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探析
2023-04-16吴洪成
吴洪成,高 璐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探析
吴洪成,高 璐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目前,我国教育变革的方向是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新课标”的推行更加强调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这样一个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的时期,尚存在“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为减少其影响,主要路径在课堂,教师应通过对“新课标”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与践行,不断革新自身理念、提高专业水平,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和情境教学使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受益终身。
高中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及新课程的制定和实施,为普通高中教学做了更加清晰的说明,学校课程总体架构更为优化,尤其是进一步凝练了课程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更具指导性、操作性意义。本文拟就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1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改革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出现“核心素养”一词,此后不管是在修订课程标准或是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中,核心素养一直都是重要的参考标准。2016年9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基本教育理念,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善乐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一文件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养成优良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使之变得更加健全独立,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由此可见,这项教育改革将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核心素养教学观提出之前,长期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双基论”,即把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核心。作为应试教育催生的教育模式,最普遍的现象便是在教师一人主导之下以课堂为中心的“一言堂”,也称“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智力的提高都有阻碍作用,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核心素养理念则强调除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外,更注重课程的教育价值。对此,当代知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有这样的表述:“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这个自己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实现自己的愿望,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1]核心素养教学观的本质就是提高学生的品德和能力,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同时,“为了知识的教学”成为过去式,将转变为“基于知识的教学”,让知识转变为促进学生能力和人格发展的工具。
核心素养教学观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与路线规划。学科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单元,核心素养离不开不同学科的分科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具有指引性的意义,在我国学科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是一门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2]1。由于高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因此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全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着关键的奠基意义。核心素养是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其实现有赖于学科课程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为达到这一目标自然要求各课程相互协调,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为教育实现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提供基础。其次,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核心素养,不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或是高等教育阶段,也不管是在语文专业或是数学等其他专业领域,在所有情景下对任何人来说都具有广泛通用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存在于语文课程之中,强调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素养能力的培育,是一种个性的存在,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奠基石,同样具有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目的,二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态度、情感和思维,是学生发展全面核心素养的坚实基础。综合来看,核心素养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前进道路上的指引。
2 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嬗变
学科课程标准转变了原来所沿用的苏联“教学大纲”的概念和内涵,其中规定了学科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实施建议等,为国家教育指导文件,它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程评价都做了全面的要求,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有着导向性作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体现国家意志和价值观,是高中阶段加强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化、道德、素养等的重要责任。随着国际国内社会形势飞速变化,对于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语文学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语文的水平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语文课标(实验)》(简称“语文课标(实验)”)中第一次对语文课的性质加以界定:“语文课是最重要的语言交流用具,是人类的重要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3]1针对新世纪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学习者的需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来设计课程目标[3]1。这“三个维度”在“语文课标(实验)”中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都紧密围绕其进行和开展。“语文课标(实验)”突出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加深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层面的认识,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教学活动中,重视培育学生高尚的品德意识和审美意识,以建立科学的人格向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语文课标(实验)”立足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的能力、促进高中学生个性均衡发展、建设开放有序的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认为学生应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3]6-7这五大领域得到发展。为完成这五个方向的要求,“语文课标(实验)”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创新,使之更加合理,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必修1》到《必修5》分别针对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能力的提高。选修课程设置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在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自由设计选修模块,名称、教学内容及课时的综合编排,充分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同时,选修课程的设计紧密围绕这五个系列,以避免课程设计出现混乱与随意[4]。同样经历着这场革命性变化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原来被动学习方法转化为独立自主、协作、探索的新的学习方法,这也是“语文课标(实验)”的一大亮点。这一变革,对中国传统的语文课堂重个人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索、重成果轻过程、重认知轻体验的传统教学方法做出了扬弃,建立了高中语文课堂的全新教学模式,其中突出之处在于切实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评价方面,“语文课标(实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发挥课程评价功能,以此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样的评价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创新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与劣势,并予以针对性指导,提出解决办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进步,普通高中教育面临全新的发展机会与挑战,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养也提出了更多需求。