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效: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支点

2023-04-20杨胜才谭高贵

关键词:督导共同体中华民族

杨胜才 谭高贵

(中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工作成功与否,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高等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高等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场域。在高等学校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有效破解高等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所面临的“知”“行”“效”等重大实践问题,成为新时代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求“知”:坚持政治引领,夯实统一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新时代面向全体国民而开展的,以树立正确的“五观”为基础、以增强“五个认同”为核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全民性终身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此内涵逻辑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属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4]。正因为“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5],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是高校有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工作基础。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沦为任人宰割和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以来的时代主旋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从不断流的文明形态,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没有分崩离析[6]。中国只不过是在文明的非本质性的机械技术或自然科学领域偶尔落后西方罢了[7]。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特别需要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发挥起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铸同心的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坚决扛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大政治责任,夯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切实扛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担当[8]。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相呼应、相契合、相衔接。“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9]青年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资源。高校是青年人才的聚集之地,也是社会多元文化思潮交织碰撞的前沿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促进青年人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等学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磨难与挫折,总结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中华民族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任务艰巨的国内环境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要求高校必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位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上来,进一步增强师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激发师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创造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切实肩负起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等教育重要使命。

(二)时代新人成长进步的内在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4]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全球发展大势,着力把握世界教育发展格局,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提出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阐明了时代新人的内涵和标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培养的初心和使命[10],为高校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1]“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12]这既是新时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方向目标,也是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养的总体要求。据有关调查显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行为模式,就信念价值观、学习科研、情感社交、职业发展四个维度而言,既呈现具有整体性、正向性、代表性、趋势性等主导性特点,也存在个体性、反向性、隐匿性等分支性特点[13]。他们的思想特点与行为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抓紧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成为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着眼于“民族复兴”使命任务,致力于“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胸怀“国之大者”,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引导他们养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14]的行动自觉;引导他们“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14]。

(三)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使命要求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的教育,是托起中国梦的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2]高等教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肩负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渴求越发强烈,人民群众对公平享有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期待越发迫切。办好人民满意大学,就是要着力培育时代新人,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学说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要求,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必由之选,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全局、事关国运、事关民生、事关未来的“国之大者”。大学生是社会中“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相统一的基本特质”的群体,其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业务能力、价值取向,其中华民族历史观正确与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程度,都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办好人民满意大学,就是要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坚定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民群众公平享有高质量高等教育为根本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纲”,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五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融会贯通、一体推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贡献大学的智慧和力量,答好“让党放心、不负人民”这道时代必答题。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要求。

二、力“行”:坚持重在建设,推动主线的贯穿融入

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既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极强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设计、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完善保障,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一体化工作体系,合力形成面上推动、线上联动、点上能动、一体互动的工作格局,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一)科学谋划,构建一体化工作体系

1.健全组织协调体系。(1)建立健全领导体制。“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15]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关切,应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负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由校党委宣传部牵头,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统战部、教务部(处)、学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团委、科研与规划部(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后勤系统、教辅单位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研究)实体负责同志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抓好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出教育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措施,强化高位推动,狠抓责任落实,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发挥谋全局、管宏观、抓大事、促落实的作用,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清晰、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教育工作格局。(2)创新完善协调机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16]因此,要在学校党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领导小组下设立统筹协调办公室,完善起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完善各个环节运行流程,健全统筹推进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通报机制、考责问效机制等。按照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规划纲要和实施计划,优化各种教育资源配置,凝聚各方教育力量,培育教育特色品牌,树立教育模范标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跨学科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教学和理论研究团队,搭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平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教育研究的项目化管理,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三者的有机融合,形成一体化、长效化的协调机制,创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实现高质量发展。

