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明园营建艺术研究

2023-04-17张孟增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九州圆明园乾隆

张孟增 赵 迪

(1.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 100084;2.天津大学,天津 300350)

“一座圆明园,半部清宫史”。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尚风尚水的海淀,肇建于康熙中叶,发展于雍正时期,鼎盛于乾隆中期,恰逢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即康乾盛世,毁于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战火。它占地5200亩,相当于“颐和园+故宫”的面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一个半世纪的营建、添建和改建,被誉为“万园之园”。雍正《圆明园记》中称圆明园“林皋清淑,陂淀渟泓。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宜,构结亭榭,取天然之趣。”[1]乾隆《圆明园后记》中称圆明园“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踰此。”[2]法国作家雨果称圆明园是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是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所有想象力而建造的世界奇迹。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何瑜教授称圆明园为“园林紫禁城”。要分析美轮美奂、宛若仙境的圆明园营建中所蕴涵的宏观构想和营建艺术,还得从圆明园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起。

一、圆明园营建时代背景

(一)康乾盛世催生圆明园营建

圆明园主要营建于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康熙帝在位61年,通过平“三藩”、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等战争,巩固了政权和“三北”疆域;通过实施“增丁不加赋,普免全国地丁钱粮”政策,人口增长,经济繁荣,开启康乾盛世。雍正帝在位13年,国库充盈,每年平均库银4000万两,雍正七年、八年皆为6000余万两。乾隆帝在位60年,完全实现了中国“大一统”,被誉为“十全老人”。经过康雍两朝的多年积攒,乾隆前期国库盈余逐年增加。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后,基本上每年库银都高达6000万两至70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两年多的财政收入。[3]乾隆认为,“泉货本流通之物,财散民聚,圣训甚明,与其聚之于上,毋宁散之于下。”[4]而他实施“藏富于民”举措,除五次全免天下一年钱粮外,就是大兴皇家园林。乾隆帝不断对圆明园进行添建和改建,最终形成“圆明三园”的整体格局(乾隆四十七年至嘉庆七年曾存在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春熙院、熙春园“圆明五园”格局约20年)。所以说,康乾盛世空前富裕的年代造就了一代名园之圆明园。

(二)清帝是圆明园营建设计师

明代造园家计成说:“一座园林七分主人,三分匠人。”不管是负责中式建筑设计装饰的“样式雷”,还是负责西洋楼设计的郎世宁、蒋友仁,他们都要听命于最高权威的圆明园总设计师——清朝皇帝。清朝皇帝尊孔重儒,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同时,满族起于游牧民族,亲近自然山水,崇尚园林艺术,根据自身的文化鉴赏水平和经验,借助典故、写仿、传说等造景方式,营造出符合心中所想的圆明园园林中的景或物。[5]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帝屡屡命太监传旨:“长春园含经堂照背后,着郎世宁照静宜园情赏为美趄廊内油画起稿,画通景画”;“长春园海岳开襟,着王致诚画骚青地异兽十六张”;“水法池内所需铜鹅、铜鸭等件,着造办处精细成造”;“西洋水法房内装修不必做,将黄底黄花毡要些,在京内无有的稀奇物件,着带些来”;“长春园水法房正殿花盖靠背坐褥,着郎世宁画样发往南边成做”;等等。[6]可以说,清朝五帝便是奠定圆明园一代名园的总设计师。

雍正帝作为圆明园首席总设计师,奠定了清朝五帝时期圆明园御园地位。雍正在紫禁城为先皇守孝27个月之后,于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二十七日,首次驻跸圆明园,圆明园也迎来大规模营建高峰。首先在御园南侧修建大宫门、朝房、正大光明殿、勤政殿等作为外朝区,同时以九州景区为中心向东、北、西扩展,圆明园面积在雍正朝一度增至3000亩。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圆明园四十景中有二十八景为雍正所题。

乾隆帝作为圆明园第二任总设计师,奠定了圆明三园总体格局。乾隆帝自乾隆三年(1738年)正月十一日首次驻跸圆明园,开始对圆明园进行大规模增建,至乾隆九年(1744年)形成了集中反映雍正和乾隆营建思想的圆明园四十景。乾隆诗《长春园题句有序》:“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十五,彼时亦应归政,故邻圆明园之东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之地。”[7]从乾隆十年(1745年)以后,营建重点转向长春园。乾隆十年至十六年(1745年-1751年)基本建成长春园中西路景区,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747年-1759年)基本建成西洋楼景区,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766年-1772年)重点建设长春园东路景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添建西洋楼远瀛观,至此长春园大致建成。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将春和园(原康熙年间怡亲王允祥赐园交辉园)收归圆明园,改名绮春园。在乾隆帝欲聚揽天下、包罗万有思想的推动下,奠定了圆明三园的宏伟格局。

