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视化教学:小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策略

2023-04-25花静

数学之友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培养策略小学生

花静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小学生量感培养现状而言,依然存在数量感知力弱、概念理解力差、度量体验缺位、思考方法缺失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可视化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和分析,证明可视化教学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量感方面的有效性和优势.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小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量感是学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学生借助必要的操作和体验,不仅能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也能强化学生基于真实情境选择合适度量单位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量感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以可视化教学作为撬动小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的支点,也就有了更多现实意义.

1 可视化教学的含义和应用类型

1.1 可视化教学的含义

小学数学中的可视化教学,主要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数据或信息转化为直观、可视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在可视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1.2 可视化教学在小学教材中的应用类型

1.2.1 数字和运算的可视化

学生在使用计算器、小棒或者是小正方体等教具时,可以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数字的大小和顺序,或是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数字与运算的关系,也能加深对相关数学概念的理解.

1.2.2 平面圖形的可视化

在处理平面图形类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图形卡片、积木、拼图等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关系.此外,也可以通过图片之间的拼接,丰富学生的图形思维.这种可视化的方式,也加深了学生的几何理解.

1.2.3 数据统计的可视化

数据统计方面的可视化,主要是依靠图表、拼图、柱状图等工具,让学生来理解数据的大小、比较和分布.这种直观的可视化可以让学生整体把握数据的特征,在对比与思考中也能加深对统计概念的理解.

2 量感的含义、作用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小学数学中量感的含义

在小学数学中,量感主要是指学生对事物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方面的感觉,它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是学生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直观感受.

2.2 量感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2.2.1 促进教学知识的掌握

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如长度、重量、面积、体积等数学概念和知识点.借助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2.2 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量感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理解数量关系和规律,自然也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2.2.3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量感的培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2.2.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过程,不仅可以在量感培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为未来的数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小学数学量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量感培养中存在数量感知力弱、概念理解力差、度量体验缺位、思考方法缺失等问题.很多情况下,小学生对数量概念理解不准确,也会导致问题解决时出现错误.无法准确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和意义,也会影响学生的量感形成.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和纸笔练习为主,导致了学生很难真正理解量的概念与应用.而且,部分教师只看重学生的操作结果,忽略了思考体验,同样不利于学生量感的培养.

3 可视化教学下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

3.1 可视化情境创设

可视化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以苏教版数学《千克和克》为例,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去仓库提货”的主题,准备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比如说一袋米、一袋盐、一袋水果等,让学生进入“仓库”后,通过观察和掂量,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和数量,顺势引入千克和克的概念.

3.2 可视化测量过程

可视化测量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提高他们的量感和数学素养.以苏教版数学《升和毫升》为例,教师就可以先准备好需要的教具,比如说量杯、量筒、水盆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诸如矿泉水瓶、玻璃杯等学具,用以进行可视化测量.在具体的实施上,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明确如何进行测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选取一些物品进行测量,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3.3 可视化对比比较

可视化对比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测量技能,还能培养量感.以苏教版数学《厘米和米》为例,教师可以先借助一支铅笔和一根竹竿,让学生观察长度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厘米”和“米”的概念对比.在此之后,可以借助直尺或者卷尺来测量课本、桌子、椅子的不同,在对比分析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量感.除了明显的长短差距,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对比1米和100厘米的长度,在比较中也建立学生的单位换算观念.

3.4 可视化实践操作

在学习苏教版数学《时、分、秒》这一内容时,学生运用可视化实践操作更利于培养量感.教学初期,可以让学生认识挂钟、闹钟等,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名称与作用,思考时、分、秒的进率和换算关系.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时钟,感受时光的流逝,也可以完成某项任务或者是测量自己的心跳频率,让学生计时完成100米跑步,记录时间,多角度丰富时间概念.此外,制作时间图表也有助于学生将时间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继而在引导学生珍惜时间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量感.

3.5 可视化评估反馈

可视化的评估反馈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培养量感.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分米和厘米》时,就应该加强可视化评估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测量和可视化图表进行评估反馈.也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估,让他们思考自己在测量和制作图表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估也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6 可视化重复练习

小学数学中,根据任务需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散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千米和吨》时,就可以借助可视化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如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等,并反复练习这些题目.也可以让学生计算1吨等于多少千克,在重复练习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换算方法.通过这些重复性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继而有效培养他们的量感.

总而言之,可视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量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可视化教学对学生量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甜甜.Scratch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可视化教学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9):137139.

[2] 方君.思维可视化在数学几何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下“图形的旋转”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3(4):194196.

[3] 陈玲.练习真可视 量感赋内涵——“双减”背景下量感培育可视化练习设计与思考[J].理科爱好者,2023(4):191193.

[4] 王剑虹.基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小学数学量感教学探究——以“平方米”教学为例[J].新教育,2023(S2):164165.

[5] 刘朝霞.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分析与探索[J].教师博览,2023(30):7576.

猜你喜欢

可视化教学培养策略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模式探讨与改进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