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通路径设计
2023-04-18鲁清云
鲁清云
(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200)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中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面临着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这一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需要满足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对口性和高效性。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路径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引导,促进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这样的研究有助于确保中职院校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育中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实用性。
一、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内容不断经历变化和更新。然而,目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用过时的内容和形式,未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更新。学生接受的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影响学生毕业后满足企业需求的能力,导致就业困难。同时,这种脱节现象也导致企业面临专业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需要进行实时更新,以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1]。
(二)实践课程不完善
目前,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中,主要依赖于理论课程。教师们的教学也主要在学校内进行。然而,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门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这意味着,为了真正掌握这项技能,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中职学校在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不充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学生在校内难以充分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到真实场景中。因此,为确保学生实践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中职学校需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这要求学校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建立合作,安排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以实现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平面设计领域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这对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技能水平要求。这些教师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技能。然而,由于教师们本身面临着繁重的教学负担,他们进行自我提升和技能完善的时间相对有限。这种情况使得许多教师的技能水平难以始终保持在行业发展的前沿,进而影响了向学生提供最全面和最先进技能教学的能力。因此,中职院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和资源,以确保教师能够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融通的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校能够更有效地确立教学目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所体现的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技能的需求,正好反映了当前市场和企业对专业技能的具体需求。因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确定教学目标方面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只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学生们才能有方向地进行自身技能的学习与提升[2]。
(二)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实行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与学校课程内容相结合,并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为教学内容设计的导向,有利于科学和系统地规划学生的课程内容。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所学技能真正符合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因此,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解决就业问题,并实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即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也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融通的路径
(一)实施课证融通,加强教学内容的专业性
为了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通,中职学校必须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为导向,加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是决定学生最终掌握技能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中职学校在设计人才培养内容时,应确保教学内容全面覆盖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所有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平面设计所需的相关技能。同时,中职学校对实训课程的探索和研究也至关重要,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是必要的。中职学校应细化和重新编排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平面设计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专业和全面的培训。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实施课证融通,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中职学校培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专业技术,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我们需要的人才不仅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者,而且是能够在实践中实际操作的能手。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时,应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需求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操技能培训。中职学校应强化实践培训形式,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培训老师出题并设置特定场景及目标。学生们需在电脑上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培训作业。在实际操练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加强对自己实操能力的训练。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门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学生只是单纯去听老师的讲解和看老师的操作,很难真正掌握与理解这一技能。如果学生没有亲自操作,那么就无法想象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无法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们通过每个步骤的亲自操作,不仅能加深印象,提升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能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措施,及时解决学习培训中的问题,确保顺利投入实际工作[3]。
(三)实施课证融通,保障人才培养的对口性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这类专业人才时,应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导向下,中职学校需要深入探索当前时代下企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能力的具体需求。如果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忽视技能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仅仅侧重于理论知识而不考虑社会实际需求,将导致人才培训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从而引起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同时也导致行业内专业人才匮乏。这不仅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而且也阻碍了整个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时,应始终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作为培养目标的导向,通过深入了解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掌握行业对人才技能的具体需求,并不断更新这些需求,以适应时代发展。这样,中职学校可以确保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帮助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顺利解决就业问题,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同时也为计算机平面设计公司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四)实施课证融通,加强师资水平建设
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这种教学主导方向的核心在于加强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来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学技巧,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中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来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也可以通过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来实现。这些培训应包括最新的行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符合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此外,中职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访问相关企业,以便他们能够直接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对专业技能的具体需求。这种实地学习和交流的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新他们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合行业实际,而且还可以使教师能够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带回课堂,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相关性。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们能够确保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始终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同时,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使教师们更好地理解行业趋势,将这些信息融入他们的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进入职业领域。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教师通过实际案例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行业实际,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五)实施课证融通,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和系统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的设计将决定学生们最终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程度。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我们应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为导向,并以市场需求为设计理念指导,以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基础知识与技能延伸的融合。因此,中职学校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同时,我们需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课本知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的有效融合。除了进行常规知识的学习外,学生们还应以获取等级证书为目标,专注于学习与证书内容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实现课本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有机结合。
(六)实施课证融通,开展线上线下共同教学模式
计算机平面设计所需学习的内容广度与深度都非常广泛。因此,老师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知识点全部传授给学生。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学习非常灵活,不应仅依赖老师的教授。学生们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通过不断探索来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技能,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架构体系。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通,中职老师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灵活的学习资源。考虑到计算机平面设计依赖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这一技能的学习也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这一灵活的方式。除了课堂上的线下教学外,老师们还可以通过线上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通过电子资料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技能水平。特别是对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的学习,老师们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子资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通过更灵活丰富的方式,优化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专业技能人才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受到了重视。因此,为了确保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一致,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更加综合全面的技能人才培养。这种融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市场所需的具体技能,同时也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法,中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