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2023-04-22石培玲周雨琳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工业化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石培玲 周雨琳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兴衰成败、农民生存状态的好坏向来是事关整个国家安危得失的重大问题。从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看,小农经济所代表的落后生产力也是中国步入现代化的掣肘。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在为新中国绘制蓝图时,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这一基本国情将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1](P1430)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一个严峻的考验就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工业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和探索正是基于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富裕这一中国现代化所特有问题而展开的。在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视野中,农业现代化既是农业集体化机械化所带来的生产力解放,更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工业化的题中之义,即“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2](P310)。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提出了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方针,这一战略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思路,时至今日仍然意义深远。

一、如何处理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与国家工业化的矛盾是中国现代化特有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Gilbert Rozman)在他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TheModernizationofChina)一书中,曾对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有创见性的解释,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意味着“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这样一种巨大转变”[3](P1)。同时,他也批评了将“现代化”与“工业化”相等同的观点,认为后者弱化了现代化内涵中农业生产力的增长,而事实上“每公顷土地以及每个劳作者的平均农业产量指数的增加,至少与以工厂为基础的工业产量的增加具有同等的意义”[3](P5)。尽管罗兹曼对中国现代化历史和社会结构的研究及结论存在颇多误读,但是他非常敏锐地洞悉到农业的进步与农村变迁在中国现代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比较的视角关注到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现代化体系,虽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并未启动,但是关于工业化与农村发展何者优先、中国应该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论争一直是近代以来有志于探索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话题。比如,在孙中山所设想的未来中国现代化的远景中,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首要任务,“我们革命之后要实行民生主义,就是用国家的大力量,买很多的机器,去开采各种重要矿产。象煤矿、铁矿……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用机器去制造货物……中国将来矿产开辟,工业繁盛,把国家变成富庶,比较英国、美国、日本,还要驾乎他们之上”[4](P22)。而致力于乡村建设的梁漱溟则提出以乡村建设开启中国工业化道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开发中国产业,不存成见心中空洞的人,定规要从农业入手。农业生产增加,农民购买力增加,工业才可兴起”[5](P641~642)。

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农村向何处去的问题之所以在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中凸显,一方面与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的国情相关,同时也与中国农村在近代以来的遭际密切相关。20世纪前期,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相叠加的打击下,中国农村已经陷入到严重衰退的境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斗争中对此已有深切体察,1931年,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发现,土地高度集中已使广大农民无法生存下去,“一方面以百分之六的人口占有土地百分之八十,另方面以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则仅占有土地百分之二十。因此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革命”[6](P26)。

通过革命消除几千年来中国乡村贫富不均的现象、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那么革命胜利后怎样引导广袤而贫穷的乡村尽快摆脱贫困、向着现代化的富裕之路前行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土地改革完成了中国农村中的一场重大的社会革命,但是它并没有导致农业的经济革命”[7](P144),大量获得土地的农民不仅在生产方式上主要依靠手工耕作,而且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也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小农经济已成为现代化的掣肘。1950年,刘少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救济穷苦农民,而是为了要使农村生产力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之下获得解放,以便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8](P293)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中针对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势时更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人口多,可耕地相对不足,加上“时有灾荒(每年都有大批的农田,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水、旱、风、霜、雹、虫的灾害)和经营方法落后,以致广大农民的生活……仍然不富裕”[9](P429)。不仅如此,在国家工业化大规模展开的情形下,这种分散的个体经营的土地所有形式既难以满足即将发展起来的工业化的商品粮和原料需求,也难以适应工业化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重工业领域的适农产品,如拖拉机、化肥、现代运输工具、电力等,“只有在农业已经形成了合作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9](P432)。他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使“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9](P431)由此可见,相较于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所走过的城市征服乡村,或者说乡村城市化的道路来说,新中国现代化开启之际所面对的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张力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破解这一难题的坚定答案。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所走过的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波澜壮阔的行程中,农业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擘画新中国现代化蓝图的厚重底色。1954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案》一文中将“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列为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9](P329)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正式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10](P303),“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0](P304)的现代化战略。

二、在国家工业化的背景下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1952年年底,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机械化、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成为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追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在提出为中国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使命时,已经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既是一个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过程,又是一个农业自身现代化的过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是不能巩固的”[11](P1081)。农业现代化之于中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机械化、乡村城市化的过程,而是与国家工业化相契合的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富裕的过程,这一思路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前景的构想中。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看作是发展工业、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基础。[1](P1316)新中国诞生前夜,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建设蓝图中,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是新中国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因而“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1](P1477)。

