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视角下脱贫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2023-04-19邵忠祥
邵忠祥,蒋 琴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教育扶贫,是以教育为工具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1]。基本逻辑是通过加大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投入、改进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方式、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育质量,从而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赋予贫困地区自身“造血”的机能,进而使贫困地区达到持久、根本脱贫,既是以往对于“教育扶贫”问题研究的理论逻辑,也是各级政府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2]。其基本前提是保证教育质量,没有质量的教育,读多少年书也与脱贫无关。在脱贫攻坚阶段,为加快教育扶贫力度,我国下发的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都强调教育质量在促进教育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如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9 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基础教育关系到每一个人,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性工程。”“着力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上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3]。从政策文件到国家领导人讲话,都强调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可以说,教育质量是确保教育脱贫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任何教育,再好的外部条件,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实现。如果学生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动机,再好的外部条件,再好的师资队伍也难以保证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脱贫攻坚的成果也难以延续。因此,本文从学生学习动机的角度,去调查脱贫地区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寻找提高脱贫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路径。
一、学习动机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与期望价值理论、目标理论、归因理论、自我价值理论与自我保护理论等。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认为人的需要受七种基本需要驱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教学的启示是,每一个学生都带着独特的个人需要走进课堂,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学生会因为老师所创设的课堂氛围而激发不同程度的动机[4]234。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Edward L.Deci)和瑞安(Richard M.Ryan)提出,该理论认为,当学习者认为他们有高度的自主性并自愿地参与一项活动,而不是因为他们被外部控制时,他们就会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去学习。认为人的行为受三种普遍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的强烈影响:即自主性(控制自身状态的冲动)、胜任力(体验掌握控制的冲动)和心理关联性(与他人互动、建立联系和关心他人的冲动)[5]117。认为行为由自我决定的个体在兴趣、自信、坚持性和创造力等方面均好于行为非自我决定者。自我效能感理论(selfefficacy)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Bandura)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动机概念,该理论主要讨论学生在面对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是否具备胜任能力的一种信念或主观预期。一个人的能力信念越强,就越愿意做努力的付出,也即动机越强。Schunk对自我效能感与成就追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后指出,当儿童采取短时目标、教育儿童使用特定的学习策略、取得好成绩后得到未曾预料的奖励,或者只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付出了努力就给予奖励都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信念和学习自我效能感[6]。成就动机理论较早由心理学家默里(Murray)、麦克里兰(McCleland)提出,默里把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麦克里兰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种倾向。后来,阿特金森(Atkinson)对成就动机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形成成就动机与价值理论,认为趋向成功的动机等于对成就的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预期以及成功的诱因三因素的乘积。个体的成就动机是个体趋向成功的倾向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合力,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等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对失败可能性的主观估计与失败的诱因三者的乘积的函数[7]。后来Eccles(Eccles et al,1983)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对完成某个目标的动机,与完成这一目标的期望、任务价值以及完成这一任务的成本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行为的动机。目标理论是20世纪80 年代前,由尼克尔斯(Nicholls,1976)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人们从事各种成就活动,其目的是提高或显示自身的能力,以获得成就感或胜任感。在此基础上,德韦克(Carol S.Dweck)[5]121提出了目标定向概念。这一概念包括两种,一种是掌握目标定向,即学习者专注于提高能力或理解。持这种观点的学习者,认为能力是可塑的,往往喜欢新颖且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学习中更愿意花费精力,更愿意应用高阶认知技能,即使失败也会坚持不懈。另一种是表现目标,持此种观点的学习者认为智力或能力是固定的、一种相对稳定、不易改变且无法自身控制的特质。表现性目标又可分为表现趋近目标和表现回避目标(Senkot等,2011),采用表现性回避目标的学习者努力避免让自己看起来不称职,遭遇尴尬或被认为是失败者,采用表现趋近目标的学习者则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比其他人更有能力[5]121。另外,洛克(Locke)等人提出目标设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学生的目标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实践,包括在课堂中投入努力的程度以及他们的成就水平,其影响方式是,目标通过三种方式影响表现和成就(Latham et al.1994)。一是目标通过导向和聚焦影响表现;二是目标会影响个体愿意投入努力程度;三是目标会影响个体在寻求目标过程中的坚持[4]245。