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笔谈(一)
2023-04-20齐卫平
齐卫平
袁银传 朱冉琦
王建华
阎占定
孙海星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新文化使命提供指南
齐卫平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要概念,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形成内容丰富、论述深刻、精辟深邃、逻辑清晰、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以此为强大武器,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新文化使命就有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一、新时代文化建设成就与新文化使命的确定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明确揭示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把“文化繁荣”“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个核心词语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文化建设新使命的深刻意蕴,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加强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传统,在改革开放推进过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把文化视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使命感深化文化建设的认知,把繁荣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新境界,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定新的文化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十年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表现在文化建设上十分显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文化建设重大成就作出了概括总结:“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这些显示新时代特征的重大成就,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统一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开拓创新,体现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体现我们党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达到了新水平,体现我们党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自觉和精神主动达到了新境界。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以文化自信为更基本、更深层的力量,夯实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文化底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创新发展有了明确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繁荣文化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日益深入,赓续历史文脉与谱写当代华章的传承发展更加自觉。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夯实了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好了实践创新创造的铺垫。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助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新文化使命的目标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在遭受耻辱中创造辉煌,在百般阻挠破坏中站起来、富起来,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强起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力支撑。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含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主要包括:第一,牢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与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伟大斗争,端正文化建设方向。第二, 揭示“中国梦”内涵,论述以文化为底蕴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强调文化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第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第四, 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第五,阐述“两个结合”论断,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入文化新内涵 。第六,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更加深厚的基础和更加宽阔的空间。第七,号召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八,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概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具有原创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标识性概念,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整个理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指向。这个标识性概念的关键词是“现代文明”,目标指向是文明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文明举世闻名,传统中国因此而受到世界崇敬,受到历史尊重。鸦片战争以降,中华传统文明走上衰败之路,西方近代文明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中国和中国人民被排斥在世界先进潮流之外,长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尴尬境地。中华文明在近代以来180多年经历了挫折磨炼后迎来命运扭转的契机,随着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文明以难以摧毁的韧劲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向。
经验告诉我们,判断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看它有过怎样的辉煌,而要看它是否具有历史耐力,这是其一。衡量一种文化是否有前途的标准不是历史的遭遇,而是基因的顽强,这是其二。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揭示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持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征,代表着中华文明具有历史耐力和文化韧劲的精华所在。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突出的特征,才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近代中国因国家蒙辱、人民蒙难而使文明蒙尘,但中华传统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湮灭。相反,广大的中国人民、先进的爱国志士仁人进行救亡图存的斗争,总在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始终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力量。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历史传统不会因曾经的暗淡而消解,中华文明内含着能够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机理。
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意蕴深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个新文化使命,是破解历史上“古今中西之争”历史性课题的目标指向,形成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深刻认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文化使命,要与建设文化强国相联系,要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相联系,要与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相联系,要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联系,要与中国人民为世界作更大更多贡献相联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勇毅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开创文化繁荣发展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持之以恒地推动文化发展,历届党中央领导人在实践中积累了文化建设的经验,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软实力”建设,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的战略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结晶,又是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的行动指南。建成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奋斗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上取得新成绩。
第一,必须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中提出的“七个着力”。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着力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只有做好“七个着力”各项任务,才能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落实到位。
第二,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正确方向。“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以来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形成有机结合,以互相成就的结果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党一贯的立场坚守,“两个结合”是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保证。
第三,必须把坚决执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部署紧密相结合,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形成新气象新作为。党的二十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五个方面作出重点部署,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回应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明确了以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任务。有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完成党中央推进文化建设的各项部署就有了实践的遵循。
第四,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发扬主动精神,把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的伟大事业相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发展。旧邦新命必须有新知新觉,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必须创新创造。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本国沃土上不懈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为党和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奠定底气,“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以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主动增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样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既是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表现,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保持文化自觉的力量展示。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着眼世界责任担当和人类社会贡献,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胜利完成建设现代文明的新使命。