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对于尚处于“一穷二白”状况的新中国来说,实现国家工业化必然是现代化的优先安排。但是,将农业现代化看作是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组成,将工业化与农业生产力发展看作是不可偏废的要素,却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战略的独特设计,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工业和农业、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农业改造这样两件事,决不可以分割起来和互相孤立起来去看,决不可以只强调一方面,减弱另一方面”。[9](P432)基于新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趋势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创新性思考:从农业合作化入手,实现土地的集体化规模化经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乡村工业吸纳劳动力,最终实现城乡平衡发展等。

第一,通过走合作化道路造就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的集约化经济,同时让农民成为有组织的力量。在传统农耕社会的历史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就了农民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状态,而这种散漫无序的状态又进一步加剧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使农民个体因无力抵御天灾人祸的打击而沉沦。民主革命时期,在农村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破解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最优答案,这就是农业的合作化和将农民组织起来。1943年,在《组织起来》的讲话中,毛泽东高度评价了陕甘宁边区合作社的历史作用,认为通过建立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11](P932)。不仅如此,他还从现代化的高度看到了合作事业所带来的农村社会的整体变革与进步,指出从生产团体开始逐渐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但生产量大增,各种创造都出来了,政治也会进步,文化也会提高,卫生也会讲究”,“我们的农村社会,就会一步一步地建立在新的基础的上面了”。[11](P1017)

1952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和工业化的启动,农业和农村如何在为工业化提供支持的同时纳入国家现代化战略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新方案,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9](P431)。从现代化的国际比较的视野中,毛泽东对此作出过详细解释,他说:“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12](P197~198)他将改造和消灭农村农民分散的个体经营方式、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改造看作是近现代中国农村的“第二次革命”。[13](P348)尽管在合作化推进中出现了过急过快的问题,但毋庸置疑,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不仅为中国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创设了必要制度和秩序保障,而且改变了农民“一盘散沙”的历史顽疾,建构了农民与社会、农民与国家的新型联结关系,为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和国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就将改革农业技术的问题提到全党工作的重要日程上,他说:“我们要摸农业技术的底。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2](P309 )50年代中期,正是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兴起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改变世界的大趋势,前瞻性地提出“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9](P438),到“三五”计划时期,“农村的改革将是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同时并进”,“全党必须为了这个伟大任务的实现而奋斗”。[9](P438~439)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既是一个战略上的设计和考量,又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经验的问题。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围绕着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认识。

一是农业技术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步骤地推进。1959年,毛泽东在一篇《党内通信》中写道:实现农业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14](P236)。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决议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作出了更加清晰的表述:“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15](P57)报告中提出:“使我国的集体农业在技术上逐步实现现代化,这是关系我们国家命运的一件大事。”[15](P66)

二是强调科学技术的推广与运用要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要以科学的精神对待农业的发展。1958年12月,毛泽东在江苏、浙江、辽宁、河南等地视察后,根据群众的生产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总结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八字宪法”,即以深耕为中心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将以上各项措施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在农业增产的技术手段上的偏颇。他主张科研人员下基层,与基层领导、农民群众相结合,把科学技术带到农村去,用样板田来带动、教育农民,促成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

三是将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作为推广科学技术的前提。农民是科学技术的主要应用者、实践者,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但是,几千年来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这不仅加剧了他们的贫困化程度,也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诞生前夜,毛泽东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重要论断。施拉姆(Stuart R.Schram,1924~2012)将之解读为:这意味着要使农民学习知识,特别是学习城市所创造的技术知识,从而把他们带入现代世界。[16](P120)在合作化运动中,针对中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实,毛泽东清醒告诫全党,文盲偏多与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尖锐的矛盾”,“这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17](P219~220)为了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升农民运用农业技术的能力,他提出,要在有条件的乡建立农业技术夜校、农业技术学校和农业科技推广站,把学习农业技术同扫盲结合起来。[9](P450~451)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国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农校并开设了实用型农技课程,加上农村工业提供的实用技能培训以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面向乡村的科技知识推广等,搭建起农村与农民与新技术新知识相连接的桥梁,对于农民科学文化面貌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以乡村工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和农民的富裕。在现代化的历史上,近代西欧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地将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因此西欧国家的现代化史也可以看作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以英国为例,其工业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小城镇不断发展为大工业城市的过程,在这场历经工业革命前后且被史学家称为“渐进的、不露声色的、难以辨认的长时段过程”中,英格兰和威尔士已经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初步实现了城市化。由于工业革命的拉动作用,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恰好满足了煤炭、钢铁和汽车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强烈需求,大大推动了工业化向纵深发展。虽然中国的现代化会遇到世界现代化的共性问题,即“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11](P1077)。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主体的国家来说,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将是农村发展起来后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要求与城市吸纳力不足的矛盾,如果这一矛盾不能妥善的化解,不仅会引发乡村的不安,而且还会累及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

