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绘本式教材的多元教学
2023-04-20余爱娟
摘 要 道德与法治低段绘本式教材的编写和表达方式是困扰任课教师的新问题。要将课堂教学指向深度学习,准确把握绘本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从多面聚焦、多维剖析、多层对话、多样解读四方面入手,以多元渐进的方式对绘本式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可以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关 键 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 绘本 教材
引用格式 余爱娟.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绘本式教材的多元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3(11):60-62.
绘本是呈现知识的重要方式,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便于儿童进行理解,同时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建立在儿童生命之上的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准确把握道德与法治低段绘本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至关重要。笔者从多面聚焦、多维剖析、多层对话、多样解读四方面入手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从教材的内涵、逻辑、德性生长点以及开放使用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一、多面聚焦,体悟教材的深层内涵
1.聚焦课题,精准把握目标方向
绘本式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图多字少,而课题就是整课内容的核心提炼。因此,聚焦课题,找准关键词,能够精准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这一课课题的关键词是“养育”。有一位教师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先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千人糕的做法,从内心感受到这块糕的来之不易,促使学生挖掘出“家乡人勤劳、聪明、了不起”这样的价值意义。最后再提炼总结:千人糕凝结了很多人的劳动成果,是勤劳智慧的家乡人用地域特色鲜明的千人糕養育了今天的我。教师通过介绍繁琐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关注到的不仅仅是千人糕的样子,还有深层次的内涵,实现了德育的通达。
2.聚焦栏目标题,准确理解教学内容
栏目标题是对栏目内容的提炼,对栏目标题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低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语言积累比较匮乏,对词汇的理解仅限于自身经验范围内。因此,只有借助多种方式来助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度体验。
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下册《我不拖拉》这一课时,课前对一位正在做语文作业的同学说:“上课了,把语文作业先收起来,等一下再做。”然后笔者出示情景图和栏目标题“等一下”,让学生展开讨论,理解老师说的“等一下”是让他们停下不该做的事去做该做的事,而书本情景图中的“等一下”是指在该做一件事的时候没有及时去做,需要“等一下”,也就是“拖拉”。正确理解了文字的内涵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剖析自己有没有“拖拉”的习惯,从而进入“我不拖拉”主题的学习。
3.聚焦正文关键词,正确引领教学活动
低段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概括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内容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活动的创设。
以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为例,栏目“不一样的冬天”的关键词是“差别大”,抓住这个关键词,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冬天外在形象的多变与不同,体会伟大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多维剖析,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
1.掌握认知规律,梳理栏目之间的递进逻辑
低段绘本教材中的各个栏目之间多数是按照儿童认知事物的规律,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来体现教材栏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1]。
一年级下册《我们有精神》一课的第一个栏目“这样真精神”,呈现的是儿童对“有精神”的最直觉的表达;其后“有精神真好”栏目就是对“有精神”认知的深入;而“我们天天有精神”栏目中的提问“怎样才能每天有精神呢?”更是把认知从短时的行为训练引导到了日常习惯的形成。因此,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去把握教材栏目之间的递进逻辑,是解读教材的正确方法。
2.精读图例文字,理顺图文之间的并列逻辑
教材中的很多图例之间都存在并列的关系,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叙述,帮助教师、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展开讨论。因此,教师不仅需要看懂图例说了什么,更要理顺图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年级下册《不做“小马虎”》第一板块“生活中的‘小马虎’”中的三幅图例分别从生活、游戏、学习三个角度发现生活中的“小马虎”,帮助师生拓宽教与学的视野。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马虎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教学转化时应指向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马虎事的追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掉马虎这个坏毛病。
3.分析行为现象,探寻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
低段学生多数是惯性思维占主导,“因果逻辑”还不够强,不善于进行深度分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行为现象进行分析,训练学生的因果逻辑。
以《我不拖拉》这一课的栏目标题“还没完”为例,在理解“还没完”这个词语以及相应的场景图时,有些同学很容易就想到了“没交作业”之后的做法,认为“不完成作业需要及时补好”,而教材隐藏的目标是通过“还没完”的场景来理解什么是“拖拉”,所以学生没有捕捉到关注点。笔者及时指引:“你认为他可能做了什么事导致不能够及时完成作业呢?”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找“还没完”的原因——不专心、三心二意、没有时间规划等,从而理解这就是“拖拉”。从分析事件的原因入手,在因果分析的过程中挖掘了文本的隐性内涵。
三、多层对话,挖掘教材的德性生长点
1.提炼表层对话信息,促进真实交流