与动机相关的一个理论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系统阐述了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是如何影响动机的。这一理论认为,在学校学习中,学生通常把自己的学业成败归为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自我价值理论也是影响学生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理论由科温顿(Covington,1984)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人有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的需要,强调维护和保持个人的自尊,保持自己个人的良好形象。自我价值理论试图解释在学校实际教学中,学生是如何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逃避或放弃努力学习的,如制定一些不可实现的目标,把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于教师水平,自我设障,拖延学习等,目的是寻找借口维护自尊。
关于动机对学习的影响研究,相关的研究表明,动机并不直接对学习产生影响,它只是学习的一个助推器,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与兴趣、情绪、学习的需要以及诱因等因素相关。当学生对某个主题感兴趣时,就会激发他们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和探索。即使有些学生一开始对某一部分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但是他们也可能在体验到成功后慢慢形成个人兴趣[4]227(stipek,2002)。情绪也是影响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俞国良等人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学业情绪有利于灵活地使用学习策略,消极的学业情绪则会导致学生坚持刻板的策略[8]。期望也是影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期望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预期。当学生对一项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期待时,他们的动机水平就比较高,反之降低动机水平。关于哪类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较大,王振宏、刘萍的研究发现,内在动机会通过直接影响学习策略而间接影响学业成绩[9]。郭衎、曹一鸣基于我国东部某省的25 000 多名8 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内部动机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更大,性别、家庭结构和地域性质对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有限,但随着学生内部动机的增强,外部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会逐步由积极转变为消极[10]。
总体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一方面探讨影响动机的相关因素,另一方面主要是采用国外的相关动机理论,进一步证实各种动机理论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的。但是,在结合这些动机理论,为分析教育扶贫过程中一些学生厌学、辍学、逃学等状况的原因还显不足,特别是通过各种动机理论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匮乏的基础上,寻找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基础上的研究还显不足。因此,本研究借用相关的动机理论,探讨教育扶贫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从相关动机理论的视角,寻找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学习动机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控辍保学,不注重学习动机的激发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扶贫,不只是防止学生辍学,确保学生留在学校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比如G 省的C 县,经过一年的努力,确保了所有的适龄儿童,特别是已辍学的中小学生都返校了。但是,调查发现,即使这些学生已在教室里学习,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动机匮乏,经常逃课、旷课,甚至中途辍学,这些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处于一种隐性辍学的状态。所谓隐性辍学,指学生虽处于学校和课堂中,但基本不参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身在心不在,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他们在籍并完成了规定的课时但没有真正投入学习中[3]。相关学者的调查发现,只管劝返,不管学生是否真的学习,即使学生都回校了,都在教室里“学习了”,但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不是学生到了教室,教学就发生了,学生文化素质就提高了,这样“毕业”出去的学生将来也很难脱贫。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对知识的理解过程,而不是知识的传送过程。人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事件的影响,而是在追求目标时主动选择、实践、注意、忽略、反省并做出许多其他决策的过程[4]。教育扶贫不仅是以扶贫为手段让学生上学、在学那么简单,也不仅是使贫困家庭有钱送孩子上学、学校拥有宽裕的办学条件便足够[5]。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中途辍学被劝返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差,又经常旷课,导致这些学生前后知识之间断裂,根本无法听进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导致他们更加厌学,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一有机会就逃出学校,造成恶性循环,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扶贫效果。调查中,一些老师反映,对于经常逃学的学生,上面来检查的时候,就请这些学生到教室里面坐好,待检查结束后,学生又会离开学校,继续自己的逃学生涯。这些学生也乐于这样做,毕竟不需要自己在教室里面受罪。但是这样的扶贫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教育还是真的教育吗?党中央提出,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但是,在个别领导干部眼中,学生只要在校、到校就算完成了扶贫任务。这种教育扶贫方式并没有让那些辍学生受到真正的教育。教育扶贫作为“扶智”目的和育人方法的统一,更没有在行动中发挥教育扶贫应有的教育学意蕴[5]。
