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强大支撑与政治底色
2023-04-19敖祖辉
敖祖辉
(1.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2.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循迹溯源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无论党面临何种形势与挑战,自我革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其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为党的百年风华正茂提供了动力源泉,成为党赓续红色血脉,赢得人民拥护的基因密码,也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提升执政能力的强大支撑和政治底色。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申:“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进一步表明党在革命性锻造中认识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坚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简称《历史决议》)更是把“坚持自我革命”上升为全党意志,将自我革命上升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给出的“第二个答案”[2]。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相关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高度自觉,以及自我革命对于百年大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换言之,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合理性、合法性之根本所在。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话语释义
“革命”一词作为政治术语由来已久,作为一种政治历史现象,《周易》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大意指依靠武力手段的改朝换代的变动。古代中国因为家国同行的文化认识,因此“易姓”等同于“改朝换代”之意。在17世纪末的《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中,它的定义是“新的统治者或政治组织通过武力取代旧的统治”。而后逐步发展演变为新生的、文明进步的社会的迭代更替。西方“革命”概念在近代中西对接、古今转换的过程中简称中国化的“革命”涵义。可见,作为现代政治术语的“革命”,历经“舶来”与“本土”的融合延续使用至今,其内涵释义有三:一是暴力,二是正义,三是现代性。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态表现,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即社会基本矛盾导致的社会变革,属于革故鼎新,用先进的阶级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阶级社会制度。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蕴含社会革命思想的“中国革命”概念开始成为旧中国先进分子的行动指引。列宁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3]。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国情而诞生,通过政治革命取得国家政权,初步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国,进而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政治的和哲学的革命必定通向社会革命”[4]。因此,相较于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破解社会基本矛盾的具有终极意义的彻底革命。
鉴于社会革命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质,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政治革命之后,应然会面临长期执政的系列问题和挑战。换言之,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能否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能否实现长期执政?归根到底,取决于党能否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实践证明,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秘钥,关键在于党要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底色。至此,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成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革命”双核话语体系。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话语的历史嬗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革命”或“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不断革命”,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革命”,直到新时代的“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双核革命话语,形成了“两个伟大革命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重大创新性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生成演进的三重逻辑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任何新理论、新命题的提出都是源于对以往理论抑或实践经验高度凝练后的继承超越再出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觉进行自我扬弃、自我批判、自我重塑与自我超越的一种革命行为的再出场。这一关键命题的出场蕴含着理论、实践和现实三重逻辑语境,阐释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实质。
(一)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立论之基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根基,自我革命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上的时代命题。尽管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献中没有明确提出或形成“自我革命”的概念及其思想理论体系,但并不意味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没有萌发。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自我革命做过明确界定,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区别在于“它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壮大起来”[5]。列宁曾指出:“错误终究是错误,必须对它进行批评,必须为纠正它而进行斗争。”[6]同时,列宁同志把对“错误的态度”视为衡量政党是否履行责任和义务的一把标尺。进而突出表明政党是否敢于承认错误以及纠正错误的重要性。斯大林同志也曾尖锐地提出过“没有自我批评,我们党就无法前进”等等观点。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自我批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等相关理论的重塑与升华,从而实现了党的自我革命命题的理论奠基。
(二)优势与传统:百年斗争积累的实践经验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可鉴之基
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批判精神、斗争精神和革命精神如影随形,注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路一定会充满着坎坷与磨难。而这种批判精神、斗争精神和革命精神,恰恰也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出场提供了经验结晶和理论资源。
1.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资政底气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事业,始终是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中发展壮大的。其中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对此,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靠的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7]毛泽东同志一直是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最坚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早在1945 年的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毛泽东通过形象的比喻,首次提出党的“三大作风”,明确有无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8]至此,自觉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历史关头排除错误思想的睿智举措。从八七会议通过批评党内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思想认识,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新的革命道路,到古田会议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革命路线;从遵义会议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再到延安时期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全面的拨乱反正,直到党的十八大大力恢复批评与自我批评“利器”本身,并取得明显成效。可以说,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已经成为党强身治病,保持机体健康,推进自我革命的锐利武器。陈云同志在革命实践中强调:“只有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才可以不断前进”。[9]
