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体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16-07-15华世平
华世平
【摘要】不同文明之间既有冲突,更有融合。由于当今世界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文明都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文明体的转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同世界其他文明体一样,中华文明也必须转型。转型的关键是认识传统,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传统 文明冲突 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主要文明体包括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明,以儒家为主包括道家的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以印度教为核心的印度文明。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以再细分,比如虽然俄国的东正教同基督教同宗,但因为内容上同基督教有较大不同,也可单列。日本虽然深受儒家影响,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但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也确实有独特之处,因而日本文明也可单列。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但影响力大大减弱,或消失的有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及玛雅文明等。
文明体的转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所有文化传统都需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改造。这些前现代文化传统包括政治上的君主制、贵族制度,经济价值观上的不重商,文化价值观上的歧视妇女倾向等。
文明体的转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世界上任何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都有可塑性的特点,即允许对经典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比如古代中华文明里既有《论语》里“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类近似歧视女性的言论,也有汉代(202BC—220AD)班固所说,“妻者,齐也”男女平等的言论。在西方的《圣经》里,既有“富人上天堂就像骆驼穿过针眼一样难”的鄙视商人的言论,又有通过对某富人三个仆人对资金不同的态度,把钱存起来,投资和商品生产,赞扬重商的言论。
在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的领导者和意见领袖经常对传统做创造性的重新塑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强调不同的内容。孔子的“大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古代的一种想象,即拟造一个美好的远古世界以批评现实,给社会改革指引方向。这同近代日本的“明治维新”(1868)相仿,它也是以对历史进行美好的想象来指导现实的社会改革。“明治维新”的英文是Meiji Restoration, 即“明治复古”。实际上,“复古”是假,“维新”是真。相似的例子还有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借恢复古希腊文艺的名,图改革社会之实。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1858-1927)的“托古改制”也是对古代经典进行创造性的重新解释,以推动现代化改革。
美国在基督教方面的变革经验与此相类似。同前现代的基督教相比,美国的“新教”有个体化、个性化以及重商的特点。美国基督教徒中天主教徒是少数。举例讲,美国总统中只有肯尼迪是天主教徒。其他都是“新教徒”。新教徒的英文是Protestants,直译是“抗议教徒”。抗议的是欧洲的前现代基督教,而这些教会具有官僚化,同政府有紧密联系的特点。“新教”个体化的特点同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相适应。“新教”认为,基督徒可以同上帝直接沟通,而不需要通过一个像罗马天主教那样很官僚化的教会做中介。在重商方面,美国“新教”中的“加尔文”教派是典型。他们通过对《圣经》重新进行解释,认为上帝会青睐那些成功的企业家。这些都大大促进了美国的现代化发展。
中华文明的危机与转型
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这在世界文明历史上是少见的。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前现代中华文明政治层次上的皇权、威权主义、人治,社会层次上的宗法制度,挑选人才方面的科举考试,男尊女卑的价值观等显然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同世界其他文明体一样,中华文明也必须转型。
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现代化沉重的包袱,这自然不无道理。但文化传统是客观存在的,怨天尤人不解决问题,关键是认识传统,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在政府运作和政治治理方面,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在秦朝(221BC-207BC)就建立了很复杂的国家机器。虽然在农耕时代对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儒、法、道的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的要求,但一些治理理念还是可以同现代接轨的。这同直到近代还不知国家为何物的非洲、澳洲等地区有很大不同。比如,商鞅(395BC-338BC)的一些法治观点同现代法治就很接近,可以作为重塑中国现代法治的思想文化源泉之一。以春秋时代(770BC-476BC)《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同当代不谋而合。比如,不以消灭敌人的肉体为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在当今全球化、核武的背景下,有可资利用的地方。两千五百年前《孙子兵法》里所体现的中国特有的实用理性,比如打仗前的“庙算”,比起近现代世界其它一些地方部落那种靠祭祀打仗的方法还要现代。
在思维方式方面,《易经》所体现的变通思想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实现。《易经》顾名思义认为包括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形态,这同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原教旨主义”思潮是不一样的。
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也有利于社会转型,让中华文明跟上时代的步伐。儒家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以道德为核心,以积极参与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观。中国人喜欢以世俗的“成就”来衡量人生的意义。这同俄国的东正教寄希望于“救世主”或寄希望于来世的印度教有很大不同。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现代化的积极因素。
文明体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当今世界文明体有其冲突性,特别是在一些有宇宙诉求的主要文明之间。比如,基督教希望全人类都成为基督徒;中国人的“大同”思想也体现了宇宙诉求;伊斯兰也同样有宇宙诉求。日本文化没有宇宙诉求:日本人认为“大和民族”是独特的,不期望全世界人都接受日本文明。所以从文化角度同其它主要文明冲突不大。近代的日本同其他国家的冲突主要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的。
冲突的另一个来源是对人生的态度。同中华文明的积极的入世态度不同,印度教强调“因果报应”,寄希望于来世,是一种温和、被动的宗教。因而,同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冲突不大。但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和信奉伊斯兰的巴基斯坦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冲突不断。全球化使文明的冲突更大,因为现代社会之前,世界各个地区互动不多,因而这种文明的不同并没有造成频繁的、大规模的冲突。现在不同,全球化把世界所有国家与文明联系起来,使得由不同文明造成的冲突更经常,更明显。
在具体的国家之间的冲突中,不同文化传统会造成不同结果。二战后期美国占领日本和近年美国占领伊拉克,从“硬件”上看,差别不大:美军在人数和装备方面占优势,日本和伊拉克也不弱。但结果很不同:美国占领日本很快结束了冲突,恢复了日本的社会秩序;但美国占领伊拉克并没有在这一地区结束冲突。这同日本和伊斯兰文化因素,也就是“软件”有关。日本的神道强调“自然”,包括弱肉强食被认为是客观规律。这在人类社会很容易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基于这一理念,许多日本人认为,美国二战胜了,因而美国一定是对的,日本败了,日本一定是错的,对胜利者心服口服。因而,日本二战后恢复以美国为主导的秩序比较顺利。伊斯兰教同神道不同,它强调的是“正义”。美国在占领伊拉克的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导致伊拉克人心服口服。日本人对在广岛、长崎扔了两个原子弹的美国很友好,而反而对放弃对日赔款的中国不很友好。日本人大都不认为是中国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人不大服气。在弱肉强食的逻辑下,许多日本人眼里的中国不是“强者”。
不同文明之间既有冲突,更有融合。由于当今世界西方文明的主导地位,其他文明都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比如,以好莱坞电影和可口可乐为标志的美国文化充斥世界各个角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文明都是被动的。比如,西方军界一些领导人对《孙子兵法》中体现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视,认为有借鉴的必要;过去被认为是邪门歪道的中医,也开始逐步融入西方现代医学;中国的“食文化”也开始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
(作者为美国路易维尔大学政治学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学者[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①(春秋)孙武,陈曦译注:《孙子兵法》,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