(二)对劝返的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辍学后,因为没有完成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扶贫政策的压力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都非常担心学生辍学完不成基本的学业而使政绩受到影响。为此,地方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对中途辍学的学生进行劝返,其目的是让学生回校学习,完成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不了高中的学生可以免试进职业中学,学习专业技术,找到工作,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脱掉穷根,彻底摆脱贫困。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通过劝返回校的学生,学校缺少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调查发现,辍学生回校后,又回到原来的班级学习,由于前期落下的课程太多,此时已无法补上。在教室里听课,对长期辍学、逃课的学生来说,基本是听天书,他们无法理解课程知识,书本知识对这类学生来说,已失去了基本吸引力,其认知内驱力丧失殆尽。而学校举行的各种知识测试,这类学生基本无法回答,不可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长此以往,导致这类学生在学习上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于是破罐子破摔,干脆彻底放弃学习。于是出现学生中途辍学,教师去劝返,回校一段时间后又辍学,教师又去劝返的恶性循环现象。由于教师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如何劝返学生回校上,效果不明显。一位老师说:“我们就说知识改变命运之类的话把学生劝返回来,他们回校后没有几个是来学习的,他们来来去去,不把学校当回事,他们上课不是说话就是睡觉。”另一位老师说:“我们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派出所、司法、村干、帮扶干部、初中和小学相关老师等组成的劝返工作组,主要通过老师的劝说,用身边的案例向他们进行读书改变命运的理想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往往流失在外的学生都是比较特殊的,他们有的是家庭原因,要么是父母离异,要么是父母感情不和,要么是留守儿童,也有自身原因。总之,这些学生都是学习比较滞后的,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完成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老师很无奈,不严格要求,又失职,对他们稍严厉一些,可能又旧病复发——离校出走。这样老师又去劝返,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对劝返回校继续学习的学生由于缺少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仍然让学生到相应的年级和班级上课,至于如何保证这些学生能安心学习并学有成效,方法不多,成效不明显。大多只是采取一些说教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已,而至于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利用有效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后来通过教育去脱贫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和能力基础方面,则缺乏有效的措施。
(三)评价重视分数和升学率,对后进生期望水平低,学生失去学习内在动力
期望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预期。一个学生只有当他对学习抱有积极的期待时,他才有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在教育成为个体追求社会地位上升的主要途径甚至唯一途径的现实背景下,义务教育同样深受影响,表现为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考试分数和升学率高低成为评价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的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无故霸占学生音体美课堂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是必然的。当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没有升学的希望,失去通过考试实现社会地位上升的机会时,他们就成为学业失败者,于是产生了厌学心理从而过早地放弃学习,失去学习的内部动力。在这些学业失败的学生看来,学校是无聊的,无趣的,他们对学校是缺乏感情的。我们对一所农村初中调查发现,该校2020 届毕业班共282 人,中考达到当地市重点高中分数线的只有3 人,加上该市重点高中的配额生,总共录取19人,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只有6.7%。升入其他普通高中共51人,占18.1%。能升入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总共只有70 人,占毕业班总人数的24.8%,这意味着其他的212 名学生只能进入中职学校或外出打工。而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能升入重点大学的希望也是渺茫的,甚至考进一般的二本院校都难,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要想通过升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已完全丧失,成就动机基本为0。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农村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失去吸引力是正常不过的。
另外,低升学率导致的结果是农村父母对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了低期望。农村学生上大学主要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主,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给一些农村家长带来了思想上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一些家长中升温。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只是读完初中,“孩子能读完初中就可以了,初中读完了就可以去打工,现在大学生毕业也是打工嘛,等读完高中,读完大学了,到时找不到工作又去打工,还不如早点去打工挣钱”。另外,调查还发现,在一些民族地区,还存在早婚早育现象,在G省的C县,有14岁就结婚当妈妈的农村女孩。学校方面,为了能提高升学率,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实验班和普通班,美其名曰因材施教。这种不合理的分班方式,导致普通班的学生在心理上已被学校和教师暗示,产生“我分在差班,我是差生,教我们这个班的老师肯定也是这所学校里相对较差的教师”的主观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自我暗示,导致这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长期以来,这些班级的升学率较低,学生升学无望,主动放弃学业,而选择辍学的学生不在少数。“反正成绩也差,上不了高中,还不如早点辍学,干点其他的事情。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也很难,有些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还不如一个打工的初中生,读那样的大学也没意思”。这种来自身边的案例在不断地影响这些成绩差的学生,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内生动力。“上不了好的初中,就很难上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意味着找不到好的工作”的思维模式,导致当前很多学习不理想的学生过早地放弃了学习。
三、对策建议
