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县域实践
——基于湖北省F县的调查
2023-04-20唐胡浩
唐胡浩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民族工作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科学提出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关键词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从2014年新疆工作座谈会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八年间,中央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前置词由“牢固树立”到“积极培育”,再到“铸牢”,并进一步深化为“扎实推进铸牢”,不只是词汇上的变化,更是反映了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指导思想的逻辑演进,以务实的态度强调了在民族工作实践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总体来看,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脉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新时代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及实践经验等主题展开研究。其中,实践层面的研究涉及增进文化认同、边疆和社区治理、国民教育、基层治理等不同视角[1],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相对来说,宏观对策建议较多,“一定程度上存在宏大叙事过度化、理论探讨同质化的缺陷”[2]。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的指引下,理论探讨如何指导民族工作实践,如何服务于民族工作新格局的建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F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举措为分析对象,在县域层面内总结基层经验与不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对照,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县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的普遍性问题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构建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即全国要重新搭建起新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从县域层面来看,不仅需要打破传统的民族工作格局,更是要破除体制内外所有人员陈旧的民族工作观念,要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进行一场全面的思想观点革新和民族工作方法创新。虽然各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诸多创举,但仍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1.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实质把握不够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中,各级党政部门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力承担者[3]。要肩负起主力军的重责,就需要党政主要领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有全面科学的认知,才能贯彻融通进地方施政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地方政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耗费巨大精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工作理念和思路也产生了一些惯性,较为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工作领域常常被轻视和边缘化。一段时间里,基层党政主要领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理解不透彻,也没有意识到其对凝聚地方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性。中央强调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要善于从政治上考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其精神实质是要求既“管肚子”也“管脑子”,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联结起来,要在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等诸多方面彰显其意义。
2.民族工作部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力度欠缺。许多民族工作部门内部人员结构老化,缺少有干劲、有能力的工作人员,导致部门活力不足,创新性工作开展缓慢。而在县域横向比较中,民族工作部门掌控资源有限,在地方行政体系内话语权较小,难以总揽全局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支撑。在地方重大决策中,民族工作部门发声少,且主导的相关项目、活动等难以及时落地。同时,部门地位相对弱势,也间接导致民族工作部门编制少,人员更替困难。二是难以形成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家之事,而是一项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政策性、群众性强、覆盖面广的工作。但是,既定的职能范围和层级制结构“导致各部门之间形成了清晰的边界”[4]。 出于本部门利益为先的考虑,民族工作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时难以形成各方合力。三是自身执行力有限。受限于人员自身素质和多年的工作惯性,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作风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责任意识不强,履行职责不力,或者对上级的政策、指示精神理解不透彻,贯彻不落实,导致执行被扭曲变形、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
3.基层缺乏有操作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方案。“铸牢”这一前缀词汇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行动的体现,“是将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的模糊认识进行清晰化,通过实践引导使之凝结成具有情感倾向与价值认同观念的过程”[5]。但县域内乡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虽然有意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却苦于无实际抓手,如何结合地方历史与现实条件具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为一大症结。不少地方还停留在口号式、标语式的传统宣传策略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贯穿融合进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地区、行业中心工作,还缺乏具体行动方案,甚至有一些地区因担心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理解有偏差而不敢行动。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教育缺失。要构建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重点在于全体国民的参与,各民族形成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组成部分的强大认同。但是,许多地方还在一味突出民族与地域的差异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贴差异化标签,甚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人为构筑起区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藩篱。究其根源,一方面有历史性原因,如前辈学者指出的民族研究常局限于少数民族,“势必不容易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和汉族的关系”[6]。或者说,过去“过于强调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群体的地位、权益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被弱化、虚化”[7]。另一方面,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来看,社会教育领域主体弱化,加之环境复杂、载体不多、权威不足等短板和弱项同时存在[8],导致社会教育困难重重,难以引导群众走出较低层次的本民族、本地区认同。
