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2023-04-17陈天文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秦 俊 陈天文

(1.贵州新发展理念与多党合作高端智库,贵州 贵阳 550005;2.惠水县雅水中学,贵州 惠水 550603)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迅速在学术界引发关注和热议,从而引发研究热潮。本文旨在梳理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题的文献,以深入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学界进一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参考。

一、深入研究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实践中开拓创新的重要体现。为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学术界首先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阐释,主要围绕内涵演变和价值阐释展开。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阐释

段超指出,将传统夷夏观的演变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联系起来,有助于厘清传统“夷夏”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传统“夷夏”观的历史性超越,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1]。李曼莉提出,从历史、文化和现实三个维度来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和内涵,有利于明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意识和主动归属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强调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以及在历史进程中的共同奋斗,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础。[2]。高兵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应依循对象—主体—内容的逻辑,是激发各民族成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动性与自主性的行动遵循。[3]冯月季提出,应从文化符号的视角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原型价值内涵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从而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价值维度。[4]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阐释

杨刚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的剖析,能够揭示其历史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及与世界观、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5]李贽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以民族认同和共同体意识为研究视角阐述在多民族国家中如何强化各民族的认同和凝聚力,以及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性,其逻辑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国家基本国情、强化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的。[6]顾超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和概括。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角度出发,阐述培育这一意识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其逻辑是建立在明确认知前提、打牢物质基础、凝聚价值共识、优化教育渠道和促进实践确证的基础上。[7]总的来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更加明确,具体特征为理论性、系统性和完备性,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回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演变,从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1)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并在1905年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使用了“中华民族”概念。概念到顾颉刚在学理上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华民族”(2)1939年,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在学理上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中华民族”概念,指出“中华民族”的称呼虽然近代才出现,但作为一个实体,它的存在却已有几千年。,概念,再到费孝通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3)1988年,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的演讲稿中提出“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直至进入新时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新的理念和举措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基础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的、理论的和实践的结合体,它源于历史、根植于理论、体现于实践,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历史基础阐释

陈纪认为,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强调共同的历史记忆、经济互补与共存、文化交流与共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8]杨树美认为应该通过古籍文献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历史基础,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依存成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以此为历史基础和思想渊源演进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汤夺先则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探讨应该基于文化、政治、学理层面,文化层面呈现为多元一体、和谐统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政治层面识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核心思想和工作重心,学理层面以历史合力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传统儒学大一统理念作为基石。[10]刘再营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由早期华夏族向汉族的融合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11]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理论基础阐释

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唯理论进路,如杨须爱从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的再生产进行研究,提出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的再生产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揭示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在全社会普及交融汇聚的知识。[12]更有甚者,陆卫明指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理论逻辑,其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两个辩证面。[13]詹小美提出民族观教育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以批判性和建构性的统一、实践性与发展性的辩证,进而分析了民族观教育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14]以“大一统”思想为理论进路,“大一统”理念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如刘余莉围绕“大一统”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根基与土壤,并提出其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根本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15]宋才发指出“大一统”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来源。[16]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现实基础阐释

以共居共学现实条件为分析理路。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25亿少数民族人口中,流动人口超过3700万[17]。针对共居共学这一现实社会条件,陈纪以共居共学为研究视角,分析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意义和价值[18]。更有甚者,卞成林等人以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东兴市竹山村、宜州市合寨村为案例,总结归纳多民族嵌入式社区、不存在主体民族的农村社区、单一民族村落等基层治理的主要做法,试图探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成功经验。[19]以共建共享现实条件为分析理路。共建共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社会条件之一,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之一,旨在推动各民族和民族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为此,刘庆斌从文化逻辑的视角分析共建共享这一社会现实条件,提出共建共享背后呈现的是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彰显的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心理[20]。更有甚者,彭谦以民族工作的要求和方向为基准,从而提出为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应在共建共享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议。[21]共建共享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的重要社会条件。以共事共乐现实条件为分析理路。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现实条件之一,共事共乐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重要缔结,有助于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从而增强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基于此,李修远以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为研究对象,认为通过建设共事共乐的城市社会环境,能够发挥好社区的社会互动作用,从而推进各族群众在社区层面的交往交流交融。[22]更有甚者提出共事共乐作为一种情感场域,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重要社会条件。[23]

三、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实际中落实和强化这一意识,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学界围绕政策法规制定、教育常态化机制和具体实践展开一系列深入的探讨。

