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美术课程学业质量评价
2023-04-20刘洪帅孙秀丽
刘洪帅 孙秀丽
摘 要 美术新课标在保证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拓展了小学美术的教学空间。与新课标围绕提升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建设相对应,学业质量评价工作也要符合学科整合目标,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进行多向、动态思考。从小学美术课学业质量评价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以推进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协同一体的教评关系下建构多维立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探讨打造多元开放的评价环境以保障评价指标的实施。为促进小学美术学科发展,推进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落实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 新课标 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课 学业质量评价
引用格式 刘洪帅,孙秀丽.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美术课程学业质量评价[J].教学与管理,2023(11):69-72.
与新时代需要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背景相适应,美术新课标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四个核心素养”[1],并强调以其为目标制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然而,目前学业评价体系尚未能契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主要凸显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缺乏对学生形象思维、创新能力和精神价值等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二是过程性评价不足,不能充分考查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并反映学生的创作过程,限制了美术实践目标的达成;三是局限于教师评价,容易受到其个性倾向和专业水平差异的限制,影响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因此,学业质量评价工作应紧跟新课标进行完善和优化,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更加多元、灵活和开放的评价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以此实现教育创新和教学优化,切实保障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强调目标达成度,建构协同一体的教评体系
学业质量评价是考查小学美术新课程方案落实和保障学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2]。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四个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不能局限于服务美术学科的专业技术教学层面,要适应以培养完美人格、终身发展和素质教育为重任的新课程教学。教评体系由面向全体、贯通全程、逐层覆盖的过程性评价系统与成果性评价系统构成,只有二者同时指向核心素养,建立教评一体的协同关系,才能满足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美感、素质、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学业要求(如图1)。
为有效反映教学效果,倒逼教学过程、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出新,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评价从评价设计的一开始,就要明确新课标“从知识到素养”的美术教育过程[3],深研新课程方案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服务于课程的目标达成度。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人才的最终培养目标,锚定四个艺术实践阶段的核心素养目标所涵盖的预期成果,将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模式、成果显效和素养目标达成情况与评价内容的视角、方式、结论、反馈和持续建设对应起来,建立从课程标准到教学设计再到效果评价和持续整改的闭环教学系统。以此改变作品导向以赛展为显效、以专业技能水平为标准的传统评价模式,通过开展对学生作品、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建立融入课程内外、理论与实践、术道同行的评价新范式。
二、强调能力适配度,设置多维立体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用于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获得情况,是评价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石,也是最终实现学业质量评价的教育教学价值,决定评什么、怎样评和谁来评的重要参考。根据新课标各阶段课程的学业要求,发现每个核心素养分别基于对学生发展所需某种能力培养的要求,每一种能力的实现是下一种能力培养的前提,也是下一步核心素养目标定位的基础。对标四个阶段的核心素养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感知力、创作力、行动力、审美力四个评价模块组成(如图2)。
1.对标审美感知素养的感知力评价指标
感知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建立审美意识和提高形象思维水平的基础。感知力是能够被定性和定量的测量指标,可以反映出学生在美感形态的感知训练中是从哪个角度或擅长以何种感觉通道认知事物,并产生与客观事物相匹配的心理感受[4]。将感知力指标应用在学业质量评价可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否有效、对美的复杂性生成因素的认识程度以及面对不同事物是否产生合理的情感反应等。通过对学生作品或课堂学习效果中体现的感知力表征进行观察,有助于教师更清晰地分析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对学生的适合度,掌握美感训练有效度和个体对美的感知特长和差异。通过跨科融合设计各种形式的感知力测试帮助学生以统感的方式对美感知觉进行视觉转化,也有助于启发教师依据学生的感知兴趣和感知水平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主动寻找美、观察美、积累美的认知经验创造实践条件,为学生全身心参与美术活动奠定基础。
