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以“集合的概念”为例
2023-04-19温树礼
文| 温树礼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聚焦学生全面发展,适当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使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综合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成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一)情境创设
以情境为载体,带领学生思考与探讨集合。教师会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展示非洲大草原的图片,同时又播放角马群吃草、奔跑与休憩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集合。
教师设计如下问题:①观察这张非洲大草原图片,列举你知道的集合。②思考“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它们组成的图形一定是圆吗?”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数学知识,重温获取知识的过程并懂得如何验证想法。
针对问题①,学生认真观察并独立思考,认为斑马群、角马群为同一类型,是角马与斑马集中在一起形成的,同时凭借发散思维拓展知识,认为马群隶属非洲动物,是非洲动物的一部分。所以学生列举出自己认为的集合是斑马群与角马群等。针对问题②,学生从平面与空间的角度入手,明确动点轨迹不同,也理解研究特定对象或者确定研究范围时会用到的集合语言与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片让学生看到什么是集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二)揭示课题
教师讲述《三国志》中记载的内容“布有良马曰赤兔”,思考下面几句话里的“是”表示什么意思:①关羽千里走单骑的坐骑是赤兔马;②赤兔马是红色的马;③红马是马。①中“是”表示“=”,请问②③中“是”表示什么?
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感受“是”表示等于,又对比后两句并回答出“属于关系”,红马属于马。
教师追问:小学和初中我们接触过与集合相关的知识,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并回顾小学和初中的自然数的集合、整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等知识。
教师提问:这些集合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明白负数集合研究的是小于0 的所有数,整数集合研究的是所有正整数、零与负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回顾引入新知,借助回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列举实例,总结含义
(一)列举实例
通过丰富的例子去探索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轻松发现与学习数学。
教师给出思考题:①在单词element 中出现的字母能否组成一个集合?e 是集合中的什么?②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它们也组成一个集合,那么地球是集合中的什么?
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明白e 实际上是集合中的一个元素,通过类推明白,地球也是集合中的一个元素,发现集合论中的关系是集合与它的元素,它们之间是一种属于关系。
教师出示表达归属关系的符号∈,读作“属于”。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看到数学知识中的集合是抽象概括所得到的,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
(二)总结含义
理解集合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尝试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去总结简单集合的含义。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把特定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整体考虑,这些对象就是我们所了解的什么?”
学生马上思考并明确这些对象就是集合,是这些对象的总称。
教师:请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去表达你所知道的集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让其概括出集合的概念。
学生尝试表达,把一些对象放在一起考虑,这些对象组成的是一个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对象就是集合的元素。
教师随之提出新问题,知道了集合的概念,那你知道它有什么属性吗?比如,在同一集合中的元素相同还是不同?集合中的元素是按顺序排列的吗?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总结出:①同一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②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同时也发现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这也是它的一个属性,从而总结出第三个属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减轻学习难度与压力,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透彻理解集合的概念与基本属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提质”与“增效”。)
三、探究知识,实际运用
(一)知识探究
教师设计相应的问题,饭店里的菜单、班级学生成绩名单、计算机文件夹里的所有文档等,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感受列举法。
学生认识到这些在生活中较为常见,而且都是展示出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思考并推测这是一种方法。
教师引入列举法,即把集合中的元素交代清楚,用图文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列举法的格式,注意大括号里是每个元素的名字,用逗号进行分隔,如{2,4,6,}8 ,同时布置例题让学生学习使用列举法,如用列举法表示由方程的所有实数解构成的集合S。
学生结合刚才了解的列举法的格式,思考注意事项,写出集合S,即S= {1,-1 }。教师设问,刚才的情况是可以展示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那么如果遇到无限集,还可以使用列举法吗?如果元素非常多,根本没有办法叫出每一个元素的名字,那么你会使用什么办法描述这个集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描述法。