(作者系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ZD014]资助)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袁银传 朱冉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范围内多元文明冲突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领域急剧变革的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全局战略高度对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达到新高度,展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勇毅的文化担当。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高度凝练和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就,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文化篇的开启,也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入到新境界。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基因,是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精神标识,是民族生命延续传承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家,自古就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然而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剧烈冲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的思想价值观念,中华文明一度沦落到衰亡的边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中,绘就了中华文明从蒙尘衰落到光芒再现的繁荣振兴图景。
文化思想是关于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规律性认识。在党的百年文化建设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度重视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根据时代主题和实践特点的变化丰富发展我们党的文化思想,将推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文化之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提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主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引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科学把握文化建设之于社会发展的先导意义,指出“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并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践提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化建设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基本内容、现实路径等进行了科学规定,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文化思想的创新发展总是和文化建设的实践推进相互交织,同频共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一方面,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文化建设摆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进程中创造了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形态、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和多元文明互鉴交流的共生形态,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另一方面,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特别注重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造就一个经由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大格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坚实厚重的文化根基。
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日臻成熟与完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概括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崭新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思想升华和理论总结。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主体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和产物。马克思主义走向历史的深处,认为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强调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劳动;主张文化具有社会的性质,即文化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中存在和发展的,因而总是和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主张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记录着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反映并塑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习惯与文化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就文化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具有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思想,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党的二十大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色,意识形态工作的成败与否,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败。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同价值理念,才能在精神追求中同塑民族文化之魂,才能融通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既是贯彻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第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文化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理论,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的精华,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主体,既是创造者也是受众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发挥着立德树人、以文化人、铸魂育人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构筑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思想道德基础,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保证。
第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是整个民族理论思维的呈现的理论,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文明发展离不开社会全体公民个人发展,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主体,其思想道德水平集中体现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从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终极形态,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始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极大提高,因此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生活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
第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生成于人丰富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理论,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作为文化生产领域的一部分,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内在要求,对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科学文化水平、激活精神文化生活热情,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领域的另一部分,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与市场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双效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第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必然随着世界历史的拓展而深入交流的理论,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当前中国文明发展的最新样态,既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也是人民性与现代性的高度统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种文化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和斗争更为激烈。文明之间的传播与发展虽然一般以经济活动为基础,但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更具长久与深刻的发展过程。因此,文明的传播与影响,离不开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为支撑。坚持打造体现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以新技术时代的现代化传播体系为支撑,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站位之高远、论述之丰富、思想之深刻、部署之系统,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弱化的形势得到根本扭转,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失语失声失踪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善,舆论场上文化虚无、乱象丛生的状况得到有效治理,面对错误思潮被动应付、不敢斗争的态势得到有力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开启,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入到新的境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握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思想前提、根本方法和使命任务。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前提。文化层面的自信与否,决定着社会成员对自身文化传统、价值观和身份的认可度,它影响着国家、社会、个体在物质与精神上的整体发展。文化自信说到底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塑造出的软实力是基本的、深沉的、持久的力量,有利于保障自身传统文化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不受外来文化的侵袭与干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激发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资源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注入生机活力,提升文化吸引力,增强国际文化交流中影响力与话语权;有利于凝聚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有效抵御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
