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背景下俄语人才培养的价值内涵与路径
——以江苏海洋大学俄语专业为例

2023-04-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俄语思政

刘 娟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领域也非常重视思政教育,如,王银泉、杨枫等学者对课程思政、国家意识、外语人才培养等关键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和深入分析;[1-2]文秋芳、张敬源、王娜等学者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和方法。[3-4]江苏海洋大学俄语专业(以下简称俄语专业)积极践行实施课程思政,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俄语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将俄语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本文从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内涵和路径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大思政”背景下俄语人才培养的价值内涵

俄语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了“两重两强两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明德至善”融入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及社团活动中,打造以“德行合一”为核心的俄语专业文化。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俄语人才。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内涵可以概括为“以德启智,德智相长;以德育人,德才兼备;以德润心,行稳致远”。这三个方面不仅体现了江苏海洋大学外语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明确了俄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有机融合,符合外语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充分体现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促进学生智力和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这种综合教育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其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其专业素养。俄语专业重新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优化能力结构,丰富和扩展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积极推进通识课程的升级,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此外,俄语专业还提供了公共选修课程,包括公共艺术、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等方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以德育人、德才兼备”,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提升了俄语人才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俄语人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还能够激发其职业理想和奋斗精神。俄语专业始终坚持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以俄语教学为基础,融入人文社会科学、国别区域和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俄语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

“以德润心、行稳致远”,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着重塑造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俄语专业构建了公共基础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能力平台,突出俄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专业特色,还强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道德修养。在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俄语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更全面、更有担当的俄语专业人才。

二、“大思政”背景下俄语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课程思政与教师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江苏海洋大学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健全师德师风考核体系,并颁布了《中共江苏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特别是在师德修养方面,采用学习教育、典型引领、日常管理等多种方式,持续加强师德意识的培养。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教师队伍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为课程思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俄语专业教师应坚定秉持思想铸魂的理念,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文秋芳教授明确指出了教师在外语课程思政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一套明确的工作序列,包括理解育人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以及设计教学方案等。[3]教师应首先理解不同层次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然后深入分析教学材料中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需要根据教学过程中显性和隐性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并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构建合理的教学框架,最终使思政内容能够自然地融入语言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中,俄语专业教师紧紧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积极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应充分发挥专业系室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活动,旨在提高教师运用思政元素教学的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俄语专业教师不仅要精通俄语知识,还必须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修养,例如,在俄罗斯社会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介绍俄罗斯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杰出作品,展示中俄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感受到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同时,通过比较分析中俄两国的政治、历史、社会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就,增强其国家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现代俄语理论课程的语音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俄两种语言的发音特点和差异,增强学生对母语和俄语的认识和欣赏,培养其对语言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理解。同时,通过深入了解俄语语音学,培养学生对语言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研究语音学的热情。这些教学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俄语专业教学,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第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细化,并将其注入课程的每个章节,充分体现课程思政,促进学生俄语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意识的共同发展。

第二,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三,梳理每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明确其目标和要求,并将其融入教学计划、教案和案例设计中,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核;编写丰富的案例作为示范,展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实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第四,精心设计课程思政的整体教学方案和课件,为教学提供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俄语专业特点,以多种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化,还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内涵。

为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俄语专业与时俱进,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第一,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吸收最新科研教学成果,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语法等课程建设;第二,将科研和教改成果融入课程内容,实现科研、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良性互动;第三,推动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第四,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广泛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重点建设一流课程。

加强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启发式、融合式、讨论式教学,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高年级俄语视听说课程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入国内外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培养他们的文化互鉴、国际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俄罗斯文学史课程中,组织学生运用文本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其从多维度、多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在翻译实训课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国际交流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培养其政治敏感性、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思政与教材

学者开展了外语课程思政的教材建设和内容挖掘研究。其中,徐锦芬教授提出“分析—筛选—增补”的思政内容建设策略。[5]她认为,通过分析现有英语教学素材,筛选其中符合思政要求的内容,必要时增补相关元素,可以更好地挖掘和拓展教材中的思政内涵,使之更贴合课程思政的目标。这一策略为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能够使教材的内容和课程思政的要求相契合。

在教材选择上,一方面,选用经典和获得广泛认可的教材,如“理解当代中国”系列等,确保教材质量。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自主编写富有特色的教材,跟踪学科发展动态,设计具有时代性的微型课程,并融入思政元素。例如,俄语专业教师策划撰写的《中俄海洋文化》。采用“分析—筛选—增补”的策略,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思政。

为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俄语专业教师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全面分析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判断其是否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情教育等主题,是否体现思想性、情感性和行动性等维度,是否在教材的各个部分均衡分布,是否能够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其次,筛选和优化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删除或修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增加或强化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内容,调整不恰当的表达形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最后,从多方面拓展和创新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利用多媒体等资源提供背景信息和案例支持,设计相关的思政主题讨论、演讲、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增强思政元素的实效性。

为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情况,学校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专项教学检查工作。一是检查课程思政是否融入课程考核。这是检测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是否达到课程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二是检查课程考核内容是否体现了课程思政要求。课程考核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化,设计相关题目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专项教学检查,督促教师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落实到课程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反思、改进,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江苏海洋大学俄语专业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在价值内涵方面,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外语学科的育人特点和优势,构建符合俄语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在培养路径方面,从课程思政与教师、课堂教学、教材三个方面展开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实际成效。

猜你喜欢

大思政俄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