2.完善教育教学体系。(1)加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就学科属性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需要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合力支撑,紧紧围绕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的目标任务,加快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出成果出人才;另一方面,要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融”的导向和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推进相关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科学术高地。就课程体系而言,一是要开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文化导论》等公共课程,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金牌示范课程;二是要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三是要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入,充分挖掘和运用蕴含其中的教育元素,使课程育人全面覆盖。(2)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创新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不竭动力,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的主导力量。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着眼“课前挖掘、课中融入、课后巩固”三个阶段,把握“学习—实践—创新—提高—深化—拓展”等课堂育人的渐进逻辑,瞄准学生理论学习的“疑惑点”、思想认识的“共鸣点”、情感升华的“触发点”,优化教学模式,推进实践创新,提升实际效果。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促进“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等核心内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3.建立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为基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支撑,以相关智库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为保障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是服务高校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服务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迫切需要。要在夯实学科基础、促进交叉融合、创新组织方式、完善考评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建强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措施,围绕研究方向和重点选题集中优势、聚焦发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搞清楚,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搞清楚,把理论上存在的误区搞清楚,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搞清楚,把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搞清楚”[17],为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作为一项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离不开各级党政组织、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就高校内部而言,不仅需要构建有力高效的组织协调体系、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支撑有力的理论研究体系,还需要构建考责问效的督导评估体系、整合优化的资源投入体系、常态长效的规范制度体系等,以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纵深推进、全面提质。

(二)精心组织协调,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大党矢志奋斗的鲜明主题,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既需要系统设计、科学规划,更需要精心组织、协调推进,完善利于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优化生态的体制机制,推动工作职责向主线聚焦、工作举措向主线发力、工作力量向主线加强,引导各类育人主体、各个育人过程、各种育人空间在“聚焦主线、围绕主线、突出主线、对标主线、落实主线”[18]上同心聚力、同向发力、同步共力。

1.推动育人主体全员参与。(1)发挥教师育人主体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践行者,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广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甚至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和“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根本遵循,引导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思想认识,积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丰厚学养,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思想体系,提升站好三尺讲台的水平能力,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的表率作用,解决好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的问题。(2)发挥协同育人工作效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担当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时代要求。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贯穿到高校改革与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动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空间从“单一”向“全员”、从“零散”向“系统”、从“片面”向“立体”转变,营造人人皆育人主体、时时皆育人契机、处处皆育人课堂、事事皆育人教材的浓郁教育文化氛围,落实“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三全育人”实践要求[19],实现“教”与“育”、“管”与“育”、“服”与“育”的协同联动、贯通融合。(3)发挥学生自育内在潜能。大学生既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客体,也是自我学习认知的主体,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不是内发的,也不是外铄的,而是在各种关系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实现的。因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重视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内在潜能的深挖,采取多元多样启发式教学方法,发挥党团班组织和学生社团等正式组织的独特优势,融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实践,激发大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提升自主能力,促进自主发展。

2.推动育人过程系统衔接。(1)实现大学生涯无缝衔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个渐进过程,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需要与大学生的学段生涯环环相扣。一是要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基础教育侧重知识、概念和结论,基本要求是知其然。而大学教育则深究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使学生不仅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所以必然”。二是要实现与大学生涯的无缝衔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必须始终贯穿大学生涯的各方面、全过程。三是要实现与步入社会的有效衔接。大学是学生成长的加油站,社会是学生成才的试金石,要帮助毕业生上好离校前“最后一课”,激励学生争当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2)着力内化形塑循序渐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一个从认知到情感再到人格形塑的循序渐进的梯度过程[20],实现从“教”到“育”必须树立培育“生长品”的生态思维[21],始终秉持“三全育人”理念,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深入一线实习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明确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任务,对焦“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的出发点[22],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核心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3)促进知行合一培根固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重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促进转化。要教育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源和时代背景,全面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系统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命运等维度上的共同性等,切实增强“五个认同”。要引导学生善于在积极培育各民族共同性上做“加法”,敢于在过分强调各民族意识上做“减法”,勤于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做“乘法”,勇于在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苗头上做“除法”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实践本领[23],将高度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转化为高度的行动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者。

