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装剧讲述中国故事的几种思路
——以《梦华录》为例

2023-04-19高琦书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3期
关键词:梦华符码茶文化

高琦书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对于电视剧艺术来说,是未来主要的探索方向。电视剧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其以生动的叙事方式和独有的讲故事方式,成为国际传播主阵地上的重要力量。

中华民族历史中可供拍摄成电视剧的题材不胜枚举。另外,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播出终端的多样化,也使得电视剧的国际传播渠道愈发通畅。在这种情况下,提升电视剧的内容品质、创新叙事方式、提升话语质量,就成为古装电视剧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优秀古装电视剧连续推出,相比现实题材电视剧,古装电视剧直接以历史文化内容为题材,较容易找到叙事支撑点,围绕某个历史符号来设计人物形象,以“非虚构”等创作方法来设计故事情节,比较容易形成更广泛的共情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海外收入排名前十的电视剧中,有9部是古装剧,如《赘婿》《庆余年》《梦华录》《沉香如屑》《苍兰诀》,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频频掀起观剧热潮[1]。这些热播古装剧在历史认知度、情感共鸣度、人物熟悉度、情节逻辑度等各个维度,都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既可以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可以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互鉴。

以《梦华录》为例,该剧改编自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述了几位女性在繁华的宋代历史场景中的励志故事。剧中不仅对人物角色进行细致刻画,也创新表达了宋代标志性文化如茶、服装等,将宋代市井生活与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在众多古装剧中,《梦华录》启发了讲述中国故事的几种新思路。

1 从性别主题入手,以“她经济”视角探索题材创新

“她经济”又称“女性经济”,是指围绕女性消费形成的特有经济圈和经济现象。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近年来,“她经济”已经影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遍布大街小巷的网红奶茶店正是“她经济”在饮食文化领域的反映;各大旅游景点的饰品店、民族服饰店是“她经济”在旅游文化领域的反映。影视剧中女性角色所承载的叙事分量越来越重也是“她经济”影响力的明证[2]。《梦华录》无疑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电视剧,其创作主题是女性的成长到成熟的过程,表达和鼓励女性独立。而这种叙事特征,正是“她经济”视角下“她文化”的电视表征。

电视剧作为信息与文化的载体,是“她题材”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她题材”是由“她经济”发展而来,近几年在影视领域逐渐兴起,一般是指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展现女性力量和自我价值,共同探讨当下女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她经济”背景下,关注社会现实中女性独立与成长的“她题材”电视剧塑造了不少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荧幕形象,其独立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为现实中身处困境的女性提供借鉴和引领。

《梦华录》作为国产古装剧,以女性为主体人物借古讽今,探讨和反思自古以来的女性困境,通过描写和刻画出女性人物追求经济独立来摆脱所处困境,以呈现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认知。剧中对于女性追求经济独立的描写最为直接,例如,赵盼儿最初想通过嫁人摆脱自己的贱籍和商妇身份,却遭高中探花的情郎背叛;孙三娘原本是想通过自己的儿子达成穿戴凤冠霞帔的意愿,但儿子和丈夫却抛弃了她;宋引章是想通过嫁人和求助别人来脱去贱籍,却被周舍骗取钱财险些丧失性命。但三人不屈服于现实困境,重新振作后决心留在东京开始经商之路,打破宋朝女子不能开酒楼的规定,最终实现经济独立进而过上了幸福生活。

“她经济”的崛起冲击着影视行业,涌现了大量迎合女性观众喜爱的“她题材”剧目。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经济上的独立与自主使其消费能力也在日益增长,女性的消费能力不自觉地成为电视收视率的关键力量,进一步促使女性意识在电视剧中创新表达。国产古装剧《梦华录》在题材上突破性描述,借古表今,融入“现代精神”和“女性觉醒意识”。首先从能力上正视女性人物的个人魅力,如赵盼儿精通茶艺,孙三娘做得一手好果子,宋引章有着高超的琴艺,她们的这些能力与女性特征相得益彰,是帮助她们在繁华的东京成功经营“永安楼”的关键因素。其次,从行动上展现女性自我觉醒意识和能力,如赵盼儿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谋,一眼识破周舍在风月场上的骗人伎俩,又以身犯险理性策划拯救出被虐待的引章[3]。