第二,“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只有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深刻反思中,充分挖掘并彰显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文明基因,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实现理论创新的独立自主,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才能造就一个经由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第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使命任务。伟大实践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达与理论创新,雄辩证明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并非西方化的单一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体现。作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否定的中国式现代化及其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不是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是疯狂掠夺、竭泽而渔,坚持人类合作共赢而不是以邻为壑、零和博弈。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对资本强权逻辑的整体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成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经验启示。
(作者袁银传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汉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朱冉琦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研究”[19ZDA004]资助)
文明互鉴与思维观念的转变
王建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其中,“文明交流互鉴”无疑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方法论。这事关每个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涵养,事关国家与社会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基因,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内涵。为此,必须培养人们的辩证思维与系统观念,才能真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一、文明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必然
提出文明交流互鉴这一命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逻辑必然。人类文明的创造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人类智慧与精神谱系,体现了一定地域的文化积淀与文明特质,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费孝通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文明交流互鉴就是“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思想方法论,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必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球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相对于传统社会,信息的传播与知识的传授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可以不经过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等传统科研机构来实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有信息的流动,就有技术的创新。目前,整个世界的治理还是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展开,随着部分西方国家的“退群”,更有强化的趋势,这无疑会削弱全球协作治理的能力。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强调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需要共同的价值基础。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讲话的同时,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种共同价值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培育和涵养,需要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就是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必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二、文明互鉴需要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
文明交流互鉴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东西方社会非理性的观念对立。因而,文明交流互鉴要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其中,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无疑影响着思想观念的价值指向。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历史命运,固化了部分西方民众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观念。回到国内,社会价值观的撕裂,使得东西方的对立成为社会思想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何会出现这种对立,如何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是解决文明交流互鉴的逻辑前提。
对个体而言,二元思维的产生有着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从白昼与夜晚、阴与阳到善与恶、美与丑,既有自然现象的心理暗示,也有趋利避害的人生体验。二元思维固化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它习惯于通过简单的价值判断解释世界,不考虑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不考虑主客观原因的多重影响,习惯于以偏概全,有似盲人摸象。这也是今天思想文化领域价值观撕裂的主要原因。
基于二元思维的线性逻辑,必然带来东西方的对立,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学术研究面临的最大误区,那就是以西方世界存在的问题反证东方社会文明的优越性。我们当然不否认东方文明的独特价值,但东方文明的独特性不能通过简单地否定其他人类文明来实现。如此论证逻辑,不仅固化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禁锢了文化创造的能力、文化创新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推动思想文化事业的进步。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到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到“两个结合”的提出,都是要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实现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还在于要培养每个公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思想文化观念,这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文明互鉴需要培养辩证思维与系统观念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始于观念。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中指出:“没有任何人类的历史探险如此明确而可怕地依靠观念的力量,因此也依靠我们使用观念的能力和掌握符号世界的才干。”正是观念变革,推动着人类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前进。
观念的变革需要从改变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入手。较之二元思维,辩证思维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矛盾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在辩证思维方式中,矛盾思维和系统思维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而系统思维和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出发,系统观念成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方法论。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是因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培养系统观念需要系统思维,系统是“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有学者从系统科学的复杂性出发,提出三类系统思维,即开放性与系统性的整体性系统思维、非线性与自组织性的协同性系统思维、适应性与生成性的突现性系统思维。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在培养系统思维这一问题上,凸显观念先行的重要性。它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观念,以及对问题整体性、系统性的关照。正是在此意义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系统观念作为实现“两个结合”的六个坚持之一。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研究(1921-2021)”[20&ZD017]资助)
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阎占定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其中,关于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的文化条件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明确要求和重要指导。
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强国和民族复兴的应有内容和必然要求
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言,主要表现为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而体现的力量,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由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文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应然内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强国是国强的标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现和内容,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则是文化强国的要求,而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强国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兴的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擘画了2020-2035年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强调了文化强国战略,提出到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力支撑条件。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既需要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保障、军事的柱石,又需要理想信念等精神的支柱和繁荣发达的文化支撑。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不可能有文化强国,也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上,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的核心影响力,文化繁荣兴盛不仅是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表现,而且也意味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力支撑条件。从历史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是以文化繁荣兴盛和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为支撑条件的。唐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全面辉煌和鼎盛期。在国力强盛的大背景下,唐代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兼容并包的宏大气象,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硬实力相互支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世界尤其是对亚洲一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从世界上一些软实力强国的经验来看,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分很多。2019年法国和英国国家软实力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共同之处都在于文化艺术教育实力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繁荣兴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从现实来看,一方面,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软实力增强,为民族复兴提供了道路和方向保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而意识形态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根本性的内容。另一方面,文化繁荣兴盛及软实力的强大,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巨大的推力。文化是一种重要力量,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粘合力和穿透力。对内可以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营造民族复兴的有利环境;对外能够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回应对中国的抹黑,提升中国的话语权。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坚持文化自信,解决“挨骂”问题的需要
