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4-27陈惠萍
陈惠萍
摘 要:综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未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过于依附信息技术手段,导致语文课堂脱离应有的轨道。本文从当下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入手,提炼出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改进策略,彰显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 问题策略 深度融合 延展思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握信息技术手段的本质,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之间的联系。综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未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过于依附信息技术手段,导致语文课堂脱离应有的轨道。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一、从“先声夺人”到“蓄势待发”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常常在教学伊始就运用信息技术,以直观的视觉冲击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以形成“先声夺人”的教学之境。
例如,在教学《白鹭》一文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开门见山,揭示并板书课题“白鹭”后,直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课前收集的白鹭图片,并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白鹭,随后引导学生感受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这样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了解白鹭的动力,然而此时学生尚未沉入文本,直接以图片的形式定格他们的认知,会导致学生先入为主,无法对语言文字产生独特的认知和体验。因此,整体而言弊大于利。事实上,文本的阅读是学生走进广阔、自由想象空间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二度创作,在脑海中浮现出不同的画面和场景。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应该把握好时机,做到“该出手时再出手”,否则会挤占学生自我独立感知的时间。教师只有在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体验之后,再运用信息技术,才能促进学生整体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介绍白鹭外形的协调与和谐之后,再相机出示白鹭的图片,帮助学生品味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与妥帖,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发展。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实践和运用,能够将教学着力点从“先声夺人”转向“蓄势待发”,起到较好的教学作用。
二、从“喧宾夺主”到“咬定青山”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关注文本语言,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紧扣语文教学的本质,避免课堂教学走向歧途。
以《牧场之国》一文为例,课文第三自然段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美景,在教学中,教师以“荷兰究竟美在哪里”作为统整性问题,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荷兰的哪些景物。当學生借助语段中的文字选择相应的景物之后,教师就相机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语言所展现的画面出示在学生面前。事实上,这篇课文文质兼备,精妙的语言展现出独特的美,是打磨学生语言表达的绝佳素材。综观上述板块的教学,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仅仅停留在利用图片回应学生的景物选择上,并没有起到促使学生驻足欣赏、品味感知的作用。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画面上,导致思维分散。鉴于此,教师要把握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本质属性之间的定位,找准彼此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这段文字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次:首先,紧扣语段,快速提炼出所描写的景物,并分别出示“碧绿色的低地”“成群的骏马”“深深的野草”“辽阔无垠的原野”等;其次,借助语段中的动词,感受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如“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究竟是怎样一幅图景?教师巧妙地利用“镶嵌”一词展开分析,让学生感受“低地”的博大,一条条运河流淌其中。在学生品味和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再出示图片,将原本机械僵硬的文字以鲜活的直观形象储存在学生的认知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此一来,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从原本的信息层面转向了文本语言的品味层面,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体会。
三、从“虚张声势”到“深度融合”
语文教学要从文本的语言出发,促使学生想象并还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和画面。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常常将教学内容以“兜底”的方式呈现,而忽略了学生真正感知和体验的过程。
以《荷花》一文为例,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展现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想象时,很多学生仅仅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想象。对此,教师直接匹配了不同形态的图片,如在想象“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荷花时,学生所想象的内容局限于“这些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此时教师立刻出示图片,以“印证”学生的想象。教师要紧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点,找准信息技术的着力点。在准备信息技术资源时,教师应该遴选差异较大、能够凸显各自特征的图片资源,以便学生在整体观察和对比中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准。教师还要善于细致观察,充分把握每一种形态的荷花的不同特征,如在“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一句的赏析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此时,教师不要急于运用信息技术,而应在引领学生统整和对比的过程中,让他们形成丰富的阅读体验。在这一教例中,教师坚持关注语言表达,促进信息资源和文本语言之间的融合,不仅渗透了相应的想象策略,还给予了学生自主、广阔的认知空间,直接将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从“越俎代庖”到“延展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没有关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原本需要学生深入实践的探究过程也常常被忽略,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典型的策略单元,编者希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单元第一篇课文《竹节人》的导读提示给学生提出了三个任务:(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针对第一个任务,一位年轻教师直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自己制作竹节人的视频,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段视频来达成“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直接出示视频,就会陷入“越俎代庖”的教学泥潭,反而失去了引导学生品析和感知语言的机会。鉴于此,我们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整:紧扣课文第三自然段,先组织学生在整体阅读语段的基础上,将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明确制作的基本顺序;教师从中提炼相应的动词,包括“钻”“锯”“穿”等,明确制作竹节人的动作技巧;引导学生组织和串联动作,以完整地展现制作过程。此时,教师相机出示视频,并借助视频中的口头语言,复习、统整竹节人的制作方法,最终达成“教别人玩竹节人”的任务。真正的教学并不是以直接获取成果为重点,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在思维。调整之后的教学过程虽然看似复杂,但是学生能够经历实实在在的语言感知、信息提取过程,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辨析语言、对照图片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归宿。教师要把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紧扣信息技术手段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得平.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名师在线,2021(4):16-17.
[2]陈杰.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教育艺术,2021(3):24.
(作者单位:甘肃省敦煌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