5.对国家发展战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关联性认知不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成为我国战略推进中的核心词汇,要实现这些目标,重点在以县域为空间的场域[9]。而且,“推行从增长优先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推动城乡融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经济实践中的努力方向”[10]。因此,上述系列国家战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共同指向的目标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不少地区在进行县域层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无意中割裂了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致使各类发展规划成为一个个项目式的拼图,削弱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价值。
二、F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实践框架
F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处,是巴楚文化重要沉积带和土家文化重要发祥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县总人口33万,共有26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占34%,苗族占20%,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该县已连续六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20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该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将其他相关中心工作主动融合其中,并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主要抓手,编织出一张从县委政府到各族群众汇聚在一起的网络,不断凝聚人心,激发热情,正向促进和全面提升县域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大步迈进。
1.秉持县域全局视角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引领。县乡各级党委政府转换民族工作理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地方工作的各方面。F县从领导干部学习与考核制度建设、发展规划等多个层面入手,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不仅强化了民族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还提升了县域统筹发展能力,在意识形态与发展理念上突出其价值引领。一是强化制度保障。成立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四同”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县域其他中心工作同谋划、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二是打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体系。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体系。
2.推动多元主体共同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网络。民族工作部门积极作为,从边缘走向地方行政中心,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解读、宣传、方案制定、工作建议和指导等各项工作。从工作网络本身的架构来看,F县民族工作部门的网络中心性非常明显,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居中协调功能凸显:一方联接了县党委政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顶层设计,另一方联接了县域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其他相关工作主体的工作实践,构建起一个权责分明而又主线明确的工作网络,有效化解了行政工作中常见的虚化现象。作为枢纽的民族工作部门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确保信息流通和意见建议反馈的畅通,网络有效性得以显现。
3.以创新性实践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根基。县域内所辖企业、学校、社区等各基层单位处于网络各个节点之上,分别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把组织内人员聚集在一起,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从点到面的拓展,不断夯实组织根基。具体来看,各基层单位注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工作实际,以组织目标的实现为导向,强化群体认同感和凝聚力。由此,在社会结构层面,该网络的节点得以稳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组织间的联系和相互工作上的嵌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根基。如该县某民族小学,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提炼代表性图案纹样元素对部分墙体壁画进行装饰,并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标语和“贺龙两进百福司”的红色历史壁画结合起来,展示各民族共同奋斗历程。利用当地开展龙舟会的契机,把地方历史、民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了解。通过乡村少年宫,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惠及附近乡村更多青少年,扩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辐射空间。再比如该县腾升香料化工有限公司,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老人的爱国奉献精神植入企业文化之中,激发企业员工的爱国主义热情。
4.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升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面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建构本质是从政治象征到社会承认的过程”[11],即社会群体形成整体性认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建构过程中,而这一过程需要社会教育的支持,更需要各族成员在日常交往交流交融中加深对彼此共性的了解和认识,在把握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这一重要原则基础上,不断强化对“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认同。F县一方面坚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依托村(社区)文化广场、图书室、农家书屋、人民调解室等阵地和现代媒体平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教月”“民族文化进校园”“千村万寨心向党·载歌载舞庆丰收”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普法教育等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利用民族节庆寓教于乐,通过地方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摆手舞、山民歌、三棒鼓、龙舟赛等民族文化活动,增进各族群众情感联系。与此同时,通过体育竞赛、文化展演等,加强毗邻湖南、重庆等县市各族群众的联系,构建和谐区域民族关系。由此,各族群众逐渐增强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群之间共同性的理解,在本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不断迈进。此外,F县还以典型示范引领形成集体认同。通过新型南剧《初心》《本色》和电视剧《功勋》等展现地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人物向勤仕、老英雄张富清等人的事迹,凝聚起团结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三、进一步促进县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建议
