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新闻评论之创新
——以成都大运会短视频新闻评论为例

2023-04-19苏诗尧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3期
关键词:大运会隐喻观点

张 雨 苏诗尧

(作者单位:1.四川日报社;2.成都理工大学)

2023年7 月,成都举办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 500名大学生运动员同台竞技,逐梦成长。成都大运会既是国际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之战,承载着运动健儿的青春梦想,也是新闻媒体的验兵之时,反映着主流媒体在国际性体育赛事报道中的多终端叙事能力和水平。本文以成都大运会新闻评论内容的创新为出发点,探讨融媒体大背景下,新闻评论如何创新,如何以新思维和新方法,在热门话题、热点报道中注入专业内涵和正面价值,找到独特的评论角度,即以微场景进行论证转换;以微隐喻进行观点转化;以微散文进行情绪调动,打开更广阔的视野,为受众提供更加客观、有新意的新闻评论内容。

1 以微场景进行论证转换

大型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叙述描写类,如消息、通讯、特写等;二是说理论证类,如新闻评论与理论分析。两者相辅相成,叙述类报道为评论或理论提供最新事实的动态;评论或理论分析根据最新事实动态提炼观点、表达态度、讲明道理。传统的新闻评论以文字为主,或者是画面加文字,大多是根据核心论点,按照论证层次逻辑联系,有先有后、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这种论证模式优点在于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评论的外延和内涵在不断变化,需要进行内容、表达、呈现、模式等创新,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价值。但现阶段不少短视频新闻评论仍“照搬”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论证方式,只是将“笔写”变成“口播”。对于文字,受众能够反复阅读,并进行回味、思考、论证。而短视频的口播声音转瞬即逝,缺乏回味空间,受众可能“看一句忘一句”。这样的短视频新闻评论不仅表现力、感染力不足,还给人以僵化呆板之感。传统新闻评论的论证优势是逻辑严谨、层次分明,注重准确、生动、深刻,而短视频评论的论证呈现方式,要更注重“新”。“新”在以微场景进行论证转换。一条传统新闻评论由多个论证层次组成,一条短视频的新闻评论,则由多个微场景组成,以“场景的转换”替代“论证的转换”。

例如:“川观新闻”的短视频《中国式现代化100问成都大运会特别策划丨第27问(视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利用总分结构设置场景。

总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评论员指出:发挥着四种重要力量。

分论点1:自然力量,锻炼强身健体(画面切换到个人跑步场景,论述体育与个人的关系)。

分论点2:精神力量,凝聚思想共识(画面切换到集体运动场景,论述体育与集体的关系)。

分论点3:社会力量,体育与政治、经济、教育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汇集磅礴合力(画面切换到拼搏、育人等场景,论述体育与社会的关系)。

分论点4:文化力量,促进中国体育同他国体育在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中共同发展(画面切换到橄榄球、网球、射击等场景,论述体育与世界的关系)。

4分9秒的短视频,讲述不足千字,将文字论证的各个层次变为微场景,通过不断转换微场景,层层递进,逐一论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挥着四种重要力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准度、锐度和力度。一般来说,大型体育运动赛事都会有让人铭记的时刻和耐人寻味的细节,将赛场内外的焦点、热点,用有趣生动的微场景进行呈现,可以实现新闻评论内容的丰富、视野的拓宽和传播效果的多元化。而且,每一个微场景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经由评论员思考的逻辑关系构成,并随着论证层次的深入而不断变化。视频正是通过一个个细致又切题的场景设置,吸引和引导受众。以微场景进行论证转换,需要由小见大、见微知著,用精准的“点”,引发受众共鸣。

认知叙事学家戴维·赫尔曼指出:使故事成为故事的,是“文本或话语中明确的提示”与“读者和听众借以处理这些提示的认知”的交互作用。叙述学家艾伦·帕尔默指出:“如果小说的一个场景或人物深深打动了你,回过头来看,是否你有时会惊奇地发现,作品对场景的描述仅有寥寥数语,对人物的刻画也着墨不多?是否会发现,是你自己的想象力充实了相关场景和人物形象。”[1]从二者的表述可以看出,“微小”的故事线索,也可以引出受众思绪的“大”和“著”。短视频新闻评论时长只有几分钟,微场景的作用是要调动受众思维,加强受众的体验,激发受众的想象,让受众与场景共鸣共振,更好地理解事件背景和内涵,进而接受评论主题。