2.对标艺术表现素养的创作力评价指标
艺术表现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生对体验或感受到的客观事物的描述或摹写能力,还表现在学生具备解构并整合事物的审美要素,并以新主题、新形式进行再创作的能力。以创作力作为学业质量评价指标,有助于激发学生发挥其想象,不断思考与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美术创作中的成功。依靠成果性评价(参赛获奖、入围展览等)容易导向创作过程的异化,诱发教师和学生的功利化和偏技术导向。因此,评价表现素养目标达成与否必须要将评价指标指向学生描绘美、塑造美的过程。创作力评价指标考查的是过程性的成果,除了作品的形式美感,還应拓展到考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作品从选择素材、确定主题到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以及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中教师能够分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协调、个性化语言特征与时代审美价值的统一、感性释放与理性叙事的融合等因素,以其为依据评估学生与其创作能力相关的想象力、艺术思维能力和组织设计能力等。
3.对标创意实践素养的行动力评价指标
创意实践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将艺术创新思想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应用于特定主题和环境的能力。而学生的创意能否物化取决于他在实践中具备的行动力,如主动查找资料、寻找合作伙伴、遇到挫折时进行心理建设等方面。因此,对标创意实践素养,学生在美术应用中表现的行动力状态(包括态度、行为、情绪等)能直观地反映学习效果。学业评价要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互助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相适应。行动力评价指标的考核将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地学习跨学科知识。此外,教师将引发学生行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作为教学方法改进的目标,有助于在美术课内外实践中强化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
4.对标文化理解素养的审美力评价指标
艺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需要真真切切地在学校实施美育[5],这对牢牢树立年轻一代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现实意义。美术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因此,学业质量评价也需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审美力评价指标旨在考查学生在综合探索课程中,其艺术作品或艺术行动所内蕴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等。评价不仅仅止于学生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美丑的评鉴,而更多地能去粗取精、深层次探究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对审美力评价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建立全面的审美鉴赏力、价值判断及思辨力,从而引领他们养成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形成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实施有效度,探索多元开放的评价环境
从感知力到审美力评价指标所构成的评价过程亦是教育教学过程,即一方面是学生从知识学习到能力转换的进阶式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个人美学素养到社会教养的美育过程。因此,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实施需要以综合素质、全面能力培养为目的,以达成核心素养的能力提升为评价标准,探索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以及评价记录和数据管理来有效落实评价工作。
1.审美感知力的评价环境建设
感知力评价要评价学生对观察美好事物和美好瞬间的行为意识,要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能否将美的感受与观察对象的形式美感联系起来。评价要求课程设计要持续破除课堂壁垒和校墙思维,把感知体验的课堂尽可能开设在自然界或日常生活场景中[6],打造学生对美感的沉浸式体验环境并为审美知觉的训练创造条件。
评价环境可以结合“一校一品”、当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名镇等载体保障感知力评价面向的是学生的真实体验。通过让学生复述美术史故事、讲述一幅美景、服装搭配、涂鸦艺术活动等对学生的感知力进行观察,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程度去了解学生感知力的提升情况。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学生对美感的心得体验,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收获,然后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够对学生的感知力进行准确评估。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需要一定技术或技巧的作业形式,能够有效考查学生观察和感受的低技术门槛的摄影作品、材料收集和甄选等方式更值得推广。针对青少年心智特征评价过程要结合课程设计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比如通过拼图、你画我猜、找不同等游戏形式考查学生感受到了什么、对什么视觉元素敏感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上述感知能力发现学生的感知力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此外,学生之间互评和学生自评的形式也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评价氛围,强化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生意识到自身感知能力的进步。
2.美术创作力的评价环境建设
