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研究

2023-04-19黄奕玮黄路瓯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资产院校

黄奕玮,黄路瓯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批高职院校被列入“双高”建设单位。在建设期间,财政根据建设进度给予相应的拨款,使得高职院校资产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同时也加强了资产的使用效益监管。但是,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资产的有效利用欠缺等问题。基于此,开展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建设的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另一类型教育,应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需要从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推进和实现,而资产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因素。一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行。资产是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可以确保学校拥有足够的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以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管理不仅是对资产的管理,更是对学校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通过资产清查、评估和优化,可以了解学校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浪费现象,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三是增强学校的风险防范能力。资产管理涉及到学校的财务风险和资产管理风险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可以降低学校的财务风险和资产管理风险,保障学校的资产安全和稳定发展。

二、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面临的现实痛点

(一)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鉴于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本校日常资产管理的需求,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随着财政部门对各高校资产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资产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譬如,财政部门对学校的资产管理不仅限于资产的预算、采购、验收等方面的要求,还应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实行绩效管理,部分高职院校并未真正理解其内涵,误以为填好表格、写好文字报告就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另外,高职院校对房屋建筑物的使用、特殊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以及资产共享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也未深入思考等,这些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二)资产预算管理科学性不够强

学校资产预算管理存在“重增量、轻存量、重资金、轻实物”的管理模式[3],资产管理与资产预算分层次管理现象突出。从学校资产申报新增或更新资产时通常会出现如下问题:第一,预算前期调研不充分。各部门一般由专业主任针对各专业目前需求提出预算申请,对新增资产欠缺考虑其专业的未来发展,这说明对预算前期的调查研究、系统性论证不够全面。第二,缺乏资产共享信息。编制资产预算时,没有充分考虑学校内部存量资源,缺乏资产共用、共享信息,导致资产重复购置现象。第三,超前预算意识不强。每年预算的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完成预算工作,通常预算申报表做得比较粗糙和随意,无论是价格还是型号规格均缺乏市场性、应用性和前瞻性的论证,造成后期购入验收时,规格型号上难以与预算达成一致。

(三)资产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建设推进,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取了突破性成果。但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尚存在许多问题。诸如,高职院校为了推进学校的廉政建设,把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化,归属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以达到相互制衡。例如,某高职院校的资产采购职责在学校总务后勤部门,资产预算管理在财务处,而学校资产管理又在资产管理部门,采取的模式是“谁申请、谁使用、谁管理”的院校二级管理模式。这种多部门的资产管理模式,造成资产采购、资产管理以及财务预算三足鼎立,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资产从预算、采购、验收等环节工作的顺畅度不高。各个部门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时候又缺乏沟通,各自比对选择适合本部门的系统,导致资产管理的预算、采购、验收、管理的各个环节信息共享性差,沟通不通畅,管理效率低下。

(四)资产管理员队伍不稳定

高职资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多规格、多种类、高价值的资产,对资产管理员的知识面、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资产管理员既要懂财务规则、采购政策、资产管理等知识,又要善于与各类人员沟通,并有效地落实学校的相关要求,从资产管理工作性质来看,其工作量大、责任重、专业性强。但是,高职院校往往把资产管理岗定位于基础岗,貌似工勤岗,其岗位性质自然是“地位低、工作累、责任重”的那种,又加上资产管理员的职业规划与成长性难以引起学校的关注,缺乏常态化、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计划和有效的激励政策支持,不受专业人才青睐,即使有人上任,也是临时性过渡,导致人员更换频繁。

(五)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性不够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原则遵循“谁申请、谁购买、谁负责、谁管理”。购买者仅考虑当下本部门的临时“实用性”,缺乏申请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前期调研论证或者调研论证不深入,导致所购买的设备缺乏普适性和开放共享性,有的甚至出现采购成本高、耗材支出成本高、维修成本高的“三高”状态。学校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后,一般实训课不敢直接给学生使用,担心操作不善造成对机器设备的损坏性伤害;老师平时做实验有时也不敢多用,高价值的仪器设备配套的耗材成本也较高。久而久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性减弱,参观性增强,又加上学校无出租共享机制,最后静待报废。

三、强化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要实现资产的高质量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首先,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制度必须推进“立改废”工作。在制度构建中坚持“融入预算、融于采购、融进管理、融为一体”的管理理念,既要符合国家政策制度又要结合本校资产管理的实际,在原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和细化《校内外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资产清查管理制度》等制度。其次,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工作,引入资产预算前期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有利于资产预算的严谨和可操作性。再次,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团队,负责全校资产的统一管理,以确保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后,细化资产管理责任制和奖惩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将资产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或个人,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对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较高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增强教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担当。

(二)规范资产预算管理

高职院校应根据财政部相关文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预算应当坚持“聚焦重点、分类支持、注重绩效、动态调整”的原则,从预算管理着手,推进预算的可行性、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实用性。规范资产预算管理,一要学校领导重视。压实资产全面预算工作责任,做到层层落实、面面俱到。二要成立“资产预算”工作专班。专班成员中应包含财务、资产、工程等专业人员,负责学院年度资产全面预算工作,并将预算制度、责任、指标等进行细化分解任务目标,着力推动资产预算工作落到实处,为今后的采购工作打下基础。三要加大资产预算政策宣传力度,讲透资产预算的重要性与可执行性,防止资产预算出现“画大饼”现象。四要严格资产预算流程。树立无预算不执行的意识,强化科学预算、精准预算,避免后期执行中随意调整。五要明确资产管理的权责,做到分级管理、责任到人、激励到位,全面提升资产预算管理工作质量[4]。

(三)搭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因为高效而准确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能让管理者实时掌握资产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应积极推广信息化平台应用,顺应时代需求。第一,要加大信息化推广应用宣传工作,让大家加深对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规范性的认识,引导其主动适应资产信息化管理。第二,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促使高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实现学校资产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落实的信息化长效机制,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第三,借力信息系统建设,推动资产管理技术发展。学校要不断地深化资产管理技术通过借力信息化技术,对接财务预算、资产采购、资产管理三方协同,有效地整合资产信息数据链,提高资产管理中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助推学校资产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

(四)建设稳定的资产管理队伍

学校应当根据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选拔、激励体系,既能让工作人员清楚地看到资产管理工作目标、使命、愿景,又能通过激励提高管理效率与个人的成长性。一是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高职院校要吸收具有经济、财务、工程等专业背景的人才担任资产管理岗位,学校选拔该岗位人才应依规进行,便于到岗人员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二是学校要根据资产管理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将工作人员的业绩与激励考核机制挂钩,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培养资产管理员的业务能力要在开发与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上下功夫,要考虑其职业上升通道和专业能力发展的连贯性。

(五)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要积极推进固定资产在单位内部调剂共享,鼓励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的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并将仪器开放共享情况作为新增资产配置的重要参考因素,推动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5]高职院校应当及时贯彻落实财政部的文件精神,开通学校资产的社会化利用渠道。首先要建立校内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鼓励校内共享;其次,建立校外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制度,鼓励有偿使用本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这样不仅有利于资产的高效利用,还有利于学校的社会化服务和增加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资产院校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