2 以微隐喻进行观点转化

观点(论点)是新闻评论的核心要素。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新闻信息逐渐由“传播”转向“解读”,受众更希望接收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有针对性的解读,以获得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同样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舆论场上的观点如何五花八门、媒介形式如何迭代,创作导向正确的优质新闻评论、做好内容供给,永远是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但是,强行灌输观点,可能让人反感。如果以微隐喻的方式来转化观点,先让受众被隐喻吸引,进而按隐喻蕴含的方式思考,那么受众就较易接受评论的观点。

之所以较易接受,是因为隐喻思维具有特殊性。一个隐喻使“两个独立的领域融合为一个认知和情感的关联,而方式就是用直接适用于其中一个领域的语言,作为观察另一个领域的透镜”[2]。研究隐喻的美国学者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认为,“隐喻是富有想象力的理性”[3]3,“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3]171。也就是说,隐喻就是调动受众的想象力,由形象而理性,由一个领域过渡到另一个领域。例如,在“光阴似箭”这个成语中,以射出去的箭比喻时光飞逝。这是“以熟悉喻陌生”,接受前者就较易接受后者。但熟悉的隐喻反复使用,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要让受众有新鲜感,还需要“以陌生喻熟悉”,将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变得陌生,变得新鲜,造成一种心理间隔,使受众在新鲜意象中重新发现和认识世界;同时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推荐机制,吸引更多用户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和解读。

短视频新闻评论以小切口切入,讲求生动、有趣、新颖。成都大运会期间,四川新闻网推出评论《当大运会遇上甲骨文,你会想到哪个字呢?》,评论游泳比赛却不只写比赛,而以甲骨文“永”字的图案作为意象,形成微隐喻,表示“永”字就像运动员在水中奋力向前游去的样子,抒发一种奋力拼搏之感,用全面的解读、生动的现场、丰富的资料画面、多样的拍摄制作手段去阐释,兼顾深度、广度、传播度,令人耳目一新,形成了知识与信息的高效输出。

这种以微隐喻进行观点转化的评论,化观点为意象,化熟悉为新鲜。评论员将两个独立领域融合为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关系,构思隐喻时,已嵌入自己的观点、思想和倾向,将奋力拼搏的观点隐藏于“永”字这个“客观事实”,在隐喻叙事中完成了意义表达,充分阐释了体育运动不应只在赛场,更应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当视频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微隐喻也引导了受众的思考方向,它唤起受众的“想象力理性”,并潜移默化按照评论员设计和划定的方向运行。

在新闻评论中化熟悉为新鲜有三大好处:第一,从评论主体的角度看在于“明理”,即可见、可知、可感的隐喻,从“理”的探究出发,能更好挖掘独特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就事论理、有感而发;第二,从受众角度看在于“启迪”,让具象、生动又恰如其分、合乎情理的隐喻引发更多共鸣,突出人情味,实现新闻评论从“抽象”到“具象”的可视化传播,以及传受双方的“会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第三,从评论作品的角度看在于“审美”。生动的隐喻在有限的时长内提升了信息的丰富度,高度凝练、干脆利落、言简意赅的表达,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评论语言干瘪、说教味重,同时还兼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情以物兴,物以情睹,以微隐喻进行观点转化,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这种陌生化表达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作者的个人感受而创作的新闻短视频评论作品更能引起受众共鸣和认同。同理,善用微隐喻的观点转化方式,能够产生大量“同宗”而“异形”的新闻评论,既有助于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实现内涵深化、价值传播,又能开阔受众的视野。

3 以微散文进行情绪调动

评论的功用在于说理。价值传播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思想表达是新闻评论的硬核担当。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以述评为主,具有高屋建瓴、说理透彻、思想深邃、立意高远等特点,但往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教化过多、感化不够,且存在一定的思维惯性。融媒体时代,移动端用户看视频,是通过眼、耳等感官形成“第一印象”,印象不佳,即“看完开头就划走”。要想利用“第一印象”吸引受众,新闻评论不妨加入微散文,可以切入网言网语,先找到一个大众化的视点或一个引发受众求知欲的视点,以抒情写意引发人们对美的关注和感受,让受众先获得审美体验,赋予“思想的旅程”以新意、趣味和意义,再解读观点,思考观点,进而让观者接受新闻评论的思想意蕴。