50年代是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蓬勃兴起的年代,丰富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逐渐形成了通过发展乡村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来解决这一矛盾的构想。

1958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社办工业”“乡办工业”的设想,提出依托人民公社体制,发展乡村工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农村全民所有制的建立。同年11月5日,他在阅读轻工业部党组报送的《关于人民公社大办工业问题的报告》时,肯定了报告中关于“在人民公社中大办工业,是轻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的建议,认为这是为“轻工业找到了路子”[18](P492)。他提出:“经过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全国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19](P504),“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做到了这一些,农村的人口就不会再向城市盲目流动”[20](P197)。作为人民公社体制的一部分,农村工业化的设想不仅仅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其更高远的理想目标在于,通过乡村工业的发展最终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但在国家工业化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情况下,社办工厂的大量上马所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证明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工业化是行不通的。1962年,社办工厂停止举办。但是,基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消除城乡差别的考虑,毛泽东对社队企业的探索和思考并未止步。从实践中看,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社队企业在中国经济困难的年代里依然顽强地走出了一条生存之路,到70年代中期,农村中约有2000万农民成了农村工厂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工人。这些社队企业为吸纳劳动力,以及带动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推广和人口素质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工业与农业并举的创见为传统农业大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普遍意义的方案

从近代欧美国家的历史看,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直到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现代化即是工业化。但是,对于5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来说,始终面临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现实难题,特别是在国家的资金积累非常有限的情形下,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还意味着怎样合理安排工农业的发展排序和农业现代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从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农业为基础”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思考中国发展问题的重心所在。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吃肉吃油问题,以及其他日用的非商品性农产品问题。”[2](P199)农业既是轻工业的原料来源和消费市场,又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和资金积累的来源,“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2](P200)他提出,要搞好工业化,就必须“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2](P200)。这些思考清晰而坚定地表达了农业是工业的基础的思想,超越了西方工业化的普遍路向,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

在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上,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2](P240~241)的论断,认为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的生产。他反复强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2](P241)。

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上,1957年是重要的谋篇布局之年。通过总结“一五”计划与农业合作化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认识日渐成熟。1957年9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的思想,认为在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同时,“两只手,一只抓工业,一只抓农业”,提出了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上要关照农业,“要偏一下才能平衡”[18](P208)。同年10月,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2](P310)

1959年7月,通过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毛泽东提出要重新确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21](P963)。1963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之一,再度彰显了农业现代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曾对中国共产党人以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化战略作过评价,认为它不仅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切社会事业(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等)的基础。这是一条普遍真理,或者说,这是各个社会共同的一般的规律……现在大家已经知道马克思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于农业剩余产品的看法,就已经孕育着这个思想;但是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个说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22](P217~218)

余 论

20世纪50年代,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解体,众多新兴民族国家开始走向现代化之路。但是,对于后发展国家来说,在现代化选择上也普遍面临着如何处理“外来模式”与“本土因素”的关系,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的艰巨课题。诚如罗兹曼所言,外来模式是后发展国家普遍选择的现代化模式,更多的是对先行国家的模仿,“而本土模式则反映着一个国家独具的历史背景”[3](P3)。中国共产党人所探索的中国现代化方略既是基于对现代化普遍规律的把握,更是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的产物。

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深刻的洞察与清醒的认识,即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压迫剥削了一百多年的贫穷落后的国家,需要“有几十年时间,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将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起来”[2](P221)。这一严峻的现实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将国家工业化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也决定了必须有国家战略层面的农业对工业的支持。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为了尽快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必然地承担起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任务。“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在未来将来自大规模的农业,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9](P432)。这一设想的初衷是在发展中实现工业与农业的互补、国家积累与农民收入的共同增长,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商品化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农业作为重工业的主要资金来源,需要提高农业的积累率。怎样超越苏联模式、贯彻工农业均衡发展的国民经济指导方针显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而且50~60年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使得赶超工业化强国的战略压力日趋增大,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必然向工业特别是向重工业转向,“农业支持工业”,提高农业的积累率就成为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选择。

即便如此,在工业化如火如荼展开、亟需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怎样将工业化发展中农民和农村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怎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怎样消除城乡差别,仍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关注的问题。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的初期就提出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农民个人收入关系的思考,对于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2](P221)1958年以后的几年间,他反复强调并时刻关心的依然是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认为务必藏粮于民,并指出这是一个“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关系。在具体做法上,提出了要采取多种办法缩小工农业生产的剪刀差,如较轻的农业税、以合理的价格统购农产品、以薄利多销或适当的降价政策向农民供应工业品等,这些设想对于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制定“三农”政策发挥了指导性作用。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22](P255)这既是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共识,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与成就的高度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对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方位、实现路径的探索及该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声。

猜你喜欢

工业化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