2.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使命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目标驱动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横空出世,宣告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与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根本遵循,注重从理论批判和理论创新两方面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必须具备的一种根本能力,经过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形成了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有机结合的中国独特模式,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结合,科学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产生了“三个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了“三次飞跃”。进入新时代,党在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相互交汇,“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等的多重风险考验中,科学运筹治国理政中的“危与机”辩证关系。在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清醒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历史发展中领导和完成革命任务,实现自身改造、发展与解放以及促进世界的革命性飞跃进程中的关键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使命担当与必要内驱,擘画了革命策略、实现斗争目标,确立了新时代大党走向强党、建设强国的奋斗目标。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言,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再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解决权力属于谁,为谁执政的问题”作为重大时代课题之一,直到党的二十大提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个重大核心观点,一直贯穿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党建总目标。也正是在长期执政目标驱动下,党找到了“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以及“如何进行自我革命”的密钥,那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的“全面从严治党”,也应然成为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和主要途径。由此贯通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党建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内在逻辑理路。从党的事业长远目标维度而言,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要论述,阐明了执政大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境界,其强大的理论解释力与实践的指导力,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执政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南、根本遵循。
(三)省思与重塑: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党对治乱兴衰历史规律的深刻洞悉以及自我革命淬炼锻造的跃迁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在螺旋式上升中发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破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程中诸多复杂矛盾问题,从容应对惊涛骇浪,实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其关键核心因素在于始终遵循革命者逻辑,始终坚持使命型政党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大党自我革命的清醒与坚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向全党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坚定的重大命题。之后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结性提出从“六个如何始终”角度分析命题的成因及破解之道。[10]那么,作为世界第一大党的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独有难题的核心在于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党长期执政。党的自我革命正是源自70余年执政面临的新时代大考的时代回应与现实关照,是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重要路径。
1.历史镜鉴中审视中国共产党面临大党独有难题的应对与省思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历史周期率揭示了旧史王朝兴衰的周期性现象。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探索的一个重大历史和现实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独有难题。新中国成立74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的独有难题可谓是连绵不绝、层出不穷,甚至有些难题还是重大危机,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概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可谓是在不断解决独有难题,成功化解重大危机,最终走向胜利的历史轨迹。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独有难题主要是如何由小变大、从弱变强直至夺取全国政权?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实现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运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也是党第一次探索性实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独有难题主要是如何将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源和根基。
之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面临的独有难题主要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何实现民富国强,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体制机制保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党以巨大政治勇气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抢抓经济发展机遇,校准国家发展航向,全面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重大决策,科学提出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面对当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迎难而上,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成功捍卫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展现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强大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阶段性解决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夺取并巩固了政权,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功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无论从纵向维度来看中国历史的朝代政权更迭变换,还是从横向维度来看世界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留下的沉痛教训,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执政实践摸索中留下的深刻教训等等,都为党准确把握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及镜鉴省思。
2.新时代境遇中破解中国共产党面临大党独有难题的现实拷问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大党独有难题亦然会伴随着时代之问而生。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对管党治党难度的清醒认识,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高度警醒,是今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需要面临的根本性、重大性问题。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新时代要聚焦重大问题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方略。事实上,党所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从未减少,当前主要涉及使命任务、外部挑战和内部风险三个层面。使命任务层面是指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外部挑战层面是指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内部风险层面是指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习近平同志“六个如何始终”的重要阐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创造性探索,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以全面从严治党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往古者,所以知今也”。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实践中得出一个本质性认识,就是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长期执政地位稳固、事业永续的基石。这为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提供重要路径。
首先,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新时代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政治要求。与以往时期相比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从当前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来看,内外双重挑战的耦合与叠加,成为历史周期率的“催化剂”。一直以来,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深存忧患之心的自我革命精神,催生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内涵,拓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体现出党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深刻认识,体现出党对矛盾分析方法的自觉把握运用,更体现出党在时代变迁中坚守初心使命的政治自觉。
