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建下昆明乌龙村“一颗印”建筑再利用研究
2023-04-08谭爽
摘 要:云南昆明乌龙村传统民居建筑“一颗印”与时代息息相关,更是滇池边上土与木书写的历史。由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带来的现代性对曾经使用普遍、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一颗印”产生强烈冲击,其传承与再利用逐步断裂。探讨在艺术乡建的大趋势下,以及村落开始出现艺术的力量介入后,“一颗印”民居建筑的传承范式,以及更新再利用并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
关键词:艺术乡建;乌龙村;“一颗印”;传统民居;再利用
乌龙村是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的传统村落,自乌龙村建村以来,“一颗印”建筑以其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及生活中的实用特性得以传承。由于人口流动、生活方式改变、村民对传统民居认知的局限,再再加之村落被列入滇池一级保护区拆除任务中,在生态治理的大背景下,2019年村民集体迁至村落外的新建小区,村落面临着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双重压力。
艺术乡建是一种依托于乡村现状与文化内涵以实现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居建筑再利用、乡村隐性资源挖掘的乡村建设绿色方式,主要指艺术融入乡村建设过程,达到修复乡村风貌,改善乡村环境,保护、传播民俗文化,复活乡村文明,增强村民自信等目的。乡村的传统民居属于难再生性的文化资源和建筑遗产,对其传承再利用不仅是资源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振兴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艺术乡建下对传统民居再利用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艺术的力量引导村民了解“一颗印”民居的价值与意义,用艺术的方式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在保留原有特色基础上使其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一、烏龙村“一颗印”建筑的特色与
没落原因、现状
(一)建筑特色与没落原因
“一颗印”(图1)是以乌龙村为代表的云南省滇中地区典型民居,为由厚土坯砖围合、穿斗式木构架、传统青瓦封顶的两层建筑,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又结合昆明地区气候特色形成对称均衡的封闭合院空间体,因建筑形体方如印章而得名。“三间四耳倒八尺”是典型的“一颗印”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即为三间正房,左右各两间耳房(也称厢房),门廊(也称倒座)进深八尺(1尺约0.33 m)。大门位于建筑正中,常在正房与厢房连接处设置单跑楼梯,楼梯与正房相接的连廊又名“游春”,中间围合出回字形小型天井。平面布局上呈现主次与高低之分,正房为主,耳房为次。通常来说正房台基最高,以天井为参考面,正房台基高出约0.5 m,耳房台基高出约0.15—0.2 m。
建筑外形简单硬朗且封闭少窗,用泥土混合碎石、麦秆制成的土坯砖砌成0.6 m厚的墙体,立面呈现外短内长的双坡屋顶变化。内部空间精致丰富,天井连廊与房间屋顶穿插,木作门窗饰以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甚至会在屋檐下方以砖砌线条修饰。除了标准的“一颗印”外,村民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各自家庭的实际需求及建筑宅基地的具体地形,衍生出“四合院”“三合院”“走马转角楼”“四合五天井”“四马推车”联排、串联等形式,呈现以“一颗印”为主、多类型共存的局面。无论建筑模式如何衍生变化,“一颗印”民居始终由正房、耳房、倒座、天井、楼梯等几个基本空间元素组成。
“一颗印”建筑逐渐被舍弃甚至面临消失的危机源于现代化城市发展、村民生存需求变化及建筑本体缺点三方面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受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村民内在思维与认知层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水平提升使得村民开始有了提升居住环境质量的诉求。传统的“一颗印”建筑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村民通过各种渠道与媒介了解城市现代化建筑,在所谓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空间样式影响下,村民难以正确地判断传统民居的价值,转而抛弃传统居住空间形式而跟风建造城市现代样式住宅。这是乌龙村“一颗印”传统建筑逐渐被人们舍弃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没落的原因。
