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探源
2023-04-29王其良
[摘要]建党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党员“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理论与实践的凝结,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支撑。本文试图从理论渊源、文化传统、历史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渊源,希望能为新时代传承弘扬建党精神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建党精神;理论渊源;文化传统;历史条件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9.016
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党提出新的要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1]。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转变,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补充和说明。伟大的建党精神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重要的历史依据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弄清楚初心、使命的来源,才能科学界定初心和使命的内涵,更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下主要从理论渊源、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三个方面探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建党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之源。
一、理论渊源: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在此之前,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逐渐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广泛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以前的手工工场,生产力迅速提高,极大改变了生产方式和市民生活。“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在资本主义工厂里,大量雇佣工人,却给予极低的薪酬,导致劳资双方的矛盾激化。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先后在英、法等国建立。启蒙运动使得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人平等思想成为主流,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倡导的无产阶级必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而解放全人类的观点,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与《共产党宣言》宗旨是一脉相承的[3]。早在1921年,中共一大就明确提出,党的纲领就是以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差别;而此后的会议又对这一理想进行了完善,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未来的奋斗目标,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宗旨的传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是对《共产党宣言》宗旨的守正创新,这一守正创新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具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和意义。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工人发动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唤醒了国人,中国学会了一种新的救国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5]”。自此中国人的救国方案多了一个选择,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实践探索中提炼出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建党精神。
总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直接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守正创新。
二、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
追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可以再次实现民族复兴的底气,这便是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与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有重要关联。
首先,中国无比灿烂的文明成果表现在农业技术、水利制度、科技水平等多个方面。“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西方学者对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文明成果给予了极高称赞。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迎来了资产阶级社会。火药粉碎了固有阶级等级,指南针联系全世界同时资产阶级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6]。”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科技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为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
其次,放眼整个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其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其他的文明一经衰落便辉煌不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唯有华夏文明历久弥坚,历经五千多年岁月仍然璀璨夺目。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历代共产党领导人都在不断强调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如毛泽东在1938年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便强调,“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与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7]。”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弘扬,形成了建党精神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汲取了传统文化的养分,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皆有深厚渊源。
最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坚韧的传承力。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文明亦经历多次浩劫,然而每次浩劫之后都是新的文化融合与复兴,这也促进了中国古代的多民族融合,形成了兼容并包的中华文明。1935年,面对日本的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8]。”这种气魄体现了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建立于文化自信之上。
三、历史条件: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不止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是近代各种历史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
在十八世纪,在清王朝的盛世之下,已经暗藏许多危机。这些危机表现在统治的各个方面:经济方面,清王朝仍然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仅仅保留广州的十三行与外国进行通商;政治方面,清王朝仍然维持着两千多年的社会模式,制度僵化、缺乏灵活性,且吏治腐败十分严重;军事方面,作为统治基础的八旗兵勇依然是立国的支柱,然而到了晚期八旗子弟腐化堕落、战斗力严重下降;在文化方面,科举考试为八股文考试与现实脱节,不懂应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另外,清王朝是满族建立的政权,为维持满洲贵族的统治,大肆防范汉人的知识分子;在外交方面也是十分闭塞的,清王朝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皆是蛮夷之国。
四十年后,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的身体和灵魂。腐朽不堪的清政府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正如毛泽东主席的总结:近代以来,除抗日战争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9]”。从此之后,推翻封建专制,摆脱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取得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便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
为寻求救国之路,一代代中国人不断进行探索。林则徐、魏源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来挽救摇摇欲坠的晚清王朝,然而他们对西方的认识尚处于朦胧阶段;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涉及农民阶级所关心的土地问题,然终因过于理想而夭折;继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洋务派,他们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种状况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运动,企图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然而他们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最终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最终导致维新运动失败。二十世纪初期,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但是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人民的解放之路仍然很长、中华民族的独立梦想依然遥远。
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苦难中继续反思,直到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中国,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人从中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首的先进分子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向工农大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苏联模式”成为孜孜追求民族独立和复兴、谋求人民幸福的知识分子的必然选择,继而使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作为初心使命写进党的纲领。对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毛泽东主席也做过深刻的阐述和总结:“一九一七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之后,中国改换了方向[10]。”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孕育于中国近代历史的艰难抗争与不断探索之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名族谋复兴的使命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来源于中国近代的历史现状。在初心使命的激励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上下求索,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华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新征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4]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N].人民日报,2019-11-15(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8.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9]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8.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3-1514.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项目,项目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广东元素研究(项目编号:GD22XMK04)
作者简介:王其良(1983.4-),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