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方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2023-04-16王晶
王 晶
河北省地方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王 晶
(衡水学院 学生处,河北 衡水 053000)
“慢就业”群体不断扩大逐渐引发社会的密切关注,这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要强化办学定位和专业解读、开展职前专项培训和毕业教育、推动校外实习就业有效衔接、营造积极向上的职业“认同”氛围、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六化”体系;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政府更要加强对就业舆论的正确引导等。该对策的提出旨在为河北省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及地方院校解决毕业生“慢就业”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以期在社会、高校、家庭和毕业生等多部门、多角色、多维度的共同努力及协同合作下减少“慢就业”毕业生数量。
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慢就业”;河北省
1 毕业生“慢就业”现状
就业乃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及时就业不仅涉及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同时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近些年来出现越来越多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关注。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及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中,均提到了毕业生“慢就业”问题。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为历年之最,总规模首次突破千万。教育部针对这一现实发布了《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要组织一系列活动帮助毕业生尽早就业。在此背景下,剖析大学毕业生的“慢就业”现状,研究其应对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慢就业”的概念虽然在2009年就已提出,但“慢就业”作为一种日益突出的社会现象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慢就业”可以界定为大学生在毕业后因各种原因延长就业时间,导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参加较为正式和相对稳定工作的情况[1]。长时期的“慢就业”现象必然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的大环境下,2022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52万余人,比去年增加8万人左右[2],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河北省地方院校有50多所,毕业生大概为20多万,为了解我省地方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群体的规模、现状,选取河北省十所地方院校2021届3000名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慢就业”现状的数据。调查内容涉及了本人是否认同“慢就业”的做法、家庭是否支持“慢就业”、对所学专业是否充分了解、你认为毕业后选择“慢就业”的原因等。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540份,有效率为85%。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在本人是否认同“慢就业”的做法上,选择认同的占比为12%,选择中立的占比为30%,选择不认同的占比为58%。从调查结果所占比例来看,一些毕业生在面对“慢就业”的问题上所持态度为支持或中立;第二,在家庭是否支持“慢就业”上,家庭为农村生源的父母有7%选择支持,持中立态度的占比为15%,选择不支持的占78%;家庭为城市生源的父母选择支持和中立的占比为38%。从调查结果所占比例来看,父母对“慢就业”的态度是否支持与家庭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第三,在对所学专业是否充分了解上,选择充分了解的占比为16%,比较了解的占比为32%,一般了解的占比为38%,完全不了解的占比为14%。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毕业生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只有少部分毕业生对所学专业非常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第四,在你认为毕业后选择“慢就业”的原因上,事先没有进行职业规划,不知道选择什么工作的占比为48%,选择备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出国准备等)的占比为35%,选择还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占比为17%。从调查结果所占比例来看,认为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存在求职目标不明确、抱有“求稳求优”心态等问题。
2 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
河北省地方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涉及多群体、多领域。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外出求职、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受到限制。中小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市场需求方面包括工业企业、金融、教育培训等行业岗位需求下滑明显,也压缩了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就业总量压力再创新高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最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部分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高校明确的办学职责、目标、定位为前提。地方院校具有区域性的特征,主要隶属于地方政府管理,办学经费也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支持。根据《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地方院校只有服务地方,为其社会经济、文化、金融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对河北省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定位文本的研读,有些本科院校存在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学术型人才”的“越位”行为,背离了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的宗旨。从而导致学校人才输出和地方产业需求不匹配的尴尬局面,从而造成毕业生“慢就业”的问题。
2.2 部分专业解读不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毕业生对于自己上了三年或四年的专业并不十分了解,高校各专业虽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但缺乏专业老师针对学生的深入解读,导致学生在毕业时面临无法定位就业方向之痛。现在虽是互联网高度发达、获取信息比较快捷的时代,学生可以选择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所关注专业信息,但部分网络媒体为了引流与博取眼球,美化专业出路,加之学校也会从招生的角度出发,对所设专业进行包装,学生入学后,学校也没有及时对专业进行客观解读,致使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存在片面或失真的问题。
2.3 职前专项培训和毕业教育不足
高校在学生毕业前没有或较少进行应有的职前专项培训及毕业教育。职前专项培训的不足造成学生未能较好地从事过自主实践,缺乏通用及专业职业技能;毕业教育的不足导致学生在角色转换、职场适应、就业价值观及工作世界的认知方面都比较陌生和模糊,不能正确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想选择的职业往往期望过高,和自己的专业、能力等不相匹配,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4 实习和就业未能有效衔接