只有具有跨学科跨媒介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策略方法的综合性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国家需要,因而语文学科的任务转向了更加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方式、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及加工内化的能力,更加强调素质教育的落实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我国核心素养教育观的指引下,2017年出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详细说明了修订的主要内容,为高中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新课标”鲜明地指出了语言文字的地位举足轻重、认为语言文字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语文学科课程性质:“语文是一种研究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与运用规律的综合型、实践性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1与“语文课标(实验)”相比,“新课标”将重心置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上,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为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开放、多样、有序,而且要更注重时代性,课程结构规定“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这三类课程又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性文化三方面的内涵串联起来。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延续了“语文课标(实验)”的三维目标的设计,但又创造性地提出了由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所构成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针对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给高中语文教育工作提出了以下六条要求: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感染与熏陶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第二,全面掌握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联特征,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处理好各学习任务群间的相互关联;第三,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问题学习;第四,充分统整必修、选择性必修及选修之间的关系,体现层次性;第五,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新的语文教学方式;第六,教师应具备头脑革新能力,与时代共同发展,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新课标”的教学评价,与“语文课标(实验)”一样,评价主体和对象都走向多元化,评价方法体现多样化和合理性。但“新课标”中增加了关于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命题、地方和学校实施等方面的建议:综合评估和考核,需要切实反映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水平,正确评估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发挥指引和导向的作用。在命题设计方面强调应从具体情景入手,设计任务内容要比较典型等。
综上所述,2017年“新课标”改革的重心,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规定建立学业任务群的新方法、优化语文课程体系结构、规定学习的质量标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课标”的附录部分在“语文课标(实验)”的基础上将中国古代诗词推荐诵读篇目从14篇扩至72篇,反映了新课程改革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传承。
3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价值的综合表现,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科方向、引领育人目标。语文学科既是其他学科及人的终身发展的工具,又因其自身的文化特性而带有人文性的价值。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工具与人文两个特性。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通过专业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同时,养成了一生中所需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5]。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对语文学科价值的高度凝练,其间不仅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更反映语文学科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实践路向。“新课标”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提供了准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中的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及学习任务群的开展要求进行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1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逐渐形成自身的语文专业核心素养,并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加以体现和表达。高中语文“新课标”中首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部分共同组成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整体,并统一于语言使用的整个流程当中。以下笔者拟对此加以介绍和阐发。
3.1.1 语言构建与运用
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生活中进行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读与写是语文学科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学生生活与成长必备的技能,只有掌握读写能力并将之进行结合,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只有当学习者熟悉了本国语言的特征和规则,才能训练其自如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起对祖国的认识和情感的高度认同。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部分,为本学科其他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
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贯穿在整个高中语文课程之中的。在学习任何一篇课文前,学生应对课文进行预习,在教师进行课堂深入讲解前扫清字词障碍,以求得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系列选修课教学为例,其中包含很多的生僻字,这就需要有雄厚的语文基础知识为支撑。如在进行《晋灵公不君》一文的教学中,开篇第一句话中就会涉及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在这句话中,“辟”字为通假字,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运用。“胹”“蹯”“寘”“畚”等字为生僻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鲜少遇见,这就需要学生要进行大量记忆和重复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巩固和积累大量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能够认识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的规律,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2]5。
3.1.2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思维的提升对于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语文学科的思维有很多,包括经验思维、迁移思维、反思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多个方面。语文思维的建构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思考探究能力,将习得经验与新内容相结合,使经验产生内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同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将各学科进行联系,形成跨学科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课标”中所设计的通过学习任务群实施专题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选修课为例,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讨论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索建立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直观性思维和研究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如在《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红楼梦》的前后衔接的情节让学生进行思考。刘姥姥在进大观园时穷酸卑微,当时贾府众人对她的嘲讽和后文刘姥姥两次营救巧姐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作者在设计故事情节的时候,对于刘姥姥的形象设定如何,对她的思想感情怎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探讨,不仅将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1.3 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课程有极强的人文价值和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教会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并让学生的情感与精神力量尽可能达到和谐,传递生命的终极关怀。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为学习者提供了借助想象力去感受崭新世界和生命的乐趣,使学习者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这种从隐性层面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达到鉴赏美与创造美的统一,为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驱动力。
语文教材的选材向来坚持“文质兼美”的原则。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透过语言文字之美体验清静情感之美,建立健康的审美价值观,从而能够表现美、创造美[2]5。以“人教版”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课《氓》的教学为例,在这首选自《诗经》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样一个以交换丝织品为由来和女子谈婚论嫁的憨厚老实的男子形象,体会《诗经》中诗歌作品语言生动形象、表达凝练、朗朗上口的音韵之美,又可以感受到真善美与假丑恶,通过对“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体会到诗人对男子前后言行不一、三心二意的唾弃,以此来培养高雅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系列选修课《先秦诸子选读》中,学习先秦诸子的思想之美,感受古代伟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人格魅力,体会“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仁”与“义”,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孔子的道德品质,提高审美素养,完善道德品行。