文化软实力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要内容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坚持文化自信的表现,而且也是解决“挨骂”问题的要求。
1.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石。意识形态是文化软实力的应有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规定了中国文化及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方向,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是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体系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观念、价值、原则,不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容,而且规定了国家文化及软实力的性质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就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作用。
2.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我们之所以越来越坚定文化自信,除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之外,新时代十年的文化建设成就倍增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硬气和底气。作为文化软实力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具体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在国内形成普遍共识,得到广泛认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传播力得到充分展现。具体来说: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品质,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体系,铸就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自信。二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共同垒筑了中国人民精神上的万里长城,支撑起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雄伟大厦。习近平总书记在谈革命文化时指出,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弘扬延安精神等优良传统。在谈到先进文化时强调,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解决“挨骂”的问题。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强、军事强、政治强,还需要有强大的文化,需要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互支撑,相得益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仅是富起来的时代,更是强国和民族复兴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站起来是解决了“挨打”的问题,富起来是解决了“挨饿”的问题,今天强起来就是要解决“挨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踔厉发展,在中国“硬实力”增强的同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显著增强。在英国的品牌金融公司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软实力指数”中,中国排名世界第四,位列亚洲第一,比2021年的排名跃升4位,中国在熟悉度、影响力、声誉以及商业和贸易等项目上都表现不俗。其中,有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世界上的排名是:教育与科学第三,文化与遗产第八,传播与交流第十二。事实上,诸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人类共同价值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表达,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是悠久历史、绚丽多彩、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可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不够,这些文化软实力没能够充分展现。比如,对国际社会对我们的不少误解解释不够;对西方社会或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或出于所谓“西方文明优越”的傲慢不断“唱衰”中国和抹黑中国的言行回击不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国际上还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让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实际上,中国离民族复兴目标越近、离世界舞台中央越近,各种敌对势力就会加大加快对中国西化分化、攻击抹黑、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渗透的步子。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力回应各种挑战。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和话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对今日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的阐释和宣传,对国际社会对我们的不少误解进行解释,对那些对中国抱有意识形态偏见和故意抹黑的言行进行有力的回击。
三、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完善内容体系,打造传播载体,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由于国家文化软实力表现为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内容及其所具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因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需要不断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容体系,着力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的载体,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1.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小与其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搞好经济和国防建设,是增强综合国力中的硬实力。在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和人才基础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与发展,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其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切实把自身文化建设好,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因此,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完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容体系。由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就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共有形态和内容来讲,思想、观念、原则等价值理念是其核心内容,在内部形成的向心力、凝聚力、动员力和对外部生成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是软实力的体现。即:对内表现为民族凝聚力、核心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等;对外表现为国家创造力、思想影响力、观念文化亲和力、文化产品传播力和辐射力等。国家文化软实力虽然有共性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但因国家文化和制度的差异而导致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具体内容和特色上有所不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容,不仅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的积淀和精神的凝练,也是当代理论创新的总结。
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态,但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内容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国家文化软实力性质和方向的要素。其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和基石;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如果国家文化软实力离开了这些核心思想内容,就可能偏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道。因此,只有抓住国家文化软实力核心内容,不断完善发展,才能真正展现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发挥软实力的作用。
3.打造文化软实力的载体,增强中华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是展示和践行国家文化软实力内容的方式和抓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及其现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需要借助多种文化活动和传播载体实现的。要增强中华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就必须加强文化交流、文化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等,着力打造文化产品等软实力载体。具体讲:一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和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就必须使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学术会议、中国文化年等活动,让中华文化和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在中外文化交流沟通中,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显示中华文明的力量。二是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提高国际话语权和中华文明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就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用好多种文化传播形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三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讲故事,要着重讲好中国的故事,同时,又要会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根本在于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当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让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不断彰显和释放。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21BKS135]资助)
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孙海星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彻底性,是其说服群众、掌握群众的前提。但“理论掌握群众”不是自发实现的,既需要注重理论的话语范式、话语表达、传播方式,更需面向现实世界,注重人民的现实利益和价值愿望,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
