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初中生公共参与素养

2023-04-11王晓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方法道德与法治

王晓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课程。教师要积极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提升其核心素养。本文从提高对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重视、优化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挖掘更多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教育资源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共参与素养;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208-03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体的公共参与,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公共参与意识,进而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进行培養,从而培养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提高对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重视

(1)与时俱进,优化公共参与素养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加强公民意识。为此,教师应在教学目标中有意识设计公共参与素养教育的目标,配以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转变以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知识目标的情况。教学目标是课程活动实施的依据,所以教师不能忽视课程中公共参与教育目标的设计。另外,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词汇使用的标准性,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主,如将“使”“令”等词汇变为“学生”。例如,在“参与民主生活”一课中,关于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目标可设置为“学生通过协商民主的形式,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问题,还要敢于表达自我诉求,以此增强公共参与能力”。此符合新课程标准,创设学生日常生活性的情境,让其深入思考,积极主动参与公共生活。

(2)终身学习,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公共参与素养

教师的角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教师要谨记自己的职责,以专业的素养为学生传递知识,做到言传身教,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能够以教师为榜样,从而有效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但先要保障教师有良好的公共参与素养,以此作为培育学生的前提条件。第一,教师要先了解公共参与素养的本质与内涵,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和国家,促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为此,教师要深入探究学习初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内涵,可借助网络资源或者与学校其他道德与法治教师交流讨论学习,多关注时事与新闻热点,并及时将此作为教学案例向学生传播, 结合教学内容讲授时政新闻,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一直有浓厚的政治气氛,在教师的熏陶下,让学生慢慢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以此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提升其公民意识。第二,教师要多积累公共参与的经验。通过参加公共事务,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公共参与的步骤,掌握好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公共实践活动。教师可借助自身积累的经验高效指导学生参与,快速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兴趣。

(3)提高效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呈“机械化”特点,这种形式在课堂中学生看似记住了知识点,但却是短时间记忆,未能理解深层含义导致容易遗忘。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低效率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在知其然基础上,还知其所以然。第一,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要先让学生理解,再背诵。然后带领学生讨论,参与实践,以发表看法与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养成关注社会政治学习的意识,并知道关注时政不是为了应试。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在教室中对社会真实事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公共参与知识解决。第二,带领学生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开展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本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从公共参与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道德素养等,提升其沟通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公共参与中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2.优化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

(1)使用活动型教手段,让学生深刻体验公共参与并融入活动中

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深刻探究,将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为教学目标,课堂中引入公共事务设计活动,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掌握学习重难点。例如,在“友谊观”的教学中,可以创建“网上交友”探究活动,针对“要不要和网友见面”这一主题设计情境,如学生A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最近她有了困扰,就是要不要与网友见面,她的朋友提出的建议五花八门,你能为学生A提出合理的建议吗?以此为背景设计情境剧,让学生自由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待人处事的态度,为深入进行公共参与素养教育提供指导意义。如通过情景剧的进行,发现现在大多数初中生对网络盲目随从,对网络交往充满好奇。所以在总结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承担自己的公共责任。

(2)借助情境教学法丰富初中生公共参与体验

情境教学法的原理就是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能够将知识与自身生活经验结合,进行话题的讨论。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不间断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道德与法治教师可通过讲述公共参与真人事件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公共参与,激发其行为积极性。如“参与民主生活”一课的教学中心就是“公共参与”。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方法,可以创建故事情境,如某学生在发现一家网咖接待未成年人上网,于是向相关部门举报,这家网咖最终被停业整顿。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公共参与的故事,在音乐渲染与情景再现下引入新的内容,这不但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中,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产生公共参与的动机。

