种蕴含与被蕴含、阐释与被阐释就是二者在理论层面的价值关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从而决定了二者在实践层面,即在前者的建设和后者的传播之间具有彼此之间的需要和被需要的价值契合性。一方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对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二者相互成全、相互促进。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直接且着重地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因素,而其传播也必然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中国特色的理解。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历史文化所留下来的精神成果基础上的守正创新。其中“守正”的重要对象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无论精神文明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忘记其传统文化根源与命脉,都不能遗失传统文化中正确的思想理念,在时代流变中延续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因,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则体现在后者为前者提供的便利条件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随着全体人民逐步走向现代化,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愈加丰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物质文明的发展可以为传播提供经济保障和科技条件,从而丰富传播载体,拓宽传播途径,完善传播策略。精神文明的发展则可以提升人民的文化“智识”和文化素养,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使“传播与接受”这一过程的实现条件由依靠文化的潜移默化转向凭借受众自身的自觉主动。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可以总结为三个“两”,即对历史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以下简称“两有”),使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下简称“两相”),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先进性而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相契合,而“两有”“两相”“两创”正是发现和保持这种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应以之为根本遵循,并围绕这三方面形成基本原则。

(一)以保障“两有”为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④抛开其他要求,经过鉴别、扬弃后留下的或发展的历史文化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本原则中的“两有”则应进一步设定针对中国式现代化所独有的更为严格的标准,在鉴别、扬弃的过程中,在剔除掉不利于或无益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解释和建设实践的部分,保留并发扬有益部分。之所以把保障“两有”作为前提性原则,正是由于“两有”的这种筛选性。只有经过“两有”标准的筛选,才适合作为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向大众进行宣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传播价值。

“两有”的筛选性作用进一步表现为挖掘,即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符合“两有”标准的先进成分。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出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有价值的成分。这些成分除了在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时所用到的理念以外,还主要包括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匹配度较高的思想,以及其他有待发掘用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精髓。

(二)以实现“两相”为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⑥。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两相”的要求就具体化为使之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相适应、相协调。

实现“两相”是基本原则中的关键所在。原因在于它不仅是“两有”“两创”的标准和框架,也是保障“两有”的进阶化要求,即在筛选剔除掉对中国式现代化不利的成分并对其他成分进行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之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是“两创”的重要基础,即只有适应社会才能为社会所用,才能得以转化发展。

实现“两相”,一方面要改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部分。“两相”既然要求“使”之适应、协调,就注定不是机械的筛选或单纯的挖掘,而是要围绕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要求对其进行能动的改造,在这里就是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中华传统文化绵延至今,难免存在落后成分,即便是整体较为先进的成分也可能存在落后因素,有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若不经过改造便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但传统文化的生存理念向来是向前发展的,而不是闭塞的,有些落后成分或落后因素能够在不动摇本质属性、不改变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呈现以新的形式,填充以新的内涵,从而达到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两相”要求。

另一方面,要检验已经被传播的中华传统文化。除了传播者的自省式检验以外,受众的检验更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经得起大众考验的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在符合“两相”要求的基础上得到广泛认同。这样即便有一些“不达标”的传统文化被错误地搬到大众面前,也可以在经过“两相”检验后及时改正或调整;而“达标”的传统文化也将因其符合时代要求而能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产生重大效益,从而更加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

(三)以推动“两创”为旨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两创”不仅是针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更是党和国家文化工作“二为”“双百”“两创”系列方针中的落脚点,因为它是文化成果输出的重要途径。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所要遵循的推动“两创”的原则,则进一步对“两创”的输出效果提出了要求,即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效益。

“两有”和“两相”的对象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本身,而“两创”的对象则是经过筛选和改造后留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传播过程中所实现的形象的层层蜕变,以及其在理论层面“循序渐进”式的“进化”。

“两相”和“两创”都体现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于文化本身的能动性改造,不同之处在于“两相”是为了使传统文化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形势,更多的是从“不好”到“一般”,从“不适应”“不协调”到“适应”“协调”的改造,而“两创”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创造,将关注点转移到文化成果的输出上,是从“一般”到“好”,从“适应”“协调”到“超越”的转变,这种“超越”是传统文化对已经改造的自身的超越,是使之走到时代前沿的超越,是使之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效益的超越。

在推动“两创”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切忌“过犹不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应当在准确把握其内涵、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适当有度的原则。否则,创新变成胡闹,创造变成捏造,传统文化被改得面目全非,以至于磨灭了其中华文明特征,就会贻笑大方,成为一场闹剧。错误的创新创造所带来的所谓的转化和发展是在倒行逆施,是在向下转化和向后发展,向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进发。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具体原则

保障“两有”、实现“两相”、推动“两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进行传播时的根本遵循,是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基本原则。根据实现“两相”的原则,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相适应、相协调。也就是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内涵与特征为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规定和约束,从而形成在实践层面传播过程中“三个结合”的具体原则。“两有”“两创”的要求也对这些具体原则做了规范与指导。

(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从传播效果来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当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此处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思想文化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这取决于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方面的内涵与特征,体现了“两相”要求在这三方面的具体应用。同时,传播效益的产生和输出要在“两创”的规范和指导下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以此为背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无法忽视其经济效益。而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产生经济效益,就要从传播载体和方法入手,把握传播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以文促旅,通过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文创园区等方式,打造文化品牌、城市名片,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生产商品、开拓市场,并以此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如近几年较为火热的“故宫文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开办电视节目、经营自媒体账号,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制作并发布优质视频,在辅助文创、旅游事业的同时将流量数据转化为经济利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招商宣传等。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所以不能只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也需要注意通过提升其思想文化效益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这就要求所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其内核的纯粹性,以推动“两创”的原则为指导,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文化的创新创造,不能单纯为了吸引眼球以达到经济效益而胡乱改编传统文化,陷入“圈钱”乱象,使人大跌眼镜,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片面的误解。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所以在传播过程中不能损害生态环境效益,在进行建设推广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友好。如文创园的选址不应影响既有的生态环境,所制作售卖的商品应当注重环保材料的运用等。同时也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同向发展,注重文创产品本身改善生态环境功能的开发。