其次,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以自我革命实践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构建完善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新课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保障。因此,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实践中,要注重从顶层设计、治党治国结合、整合机制体制等方面整体发力,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自我革命精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再次,坚持自我革命是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历史经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鲜明指出了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表明了我们党善于积累总结重要历史经验,具有敢于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11]同时,勇于自我革命还是一种智慧,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在自身扬弃与批判中实现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超越与提升,确保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们党正是由于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一次次跃迁。
最后,持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党以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生命力所在。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大党独有难题既是时代之问,也是人民之问。“大党独有难题”的原创性表述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时代命题。党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执政认知的深化和升华。马克思指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自我革命”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大党独有难题”重大问题,是形成创新理论成果的基本途径。从“三个务必”,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到“六个如何始终”,蕴含着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逻辑,宣示着党将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与担当。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才不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个伟大革命论”[12],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论的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深刻把握百年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和启示,既是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成果的系统思考和阶段性总结,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完成使命型政党自我扬弃、自我批判、自我重塑、自我超越的革命性过程。
(一)从理论维度而言,坚持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代表世界无产阶级及整个人类共同利益及诉求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政党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并从根本上规定了一个政党的基因。[1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一直遵循和恪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在1949 年3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以超凡的远见卓识指出,因为胜利党内同志有可能滋生的骄傲、懈怠、享乐等革命精神消退现象。同时,进一步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并提出了“两个务必”。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14],号召全党要以“居安思危、功成不居”的政治高度直面困难与挑战,保持革命精神,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由此可知,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和本质属性,决定了这个使命型政党立志千秋伟业的合理性。
另外,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使命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必然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15]。坚持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态度,在否定之否定中自我扬弃、自我批判来突破自己,在革命性锻造中不断实现自我重塑、自我超越,唯有实行最坚决、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并通过自我革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方能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同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着中国共产党自我扬弃、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矛盾运动进程,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的内在规定和本质属性。
(二)从内涵维度而言,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
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生动记录。党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拥有9 804.1万党员、506.5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习近平同志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16]可以说,自我革命是贯穿党百年历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它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保障。相较于资产阶级政党而言,马克思主义政党属于新型政党,代表着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内在规定的先进性。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和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自我革命意志和能力。再者,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的逻辑,还在于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17]。党百年的奋斗历程,始终不忘初心、矢志不渝,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并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源于坚定的政治信仰。“人生如屋,信仰是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8]党自我革命的勇气,靠的就是坚如磐石的初心信仰,保持追求理想的政治定力,将矛盾困难视为锤炼品行、淬炼信仰的磨刀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每个共产党员都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也就决定了党勇于自我革命必须坚守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以人民利益中心,不断省思执政后出现“脱离群众”的危险。以整风肃纪、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向党内损害人民利益和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顽瘴痼疾开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政治品格。
(三)从实践维度而言,坚持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关键一招
慎重如始,则无败事。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古已有之。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来之不易的红色政权需要接续传承。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始终保持党的执政根基和执政地位。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回答了依靠“民主监督”来破解历史周期率。新时代,党在科学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依靠“自我革命”来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其一,自我革命是对革命辩证法的深刻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根本性质决定着中国共产党具有天然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长期执政必然要革故鼎新,在否定之否定中发展壮大。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终将以昂扬向上的自我革命情怀持续推进社会革命。其二,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根本性、精髓性要义之一。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社会与未来发展根本命题及解决这些根本命题具体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党长期总结和积累的宝贵财富。
(四)从现实维度而言,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成功之道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从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对”到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再到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国共产党在“赶考”路上始终没有懈怠,一直思考着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如何实现“第一个答案”和“第二个答案”的有机结合,始终在探寻“两个答案”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始终在追寻和解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命题。[19]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70多年长期执政实践中,始终保持和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毒,敢于壮士断腕,能够在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始终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世界上最难翻越的山,是“自我”这座山。能够不断翻越“自我”这座山的执政党,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成功秘诀之一,更是我们党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