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微
2023-04-18张宏达张庭
张宏达 张庭
(湖南工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形成过程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风俗习惯、经济生活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1]。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各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机遇,体育非遗项目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点,既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又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值得大力推广。体育非遗的发源地大部分位于村镇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而开展体育非遗活动,能够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农业等相融合,为民族体育产业高质量转型提供新路径,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快速发展。
1 湘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湘西南地区有苗族、回族、瑶族、侗族、土家族和仡佬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现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的体育非遗项目。具体包括:龙舞,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属于传统舞蹈类,分布区域为城步苗族自治县;棕包脑,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属于传统舞蹈类,分布区域为洞口县;岩鹰拳,2021 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分布区域为新宁县;七江炭花舞,2009 年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属于传统舞蹈类,分布区域为隆回县;石羊走马灯,2013年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属于传统舞蹈类,分布区域为武冈市;技子拳,2016 年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分布区域为武冈市。
下面对湘西南地区体育非遗发展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1.1 参与人群结构失衡
体育非遗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各县市是湘西南地区体育非遗的主要分布区域。从湘西南地区体育非遗活动的参与人群结构上来看,以40 岁以上人群居多,青壮年占比较小,这部分人群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参与人群占比较小。
上述现状出现的原因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乡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日益加剧,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就业环境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大部分县城、村寨中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一些农村出现空巢迹象,农村人口结构失衡的情况对体育非遗活动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
1.2 活动时间逐步减少
湘西南地区的体育非遗活动与当地民族习俗、宗教仪式、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密切关联,本地区一般会在传统节日、节令、农忙、空闲以及婚丧期间开展体育非遗活动。其中,以传统节日或节令时间段开展体育非遗活动为主,其他时间段开展的体育非遗活动占比较小。如七江炭花舞和棕包脑非遗体育活动通常在每年正月十五开展。
上述现状出现的原因为:近年来,拥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常住人口不断减少,组织开展体育非遗活动的人群也相应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现代竞技类体育项目来替代体育非遗活动。尤其在婚丧期间,体育非遗活动正逐步被现代歌舞活动取代。
1.3 活动内生动力不足
湘西南地区体育非遗活动的动机包括遵从文化习俗、教育子女、健身娱乐、文化交流和增加收入等方面,其中前4项动机较为强烈,增加收入动机相对较弱。
上述现状出现的原因为:本地区开展体育非遗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传统节日或节令时期活跃节日气氛,达到娱乐身心、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参与非遗活动的人群对民族文化有着高度认同感,他们将体育非遗活动作为民族的特色文化符号,在重大节日时,通过开展非遗活动传达情绪,这使得体育非遗活动拥有强烈的文化习俗动机、健身娱乐动机、教育子女动机和文化交流动机。与此同时,体育非遗活动并不能直接为参与活动的人群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或者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这就造成体育非遗活动的内生动力不足,不利于体育非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3]。
1.4 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湘西南体育非遗活动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农民自筹、个人捐赠和商业化赞助等渠道,其中政府财政拨款占总经费的一半以上,农民自筹资金次之,商业化赞助资金最少,这使得体育非遗活动经费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其自身造血功能弱化。
上述现状出现的原因为:国家和省级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发展,财政部对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下拨的专项经费逐年提升,但是受专项经费使用透明度低、监督乏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挪用、截留专项经费的情况;湘西南体育非遗活动的开展因循守旧,缺乏创造性转化,导致很多商业机构无法看到投资商机,只能出于扶持公益事业的目的赞助一小部分资金,造成体育非遗活动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4]。
2 湘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区域经济水平因素
受区域经济落后的影响,乡村人口不断外流,造成体育非遗文化传承主体流失严重。以棕包脑体育非遗为例,其发源地为老艾坪村,当地瑶族居民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通过棕包脑舞蹈祈求风调雨顺,营造出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氛围。但是,据统计,老艾坪村的总人口仅为502人,常住人口200多人,且以老年人、妇女居多。因发源地缺少强壮年,在每年的棕包脑表演中都只能由中年妇女担任主要表演者,并且表演活动、内容和形式简化处理,与以前的活动规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严重降低了棕包脑体育非遗活动的观赏性。
2.2 本地习俗文化因素
长期以来,湘西南地区在体育非遗管理中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使体育非遗发展缺少长效有力的支撑。体育非遗拥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各地方形成的体育非遗文化内涵各有不同,大部分体育非遗活动都在重要节日或节令时开展,并且还要严格遵循当地的习俗[5]。以棕包脑为例,当地瑶族人在传承棕包脑时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练习时选在人烟稀少的场所,防止外族人偷学。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棕包脑体育非遗从第一代传承人到第五代传承人都是血缘传承,这种传承模式造成此项体育非遗的传承空间受到严重压缩。
2.3 现代竞技体育因素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逐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渠道之一。西方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向本土文化渗透,其中包括现代竞技体育文化,这一文化对当代人的体育项目认知与体育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相比,湘西南地区的体育非遗项目缺乏宣传渠道,人们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电脑客户端等渠道观看现代竞技体育赛事,但是却很难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到体育非遗活动实况,导致湘西南体育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度被严重削弱,无法与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相竞争。