从“她经济”视角展现女性在中国历史中的文化存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女性形象,是对现实世界中不少女性因家庭婚姻关系无法实现真正的经济独立的映衬,是对男女平等思想的呼应。剧中鼓励女孩子要有风骨,塑造了面对男人背叛时却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三位女性形象,深受海内外观众的称赞和认可。万千女性同赵盼儿一样,独立与自由,坚强与从容,坚定与勇敢,她们在各自的领域奋斗拼搏,努力发挥自身的内在力量战胜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在女性独立意识热潮的大背景下,女性形象在国家传播中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还是现实中的女性形象,都作为一种传播符号,向世界传播着国家形象。影视剧以中国女性故事为载体,让世界了解现代女性形象,赋予全球女性力量,呼吁新时代女性认可自己,积极找寻经济独立的价值所在,同时对陷入困境的女性起到引导和警醒作用。

2 从传统文化入手,以通用文化符码探索叙事创新

1967年,罗兰·巴特在其著作《符号帝国》中阐释了文化符码的概念。在该书中,作者把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看作是一种独特文化的各种符号,并且展开了深入思考。文化符码的概念后来由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发扬光大,用于揭示文化表征实践过程中文化符码编码和解码的现象[4]。

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一套文化符码体系。这种遍布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文化符码,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符码一经形成并被时间确认,对于整个民族而言,不再是一种普通的活动,而转化为一种仪式、一种情结,乃至一种文化模态、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

另外,文化符码有通用和非通用之分,通用文化符码必须经过百年以上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当这种文化符码和当代艺术形式相融合的时候,还必须体现出正能量和文化创新价值。在这方面,《梦华录》显然深谙此道,该剧所挖掘并展现的文化符码都具有通用价值。

2.1 茶文化符码与叙事创新

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典范,包含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茶文化传承与古装剧结合,可以提升茶文化传承效果,又能实现国产古装剧的创新发展。《梦华录》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兴盛时期,在宋代,中国的茶文化达到了高峰。剧中除了展现美人佳景和女性魅力外,也还原了当时饮茶、斗茶、点茶等场景,尤其是对点茶进行了细致的设计,“碾茶、热盏、击拂、水痕”这些工艺流程都一一呈现。女主赵盼儿关于茶百戏的呈现镜头表现出宋代市井文化的细节和真实的生活气息,也成为这部剧文化特征的经典镜头。

非遗茶百戏又称水丹青,是表现字画的独特艺术形式。剧中对制作流程的细节展现,充分体现了茶文化的历史价值,以此唤醒观众的文化传承意识。采用影像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注重视觉效果的同时将我国优秀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体现出来,进而促进非遗的传承和推广,让世界更好地倾听传统文化的声音。

2.2 宋代名画文化符码与叙事创新

经典名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幅画,也是历史的沉淀、文化的表征。在宋代,挂画被称为“文人四雅”,不只是官宦人家喜欢挂画,普通老百姓同样喜欢。《梦华录》利用场景布置将名画展现出来,这是对经典名画的“再创作”,让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对名画有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提高了观众审美能力,也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例如,茶铺为了吸引文人墨客,墙上悬挂的是由五代南唐画家徐熙创作的《雪竹图》、北宋画家范宽所作的《溪山行旅图》等。剧中曾多次提到的《夜宴图》,便是大名鼎鼎的《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被称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作者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画中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载舞行乐的场面,分为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等五段场景,不仅色彩绚丽清雅,而且构图极具想象力,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梦华录》借用画作陈设这种创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对名画进行传播、普及和推广,使受众易于接受和理解,有助于激发传统画作在新时代的内在活力,抓住传统艺术传承的新机遇。名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与影像艺术结合,将名画的精神内涵与现代艺术灵感融为一体,让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经典名画的艺术魅力,拉近百姓生活和传统艺术的距离。