3.推动育人空间立体转变。(1)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联动”转变。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常态,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文化偏好与行为模式。高校必须密切关注新媒体新动向新趋势,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动网络教学平台与微信、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新媒体融合发展,精心开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微课程、微视频、微电影、微访谈等,道中华之美、美中华之道,通过“键对键”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各族师生心连心、情系情,让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同心同向、同频共振,让线上线下的二维教育空间高效联动、互促共进,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提增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质效的“最大增量”,构建贯穿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虚拟空间与现实场景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2)从“课堂为主”向“课内课外覆盖”转变。大学生在校学习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活动场所在课堂,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也在课堂。课堂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阵地,是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但高校育人绝不能仅靠课堂教学一种育人形式就大功告成,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也不能仅凭一门课程讲授便万事大吉。必须立足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全面深化课程教学综合改革,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积极营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立体呈现意蕴厚重、内涵丰富、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隐性润育作用,扎实推动课堂内外的各种载体、各项活动、各个项目、各类场域都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提质扩面、赋能育人,始终赋予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每一个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3)从“校内为主”向“校内校外融合”转变。“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24],这是“活教育”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要使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活”起来,必须主动打破高等学校自我封闭的藩篱,善于利用校内外各种实践基地和体验场馆,深度整合各种独特教育资源,携手搭建校际校地合作平台,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共同体,扎实推进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大学生寒暑期边疆行、乡村行、革命老区行、沿海城市行等系列活动,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切身感受中国疆域之辽阔、中国历史之悠久、中华文化之灿烂、中国精神之伟大,同时也加深对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激发大学生修德勤学、成才报国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潜能。

三、提“效”:坚持结果导向,发挥督评的引领功能

督导评估既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学校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从完善督导评估体制、创新督导评估模式、用好督导评估结果入手,解决好“谁来督导评估、如何督导评估、结果如何运用”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督导评估“推进器”“晴雨表”“指挥棒”的导向引领功能,不断提升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际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督导评估体制

1.健全督导评估制度。体制是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的统一体与结合体,督导评估制度是督导评估体制中最核心和最活跃的要素,健全督导评估制度是提升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保证督导评估权威性的首要前提。高校要以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结果运用为突破口,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改革,建立切合校情实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明确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工作进度安排和组织实施细则,从制度层面解决督导评估工作“为何督”“谁来督”“督什么”“怎么督”问题。这样既能够有效规避因各种因素干扰招致督导评估工作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无效性,又可以杜绝各式样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消极应付,确保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2.建优督评组织结构。督导评估机构是督导评估体制赖以生存的组织基础,做好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组建科学、专业、权威的督导评估机构十分重要。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教育评估不仅仅是教育督导的事务,这是一个集政府督导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估体系[25]。由于高校组织以及学术活动的特殊性,由专业性机构适时组织相关评价无疑有其必要性[26]。为此,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督导评估机构应由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遴选熟悉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和相关学科领域的政府督学、专家学者、骨干教师以及学生代表等参与,明确督导评估机构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用好“督”的手段,发挥“导”的功能。必要时,也可委托由相关主管部门主导的第三方专家团队进行评估。

(二)创新督导评估模式

督导评估对于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发展具有诊断、鉴别和导向作用,而督导评估模式创新是提高督导评估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当前督导评估模式的完善,一是要注重工具和方法的创新,不能拘泥于只用一种量表和方法来评估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二是要注重信息来源的拓展,不仅要有来自校内师生的直接反馈,还要有来自党政相关部门和社会层面的指导意见。因此,督导评估应坚持“一把尺”和“多把尺”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策略,构建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线上评估和线下评估、综合评估和特色评估、定期评估和随机评估相结合的系统模式,加强与党政部门和社会层面专家学者协作互动,使督导评估真正回归本质,“督”到关键,“导”出实效,“评”出“本真”,“估”出“本色”。

(三)用好督导评估结果

随着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不断深入,用好督导评估成果已成为保障督导评估工作成效的关键手段,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后续督导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要落实好督导评估结果通报制度。督导评估工作结束之后,要在科学认定督导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形成评估报告,经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领导小组审定后,适时向教学单位反馈、上级部门汇报,在适当的范围、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听取和接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二是要用好督导评估结果这一“硬通货”。把督导评估结果作为检验立德树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纳入相关单位及个人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等,巩固拓展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三是要做好问题整改落实的“后半篇文章”。督导评估结果并非对单位及个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效的最终认定,而是对其阶段性发展状况的科学研判。因此,要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给出整改清单和指导意见,按照“问题必整改,整改必到位”原则,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形成工作闭环,让督导评估结果真正有用有效,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进的目的。

总之,只有坚持政治引领,坚持重在建设,坚持结果导向,筑牢基点、突出重点、着眼落点、夯实重要“支点”底座,并不断促进“知”“行”“效”的有机和谐统一,才能有效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有形、有感、有效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督导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