3.1.4 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竞争中,文化的竞争占据很大部分,强大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对人类社会进步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6]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吸收和传承就蕴含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高中语文课程应在学生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背景和过程中,更加注重体会中华文化的深远含义,认识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信感和自豪感,对积淀深厚、日久弥新的中华传统文化勇于弘扬及创新[2]7。
“新课标”中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学的部分比例较之前有所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的内容要始终贯彻在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的教学之中。语文“新课标”中力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习,增强学习者的社会责任心,并提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的社会使命感。如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中,力求让学生通过诵读具有时代精神的革命传统文学作品,学习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深入感受其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从中感受中华文化,汲取力量。如“新人教版”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课茹志鹃《百合花》一文以生活化的口吻勾勒了一个战争时期的温馨故事:羞涩的通讯员小战士向漂亮的新媳妇“借被子”,得知这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的时候又将被子还回去。后来在战斗中,小战士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扑在手榴弹上,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解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间,新媳妇将自己的新被子盖在了小战士的遗体上,被子上“洒满”了百合花。通过这一事件,塑造了一个具有大无畏牺牲精神的平民英雄形象,表达了对人性的赞美和军民鱼水情的讴歌。学生也能够通过学习《百合花》这部短篇小说,体会战争时代的严酷现实和先辈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英雄气概,从而体会人性的真善美。这种文章的设置,既回避了战争的残忍与血腥给学生心灵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从这些温馨的生活性场面中使学生们体会到了革命前辈的艰辛、和平的珍贵,让学生铭记历史,并增强为中华民族新世纪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意志。
3.2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及落实
“学习任务群”是指教师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开展课堂教学实验的新途径,这成为语文“新课标”的标志性创新。“新课标”如此对“学习任务群”进行阐释:“学习任务群以主要任务为主要导向,以学习项目为服务载体,结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使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2]8学习任务群强调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教师创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围绕问题开展自主学习。有别于以往单一的学习模式,学习任务群是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和层次递进,呈螺旋状上升的“任务链”,彼此之间清晰明确,整体上又独具特色。语文“新课标”意在以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方式,体现语文教学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每个专题看作单一的个体,而是应将其分类整合、统筹衔接以达到“群”的目的。如在《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涉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内容,还要了解《红楼梦》作品的语言及时代背景,这就必然涉及“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两个任务群;《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必然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里教师又可以从“文学阅读与写作”出发,在阅读中教授写作方法;而对一本书进行研读的时候,少不了文学理论的支撑,这里又涉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这样来看,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中,不断将知识点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建构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培养多向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任务群理论的提出及实施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意义深远。首先,学习任务群通过将学习内容重新整合,使其更具生成性、实践性,引导学生主动形成对学习内容的结构化认知,快速掌握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并使其在真实情境中加以运用。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对文章充分理解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扮演,以强化学生对本专题知识的深化,更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加以运用。如学习《论语》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论辩,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对“仁”与“礼”有更深切的认知,在现实情境中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其次,学习任务群转变了以往教师灌输式教学,打破了过去的以文本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权威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更有力地促进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为例,除了教材中的文本,还可以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通过组织辩论赛或主题分享的方式进行思辨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次,学习任务群的思想观念对于语文教材的编订和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有着积极作用。学习任务群要求学习的整合性、实践性,自然在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体系的编订中会起到主导作用,教材编写会涵盖更深刻的内容,考试评价也会更多考察学生多方面的应用能力及素质,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更好地培育学生综合核心素养。语文“新课标”主张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全面统筹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考虑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综合考察学生参与程度、思维特点,特别重视学生的关键能力,如协调沟通、解决问题、质疑创新等能力的发展,记录学生真实、全面的任务群学习过程[2]42。
在“新课标”中,语文素养内容的界定及学习任务群理念的提出对教学、考试及评价体系都提出了全新且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教授基础知识,更要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进行多样化教学,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实现更有效的核心素养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语文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随着国家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广泛学习与深入实施,就是应不断革新教学思想及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突破语言文字本身的局限与禁锢,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进一步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到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4.1 革新教师教学理念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必然需要语文教师付出更多努力,这又势必要求教师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育出发,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时时谨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造力,将自己放在辅助者的位置。