2.3 歌舞文化符码与叙事创新

歌舞作为媒介,为解读传统文化开辟道路。《梦华录》中赵盼儿的一场“花月宴”让观众梦回大唐盛世,对名画《簪花仕女图》和《捣练图》传神的演绎,唯美再现了唐宋风情,让人陶醉其中,似真似幻。《捣练图》为唐代画家张萱所作,表达的是唐代女性开放、独立的精神。舞台上由男扮女装的何四演绎,诙谐生动,表达出赵盼儿对男女平等的追求。而引章的仕女眉形完全仿造《簪花仕女图》,此画为唐代画家周昉所作,画中女子体态丰腴,尽显大唐雍容华贵的气度,舞蹈表演也符合宋朝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的口味。舞蹈的惊艳在于对名画的敬畏,扛起了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大旗,创作出符合国人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作品。

舞蹈的背后是一种身体文化符码。身体一旦成为信息传播的符号,便具有了持久性,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会被保存下来。一场“花月宴”包含了诸多文化内涵,把传统文化运用得自然又和谐。例如河南卫视出圈的《唐宫夜宴》,水下表演《洛神赋》《只此青绿》等,这些作品不仅将中国古典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还加入了许多现代化的理解,是对中华文化瑰宝的二次创作,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3 从媒介赋能入手,以文化自信提升传播效能

媒介赋能,即通过创新方式赋予媒介更大的发挥其效能的可能性空间。媒介赋能中的“赋能”一词,最初源于管理学中的“empower”,强调激发组织成员的能量,被理解为“赋予能量或赋予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即是一种技术赋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在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基础上,将媒介定义为一种携带讯息的物质,认为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可视为一种媒介。而爱因斯坦认为物质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有这些理论,都为媒介赋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即在传统技术赋能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赋能方式,如管理赋能、情感赋能、材料赋能、程序赋能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理解为,深度研究媒介的物质性,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为媒介赋予更大的能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媒介传播形态,或者说使传统媒介具有“三头六臂、火眼金睛”,从而提升传播效能。那么,《梦华录》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3.1 管理赋能,通过主流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助力文化传播

从官方话语到民间话语,主流媒体和短视频平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致力于推动中国故事的讲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5]。《梦华录》导演杨阳在筹备之初就查阅了大量宋朝的书籍、古画,也去了很多地方采风,以期创作一部古今题材碰撞融合又具有宋式古典之美的剧作。主创团队依据宋画找准剧集的美学定位,将新时代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建构。其中对婚姻议题和女性议题的探讨极具现代意识,不仅在各大社交平台引起热议,也深受各大官媒的赞扬,如中国日报网、人民网、新华社、中国妇女报等都赞扬了剧中的现代思维和女性力量。

该剧开播之初,便在短视频平台的官方账号发布预告片,后续参照剧情内容发布《你好,宋潮》片尾小剧场科普宋朝外卖、喝茶、吃冰等文化知识。同时发布拍摄花絮、精彩剧集内容等,增强观众对剧中人物的角色认同,从而扩大该剧集的传播范围。《梦华录》利用短视频进行文化传播更契合受众的观赏需求,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通过掌上小屏对茶百戏、点茶等高光剧情进行回顾,有利于助推观众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意蕴,进而丰富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之,影视行业要实现高质量管理赋能,除注重作品制作精良、内容丰富外,也要积极拓展有效传播渠道。《梦华录》借古装剧之“手”,以文载道,创新中国故事叙事形式,润物无声地传播中国文化,传扬中国声音。