学生尝试用列举法表示无限集的元素,发现列举法并不适合,从而思考其他办法,考虑将集合元素中的一部分相同元素进行组合,再确定集合。
教师纠正学生的表述,加入“集合中共有元素”“也只有该集合中元素才有的属性描述出现”,用严谨的语言总结描述法的概念。
(设计意图:依托实例分析与探讨,让学生了解与学习列举法与描述法两种方法。在该过程中,学生积极探索、思考、尝试与总结。)
(二)实际运用
基于对集合概念与列举法、描述法的理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表示集合,给出例题,由方程的所有整数解组(x、y)构成的集合S。
学生回顾列举法与描述法的异同,分析例题中的已知条件,认为可以用描述法与列举法表示:①用描述法表示S,即S={(x,y)|x2+y2=100,x∈Z,y∈Z };②用列举法表示,S={(0,10),(0,-10),(10,0),(-10,0),(6,8),(-6,8),(6,-8),(-6,-8),(8,6),(-8,6),(8,-6),(-8,-6){,灵活运用两种不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巩固集合概念与列举法、描述法,使学生准确与快速地写出集合。)
四、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一)设计作业,控制题量
作业是对课堂练习的一种延伸,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改变传统作业内容,精简必做内容,控制好题量。
教师设计巩固练习、常规作业,丰富作业类型,减少作业总量。其中巩固练习有填空、选择等内容,如填空题:①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②对于无限集,一般采用描述法。巩固练习题为用自然语言描述下列集合:①{1,3,5,7,9 },(答:由数1,3,5,7,9 组成的集合);②{x∈R│3x>2}(答:满足不等式3x>2,即x>的全部实数x的集合),通过填空题帮助学生快速巩固知识,再用巩固练习发散学生思维,高效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题型满足学生不同需要,同时控制作业总量,使用经典题型来帮助学生巩固与运用知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实现减负与增效。)
(二)及时点评,举一反三
通过点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激励学生持续探索与学习。
在点评时,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讲解与评价,如在上述巩固练习②中,生1 描述的是满足不等式3x>2 的实数x的集合,存在描述不全面的问题,忽略了x>和“全部”两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全部”这两个字,会出现什么情况,使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全部”,那么就可能是任意的实数,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集合,从而懂得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在完成点评后,教师设计变式题型,平面E上以点A为圆心,半径为6 的圆上所有点的集合C,请用适当的方法和符合表示C 的集合。学生思考并选择使用描述法,即C= {P∈E││PA│=5 }。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设计高效作业,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升作业完成效率与质量,满足“双减”,落实需要。)
五、教学反思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导入新知识时,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情境创设更加真实与立体,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知识,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这一环节,教师用短视频让学生看到更多内容,让集合的概念呈现出动态化与立体性,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当中的集合是什么,主动探索集合的内涵,由知识学习上升到能力提升。学生明白人们常使用集合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结合实例快速与准确地总结出集合的概念。
(二)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思维发散
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要围绕“双减”政策落实需要,引入并优化问题,让知识讲解过程有序进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生思维也在问题探索中得到拓展,通过主动学习掌握知识。那么,在列举实例,总结含义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根据思考题进行提问,还应设计其他问题:①思考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列举法,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列举法概念,思考列举法的特点;②在不适宜用列举法的情况下,探讨描述法的重要性。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集合、列举法和描述法。在问题指引下,学生高效习得集合的概念和重要性,节省理论知识理解与学习的时间,让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三)借助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
在知识探究环节,教师应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自主分析、判断、学习、交流,将学生讨论获得的内容与教师讲解内容有机结合,高效完成新知识学习。例如,在探究知识,实际运用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由学生在小组方式下探讨怎样表示不等式x-7<3 的解集?各小组开始回顾所学的不等式相关知识,通过探讨发现解集中元素的特点,共同验证x是实数,同时x<10,组员分享解集表示的看法,最终统一答案,即解集表示为{x∈R│x<10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轻松掌握知识并能够在后续阶段合理运用。
(四)组织实践活动,实现减负增效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一方面要做好作业内容选择,另一方面要创新作业形式,如采用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巩固与运用知识,让作业更加有探究意义,不再采用题海战术达到巩固目的。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请你阅读相关资料,用简单的报告阐述你对集合的认识。学生会利用资料完成学习,借助互联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减负与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