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支架下的“学习任务群”微专题教学实施

2023-04-23周小俊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习支架微专题学习任务群

摘要:“学习任务群”是新一轮语文课改的要求,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必然趋势。聚焦微专题,设计学习支架,让学习更加深入而高效,更有利于“学习任务群”真正落地。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为例,巧建图式支架、情境支架、内外资源支架,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增强学生的文化参与意识。

关键词:学习支架;“学习任务群”;微专题;“家乡文化生活”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有效地将阅读、写作、活动、实践等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了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同时,18个学习任务群有效地分布到高中语文各个学段、各个单元,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对文化的感知能力。其中,“当代文化参与”对应了“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有效地搭建了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建构了有力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聚焦“微专题”,通过搭建学习支架,有效推进“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

一、建构图式支架,明确“学习任务群”微专题内容

所谓的“图式”是人的大脑里储存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背景。图式可以将人已有的学习的语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形式具体化、结构化,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形成整体的知识脉络和逻辑结构。“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聚焦文化现象,根据社会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基于此,教师可以搭建图式支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以及具体的学习路径。

首先,建构形式图式支架,让“学习任务群”的知识由“点”到“类”。“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为语文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集镇、乡村、社区的文化现象进行理性地剖析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聚焦家乡“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中的某一个方面,设置微小专题,搭建形式图式支架,从而让学生的知识由“点”到“面”、由“个”到“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搭建形式支架,形成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学习任务群”有效实施。比如,笔者设计了以下形式图式支架:以“探寻家乡的清明节”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对比家乡清明节新旧文化的差异,进而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其一,追本溯源,寻文化。以知识卡片的形式积累清明节的由来和有关家乡清明节的诗词。其二,古今对照,重思辨。对家乡清明节习俗中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其三,去粗取精,提出建议。针对家乡文化建设,结合上述调查报告,以知识图表的形式提出整改意见。

可见,形式图式支架可以让学习更为立体化、系统化。同时,知识卡片、调查问卷、思维图表等形式图式可以有效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整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建构知识图式支架,让“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由“浅”到“深”。“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以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有效开展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能力。实践活动既是“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形式,也是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活动实践前,学生的大脑往往有一定的已有图式,但是是零散的、杂乱的。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知识图式,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的学习过程,进而让学习实践由浅入深。比如,以上述“探寻家乡的清明节”为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教师可以尝试建构三级知识图式支架,为学生提供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路径,进而使实践活动不再泛化,让民俗文化、家国情怀走进学生的内心。具体如表1所示:

可见,三个层级的图式支架聚焦“调查报告”撰写,注重运用实地调察、访谈、问卷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精神,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果。同时,三个层级的知识图式支架可以让“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任务更加具体,实现夯实知识、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建构活动支架,驱动“学习任务群”微专题任务

新课标中指出“学习任务群”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有效驱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学习任务群由传统的讲授型课堂走向了实践型学习,由被动接受型学习走向了主动探究型实践。其中,有效的活动支架可以让学习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学习任务链,让学生不断地在“做事”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首先,巧设“大情境”支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驱动力。在“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巧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建构学习任务群的“大情境”,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比如,在实施“家乡风物谈”活动实践中,为了让研究更具有价值,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大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具体为:

2012年3月,一篇《年轻一代这样讲述中国故事》在海内外报纸上火了。一批锐意进取的青年人向海内外人士讲述着中国的故事。为了弘扬中国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学校文学社举办了“家乡风物谈”活动,编辑“家乡风物志”集,请你为此设计活动方案。

其次,细化任务支架,提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实效。为了让学习活动更加有序高效,教师可围绕学习目标,细化活动,形成层级式学习,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进阶。比如,上述活动围绕编辑“家乡风物志”集,教师需要从“志”的概念到“志”的寻访再到“志”的撰写,不断建构活动支架。具体为:(1)“你的美,我来赏”。引导学生借助书籍、报纸等了解家乡的风物,写一写推荐的理由并写一则推荐语。(2)“你的故事,与我有关”。采访与家乡风物有关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久居本地的居民等,讲述一段家乡风物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情感。(3)“你的样子,我来绘”。拿起画笔,勾勒心中的家乡风物,体现出其文化内涵。(4)“让世界,知道你”。结合自己所选的家乡风物,为其撰写“风物志”并发送到班级钉钉群。班级内评优推荐,形成“家乡风物志”图集。

同时,为了让“家乡风物志”图集有效生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类落实,全员参与。比如,笔者执教的时候从“封面设计”“序言编写”“目录设计”等方面进行分工,全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建构资源支架,提升“学习任务群”微专题厚度

“学习任务群”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学习资源,搭建内外联合学习支架,开掘学习资源库,让学习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一类走向多维。

首先,巧借课内文本支架,形成内外互联。教材是語文学习的第一手资源。“当代文化参与”虽是学习活动,但是必须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课文文本知识为支架,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比如,以上述“撰写家乡风物志”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借助课内《心中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等人物通讯,总结“人物志”的写法要点。具体见表2:

其次,拓展课外资源支架,提升学习厚度。教师可以搭建课外资源支架,运用“印证”法,引导学生在猜测、推导、验证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活动成果。比如,围绕上述“家乡风物谈”,教师可以巧妙借助电影《十八洞村》里的王申,电视剧《山海情》里的马得福等,整理其在“乡村振兴”上的相关做法,类比自己家乡典型人物在不同时代建设家乡的具体做法,进而得出“点对点”“一带多”等乡村振兴的实施策略。

综上所述,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微小专题可以让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统整化;巧用学习支架可以让学习过程精微化。教师需要不断寻找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设计出具有关联性的学习任务,真正让“群”的学习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蔡可.避免泛化活动,夯实语文基础——统编版高中教材必修(上)“家乡文化生活”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21(11A).

[3]袁圆.学习支架在整本书阅读微专题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9).

【基金课题: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小说文本细读教学研究”的阶段成果,立项编号为GH2020066】

作者简介:周小俊(1979— ),男,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支架微专题学习任务群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学习支架”的继承与融合
强化支架意识提升学习效能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