比如,中国国际电视台(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 CGTN)推出系列评论视频《米娜“行”大运:记者手记》,CGTN中阿混血主持人米娜以短视频日志的形式,记录大运村的所见所闻所感。评论视频借主持人米娜的行进路线,将人物和场馆细节串在一起,这种“形散神聚”的方式,既为评论理性色调增添些许暖色,也为评论者塑造可亲可信的良好形象,让景色与人物共振,形成一股情感力量,令受众感性上接受,让受众愿意看、看得懂、受感染,继而进行理性思索。

人有七情,应外物触发而感动。从镜头空间看,米娜的评论视频在画面景别、色彩上都有独特的影像造型追求,体现着画面构图的“语式”功能,景别的设置与评论者要讲述什么有着密切关联,表明评论者论述的“意指性”。

例如,在大运村,米娜品尝人工智能机器人手冲咖啡,感受不用空调就能降温的“冷巷”建筑技术,探索3D照相亭,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等等。米娜身着色彩鲜艳的长袍行走于大运村,与这些充满科技感的智能机器人、3D照相亭形成色彩对比,视频通过明暗层次、视觉节奏变化、科技赋能让画面突破了时空局限,呈现出奇幻的场景,让人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又如,在大运会开幕、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的时间节点,“川观新闻”推出短视频《大运会遇上三星堆》,呈现手绘的熊猫穿越山水的画卷,同时配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绘画展现大运风采,用改编自国风歌曲《骁》的优美歌词演绎古蜀传说和青春天府,在剪辑方面采用大量跳剪与快速切换,使视频的精彩瞬间得到高效利用和充分展示,降低了受众的理解难度,给观众带来了轻松愉悦的观看体验,有效提升了传播力。

以微散文来调动情绪,关键在于抓住某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空间和时间,缘情写景,将主题“大我”与评论者“小我”不断交织,既观照现实,又重视情境,这种相互交织愈深入,主题就愈打动人心;与此同时,评论话题上升的层面越高,呈现的主题越深刻,受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泛泛而谈的新闻评论难以触达受众,更精准、话题更轻盈的新闻评论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以微散文来调动情绪看似简单,实则要求颇高,因为情感要落至观点的实处,不仅需要“绕理抒情”,更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目前一些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做法是为抒情而取景,看似画面丰富多样,却忽略了景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因此,一方面,以微散文来调动情绪,只有厘清景物与情感的深层关系,才能形成清晰的评论脉络;另一方面,重视画面表达、重视感官体验的微散文,若把握不当,也容易使受众陷入过度视觉倾向和图像黏着的怪圈,使理性思维和情感主线相疏离,甚至会让受众在看完该评论后得出与评论传达的观点完全相悖的观点。这就提醒评论者,要把握好感性张扬与理性表达的度,微散文的情感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只重感官刺激,而应适当地唤起与强化理性认识。

4 结语

笔者通过分析成都大运会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微创新方法,来探讨新闻评论的转型。业界当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过时论”。由于互联网上各类评论、观点层出不穷,有人认为传统新闻评论中存在语言生硬、泛泛而谈、句式累赘等“病象”,便简单粗暴地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予以否定。另一种是“无病论”或“永恒论”。持这种论点的人认为“评论的时代并未过去”,但用来说明其论点的例证,却是2000年前后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评论“黄金期”的一些作品,认为传统不能丢弃,必须保持原汁原味。如此论断,忽视了新闻评论与受众接受之呼应。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均失之偏颇。“过时论”认为一成不变的传统“过时”了,“永恒论”则认为一成不变的传统是“永恒”的。这对“传统”的理解就欠妥。何谓传统?郭齐勇教授认为:“传统其实就是理解者内在地置身于其中的历史。有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理解者,就有什么样的传统。……传统是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不同的人所理解的历史。人们常说,‘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一千个哈姆莱特是对莎士比亚的再创造。”[4]也就是说,传统是人们理解的历史,传统因人们的再创造而鲜“活”。结合历史看传统,任何文体内容形式总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善变则兴,不变则衰。从积极层面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音视频、动画等新形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被引入媒体产品的生产与传播中,新闻评论获得了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改变了以往刻板严肃的形象,从纯文字逐渐发展为与技术相结合的多种表现形式,并适应移动端的传播和分享需求,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成都大运会短视频新闻评论作了有益创新,这就是新闻评论与时俱进的新传统。愿这新传统能薪火相传、星火燎原,促进新闻评论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大运会隐喻观点
大运会上的纺织力量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观点
业内观点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新锐观点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深圳大运会火炬
深圳大运会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