毕业实习是学生实现与社会有效对接的实践环节,它较强的实用性体现了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让学生在充足的实践体验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近年来河北一些地方院校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并结合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地方特色,虽建有实习就业基地,但由于基地与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没有接轨,未能有效促进就业。各地方院校都设置有实习学期,对毕业生实习工作进行安排,但有些高校除师范类专业外,一般采取“放羊”的方式,学生实习流于形式,未能起到毕业前对工作情况提前了解的作用,加大了毕业生对就业的恐惧。就实习效果来看,毕业生在实习单位直接就业比率较低。尤其是师范类毕业生,实现在实习单位就业的比率更低。
2.5 职业“认同”思维及就业价值观偏差
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多元媒体既给大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感官的信息感知体验,同时在部分自媒体的引导下,大学生崇尚“多金、自由、轻松”的工作,排斥“劳动、务实、艰苦”的工作。作为应用型的地方院校,集中着大量从事一线生产、服务的应用型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自媒体眼中所谓的“辛苦”职业,对职业的偏见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同时,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毕业生“求稳求优”心态更加突出,升学和到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就业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近年来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制人数激增的现象可见一斑。
2.6 依赖和等待心理严重
调研结果显示,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家庭对于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持容忍态度。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以“95后”和“00”后为主体,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在家庭教育方面,大多是在计划生育“421”结构的家庭中长大,集多个长辈宠爱于一身,很多事情被家长大包大揽,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缺乏抗压和受挫能力;他们物质条件较好,有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和自我超越需求。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衣食无忧的后盾为“慢就业”毕业生减轻了就业的紧迫性,他们有更多的条件放慢脚步去进行精神层面的探索。但长时间的“啃老”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毕业生的勇气和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一批具有依赖、等待心态的“慢就业”“懒就业”毕业生。
3 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强化办学定位和专业解读
高校人才培养应首先考虑办学定位的问题,在办学定位明确的前提下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任务进行细化。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应是“应用型”和“地方性”,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在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拓展应用型能力,借助实习实践努力提高求职技能,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办学定位和专业解读:一是面对全校教职工深度解读办学定位,让广大教职员工深入了解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因校制宜”“因地制宜”;二是学生进入学校后,高校有义务向学生进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方位及深度解读(包括专业介绍、主要课程、就业方向等)。对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易程度做出分析,让学生在充分认知所学专业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定位,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三是邀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的专家对专业进行解读。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是更好进行人才输出,有效对接用人单位。因此,作为用人单位是最明了自己需求的专业人才应具备何种素质、专业技能及社会价值,他们对专业的解读是最生动直接、真实立体的,凸显了专业的社会价值。
3.2 开展职前专项培训和毕业教育
毕业前的冲刺时期对于毕业生而言极其重要,这段时间要全方位发力开展职前专项培训和毕业教育,助力毕业生就业。第一,职前专项培训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开展“简历诊断”活动,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部门为毕业生的简历提供现场指导及文字修改批注等,帮助毕业生在简历中充分体现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求职竞争力。二是开展模拟面试指导活动,邀请资深HR或指导老师,为毕业生提供全真模拟面试现场。及时分析毕业生面试表现,提出修改建议。三是开展“一对一”职业规划咨询,邀请校内外具有丰富就业指导经验的职业指导师及校外不同行业背景的专家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咨询,获得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建议,使毕业生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3]。四是开展就业政策宣讲,结合最新的就业政策及院系学科特点进行政策解读;五是开展就业沙龙活动,邀请优秀校友结合工作感悟、经验收获等方面进行分享,强化“传帮带”及校友关怀机制建设。第二,毕业教育重点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完成学生角色转换、解决学生生活困难等方面进行。
3.3 推动校外实习就业有效衔接
实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可以做什么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毕业生就业涉及到校企在人才需求方面的精准对接。企业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方,是人才输入一方;学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方,是人才输出一方。人才输入与人才输出必须进行有效对接才能解决就业问题。一是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实习)基地,并做好日常的对接与维系,避免出现“有基地数量,无就业人数”的现象。打通毕业生从实习到就业“无缝对接”的绿色通道,同时也要激励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高质量完成实习任务,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建立高校职业指导专家内部培养及外部引进机制,借助讲座、一对一辅导、职场体验、职业人物访谈等形式,充分落实应用型地方院校产教融合,使学生更加明确未来发展和奋斗目标,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为毕业走向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三是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实习,配备专职老师进行沟通指导和监督,避免实习走过场。
3.4 营造积极向上的职业“认同”氛围
职业“认同”思维需要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在思想层面,充分利用校园媒体贴近大学生活、广泛宣传优秀校友在学习、实习、就业、创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邀请专业或行业人员入校解读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帮助学生实时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学生思想上对于就业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在实践层面,通过就业实习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行业的机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知识、认知专业、锻炼技能,在获得感、成就感中寻找归属感,在劳动和协作中获得对岗位和就业的“认同”。摒弃传统观念中所说的必须端“金饭碗”“铁饭碗”、安稳、体面等过时观点,转变思想,客观评估自己实力,对职业选择辅以合理的目标,防止眼高手低。还可以先就业,再择业,一边工作,一边计划未来,一旦机会出现,再追求更高的生存品质。