以越剧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为例,2006年,在越剧百年诞辰之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作了越剧新版《梁祝》作为庆贺。该剧曾在中国越剧艺术节演出获“金奖”榜首,获得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诸多国家级奖项,对于越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体现其重大的社会效益。2023年,从新时代新需求出发,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和浙江百越文创公司从需求侧出发对该剧做出了调整,比如以更好地适应当代话语为目标对台词进行更改,在保留原义的基础上保证观众能更好地理解。然后以杭州亚运会为契机,推出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并与多家旅行社、航空公司、OTA票务平台(Online Travel Agency,是在线酒店、旅游、票务等预订系统平台的统称)、自媒体平台展开战略合作。该剧的演出横跨整个亚运会比赛周期,从9月15日首演,到10月底亚残运会落幕,保持每周2—3场的适当频率。浙报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平台发文将观看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的体验称作“在最精简的舞台上,看最精彩的演出”。①亚运会带来的杭州文旅发展契机、该剧自身紧跟时代的剧本,以及宣传的有效开展、场次的合理安排、票价的亲民设定等众多因素为该剧带来了成功,一方面为票房收入和流量收益的获取提供了保障,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助于越剧品牌的打造,提升国内外对越剧、对《梁祝》故事乃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展现中华文化的文明魅力、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凸显了社会效益。此外,舞台的精简不仅体现了文旅融合的特点,更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减轻了因舞台搭建和道具制作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体现其对生态效益的维护。

(二)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相结合

从传播方式来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应当是多元化的,这取决于我国的人口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②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作为传播受众的人们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而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展现出对本土传播方式的适应性和对不同传播方式的包容性。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属于全体人民的现代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①从这个层面来说,一个民族如果有成员对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无所知,那这个民族便是可悲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应该覆盖到全体中国人民,让整个中华民族都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这就需要依靠覆盖面较广、受众较多的大众传播,“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②。

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所带来的受众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决定了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和预期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对不同受众也不能完全地“一视同仁”。比如相关研究者和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仅停留在科普性的认识阶段,对自身知识领域不能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因此需要更多地更有针对性地接收相关讯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更需要运用小众传播方式作为补充。对这些特定的场所和人群对于某些文化理念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传播,如针对高校各二级学院所涵盖的专业特点打造特色雕塑、广场、园地,以及在学院楼、教学楼、宿舍楼等处设置宣传栏、特色长廊等。

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将剧场演出与线上直播相结合,体现对小众传播和大众传播需求的综合满足,一方面,该剧票价非常亲民,定价为180元、280元和380元,体现其面向人民、面向大众的诚恳态度。但场地毕竟是有限的,只能满足小众传播需求。因此,剧团与央视网、潮新闻等多家媒体平台展开战略合作,以线上直播、短视频、图文消息、新闻报道等方式,对其海报、花絮、剧照、精彩片段等台前幕后的一些素材进行广泛传播,以适应当代的传播节奏和部分受众更倾向的接受方式,扩大其影响力,满足大众传播需求。

(三)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结合

从传播范围来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深深地扎根于中华大地,其传播必然要立足中国本身,注重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提高人民的认可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成长的,其传播不可或缺地包含国际传播,使其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

新版《梁祝》自2006年推出以来,曾受政府部门派遣及多个国际艺术节邀请参加了无数高规格的国际交流演出,还曾在2016年登上G20舞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推广中国故事,大放异彩。2023年,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的推出更是以杭州亚运会为重要契机,使越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亚洲、面向世界展开国际交流。新华网浙江频道发文称:“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以今人之视角、用年轻态的语汇重述《梁祝》经典桥段,以‘演出+地域文化+国际交流的形式传承越剧经典韵律和‘全女班艺术特色,构建亚运浙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④,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2006年,再到2023年,从《梁祝哀史》《梁山伯》到《梁祝》,从新版《梁祝》到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这部经典越剧在越剧工作者的努力之下始终立足本土,体现浙江、上海区域文化的同时辐射全国,以东晋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爱情故事《梁祝》为主体,传承百年越剧经典的呈现方式,并按照时代需要添加新内容或进行话语转化,使其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以“从传统文化的创新中找回中国人的生活之韵”为宗旨,在亚运会期间为国内外旅客践诺“看小百花,游西湖,喝龙井”的美好生活愿景。它的“火出圈”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更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充当了重要的载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辐射全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提供了重要的国际环境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⑤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所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其和平友好的性质而更能够为各国所接受,启示着全世界在迈向现代化道路上的各国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选择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现代化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其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世界上广受认可,引发热烈反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本身对世界各国精神文化成果的创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更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的构建,有助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理念的践行。

基金项目:武汉学院校级科研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项目编号:X2023048);武汉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创新平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KYP202201)

作者:

姚咏,武汉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文师,武汉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谷儒楠)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important proposition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n the new era and new journey. A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source of “Chinese-styl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tyle modernization, and its dissemination must be more adaptable to it. To this end,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larify the bloodline connection betwee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erms of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wo-way need for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o spread with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herefo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traditional culture related exposition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principle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re clarified. Among them, the basic principles reflect the fundamental compliance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the specific principles reflec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al process, an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wo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social context.

Key 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Disseminate, Basic Principles, Specific Principles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