(3)在案例分析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探究能力

培养初中生公共参与素养,要先让其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以单方面的灌输为主,而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引导价值,即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效启发与引导,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此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也从传统的讲授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师引出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与实际生活有关。例如,在“师生交往”的教学中,呈现的案例为: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级的管理步入正轨,有一天出现了一次意外事件。以为性格内向,要强的男同学B因为在期中考试中失利而受到班主任老师的批评,导致其学生辍学。男同学B是一位单亲的孩子,父亲长期在外打工,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通过学校的努力,两天后男同学B回到了学校,其情绪很不稳定,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与兴趣,有时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以此为案例,笔者先是针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困惑进行解答,然后与学生讨论这个案例,询问:“如果是你,你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如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老师批评太严厉,是我的话我也会伤心。”有的学生说:“老师不应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这样严厉批评,这会让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听了学生的话,笔者从“公共人”的角度,让学生讨论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师生交往观,面对师生矛盾可以做到理性认知,理性解决。

3.挖掘更多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教育资源

(1)挖掘社会资源

现在部分初中学校的管理还采取封闭形式,学生很少接触社会,课业时间占一天大部分时间,没有公共参与的时间。此情况应该受到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视,在课中调整教学目标,添加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内容。为此,学校可挖掘社会资源,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并通过一定渠道进行实践操作。学校可联系教育专家,邀请其到学校开展讲座,为初中生普及生活知识。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提升需要有实践活动做铺垫,因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地与机会。 如参加政治生活、组织学生到监督行政部门“工作”、参加法庭庭审案件的审理;还可通过公益性活动的开展,如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到汽车站做志愿者等。在每次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都要为学生讲解本次活动的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公共参与的学习。

(2)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内有很多开展公共参与素养方面的内容,例如,教材内的“拓展空间”栏目本身就是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参与素养的板块,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与责任担当,为教师设计活动提供良好资源,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拓展空间”栏目本可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礼仪道德等,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扩展空间”栏目的设计本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连接生活,总结生活经验,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在某个特定主题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公共参与素养。例如,“法律为我们护航”中的“扩展空间”设计的是调查问卷活动,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查阅,了解家庭、学校、司法、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然后从其中一个角度实施调查,通过深化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让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活动过程为:三名学生为一组,通过交流设计适合的问卷,然后在班级中汇报问卷内容,由其他同学与教师进行评价,帮助其修改。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想完成这项活动,就一定要进行公共参与,进入社会中参与实践。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机会培养初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公益活动、采访等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悟公共参与的真谛。

(3)挖掘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初中生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现在移动设备的普及与发达,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从下面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第一,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了解公共事务。培养初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要引导其借助互联网多获取社会资源,掌握时政要闻,理解国家近期发生的大事。如初中生会因为学业,错过国家、党通过直播发布指示文件,可在课下通过互联网搜索学习有关资料。另外,国家政府在网络上公布重大事项的时候,学生也可通过互联网观看了解。除此之外,学生还可通过网络,浏览现在社会热点新闻,了解更多的新闻时政,在网络中了解社会才能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热情。

第二,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公共参与的平台。初中生在网络中的社交平台上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初中生也可以看到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在获得公共参与感的同时,还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另外,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公共事务的表达能力,要鼓励其在网络平台中发表正面评论,为学生构建表达意愿的平台。当然,过于开放的网络媒体对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也有弊端,如学生通过网络在观看不同领域人士对新闻的看法时,会看到一些错误价值观的言论。所以教师要教授学生在发表网络言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发布扰乱网络秩序、违反网络公德的言论,让学生在公共参与素养快速提升的过程中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第三,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师教学案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时候一定要紧随时事,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创建刚发生不久且真实事件的情境,所以教師要迎合时代发展,多通过网络挖掘新事件,自己养成每天关注时事的习惯,并将适合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正视发展与挑战”一课的备课中,针对“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问题与未来治理发展道路”的教学,可以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建情境,即“对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方面,青少年可以做出哪些贡献?”借助公共事务案例,加强对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

4.结语

综上,经过进一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挖掘,在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巩固其公共参与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培养初中生思想品质的全面性与道德的核心素养。同时,也能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得以进一步培养,从而达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志永,黄宇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2]索丽娜.提高公共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版),2019(08).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方法道德与法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