绘本中的对话很多,而这些对话都隐含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只要仔细研读对话,提炼对话信息,就能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脚手架”,从而激活个体经验,促进真实交流。
二年级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课中,“我们都坚持过”这个栏目中有这样的对话:“去年冬天,我一直坚持跟爸爸一起跑步……”“我坚持写毛笔字一个学期了……”“我这学期一直在坚持背唐诗,每天背一首……”“我坚持给花儿浇水……”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补充绘本人物语言:“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一直坚持做过这些事呢?跟我们说一说吧。”仔细分析,我们可以从这些对话中提炼出“坚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身体锻炼、技能习得、功课学习、日常生活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脚手架”,引导学生从这些角度出发,介绍自己坚持过的事情,跟绘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2.细究深层话语核心,实现行为引导
绘本对话中,有些话语不仅只是描述一个行为结果,我们更要抓住话语的核心部分,关注行为的过程,从而发挥绘本语言对学生的行为引导作用。
仍以《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课为例,栏目“坚持的收获”中有两句对话:“我每天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所以我家很干净。”“我坚持踢了一星期,现在都能连踢十个了!”学生在理解这两句话时往往将重点落在“我家很干净”“我能踢十个毽子”,却淡化了前半部分表示“行为过程”的语言。笔者围绕前半句话的核心部分,设计了绘本中的人物语言:“你能做到每天都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吗?你知道,踢毽子连续踢一星期是几天吗?”同时,鼓励学生对绘本人物提出各种问题,如:“你一天踢几分钟?”“你觉得累吗?”“要是不想踢是不是可以时间踢短一点?”利用话语核心,在与绘本人物的对话中实现对学生的行为引导。
3.涵养底层思辨思维,强化价值认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之一是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突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2]。因此,我们要透过绘本对话,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涵养学生的底层思辨思维,强化价值认同,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
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这一课中,有一个栏目是“这样是爱整洁吗”。绘本中的“玩沙图”和“陶泥手工图”分别配上了这样的人物语言:“太脏了,别玩了。” “我不想做,手上弄得都是泥。”笔者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让他们感受视频里玩沙和玩陶泥的乐趣,再给他们制造一种认知冲突:“玩这些会把手和衣服都弄脏”。这样的认知冲突能够触动他们的底层思维,他们会在“好玩”和“爱整洁”之间进行思辨性的思考。通过讨论,慢慢意识到“必要的游戏也应参加,弄脏了及时清洗也是爱整洁的表现”。最后,再让学生与绘本中“打扫卫生”的人物进行对话,理解“虽然衣服弄脏了,但教室干净了”的深层意思,强化了劳动的价值意义。
四、多样解读,倡导教材的开放使用
1.“行为指向”,纵向挖掘教材
绘本是一种画面语言,但其指向的并不是单一的内容。绘本中某一行为训练背后都隐含着特定的德育目标。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行为的多样理解,利用教材的“行为指向”功能,纵向挖掘教材。
以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为例,教材呈现了儿童洗手的示意图,这个图只是洗手方法的一种指导,其行为指向儿童在用餐时的卫生习惯。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六步洗手太浪费时间了。这时,笔者就及时地进行肯定,并提问:“在学校里可以不用六步洗手,那么吃饭前应该怎么做?吃饭时的卫生习惯,除了洗干净双手,还要注意哪些?六步洗手可以用在什么场合?”只有充分考虑儿童在不同场所的不同洗手条件,以及他们本身对洗手这件事情的认识程度,才不会陷入技术主义和行为训练的泥潭,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目的。
2.“经验聚合”,横向延伸教材
教材中的每幅画面都有自己特定的德性成长指导方向。将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聚合起来,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重新思考生活中的价值事实,而且也是对教材的横向延伸。
仍以《吃饭有讲究》为例,“我在餐桌上”这个栏目中有四幅画面,扶爷爷就餐图、帮妈妈摆碗筷图、妈妈为自己夹菜图和自己吃饭打喷嚏时的掩口图。教学中,有的同学认为爷爷还很年轻,根本就不需要扶;有的同学认为大人帮忙夾菜不太卫生。这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理解,在德育目标范围内进行引导:“爷爷年轻不用扶,那你可以为爷爷做些什么呢?”“妈妈为自己夹菜,体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如果你觉得不卫生,你可以对妈妈说什么?”通过聚合不同儿童的经验,不仅实现了教材中隐含的德育目标——孝亲敬长、凝聚亲情,还额外拓展了饭桌上孝敬长辈和亲情体现的不同方式,以及讲卫生的习惯。
3.“情境发散”,适度补充教材
根植于生活情境的德育才更有效,同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以及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将情境发散开来,体验同一德育主题下行为方法的多样性,实现对教材的适度补充。
笔者在执教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这一课时,结合当天“关门声音太响”的事例来进行讨论,一位学生告诉笔者是因为风太大,即使轻轻地关,也会很响。在这样的情境中,不是靠“轻轻地关”就能解决问题的。于是,笔者抛出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除了轻轻地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响声吗?”通过讨论,学生想出了“把门开着,用椅子挡着,不让风吹动”的方法。于是,笔者再将情境发散开,列举了不同的情境:“门坏了,再怎么轻都会有声音怎么办?”“学习的时候,外面一直有装修的噪音怎么办?”让学生基于不同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尝试解决问题、调整心理。
总之,绘本资源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延展的一扇窗,能有效培育小学生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品德与个体生活中的道德良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掘绘本资源的价值,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需求,实现绘本资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彩平.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3-3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