(二)“一颗印”建筑现状
村民外迁后,村内拆除砖混结构建筑及不符合传统历史风貌的建筑,留下大量需进行不同程度修缮、改造的传统风貌建筑与文物保护建筑。村内现存清代与民国时代建筑约150幢,市级、区级、登记文物11项,有一定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的历史风貌建筑75项,是滇池旁“一颗印”建筑保存数量最多、格局最完整的村落之一。
针对村落传统风貌建筑及历史建筑如何传承再利用这一亟须解决的难题,当地政府邀请华侨城集团加入乌龙村的保护,对村落文化价值进行梳理,对建筑实施抢救性修缮与保护性修复,让乌龙村从一个即将面临消失的乡村更新为一个突出特色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与文化价值释放地。艺术介入在村落发展规划中有重要的体现,目前村落中心位置已作为村落保护启动区进行修缮与再建,已建成1 530 m2的大师工作室与600 m2展厅等功能空间,邀请艺术家陈流、周章科进村写生并举办画展,青年陶艺家、雕塑家甘玉善进村成立陶瓷工作室。在艺术乡建和乡村振兴政策引导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村民回到村落中从事与艺术或传统文化相关的工作。
二、艺术乡建下乌龙村建筑再利用的思考
(一)特色传承
特色传承并非指传统民居样式及建筑特征的反复利用,而应该注重意境及精神追求,避免建筑符号的滥用。
“一颗印”民居正房屋顶与台基高于耳房,耳房又高于倒座,进入正房前必须上台阶,家中长辈居住正房,子女住厢房。不同的建筑高度清晰地表达出建筑主次关系,更重要的是强烈体现了长幼、主次秩序等被称为“礼”“孝”的儒家文化内涵。空间元素依照纵轴线排列,形成连续而有秩序的空间,完全开敞的室外空间向半开敞的空间转换。顺应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环境观本质。例如,采用外实内虚、以天井为中心的内聚型空间,保证活动空间的同时又极具私密性;建二层空间,利用更少的占地面积获取更多的居住空间;就地取材,建筑外观与村落环境和谐统一。“一颗印”建筑外观简朴粗犷,内部却以雕刻彩绘进行装饰。例如,带有金马碧鸡的门头、莲花形式的垂柱、步步锦窗花等,各家装饰虽有所不同,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生活情趣是一致的。
以上是“一颗印”民居建筑蕴含的丰富精神文明价值,承载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体现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营造理念,以及本土化的建造技巧,这些都是乌龙村及其周边村落传统民居的特色传承要点。艺术乡建的实践先驱渠岩在“许村计划”中谈到艺术乡建原则时强调“发现乡村价值、重估乡村价值、修复乡村价值”。艺术乡建大背景下对乌龙村的“一颗印”传统民居进行再利用应本着发现价值、修复价值的原则对建筑特色与内涵进行挖掘与继承。
(二)现代化需要
考虑现代化的需求,传统民居建筑在新时代中继承与更新利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重视空间的功能性和建筑技术的先进性。乌龙村乃至整个滇中地区的大环境影响着村内“一颗印”建筑的基本形式,内部空间则受家庭生活的实际需求影响而呈现部分差异化结果。无论建筑形式如何变化,“一颗印”的建筑空间设计始终讲究个人空间与共享空间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的私密性和公共性两种需求。正房及厢房属于家庭成员个人支配空间,天井、连廊则属于公共性空间。传统“一颗印”在空间组织形式、平面布局及建筑建造处理技术上都与现代发展不符,艺术乡建背景下对传统民居建筑再利用需要以空间具体使用者为主体,了解具体需求,进而完善空间的功能性,使其贴合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需求。可以借鉴其丰富的空间环境处理手法,引入现代材料与工艺模拟传统建筑技法或改良地域性材料,补充现代化功能需求,使“一颗印”得到新生与传承,且符合现代审美与功能需求。
三、艺术乡建下乌龙村“一颗印”建筑
再利用的策略
(一)传统建筑风貌的艺术性修复
保护是提前,延续是目的,艺术乡建背景下对传统建筑再利用是在保護的基础上进行传统风貌的延续。应对村落建筑现状评估分类,根据不同分类属性进行针对性的艺术性修复或重建。重大修缮类,可按照建筑原有风貌与空间构成形式修复或原址重建,在此过程中注重保留原建筑的历史痕迹。局部修复类,可对损坏部分用原材料或新材料进行局部修复,例如对建筑局部的材料、色彩、形式等替换或特殊化处理,形成具有艺术视觉效果的新与旧和谐共生的建筑形态。