3.5 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六化”体系
构建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帮扶“精准化”、就业指导“多样化”、就业关怀“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及职业规划课程教师“职业化、专家化”。一要加强学校组织领导,完善“全员化”工作机制。二要聚焦重点群体,加强“精准化”就业帮扶。三要强化就业育人,打造“多样化”指导体系。四要做好“全程化”的关怀支持,“扶上马、送一程”,持续关心和跟踪毕业生成长。五要打造一批“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及职业规划教师。
3.6 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在珍惜优越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独立意志与社会责任感,要清醒地认识到父母只是自己休憩的港湾,而非长期蜗居的舒适区[4],要勇敢地承担起属于自身要面对的挑战和责任。对于“95后”“00后”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拥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崇尚自由,我行我素。责任意识包括自我责任意识和对他人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拥有很强的自我责任意识,比较在乎为自我负责,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但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较弱。此外,当代大学生处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的新时代,很多人缺乏劳动实践,对劳动的价值、对劳动改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不清楚,尤其缺乏对劳动创造人的社会价值、提升人的尊严的认识。强调劳动教育和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的。因此,在校期间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来提高为他人负责、为父母负责、为社会负责的全方位责任意识。当然,作为毕业生的家长,虽然对自己的孩子百般宠爱,但在涉及孩子就业,关系到其终身发展,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上,一定要配合学校和社会多加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督促、帮助他(她)们早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为家庭、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7 政府要加强对就业舆论的正确引导
就业舆论是社会公众对就业问题所表达的各种态度、情绪及意见的总和。在信息时代,新闻媒体肩负着以信息传播的方式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真相的社会责任,政府肩负着制定、解读、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及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引导的政治任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一方面政府要对媒体加强引导、监督,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其他社会媒体要加强自律,媒体人要提高职业素养,避免因“流量”效应而出现噱头性、猜臆性的不实报道,混淆公众视听、扰乱社会秩序。两者齐头并进、共同发力,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
4 结语
“慢就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在正视问题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解决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不能依靠任何单方面的力量来实现,也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高校强化办学定位和专业解读、开展职前专项培训和毕业教育、推动校外实习就业有效衔接、营造积极向上的职业“认同”氛围、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六化”体系;毕业生提高自身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政府要加强对就业舆论的正确引导等。
[1] 郑东,潘聪聪.大学生提速“慢就业”的服务策略[J].江苏高教,2019(2):81-84.
[2] 马利.毕业生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河北高校毕业生如何走稳就业路[EB/OL].[2022-05-22].https://www.360kuai.com/pc/9781043eb46afb999?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
[3] 吴泳成.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5):140-143.
[4] 祁静静,张杰.大学生就业选择及就业心理问题分析[J].轻工业科技,2020(12):99-101.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low Employment” of Local College Graduates in Hebei Province
WANG Jing
(Students’ Affairs Office,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slow employment” groups has gradually aroused the clos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is related to national stabilit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orientation of running schools and professional interpretation, carry out special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graduation education,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off-campus internship and employment, create a positive atmosphere of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and build a “six-oriented” system of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service. The graduates should improve their sense of independence and responsibili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on employ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rategy is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human and social service departments, education departments and local colleges in Hebei Provi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graduates’ “slow employment”, with a view to reducing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with “slow employment under the joint efforts and cooperation of society, universities, families and graduates.
local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low employment; Hebei province
10.3969/j.issn.1673-2065.2023.01.015
王 晶,女,河南驻马店人,讲师。
G647.38
A
1673-2065(2023)01-0076-05
2022-06-05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