脱贫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除了提供各种条件,确保学生不因经济等原因辍学之外,更本质的是怎么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认真学习,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要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就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隐性辍学问题并不是经济问题引起的。在政府经过多年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后,学生因为经济情况而辍学的因素已经非常少,当前农村学生有“两免一补”、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贫困生的建档立卡等项目,在经济上已能确保学生安心在校学习。目前造成农村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辍学、隐性辍学是巩固教育扶贫成果的重要障碍。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成不了学习的主体,只能被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样再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都很难实现巩固教育扶贫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回归义务教育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义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素质要求上,要求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做到“四有”,对象上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要纠正违反《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的做法,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把义务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对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学校,要严格处罚。只有站在教育本质的立场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之于人、之于社会的功效和价值,使贫困人口获得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7]。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师等,要对全体学生做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即使不能升学,也要好好学习,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有知识、有志气的中国青年,激发学生从小树立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远大目标,而不只是为升学。回归教育本质的义务教育,才能为学生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基础,学生才能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不受功利教育思想的影响,安心学习。
(二)对劝返回校学生和隐性辍学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增强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
辍学返校的学生和虽然不辍学但整天在学校混日子的隐性辍学学生,这些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很低,对学习没有信心,因此要做好专门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采用单独分班的方式,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补课,弥补他们落下的基础知识。多鼓励,少批评,注重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营造不歧视学习效果不良学生的良好氛围,鼓励这些学生积极表现,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实在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这些学生至少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方面有所进步,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义务教育顺利完成,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感兴趣的学科的学习,在某一方面有所造诣。在毕业后,可以选择中职学校的相应专业进一步学习深造,将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
另外,要丰富学校的育人环境,改变过于单调的学校生活。学生辍学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过于单调的学习生活有关。很多学校学生除了每天上课、写作业之外,缺乏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如果学校生活丰富多彩,不拿升学率和学生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厌学的学生自然会有所减少,有研究发现,学校生活单调、没有吸引力是导致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厌学辍学的重要因素[9]。因此,建议学校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定期举行各种文娱活动,让那些成绩虽然一般,但是有文娱特长、体育特长的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是丰富的,他们因为在某些方面有好的表现,而不断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从而热爱学校,自然会专心学习,学有所成。
(三)探索增值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一定程度来自我们对教育的功利性评价,这种评价给学生带来的认识是学校教育就是升学教育,如果没有升学的空间,那么在学校学习只是陪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成绩不优异,自然缺少学习动机,不管老师给学生灌输多少关于学习的重要性的知识,但是只要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自然激发不起学习动机。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学业表现越差,会显著地增加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概率。这种学业表现差体现为平时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升学的可能性。有人提出要赶快普及高中教育,来提高农村学生的可获得性,但即使保证都能升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质量太差,再上几年高中也不能提高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应从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面探索学生在各方面发展的途径,只有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在学校能取得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前,应进一步研究增值性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建立一个长期追踪学生学习全过程、全要素的系统,形成全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1]。让那些即使升学无望的学生,也有在学校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恢复教育评价的育人功能,才能真正留住学生,留住了学生,也才能够有机会通过学校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学校的评价,不能搞一刀切。要考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具体要求,合理制定评价指标,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农村中小学在办学理念、日常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的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巩固教育扶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