嘉庆在位25年,重点扩建和修缮绮春园。嘉庆四年(1799年),将成亲王永瑆赐园西爽村并入绮春园。嘉庆十四年(1809年)修建绮春园宫门、勤政殿、烟雨楼、凤麟洲、鉴碧亭。嘉庆十六年(1811年),将庄敬和硕公主赐园含晖园并入绮春园,至此圆明三园经过百余年营建处于全盛时期,总面积5200亩。道光在位30年,国力日衰,没有对圆明园进行大规模建设,但仍有部分改建和装饰,如修建九州清晏寝宫的慎德堂,将绮春园敷春堂改建为奉养太后、太妃的地方。咸丰在位10年,内忧外患,仅对圆明园进行了一些局部修缮和零散建设。

二、圆明园营建宏观构想

雍正帝和乾隆帝作为圆明园营建的主要设计师,将治国安邦、皇权观念、家国文化等思想艺术地融进圆明园营建的宏观格局中。

(一)从山水走势看,圆明园宛若中国微缩版本

雍正帝对占卜、风水颇有兴趣。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为了营建圆明园,命新授山东济南府德平县知县张钟子、潼关卫廪膳生员张尚忠为圆明园查看风水,二人奉命呈上《山东德平县知县张钟子等查看圆明园风水启》(以下简称《圆明园风水启》)。张尚忠等人从圆明园的外形、山水、艾象、禄马贵人等四方面分析圆明园宫苑的形制,阐述了圆明园总体规划和布局纲要。例如《圆明园风水启》上记载:

“圆明园内外俱查清楚,外边来龙甚旺,内边山水按九州艾象,按九宫处处合法,敬细陈补后。”

论外形:“自西北亥龙入首,水归东南,乃辛壬会而聚辰之局,为北干正派,此形势之最胜者。”[8]圆明三园山水格局写仿华夏九州“水归东南巽地,山起西北乾方”的山川大地走势,即位于圆明园西北角的紫碧山房是圆明三园最高处,为园内“山起西北”之首,象征昆仑神山,源自万泉庄和玉泉山的水系经圆明园西南藻园景区,合而北流,至西北角分数支,逐渐汇入圆明三园中部的福海(象征东海),然后再分别向东、向南流入长春园和绮春园,最后流出园外汇入清河。根据《圆明园风水启》记载,圆明园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以及水系走势和“九州之大势”是一致的,其龙脉和水系的走势也是很理想的。所以说,清帝将华夏九州的山水走势意象地浓缩于圆明园,宛若华夏九州版图蓝本,体现了清帝御极天下的理想。

圆明园九州景区也写仿华夏九州山川大地走势。清朝帝后在圆明园生活的核心区即九州景区,是由环绕后湖的九个小岛组成,位于西北的杏花春馆为九州景区最高处,杏花春馆之于九州景区宛若紫碧山房之于圆明园,皆象征昆仑神山。水系由杏花春馆流入九州景区,汇于后湖,水流缠绕九个岛屿,流向九州景区东南的镂月开云南部。所以,圆明园九州景区的山水走势也与华夏九州的“天下之大势”是一致的。

(二)从核心区域看,圆明园按照华夏九州布局

圆明园核心区域采取前宫后寝格局,前朝区主要由正大光明殿构成,满足清帝在御园理政需要。寝宫区主要由围绕后湖的九个小岛组成,即帝后主要寝宫区之九州清晏、象征康雍乾三朝天子相会吉祥地之镂月开云、借景西山美景之天然图画、清帝读书作画之碧桐书院、帝后拈香拜佛之慈云普护、欣赏后湖美景之上下天光、观稼验农之杏花春馆、观赏鱼乐之坦坦荡荡、研经读史之茹古涵今。九州作为古代中国的代称,清帝按照华夏九州格局将帝后生活的核心区部署在环绕圆明园后湖的九个小岛上,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寓意清帝不出“家门”就可以统治天下,以实现“九州清晏,皇心乃舒”的理想。

