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言知识运用中提升阅读思维能力

2023-04-23严雪萍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能力

摘要:阅读是动态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将学生的语言知识升级为思维过程,充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语言知识运用是发展思维的基础,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关键。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为例,从“知识积累与认知思维”“语段理解与思辨思维”“语言迁移与创造思维”三个角度探究相应策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言知识运用;阅读;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其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探究文本的深刻内涵。”实践证明,有效的“语言知识建构与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是高效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知识逐渐成为考试和教研的热点。纵观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试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侧重语言知识基础,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2)侧重因文设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3)侧重试题开放性和实践性,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高考语文试题已经逐步走出“套路”化,弱化了“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等现象,强调语言的有效获得和思维的真正灵活。笔者认为以语言知识建构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

一、注重知识积累,扬起认知思维之“帆”

阅读需要读者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深度交流。其中,教师需要注重以语言积累为基础,创设让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扬起认知思维之“帆”。

运用文体知识,确定认知思维要点。所谓语文知识是指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应该具备的知识,通常包括语法知识、文体知识、修辞知识、文史知识等。其中,文体知识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静态的文体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生成,全面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阅读的认知思维过程。纵观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一共考查了四篇阅读文本和两篇片段式语言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围绕指令,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抓住各篇文本(语段)的文体特征(叙述方式),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进行梳理、提炼、运用。比如,以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为例,学生需要准确识别《江上》这篇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叙事方式、语言特点等等。基于此,在考场上,考生可以主动提取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选择最佳切入点进行文本解读。比如,考生可以抓住文本“历史”小说的叙事特点,梳理出相关的概念认知,进而解读出文本的多元主题。具体为:(1)概念认知:既有“历史感”,又有“文学味”。以历史事实为骨架,以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为血肉。(2)语言特点:既浅显易懂,又不失简洁优雅。注重人物对话,具有“历史味”。(3)主题解读:借助历史事件,反观现实生活。

结合以上知识积累,学生可以对高考文学类文本《江上》进行解读,结合考题,仔细辨别考点,进而准确作答。以第9题为例: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可以逐步梳理出以下“概念认知”:(1)历史感:伍子胥过昭关、伍子胥渡江、伍子胥赠剑(渔夫拒剑);(2)文学性:借助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使得伍子胥和渔夫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在概念认知的基础上,学生对原故事与本文进行比较,找出“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对主题表现、人物塑造等产生的艺术效果。

可见,建构语文知识本身就是学科逻辑思维的成果。考生只有将其转化为解题的跳板和桥梁,才能真正提升语文阅读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语段理解,划起思辨思维之“桨”

语言是思維的基础。朱绍禹教授曾说:“语文知识的积累只是基础,重在理解、运用。”这就要求在阅读中学生能够结合语境,运用语言进行推理。

首先,紧扣语言文本理解文意,形成思辨能力。一篇经典的作品或者一段优秀的语段都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表达形式。在阅读中,读者需要紧扣其语言内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读出文本的深层内涵。仍以《江上》为例,文本材料选取“历史故事”,但是叙述语言呈现“诗化”的特点。在考场上,考生除了关注人物、环境、情节以外,还需关注诗化小说浓郁的抒情味和精雕细琢的语言。比如,小说中三次写到伍子胥对渔夫的两首渔歌的感念,带着浓郁的抒情味道。在考场上,学生可以紧扣这两首渔歌,体悟伍子胥的心理变化:

(1)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听完季札的故事引发了伍子胥的孤独,渔夫的歌声安慰着孤独的伍子胥)

(2)面前的景色……渔夫的歌声又起了: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听完歌声感动着慰藉着伍子胥的心灵)

(3)渔夫的歌声又起了: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渔夫的歌声如命运一般、如知音一般引导着伍子胥过江)

由此可见,阅读时,学生需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结构,将之转化为语言的认知和习得,进而将思维从浅层引向深层。

其次,紧扣语言内容进行设问,提升思辨能力。一篇经典的文本应该是“有味道”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涵泳、淘洗、沉潜到语言之中,进而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纵观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文段材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考生需要抓住核心点,体悟诗词的“韵味”与“意蕴”。比如,古诗词阅读设置了如下问题: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结合文题,考生需要围绕“人日”一词,思考以下问题:“人日有哪些风俗?作者如何引出‘人日?作者写‘人日仅仅是为了展示美好的风土人情吗?是否有其他目的?怎样才能达到每天为‘人日?”由此,学生既可以抓住文本的核心点,又可以有序地建构文本框架。具体为:“上阕:人日之节,登高南山,寻觅人情风俗。下阕:以‘礼孝为本,仁义化育,方能每天为‘人日。”

三、注重语言迁移,落下创造思维之“锚”

高考语文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屡次出现在试题之中的“情境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首先,注重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真实的学习情境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比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的非连续性文本设置了以下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通读题干,考生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把握文本观点、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文本,梳理出文中观点,并且结合文题情境具体作答。

总而言之,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言运用是解构文本的基础,是思维提升的助力器。在考场上,考生只有透过文本的语言,挖掘文本内涵,才能探究出事物的本质,进而准确高效地完成答题。

作者简介:严雪萍(1979— ),女,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