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2023-04-20李树新
李树新
摘 要: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工作关注度持续走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课题。具体到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由于体育教师长期习惯体育技能和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体育精神的培育,直接制约了体育教育价值作用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有效教学
引言
课程改革的实施,意味着新的教育理念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教师开展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指南。在现阶段,核心素养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1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1.1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内涵
评价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学生课堂内容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评价不但能够为后续的教学环节提供优化依据,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以此推动体育课程目标的落实。在评价环节,教师要立足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把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此实现有效监督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要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针对性的全方位评价,这也是新课标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
1.2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功能
(1)检查与监控。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既包括体育成绩评价,也包括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以及对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情感态度等的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此达到检查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目的。(2)反馈与交流。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体育学习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和训练状态,将有关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这种有效的反馈和交流,能够使体育教学评价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以此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3)导向与激励。导向功能具体是指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找出其与预期教学目标间的差异,从而确定需调整和改进的方向,使学生朝着目标前进。科学、系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明确的评价目标、科学的评价程序,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和诊断作用,还能确保“教”与“学”在相同的轨道上,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励学生不断增强体育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
2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活动趣味性不足
小学生的体育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喜欢新鲜的体育项目和前沿的体育思想。然而,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仍然使用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方式,选择的热身活动和体育教案是几年都没有改变的,让小学生完全失去了参与的动力。由此可见,教学活动要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给小学生创造轻松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小学生放下学习的压力,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中。从目前的体育教学来看,体育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挑选适合小学生的、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实现体育课堂的高效发展。
2.2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之前不进行认真的备课,认为体育教学具有随意性,只要让小学生活动起来就行了,是否按照教学要求去做都不重要。这些教师经常是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完全没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困惑,无法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体育教师也没有给小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小学生完全是按部就班地跟随教师学习,即使有新的创意也不敢提出,体育课堂气氛沉闷,小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只是把体育当成了活动课。
2.3核心素养融入不及时
有些体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掌握并不透彻,他们平时也不深入的学习教育理论,在实施的时候困难重重。体育教师仍然认为完成教学内容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目标,他们没有考虑小学生的感受,也没有真正发挥出体育教育的价值。还有的体育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核心素养对于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但是体育课堂上却只关注对学优生的教育,忽视了对学困生的教育,体育教学难以实现平等对待,让一部分小学生感到失望。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融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这将成为小学体育教师今后工作的重点。
3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3.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阶段的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首先,我们不应該忽视教育的本质。与其它学科相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向学生讲授一些关于运动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去思考,并主动地鼓励他们提问和解答他们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热情和对他们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遇到比赛或协作中来,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减少动作难度,简化比赛规则,改造运动器械等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当学生适应运动强度后,会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更好的达成体育教学目标,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寻求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出学生真正的个性,适应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富有趣味与竞争的体育课堂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体育课中,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利用有趣的游戏来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例如开展“两人三足”比赛,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开始后,最先抵达的队伍就会获得胜利。通过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促进他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实现体育锻炼目标的同时满足自身的个性发展。
3.3推动体育课堂走向体育课外训练
由于受传统的思维局限,很多教师和父母都觉得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在体育课堂上就可以得到满足,小学生的性格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单纯的课堂体育活动是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的。要使学生的体能运动达标,就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外的锻炼。体育课上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鼓励学生在课后坚持运动,拥有良好的体质。教师可以在校内现有的设施和场地上组织活动,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爱好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比赛激励学生加入运动队后坚持训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当体育锻炼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都得到了保障。
结语
总之,对学生进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让学生在强化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可以掌握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等,从而更加热爱体育运动。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继续深入学习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设计,以便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逐步提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晓燕.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8):109-111.
[2] 施悦.刍议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高考,2022(3):165-167.
[3] 程桂帆.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1(4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