以完善政策法律法规为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提供法制保障。关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法治路径的探讨,绝大多数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问题为导向,探讨如何从法制治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李涵伟提出目前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化进程中面临着缺法治干预的实践困扰,建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纳入宪法、提高民族团结立法层次、增强法律法规可执行性及健全立法评估制度等[24]。与该观点类似的有,宋才发认为应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入点,加强公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宪法的认同,全面实施宪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的建议[25]。陈宜认为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实践,总结归纳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实践在于坚持党对民族事务法治化的领导、法治规范体系的完善、法治实施体系的优化及法治保障体系的强化等正向推动[26]。此外,熊文钊等人从“概念入宪”的角度,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宪后所具备的法治基础,认为构建以“中华民族”概念为核心的宪法民族规范体系,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和深入推进民族工作的法治化进程[27]。以上研究视角和逻辑主要集中在宪法和立法层面、法治实践层面以及立法和民族工作法治化进程等方面,旨在通过不同的路径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化进程。值得注意,以上讨论都离不开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制化实践这一主题,紧紧围绕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须以保护各民族权益为基本原则,以保障民族平等、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学界对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探讨,其研究视角有所不同。有研究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机制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一个完整的系统应由多个子机制组成,因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机制常态化的构建应从多维度考量。如王依依等人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构建应从健全管理机制、优化队伍机制、强化协同机制、建立评价机制及完善激励机制等入手[28],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坚实保障。而有的研究者认为领导责任与机制同等重要,如赵心愚等人提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需要明确领导责任、形成工作格局、做好计划安排、分类指导及检查督促[29]。前者侧重在于系统机制的构建,而后者侧重在于强调领导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形成有效的工作格局、做好计划安排、分类指导及检查督促的必要性。与仅探讨机制构建的研究不同,王国宁等人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城师社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机制,认为城市社区因具有独特内涵和内在机理,因此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民立场、整体推进、问题导向、有机互动和持续开放的基本理念,进而提出城市社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应以党建为引领的领导机制、文化为主的宣传教育机制、情感治理为贯穿的协同互动机制、制度设计为支撑的动力保障机制及“增进共同性”为导向的评估激励机制[30]。

在具体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常指的是具体的实际操作和执行层面,围绕实施场域和实现措施等展开。关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场域的讨论,学界达成一致的共识,那就是不同场域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运行方式和模式有所不同,但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学校作为落实和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鉴于此,杨茂庆等人提出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聚焦促进交往交流、侧重“五个认同”价值观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空间整合内聚、形塑为实践路径。[31]由于地区差异、文化差异,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不能一概而论,普丽春等人提出民族地区学校应立足于现实禀赋和文化传承的生发动力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32]。而学界关于对社区场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讨绝大多数以民族互嵌型社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多民族居住的社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鉴于多个民族聚居的特点,如倪佳瑜等人提出民族互嵌型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完善组织架构和构建社会网络[33]。同时,对于如何构建社会网络等具体问题,也需要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措施。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措施的探讨往往围绕宣传教育、文化传承展开,并提出各具特色的建议。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理论新颖性、政治重要性、任务艰巨性、实践性的特征及对象全员性、内容针对性、过程常态化的特点[3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应要高度重视相关主题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架构设计需要与此相呼应。与宣传教育同样重要的文化传承,因其连续性、创新型和统一性特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庆斌认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注重发掘文化符号、培育民族精神和共建共享文化心理[35]。

综上所述,学界关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探讨紧紧围绕政策法规制定、常态化机制和具体实践展开研究。具体讨论分别是: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制环境;二注重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构建,加强教育与文化建设,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三调整和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措施,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启示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学者们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学术背景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探讨。他们以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生的背景为现实方位,对其基本概况进行了探讨,并客观理性地分析探究了其内涵、产生基础及实现路径等问题。这些研究旨在寻求总体思路和行动路径,完善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学术支持和理论支撑。现有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这一理论,为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提供参考。但学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某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一)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与学术对话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如何推动各族人民共同实际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如何切实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开展跨学科研究,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其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应加强跨学科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类学和法学领域,但这种单一学科主题和视角的方式背后容易衍生出“重复工作”和“简单堆砌”等问题,既不利于理论创新,也不利于实践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课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管理、历史、教育等多个学科。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深入,学界应打破学科壁垒,提高研究的综合性和创新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变,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面临着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如民族关系、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汇聚各学科的优势力量,共同解决这些复杂问题。例如,从经济学角度看,可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政治学角度看,可以研究其对国家治理和民族政策的影响;从文化学角度看,可以研究其对文化传承和交流的作用。通过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可以更综合、全面地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内容指向和实践意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向深入发展。

其二,增强对话意识,加强学术互动与争鸣。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深入推进和发展,学术交流与互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增强对话意识,加强学术互动与交流,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研究水平,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融。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学术互动较少,缺乏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性研究。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条件与场所。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座谈等活动,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鼓励各学科的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二)加强全面的数据收集与实证研究

目前学界主要是从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也呈现出较为单一的形势。回顾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分析,绝大多数学者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认同的实质内涵和心理发生机制出发,进而推导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内容和实践等方面的见解。虽然注重历史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但在阐释上偏重于规范的逻辑分析,而鲜少开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因此,为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是未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不是脱离理论而完全依赖实际调查和定量分析的研究,而是在充分的实际调查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思辨。加之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因此决定一项学术研究的广度、深度和信度取决于如何从数据的海洋中收集有效信息,进而厘清研究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

开展实证研究,需要建立健全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其中,包括收集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调查及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在收集相关数据方面,可通过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数据收集网络,收集关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计数据并进行分类。在进行综合调查方面,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是开展实证研究的重要手段,可籍此收集个体和群体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数据。实证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的获得,有利于了解民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实践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调查数据、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分析和整合,有利于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现状与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不断深入。

(三)开展比较研究与交流互鉴

比较研究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开展比较研究与交流互鉴,对于深化我们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以及推动各领域的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在比较研究方面较为薄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中,缺乏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国家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相互比较和彼此借鉴,这无疑限制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从国际视角来看,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共同体意识进行对比分析,可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知,从而进一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