艺术乡建下对传统建筑再利用需转变设计观念与思维,将老建筑中不能再利用的部分,通过设置透明材料或植物隔离带,形成艺术景观区域。这从历史角度来说是留住了建筑空间和文化痕迹,从文化遗产角度看则是建筑空间资源的转换利用。以最小化干涉的方式对“一颗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既能保证修复结果符合原本的传统风貌,又能带来新与旧、当代与传统的对比和共存。除了建筑空间的修缮与重建外,对周边环境进行维护、坚持传统建造技艺的使用是对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追溯,属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范畴,体现了艺术乡建的初衷。
(二)建筑文化元素的艺术性重构
“一颗印”方正的建筑形式下隐藏着丰富的空间形式变化,保护与传承可将建筑空间依照轴线排列的秩序性特征强化,保留具有地域特征的入户大门和墙面开窗形式。在再利用中,可对建筑元素进行提取,利用夸张、缩放、重复的设计手法进行重构,保留“一颗印”的形式基因,增强艺术特征,形成有新意的空间。例如,提取建筑正面形式对其缩放处理,形成景观围墙,巧用门与窗,削弱建筑室内外的界限,强化居住空间与自然的联系,利用传统屋顶,形成具有观赏性的景观植物平台或过渡灰空间。
(三)新旧材料的艺术性使用
“一颗印”建造所使用的材料为土坯砖、石材、木材、青瓦等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生态材料,就地取材,具有经济、环保等优点,体现村民对居住环境资源的自发性使用,契合艺术介入乡村这样温和的方式,对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具有持续性意义,应对其进行保留与延续。艺术乡建下的“一颗印”建筑再利用是采用艺术的方式进行设计,将村内可再利用的生态材料在使用方式上进行适当革新,融入现代的形式与理念,对传统的组合方式进行创新排列,例如改变材料的砌筑形式与应用方式、尺寸大小,形成新的肌理与效果。或在建筑空间部分区域采用现代数字化方法与逻辑将传统材料进行创新排列,形成新的功能空间或艺术装置景观,有利于历史文化痕迹的保留和现代艺术气息的呈现。
新材料即现代化材料,在使用性能上优于部分传统材料,限制性地加入现代化材料,使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新旧融合,形成建筑肌理的新旧对比。在民居重建的过程中,原始木结构可替代为轻钢结构,建筑内部隔墙也可替换为轻质泡沫砖等,满足使用功能且减少维护成本。
四、结语
乌龙村“一颗印”是滇池旁等待保护与传承的高价值的文化艺术资源,传统的“一颗印”建筑及它的衍生模式虽然不再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但其所承载的物质或非物质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同时它也是未来地域性建筑形式的来源。艺术乡建的目的是集合艺术家、政府、企业资本、村民的共同努力对乡村资源进行挖掘与保护,达到传承并活化利用的目的。而建筑是村落实体空间中最为明显的资源,考虑“一颗印”建筑的特色传承与现代化功能需求,从艺术性修复入手,提炼建筑文化元素,重视空间功能,考虑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融合使用,实现传统“一颗印”再利用,使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及生活需求,并在新时代中继续传承。
参考文献:
[1]樊智丰.“一颗印”民居折射出的建筑环境心理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302-305.
[2]王涛,王学海.现代性与乡村民居特色传承议题结合研究初探:以云南昆明“一颗印”民居为例[J].价值工程,2014(35):108-110.
[3]何云梅,唐小莉,奉丽玲.论“一颗印”民居及其所体现的建筑文化[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7-60.
[4]石开琴,王冬.经验体系建造方法探讨:以“一颗印”民居建造为例[J].华中建筑,2015(11):152-156.
[5]钟文凯.乡村建筑遗产与再利用 北京延庆百里乡居[J].时代建筑,2019(4):120-129.
[6]杨大禹,王玲.滇中“一颗印”传统民居的源流追溯[J].建筑遗产,2022(2):1-15.
[7]杨璐,韩阿润.许村复兴:用艺术的力量[EB/OL].(2013-07-10)[2023-11-10].http://www.lifeweek.com.cn/2013/0710/41414.shtml.
作者简介:
谭爽,硕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建筑室内设计、艺术介入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