(三)从景观格局看,圆明园蕴含中华文化基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经典中被视为人生最高理想追求,意指先修自身,理好家政,推行仁政德治,最终实现天下太平。圆明园作为清朝五帝御园,景观格局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和清帝治国理想追求。例如,正大光明殿景区是由大宫门、金水桥、正大光明殿、寿山组成,它是按照背山面水格局营建,即大宫门前临扇面湖,正大光明殿后有寿山,前有照水后有靠山。《雪心赋》有云:“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山主人丁水主财,阴阳相辅相成才能生气旺盛,寓意多子多孙、子孙万代、国家富裕、顺风顺水。帝后主要生活区按照福海寿山格局营建,帝后生活区即九州景区东望福海,南邻寿山,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有象征“大一统”思想的九州清晏和万方安和,希望天下一统,河清海晏,八方归顺,安定和平;向世人阐释修身品行的正大光明、澹泊宁静、廓然大公、澡身浴德、坦坦荡荡;寓意勤于政务的勤政亲贤和求贤若渴的汇芳书院;表达孝亲思想的祈求永远保佑大清江山太平的皇家祖祠之鸿慈永秙、祝愿皇太后健康长寿的长春仙馆、纪念先祖的养育眷顾之恩的镂月开云;“湖山岂不美,最喜是田家”“园居岂为事游观,早晚农功倚槛看”的观稼验农之北远山村、多稼如云、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杏花春馆等;“何分西土东天,倩它装点名园”的礼敬佛道之慈云普护、日天琳宇、月地云居、舍卫城、正觉寺、法慧寺、宝相寺、广育宫、凤麟洲、刘猛将军庙、花神庙、河神庙、土地祠、龙王庙等,把凡能护佑皇室政权的各路神佛都请进圆明园;追求内圣外王,研习经史的书院文化之四宜书屋、洞天深处、茹古涵今、碧桐书院、汇芳书院、文源阁等;追求人间仙境之蓬岛瑶台、方壶胜境、海岳开襟、别有洞天、凤麟洲;渴望市井生活之买卖街和同乐园、曲水流觞之坐石临流、中元放河灯和端午龙舟竞渡的福海;观山赏水之西峰秀色、接秀山房、上下天光等。

三、圆明园营建艺术特点

圆明园属于人工平地造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法国作家雨果盛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王道成教授称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发展的高峰,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光辉总结。一代名园之圆明园营建艺术特点主要有:

(一)移天缩地在君怀

封建帝王集权在康乾盛世达到顶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思想在圆明园营建上得到完美呈现。有一句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旨在赞叹江南美景可与天堂相媲美。胤禛作皇子时多次随康熙帝南巡,乾隆帝一生也曾六次南巡,都有如意馆画师一同前往,将他们看中的江南名园,甚至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楼阁、梵天乐土等美景绘成图样“携图以归”,有的“略仿其意,就天然之势”,有的“循其名而不袭其貌”,在北京和承德避暑山庄进行仿建,实现了“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例如,圆明园如园就是模仿南京徐达瞻园而建。乾隆诗“借问如园何所如,金陵徐邸肖为诸”“忆昔游建康瞻园爱其景。归来爱肖之,信如卷阿境”,[9]以及嘉庆帝《重修如园记》“规仿其制于长春园东南隅隙地,建屋宇数楹,命名如园。取义如瞻园之意也”,[10]均说明了如园仿自南京徐达瞻园。

再如,圆明园长春园狮子林是模仿苏州狮子林而建。乾隆帝诗“最忆倪家狮子林,涉园黄氏幻为今。因教规写阊城趣,为便寻常御苑临。不可移来惟古树,遄由飞去是遐心。峰姿池影都无二,呼出艰逢懒瓒吟。”[11]也指明了狮子林的仿建性质。

还有仿杭州西湖十景的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仿宁波天一阁的文源阁,仿扬州趣园的鉴园,仿海宁陈氏隅园的安澜园,仿杭州汪氏园的小有天园,仿浙江天台山的慈云普护,仿杭州玉泉鱼跃的坦坦荡荡,仿浙江绍兴兰亭的坐石临流,仿无锡惠山寄畅园的廓然大公“双鹤斋”,仿嘉兴烟雨楼的绮春园烟雨楼,仿杭州花神庙的汇万总春之庙,仿江苏淮安府运河边的惠济祠与河神庙,长春园宝相寺的观音像是按照杭州天竺寺的木雕观音像精制而成。西峰秀色“小庐山”有一段假山模仿江西庐山,紫碧山房假山模仿苏州寒山别墅千尺雪假山。[12]此外,出于猎奇心理仿建西洋水法。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偶见西洋画中喷泉而感兴趣,问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谁可仿建,郎即推荐法国传教士蒋友仁。[13]乾隆帝随命蒋友仁在长春园仿建法国凡尔赛宫而建造了西洋楼景区。