语文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基础知识和为高考服务,成绩也并非终极目的,而是注重在语文课程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修学习任务群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构建一个具体的学习情境,立足于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方面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更关键的是挖掘传统文化经典中的时代价值,使学生能够联系传统文化与现实,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现实应用,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课堂导入环节中以设计问题的方式引出本堂课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在讲授《大学之道》一篇时,可以首先让学生讨论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或者陈述一下希望未来的自己经过教育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继而引入文本中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将自身的理想同我国古代先贤的理想抱负进行对比,从古典文化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4.2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语文教学摒弃“填鸭式”灌输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坚持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语文“新课标”中,强调了学习任务群的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单元教学能够整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因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要加强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兴趣为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在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培养上的意义更是不可小觑。当然,学生自身也要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有了自信和自觉的心理,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如在“新人教版”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短歌行》的教学时,可以由学生主导课堂,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围绕《短歌行》进行探讨、课本剧表演、辩论或视频的观看等,让学生积极寻找相关资料,进行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可以站在蜀汉角度批判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同样可以歌颂曹操的雄才大略及文学造诣。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学习相关的古诗知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扩充知识面,拓展阅读能力,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4.3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学科教师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决定学生的成长。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提升,克服自身的畏难情绪,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教育观念,努力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实践。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了解最新动向,避免教育教学的碎片化和随意性。“新课标”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更具基础性和综合性,因此教师除必备的语文学科专业素养外,还应有一定的“跨学科素养”,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通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扎实的跨学科素养,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会有消极影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教学,有些老师会让学生进行表演,或者给学生放映一些著名的琵琶曲,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以加强学生对《琵琶行》作品思想的认识,进而理解白居易当时的心境,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音乐素养。再如进行“新人教版”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6课《登泰山记》教学时,不仅要涉及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和翻译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对文章进行审美鉴赏,还需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解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语文知识,跨学科能力更是必不可短缺。
4.4 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语文学科带有极强的人文性色彩,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也不能被忽视。为了避免走入枯燥的知识本位教学,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围绕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方案,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陶冶情操,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各项任务群生成各种情境,让学生走进书本中人物的世界,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当然,传统节日也是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总之,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升华学习者的思想境界,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以“新人教版”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4课《荷塘月色》为例,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首先给学生听凤凰传奇的同名歌曲,以此进入本次课教学,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教师可以通过带学生鉴赏歌曲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在对该文“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进行鉴赏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荷香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再和原文进行对比,以了解朱自清文章的细腻与情感。在教学完毕后老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以相似的艺术手段来描绘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锻炼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也可推动思维的发挥和写作能力的锻炼,从而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教育相比坐在教室中空谈冥想,带给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各个学科协同努力,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而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路径在课堂,作为课堂引领者的教师自然要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导向,进一步拓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的同时,使语文成为学生受益终生的学科。这是教育“百年大计”的关键一环,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1]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3(5):3-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王景华,范冬梅,厉复东.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标准》对《大纲》的突破创新谈起[J].语文教学通讯,2003(30):11-13.
[5] 苏晓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7.
[6] 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3.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in Chinese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
WU Hongcheng, GAO Lu
(School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At present,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 i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core literacy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s a basic subject i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Chines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moral cultiv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emphasizes more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quality in Chinese subject. In such a transition period from knowledge-based to literacy-based training, there are still "cramming" teaching and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its influence, the main path is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innovate their own ideas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practice ofand the core literacy in Chinese subject. Teachers should make Chinese classroom active and alive by constructing learning task groups and situational teaching,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Chinese subject and benefit students for life.
Chinese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 core literacy; core literacy in Chinese subject
10.3969/j.issn.1673-2065.2023.01.019
吴洪成,男,浙江金华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高 璐,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2001046)
G40
A
1673-2065(2023)01-0100-08
2022-04-01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