面向艺术表现素养的创作力评价,要反映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与内心的特定情绪进行匹配,以及对拟表达的主题有独立思考并自由的表达(包括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视角创新、技法创新等)。评价环境应为学生情感释放、认知整合、综合运用技术和材料、表达形式美创造条件,从中考查学生是否将审美感受以更丰富和新异的形式表达出来,包括表达的程度、形式是否合适、综合技术与材料运用是否得当等。
鉴于创作力只有在美术实践中才能全面体现,有必要将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合目的性评价融入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创作过程。如通过自命题方式布置作业,然后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对所学美术素材的再组织能力,从而判断学生创作力水平与潜在素质。在数字化背景下,自媒体编辑、生活影像制作、计算机辅助制图、美术脚本设计、撰写方案书或实验方案等实践形式,都有助于训练和检验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水平。鉴于艺术交流活动对创作力提升的价值,学校要充分营造艺术评论的氛围,通过组织学生的大作业展览、阶段性作品展示、校际作品交流展、课堂上的快题作业、开展头脑风暴等活动,对个体的创作力进行全面评价。创作力评价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差异,不宜采用作品比较式评价和等级式评价,适宜以学生自身预期目标为导向侧重评估其效果达成度。
3.美术行动力的评价环境建设
行动力评价旨在鼓励学生将所学美术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景,重点考查学生是否能在解决问题或表达主题完成过程中进行系统思维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为避免片面强调知识记忆,行动力评价需要建立各种美术活动平台。如通过课题小组形式完成教师节、儿童节、端午节、元旦节等主题艺术创作,也可以结合当地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创等活动。边学习边确认学习效果才能明确下一步学习内容和预期成果[7],因此有必要将评价置于学生完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主题确立、方案构思、组织材料、样式设计、施工完成等各个环节均由学生作为完成主体。
行动力重点考查学生的能动性和协作精神,因此创作过程中学生体现出来的执行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组织能力也是重要的考查因素。对作品的评价注重其完整性,包括作品主题所涉及的人文、艺术、科技等跨学科知识。行动力评价要关注学生在课后进行网络资讯检索、自组织讨论、校外采风或调研等活动的比重,将学生实际参与的程度和过程表现作为行动力指标达成的关键因素。适宜选择体量较大、需要装配或有较多分工的课题,如完成大型海报、手工礼品、板报、活动场景搭建、大型装置艺术品等作品,从中评价学生的协作能力。建立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如将评价融入家庭美育和家风建设等,有助于调动家长参入评价,促进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思考问题和创新。
4.文化审美力的评价环境建設
基于新课程方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以及对正向审美取向的重视。审美力评价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将引导学生们从爱国、爱党、爱人民的高度选择美术题材和创作形式作为学业评价的重要内容。
对审美力的评价可以融入到美化校园、社区、城乡环境等活动,以及服务于各种文化建设活动的展示宣传、场地布置等,或融入以传统节日、国庆节、建军节等为主题开展的美术设计或参观展览馆等艺术实践中。在作品评价时注重学生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的统一,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家庭关系、社区文化、自然生态、社会群体等方面进行艺术表达的调和性和正能量。在具体活动中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热爱程度,以及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正确响应意识和对社会服务的参与意识,从而评估学生对美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艺术践行效果,最有效的评价主体是社会大众,借助社会性的评价有助于反向驱动教评建设和管理质量的提升以及持续改进。因此,以获得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作为审美力考核的起点,将评价建立在社会与师生互动的空间维度,打造真实生动的评价场景。建立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协同体,扩大评价主体与客体的协调性,推动社会公益组织、学生家长、艺术社团等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到审美力评价中。
学业质量评价担负着多样化的数据采集和实施多元动态评价的任务,评价建设也要紧密配合新课标的教学改革,在立体把握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综合协调教育资源,优化评价指标和评价环境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强化评价的规范与数据管理,提升学业质量评价的精准和水平,才能把素养导向的评价指标落实在教学和评价的实施过程,从而突破传统学科评价的维度,培育终身学习、全民参与的学科质量建设大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信达,薛倩琳.从美术到艺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究[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Z1):4-20.
[2] 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0):48-59.
[3] 胡选萍,封涛,王琦,等.指向核心素养的逆向教学设计之内涵与特征解析[J].教学与管理,2022(03):85-89.
[4] 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4-208.
[5] 彭吉象,项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四个特点[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Z1):1-3.
[6] 姜艳,李如密.教学立美:内涵、价值以及实施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2):42-48.
[7] 苏晶.东北师大附小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