1.形成党委引领-部门遵循-基层创新-县域升级的良性体制机制。县域内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制机制是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的根本保障。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两摆”和“两个纳入”等,就是对体制机制运转提出的新要求,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根本上创新原有的民族工作方式方法。新的民族工作格局在实践中发挥功能依赖于各个环节的高度协同,党委要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统一领导,从顶层设计角度考虑工作部署,政府要强调法治思维,把法治作为民族事务治理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式,统战部门、民族工作部门作为党委和政府的组成部门,要担负起组织协调、具体执行等职能,而其他党政部门则在统一指挥下依据分工不同而各负其责,最终开创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局面。这其实就是要形成“党委引领-部门遵循-基层创新-县域升级”的良性循环,县级党委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各个部门要围绕党委核心,严格遵循各项工作部署安排,确保形成连续有机的工作链。与千万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组织,则要勇于创新,最大程度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等意义。反过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也能给予改革发展以动力,二者互为助力。对县域改革发展来说,国家、省、市等宏观层面的宪法、法律、规章及政策等都是既有的制度环境,需要配以基于县域实际而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再进一步思考,创新性的体制机制又需要以县域内行动主体思想观念的变革和统一作为支撑,这个支撑即为内生动力的源泉。在后扶贫时代,县域内许多工作的明确性远不如扶贫攻坚时指标体系的完整,工作盲目性和惰性在增加,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有效嵌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既有利于体制内的工作方向由模糊性转向明确性,也有利于县域社会生活领域内各族群众形成高度凝聚力。换句话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下,体制机制得以变革并适应新发展的需要;同时,县域干群观念也得以更新,为变革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内生动力支撑。
2.以开放性视角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标体系。县域范围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来检验,最好的方式是依托一套完整的工作指标体系进行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既有利于随时进行工作监督考核,更重要的是对各部门给予一个明确的指导,以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政治引领、决策参考作用[12]。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民族工作面临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也较为悬殊。因此,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族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为内核,在对地方现有工作成效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考核评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践。这套指标体系必须要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体现民族工作区域性特征;要以开放性的视角去构建,即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关于“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强,覆盖面广,涉及方方面面,不是一域之事,一家之责”“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主责主业”[13]等精神;要广泛考虑县域内不同单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应发挥的功能及必须实现的目标,要真正把这项工作当成县域内各部门内部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当成一个开放性的互促性事业。
3.以“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为核心广泛吸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空中楼阁的搭建,其强大的根基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个共同”,要围绕“四个共同”对原有各类资源进行正确阐释,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不断增强各民族成员“五个认同”。因此,在县域范围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依托既有的各类思想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制度资源等,从当地各族成员共同的历史记忆、群体互动、文化共生、经济互补中汲取养分。要“立足各民族、地域、群体等具体客观实际,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14]并以地方资源进行充实,让观念意识中的概念具象化为各族群众熟悉的、体验过的生活经验。要从历史发展脉落中梳理共同性资源,即“以共同性为根基和主流,同时尊重和包容差异性”[15]。在资源开拓过程中,要把有关的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打造县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网络。把各民族成员“三交”史、流动融居现实、共同富裕愿景都纳入其中,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文物古迹、红色遗址、自然人文景观等统筹管理。如果不进行整合,县域内各类资源其实是一种分散性资源,常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难以对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持续性影响。同时,分散性碎片化的教育资源容易过度突出民族间、地域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凸显蕴含其中的共同性。
4.围绕妥善处理“四个关系”形成地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指导。县域范围内建立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制机制、构建指标体系、聚集各类资源都是谋长远的举措,为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应对问题的灵活性,还必须在实践中妥善处理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四个关系”。“四个关系”基于多年来民族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特色,既讲认识论又讲方法论,既讲矛盾的普遍性又讲矛盾的特殊性,辩证统一地解决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么看”“怎么做”的问题。
一些地区长期以来较为强调民族工作中的特殊性,强调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存在一定的依赖国家支持的惯性思维,也造成了当地各族成员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强化,以及对物质层面的过度关注,相对忽略了对“四个关系”的全面把握。因此,要切实做到以共同性为核,特殊性为表,摒弃落后和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引导各族群众辩证看待差异性和共同性,实际工作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从而使县域各族群众朝向更高层次的统一体聚拢和融合。
结语
通过前文的讨论,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县域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其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历史遗留性问题,也有现实问题,既有思想观念问题,也有工作方法问题。应当积极建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完整”的建设工程,它包含着“继承历史、立足当下和面向未来”的三层内涵[16]。要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县域内其他中心工作的相互融合,必须从历史、当下和未来三个方面下功夫,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立足本县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充分展现区域发展进程中共同奋斗的当代成就,持续统筹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致力于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