(二)借诗书绘画意境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造园艺术的重要思想源泉,圆明园融诗书绘画于一园,呈现给人以诗情画意美感。如杏花春馆,是取自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境,再现了春雨纷纷、酒旗招展的村野景象。夹镜鸣琴,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中“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意,描绘了桥水相映的生动景象。西峰秀色,取自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深柳读书堂出自唐代诗人刘眘虚《阙题》中的诗句“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北远山村,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田园诗《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和《辋川图》所描绘的水乡野景景象。武陵春色,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桃源盛景,艺术再现了晋代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憧憬的“世外桃源”意境。上下天光,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登楼远眺,俯瞰后湖,似有“胸吞云梦”之感。廓然大公,出自程颐《定性书》“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山高水长,出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澹泊宁静,出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同乐园,出自孟子“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三)来源于神话传说

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神仙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正如乾隆帝心中所愿,不管是人间还是仙境,所有的美丽和奇迹,他都应该拥有。万方安和,与佛教传说有关。相传释迦牟尼塑像胸前有卍字,唐代武则天称之为“万”,象征太阳或火,也被视为释迦牟尼胸前呈现出来的宝光,乾隆诗“万方归覆冒,一意愿安和”,寓意君临天下,八方归顺,安定和平。蓬岛瑶台,其屋顶以黄、绿、蓝多色玻璃瓦覆盖,屋顶设有相风的金鸟,远望宛若琼楼玉宇,胜似道家仙境,再现了唐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思训《仙山楼阁图》描绘的东海之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传说。方壶胜境,来自于古代神话传说,屋顶采用七彩玻璃,五光十色,异常华丽,宛若白玉的台阶依水而建,金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每当薄雾在水面上升起的时候,这里如梦如幻,宛如仙境,胜似传说中的东海龙宫。圆明园之福海、长春园之海岳开襟和绮春园之凤麟洲均与“海内十洲”神话传说有关。福海是圆明园水上游乐中心,河道环流于外部,通过十个水口沟通福海水面,这些水口将福海漫长的岸线分为大小不等的十个洲岛,即东岸的涵虚朗鉴、接秀山房,南岸的湖山在望、夹镜鸣琴、南屏晚钟,西岸的廓然大公、溪月松风(深柳读书堂)、澡身浴德,北岸的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宛若写仿瀛海十洲格局。福海之名还典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与“徐福渡海寻仙山”传说有关。海岳开襟,四面环水,建于两层圆形石台之上,楼顶铺黄色玻璃瓦,华美异常,宛若仙境,远望之若海市蜃楼一般,乾隆诗《海岳开襟歌》“我之所戒在求仙,海岳寄兴属偶然”,嘉庆诗《海岳开襟》“圆岛水中央,问景扁舟渡。四围白石栏,八面苍松树。宛如阆风台,游仙心岂慕。”仙人承露,与汉武帝刘彻祈求上天赐予甘露,追求长生不老传说有关。

(四)映历代名人典故

坐石临流,又称“流杯亭”,取自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故事,乾隆诗《坐石临流》“白石清泉带碧萝,曲水贴贴泛金荷。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年晋永和。”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魏滂等41 人在浙江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赋诗抒怀,王羲之为这次集会的诗作写了一篇《兰亭集序》,传为千秋佳话,坐石临流就是再现了浙江绍兴兰亭“曲水流觞”意境。濂溪乐处,与周敦颐《爱莲说》有关。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因家住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乾隆帝把圆明园莲花最盛的一处园林命名为濂溪乐处。濂溪乐处山水环抱、荷花满堂,令人无欲而主静,乾隆诗“时披濂溪书,乐处惟自省”,认为读濂溪的书,提高自身修养,随时自省,便可以得到快乐。

(五)用天然植物造景

植物比德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菊花走进中国古典园林。“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与梅同疏、与兰同芳、与莲同洁、与竹同谦、与菊同野、与松柏同寿、与海棠同韵等思想,都是植物比德思想在园林中的运用。圆明园内也有多处景区或主要园林建筑采用植物命名,如杏花春馆的杏花,碧桐书院的梧桐,镂月开云的牡丹,天然图画的竹子,武陵春色的桃花,曲院风荷的荷花,深柳读书堂的柳树等。

四、结论

圆明园作为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营建的一座世界名园,实际上是清朝五帝的政治中心,又称园林紫禁城。无论从宏观格局构建,还是从园林营建艺术上看,圆明园都蕴含着清帝家国天下的理想和治世追求,是中华民族建筑智慧的代表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集萃。走进圆明园,就仿佛走进了中华文化大课堂,可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久魅力。

猜你喜欢

九州圆明园乾隆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九州狂舞庆丰收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来尬诗吗
九州中华情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