3.2 材料赋能,借助“非遗和服饰元素”折射文化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特质,电影《封神》在策划之初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注重突出商王朝的“白色”的特质,可以看到电影场景处处都以白色为主基调。当然,颜色只是文化材质中的一个维度。同一个电影换作不同的国家来拍摄制作,给人带来的材质感是不一样的,比如电影《忠犬八公》有日本版、美国版以及中国版,三部电影内容大同小异,但日本版注重风土人情,美国版注重文化冲突,中国版则注重代际情感的融合。同样都是以“狗”为叙事对象,但在给狗这个角色(媒介)进行赋能时,所采取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梦华录》将非遗茶文化和宋代服饰作为赋能介质融入故事叙述中,是对传统文化的优化改编,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宝贵经验。剧中蕴含着中式美学,尤其是女主赵盼儿通过展示茶百戏让非遗在影视剧中生动起来。随着影视剧的走红,非遗产品走入百姓生活,观众开始沉浸式地体验宋朝美学,穿宋制汉服、体验宋代点茶等,这进一步提高了观众对于非遗传播的参与感,拉近了观众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距离,有利于观众爱上非遗。一个朝代的服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气质,宋代服饰的主要特征是大雅,颜色以浅粉、素白、藕色等为主。《梦华录》中服饰古朴雅致,以宋代瓷器为灵感来源,色彩提取釉白的配色、绣法借鉴瓷器裂纹组成的服饰让整部剧充满了宋韵素而雅的质感。服饰是文化的象征,该剧以服饰元素对文化进行赋能,活化了宋代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文化价值。

3.3 情感赋能,树立茶文化认同感

中国饮茶文化历史悠久,从媒介结构来看,茶文化的发展取决于四个要素:一是人对茶与健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这是认知论层面的问题;二是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三是“水”的过滤与加热方法,这其中就包括茶具的材质制作使用,重点是水和茶具材质之间的关系;四是制茶水的方法。唐代陆羽的《茶经》对以上四个要素均有涉及,应该说,制茶方法先后经过了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几个发展阶段。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点茶在中国茶道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代人对茶文化的了解更加精细,但快捷的生活节奏消解了中国茶文化中所凝结的“形意、诗意、禅意”内涵。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上,很多人都期待拥有这样一份宁静。

《梦华录》所做的,就是挖掘了“茶”这个媒介的情感价值,从而进行情感赋能。《梦华录》在题材上瞄准市井生活,将茶文化融入叙事,通过茶汤巷老板胡掌柜与赵盼儿斗茶的场面对点茶流程进行了细致呈现,一方面传递了茶文化的美学价值,让宋代茶文化进入观众的视野,直观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6];另一方面引发的文化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使得观众将自己代入其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体验宋朝精致、趋雅的生活。

茶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发展至今,行茶事逐渐成为当代人生活之日常。在生活压力繁重、浮躁不安的当下,现代人所推崇的生活美学与生活态度与宋代文人的雅致“慢生活”相契合。随着剧的热播带火了“围炉煮茶”,它的火爆使得新中式茶馆逐渐活跃起来,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创新回归,是当代年轻人的一次精神释放,唤醒了年轻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共鸣。

茶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构成部分,传承茶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7]。《梦华录》在继承和弘扬茶文化的过程中,树立起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高度的文化认同感,使得受众在消费的过程中感受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出全新的生命力。

4 结语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核心在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价值,进而提升和增进海外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中国电视剧的出海之路正在逐渐拓宽,这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体现国际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相信更多中国优秀的电视剧将走进更多国家,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梦华录》对宋代美学文化的体现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海外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部剧对海外观众理解宋代“茶百戏”与宋代名画具有重要作用,无形中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构建中国国际形象与话语体系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梦华符码茶文化
Evolution of Subkilometer-scale Impact Craters on the Lunar Maria as Constrained from Mini-RF Data and Topographic Degradation Model
领略宋朝极致生活美学——读《大宋梦华》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电影符码解读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茶文化的“办案经”
无题(1)
符码的游戏艺术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