一、创新党的创新理论的话语表达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不断掌握群众,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与人民日常生活话语贯通融合,把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语言,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一方面从人民群众的话语中汲取精神营养,进行理论的凝练提升赋予其马克思主义内涵,将大众话语理论化;另一方面以适应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和话语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将理论话语大众化。毛泽东指出:“言语必须接近民众。”他用“星火燎原”表述革命高潮将不可避免到来,用“实事求是”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用“愚公移山”比喻革命时期的坚定信念和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等等。毛泽东用通俗、直白的话语表达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深奥道理,更易于让人民群众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用生动通俗的话语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以“发展才是硬道理”阐明唯物史观中关于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原理,用“小康”概念表达“中国式的现代化”,用“杀出一条血路来”表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等等。邓小平以浅显易懂的叙述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阐释了改革开放的内涵、价值、路径,助推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以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和通俗化。他用“中国梦”形象表达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共同追求,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强调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用“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阐述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比喻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和自信,用“开工没有回头箭”强调要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等等。习近平总书记以“大白话”、民间谚语、俗语等来阐释中国道路,回应群众诉求,极大增强了党的创新理论的亲切力和感召力,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认同。
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相融通,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与反映老百姓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大众话语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叙事”有效衔接、有效转化,以“语言的直观性”形成人民群众对理论话语的理解和认同,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政治认同,取得话语实效。
二、优化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方式
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既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达到“有理说的出”的话语效果,还要用好各种传播媒介,不断优化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方式,臻至“说了传的开”的境地。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当时的历史境遇,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党的理论主张,以党报党刊、新闻通讯社、广播为党的重要宣传阵地,以讲演、散发传单、出版书册、编歌谣、演新剧等形式,发动民众,鼓舞士气。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掌握新闻出版、报纸广播等舆论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成果的思想阵地。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权威媒体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传递时代精神,鼓舞人民精神,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中国共产党重视互联网建设与管理,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努力使之成为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舆论格局发生的深刻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成为夯实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在实践当中,党的主流媒体在不断提升自有平台终端、网站影响力的同时,也通过做大做强微博、微信、微视、抖音、B站等法人账号,以“借船出海”的形式,以分众化互动式的服务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传播媒介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优化,党对新的传播方式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传播方式的忽视。在新时代,党在重视网上新闻舆论工作的同时,也组建宣讲团、宣讲工作队、宣讲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广场等基层一线,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三、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要想掌握人民群众,不能只在话语、意识的漩涡里打转。“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生命力植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在于对现实的彻底的解释、批判与建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解密“思想或语言”背后的现实王国,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才是“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的秘钥所在。
马克思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论,是劳苦大众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不断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不断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扎根中国大地,根植人民心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利益关系状况进行分析把握,把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革命行动的最高标准,不断致力于满足和实现人民的利益诉求,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热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完成“一化三改”,改变了社会基本利益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人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好、实现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利益认同决定理论认同,党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认同,不断内化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外化为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四、高扬理想信念旗帜
马克思主义不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其既关注现实的人的物质利益需要,也关注人们对“形而上”终极目标的精神探求。马克思主义在对“天堂”和“尘世”的批判中,完成了对宗教信仰的“驱魅”,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到来的客观规律,把信仰确立在“此岸”世界,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建立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以“诚心正意格物致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大同太平的人生观、社会观存在高度契合性。在近代,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缘性以及变革现实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力图挽救民族于水火,解民众之倒悬,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有理想信念的支撑,共产党人才能直面现实世界的衰败与颓废,经历血与火的淬炼,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更生出一个崭新的中国。随着和平环境的到来,改革向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但其“双刃剑”效应,也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严峻的挑战。科技的发展,导致了人的“物化”和人的价值感降低;消费主义的兴起、文化的世俗化,导致一部分人满足于感官刺激与庸俗的快乐;经济理性导致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消解理想信念的价值;“后现代”主义对世界的解构,导致“虚无主义”盛行。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抵御“现代性”问题的侵蚀,摆脱“虚无主义”的侵扰,就必须高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旗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理想信念“意义世界”的重振,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崇高理想不懈奋斗。
我们也需明白,“任何最终的价值目标和期望都必须与现实的具体价值目标和期望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乌托邦’,变成一个永远不可求得的未知数”。只有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价值目标,广大干部群众才能对最终的价值目标和期望有透彻的理解,才能具体化为个体自觉的价值意识和行动。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前提下,基于自身对所处具体时代与特定阶段的认识,确立一定时期内可实现的目标与使命,通过阶段性使命的持续确立与不断实现,以达到对最终理想的不断接近。正是坚持远大理想和具体目标的辩证统一,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前行。
五、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决定了其可以在指导人民的实践中又依靠人民的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自身。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既包含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群众,“为人民群众书写”;也包含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依靠人民群众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过程。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战争”思想,“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摸索出有效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法,对当时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指导思想产生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改革开放新时期,从“小岗村的红手印”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建立,从“蛇口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到特区经济的发展,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高技术园区的建设与兴起,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千年小康梦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历史新起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在生动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人民群众是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依靠力量,但社会阶层结构的多样化,也会导致不同群体基于不同利益导向的表达和行动带有片面的合理性,甚至盲目性。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中、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凝练提升为科学的理论,并在党领导人民的实践中进一步获得检验和完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