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
2023-04-14苏贞
苏贞
[摘 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落实,为高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具体运作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助力新农村建设。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的要素,随后阐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最后分析开展优化工作的作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经济管理;农村建设;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06-0022-03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农业经济管理要素展开系统分析,以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及农业先进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此外,要积极构建人才服务平台及人才保障体系,为农业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要素
(一)资本要素
站在投资主体的立场上分析,如今,农业资本主要来自政府或具有集体经济性质类型的组织或农村。其中,政府部门是投资的主体,其在技术支撑、设备维修及资金支持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政府投资额的不断下降,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必须积极适应新要求,采取合理的举措,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此,相关农业部门积极出台实施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以下简称《指引》)。该《指引》明确指出,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应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的资本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建设中,巩固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实现全面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
(二)人才要素
实际上,能够决定农村经济管理效能高效实施的最核心要素就是人。人才要素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实施制定的重中之重,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加以重视。在具体运作时,通过强化人才储备及引进人才战略工作,为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实现农业经济高效管理运作的目标。
农业经济管理需要的人才,需要对农村的环境及农作物的习性有很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对农业经济实现专业科学的管理指导工作。但部分农村极其缺乏此类型的专业综合性人才,长期处于留不住人才、招不到人才的“尴尬局面”,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此现象高度重视,通过合理的举措,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等,以此吸引人才,为农业经济管理助力。
(三)法治要素
法治要素属于有效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农业经济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发展环境的帮助。只有为其提供稳定、良好的法治发展环境,才能更好地支持农业经济实现良性发展。
虽然政府部门已颁布实施了相关政策法规,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依据。但是,相关制度的实施,仍处于建议与引导的初级层面,并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这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此外,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因部分农民缺乏专业的维权意识与法制观念,也会影响农村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需求,将经济发展与法治要素有机结合,通过不断优化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助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人口要素
人口属于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根本,如果人口达到一定适宜的规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际上,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农业的生产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正确、科学的生育观念及人口发展理念极为重要。
如今,部分农村家庭依旧存在延续香火、多子多孙、传宗接代的观念,这种陈旧的观念导致农村人口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经济增长的水平却无法与其实现同步的提高,因此,这是极其不科学的,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并合理开展人口的管理与发展的工作,确保人口因素能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2]。
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运行体系中,仍然存在内部管理不严谨、内部分工权责不清、财务管理不完善、部分地區未建立合理的财政管理网络等相关问题。在管理期间,时常出现财政管理混乱的现象。部分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因只注重对于资金的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对于资源及资产等相关要素的管理,这严重制约了集体资产的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工作势在必行,相关人员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利用提供高效的服务等举措,解决现有的管理机制落后问题。
实际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越发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现有的农业经营机制仍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导致我国对于生产要素的利用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劳动力资源短缺、劳动生产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频出,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日益明显,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难题。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比较滞后,不仅会降低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还会阻碍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
此外,农村地区对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认识不足,也会制约信息技术优势的有效发挥,这不仅会对农产品的品牌塑造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虽然部分地区已完成了农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但是因专业团队建设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未能有效发挥这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的作用,不利于农业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目标。
(三)管理者专业素质低
部分农村的经济管理者因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管理政策知识与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严重不符,导致农业经济管理难以顺利进行。此外,因相关人员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缺乏主动研究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激情”,导致在现实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极易受知识结构单一的限制,出现经济管理水平较低、完成工作的质量极为不理想等问题。
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工作的作用
(一)完善现代经济管理机制
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发展完善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会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业經济管理优化工作,可改变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使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举措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
与此同时,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经济管理活动,促使相关人员作出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决策和部署。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也可以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效率。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工作,可促使农业经济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实现农业经济转型,提高农业发展效率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工作,可有效推进农业经济实现现代化的转型,提高农业发展效率。
现阶段,诸多从事乡村农业生产的人员的生产方式多存在规模较小、重复生产、人员密集等特点,亟待优化升级。实际上,传统的作业方式主要来源于传承的经验,因此,其对于现代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仍然不够频繁,且并没有相对突出的主体优势,容易出现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原材料利用率不足、劳动力使用效率过低等情况,农业商品化的现实运营程度非常低,资本积累进度极其缓慢,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打破传统的限制,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转型,提高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使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农业经济转变,实现提高技术手段的利用效率、为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注入发展动力的目标[4]。
(三)切实增加农民收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缓解经济压力,农村劳动力都去城市里寻找工作机会。这就导致农村的剩余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可在短期内实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此外,在具体的农业生产运作过程中,合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农民真正受益。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创新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顺利、高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形势,加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首先,在具体运作时,要加大生产管理的实施力度。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等方式,为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注入时代灵魂,不断完善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
其次,在运作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具体导向。通过深入分析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价值。
再次,要加强加工管理。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相关人员要完善农业的产业链,通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手段,为广大的农民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最后,要注重经营管理。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分析当地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推动地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本地区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提供助力[5]。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农业技术的创新可为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借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加快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速度,还能够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供助力。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大对本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力度,为农业技术创新营造优良的氛围。此外,政府部门还应积极结合现有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引进适宜的生产设备及技术,为本地区农民创造丰厚的经济收入。
其次,要优化调整地区农业产业现有结构。在具体运作时,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为工作重点,通过挖掘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资源的举措,构建独特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要加大与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的力度,解决经济管理信息化不足的问题。此外,还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准确掌握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农业生产模式调整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加大创新力度,可实现加快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目标,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
(三)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政府部门在优化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期间,应充分发挥专业人才队伍的价值,利用人才资源,为农业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作为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充分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实际管理情况,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为基层管理人才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等,及时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促使其顺利地开展农业经济现代化管理工作。此外,政府部门还应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农业生产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五、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农业经济必须抓住发展契机,通过合理举措,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更新管理理念及完善管理机制等,优化经济管理措施,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使农业经济实现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升磊.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优化举措[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08):146-148.
[2]吕安琪.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04):99-101.
[3]王浩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措施分析[J].中国产经,2021(15):122-123.
[4]王从盛.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2):307+370.
[5]王丽燕,张延彪.探讨如何优化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以山东省Z市Z区为例[J].中国产经,2021(19):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