2.4 现有资源整合因素
湘西南地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项目,但是各方资源深度整合的缺失,使得旅游项目竞争力不强,并且弱化了商业性公司对本地区体育非遗特色旅游项目的投资意愿。如洞口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打造棕包脑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借助棕包脑体育非遗活动吸引游客,并在发源地老艾坪村建设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和棕包脑博物馆,展示瑶族流传下来的部分文物[6]。这一旅游项目投资较大,但是因各方面整合力度不强、宣传力度不足以及周边设施配套不到位,项目开展举步维艰,最后生态旅游公司不得不歇业,停止了该项目的运行。
3 湘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策
3.1 依托网络时代,拓宽体育非遗宣传渠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5G 通信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为各行各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互联网背景下,湘西南地区要打破体育非遗半封闭状态,借助“5G+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开拓创新体育非遗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扩大体育非遗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具体发展策略如下。
其一,数字化转化。当地有关部门和传承人要对体育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精心制作体育非遗系列短视频、情怀片等,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短视频,即时与公众分享体育非遗数字化资源,向公众讲述体育非遗故事,扩大体育非遗文化传播范围,增进国内外短视频用户对湘西南地区体育非遗文化的了解,提高体育非遗文化的群众熟知度。体育非遗组织管理者还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视频直播号等,定期、定时开展体育非遗主题直播活动,助力体育非遗文化传播。
其二,网络平台建设。湘西南地区的体育非遗组织管理者可以建设官方网站,在网站上详细介绍体育非遗的由来、发展历程、文化内涵、活动现状等信息,并上传当地开展体育非遗活动的影像资料,通过网络弘扬和发展体育非遗文化,展现湘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风情,吸引更多游客到湘西南地区感受传统文化氛围[7]。
3.2 融合生态旅游,打造体育非遗旅游品牌
湘西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开展区域生态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湘西南地区的体育非遗发展中,要积极探索体育非遗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投入充足的资源打造具有民俗特色的体育非遗旅游项目。具体的发展对策如下。
其一,开发体育非遗旅游资源。湘西南地区是梅山文化、湖湘文化和巫傩文化的交会处,民俗宗教文化氛围浓厚,当地群众十分重视传统的民俗节日。随着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到古香古色的村寨旅游,为此,湘西南地区可以将民俗节日期间开展的体育非遗活动作为旅游项目之一,让更多的游客参与到体育非遗活动中来,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达到传承体育非遗文化的目的。
其二,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力度。当地政府要做好民俗体育旅游文化项目的宣传引导工作,调动起当地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非遗旅游项目的积极性,为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体育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提升体育非遗发展的内在动力。
其三,优化体育非遗旅游环境。政府深度开展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加强本地区酒店、餐饮、零售店等服务行业管理,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共同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打造湘西南地区体育非遗旅游品牌形象。有关部门应加强生态旅游行业市场运行监管,避免出现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体育非遗文化的现象,遏制不良竞争、同质化发展的苗头,突出本地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特色。
3.3 进入学校教育,培育体育非遗传承力量
现阶段,湘西南地区面临着体育非遗传承人和活动参与者老龄化的困境,为打破这一困境,湘西南地区要将体育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促使体育非遗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得以传承与创新。具体发展对策如下。
其一,提高教育部门重视程度。湘西南地区的教育局要牵头文化部门、传承人,共同开展体育非遗进校园、融课程活动,共同制定体育非遗项目教学大纲,在中小学开设体育非遗课程,让青少年了解和热爱当地的体育非遗文化。
其二,完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在体育非遗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体育非遗项目的相关文化知识和动作技巧,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唤醒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以棕包脑体育非遗项目教学为例,教师要向学生讲述人物、对白、故事情节以及表演程式,让学生了解这一体育非遗项目,展现瑶族先民不畏强暴、顽强抗争的刚毅性格,帮助学生理解棕包脑的民族文化内涵。
其三,增加体育非遗项目考核。当前,湘西南地区的中小学体育考试以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忽视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入。在大力发展体育非遗的形势下,应尝试将体育非遗项目作为体育考试项目之一,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非遗的重视程度,为扩大体育非遗传承人队伍打下基础。如武冈市的技子拳、新宁县的岩鹰拳,可以按照武术固定套路与创编套路进行考核,使考核内容既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又重视传统体育项目的创新;而洞口县的棕包脑、隆回县的七江炭花舞是民俗表演类的体育非遗项目,在学校考核中可以设计个体表演、双人表演和全体表演项目,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表演成果进行评价。
3.4 联动优势资源,推动体育非遗事业发展
湘西南地区要充分调动起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发挥出多元主体作用,共同致力于体育非遗事业发展,为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发展对策如下。
其一,联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湘西南地区要积极推进体育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完善体育非遗口述历史档案,开发体育非遗传承人信息库,推进体育非遗管理规范化开展。当地政府应将体育非遗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增大对体育非遗文化产品的供给,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二,联动体育类博物馆资源。湘西南地区要发挥出体育类博物馆在非遗收藏、整理、保护和展示中的专业优势,安排研究人员负责深入研究体育非遗项目,深入挖掘体育非遗的文化底蕴,展示与体育非遗相关的器具和资料,让群众走进博物馆了解更多的体育非遗知识。
其三,联动各类体育赛事资源。在省运会、市运会以及其他体育赛事中,安排体育非遗项目表演活动,借助大型赛事活动扩大体育非遗的影响力。
其四,联动影视文创资源。体育非遗组织管理者可以积极与影视制作方深度结合,在影视剧中宣传体育非遗项目,展现体育非遗的精彩片段,使其成为打造本土特色文化的突破口,借助影视剧的影响力,扩大体育非遗的宣传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非遗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的特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资源,通过开展体育非遗活动,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进一步丰富现代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增强群众体育文化自信。湘西南地区要转变守旧观念,主动应对体育非遗发展困境,探寻解决路径,积极拓宽本地区体育非遗宣传渠道,整合优质资源,增强体育非遗项目内生动力,提高体育非遗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当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