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线城市建筑发展趋势研究

2023-04-08梁舒怡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梁舒怡,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摘 要: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领域就建筑设计如何与中国文化结合逐渐展开了热议,为近年来中国建筑风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代表,通过解析不同地区具体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作品,预测未来20年新一线城市建筑风格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一線城市;建筑风格;发展趋势

一、建筑风格发展现状

1925年,由官方发起的南京中山陵设计比赛要求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以此为标志,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传统复兴的建筑设计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以民族复兴为命题,在传统建筑形式上构造满足新时代需求的中国新建筑,从而以物质载体完成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初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开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缓解“欧陆风”给大众带来的视觉疲劳,开始在建筑设计方面尝试探索融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刺激市场消费的“潮流”[1]。自此,一批带有新中式风格的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发了大众关注。对于这类建筑的普遍定义是在满足现代建筑功能需求的根本条件上,采用现代的形式和手段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分解、复刻和创新。这一手法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形式表述,呈现出当代设计新中式建筑艺术的新形态,表现形式多样且广泛,从公共性建筑到私宅建筑皆有所涉及[2]。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深圳万科第五园和北京观唐,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是苏州博物馆。其中,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是对徽州文化进行解构,并借助了灰瓦、白墙的建筑语汇;北京观唐则采用了青瓦灰墙、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和形制规整的门楼庭院元素;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借鉴了传统园林的布局手法,精简了传统园林中的步行体系、景观视觉的控制方式、色彩与材料的表现方法以及建筑符号的深层内涵,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建筑实例都能体现出中国建筑在不同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二、未来一线城市的建筑发展趋势特征

(一)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由查尔斯·凯博特博士提出,旨在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环境负荷且利于居住者的健康需求,以达到可持续使用的目的。这一理念也传入我国,并在建筑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位于印度尼西亚万隆的Bima微图书馆采用了2000个回收的塑料冰淇淋桶组装在楼板到屋顶之间的钢肋之间,当面临恶劣天气时,挡板可暂时关闭,并且其角度倾斜,以便向外部排水。设计师还巧妙地利用冰淇淋桶的排布方式传递一条二进制码的信息:书是打开世界的窗户。这项方案符合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也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人文精神的载体。

同时,可持续性建筑也包含着生态性建筑的观点,新时代建筑样式的人群适应性会变得愈加广泛。一线城市的人员流动性强,为了融合文化差异性,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将容纳更多元的人文背景,以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对于生态环境的共同需求。在住宅领域中,早在2003年,广州珠江新城住宅区第四代住房——金碧华府项目就提出了将住宅形式与生态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生态建筑师杨经文认为,垂直方向的绿化可以改善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生态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广州的热岛效应,以及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从技术和美学两方面将生态技术与建筑设计融合,构造解决方案[3]。可预见的是,国内建筑不仅局限于住宅,整个城市面貌也将演变为设备设施趋于完善的大型社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在一个立体的具备生态设计理念的“大社区”中相互贯通。在这一点上,东京的六本木Hills项目可以作为国内打造社区的借鉴方案。该项目根据东京的城市特色,将地区规划从传统的住宅商业分离型转变为住商混合型,从而实现城市空间、绿化面积、安全性与可选择性倍增的目标,设计出了与曼哈顿全然不同的、绿意盎然的“超高层城市”,可以实现知识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城市机能调动资源的优势,恢复周边地区和郊外的自然环境,从整体上来看具有降低地球环境负荷的作用[4]。

(二)一体化

公共建筑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呈现出三个维度的一体化,即建筑样式在环境上适应地质和气候条件、建筑外形与城市及自然景观相融合、建筑结构在功能复合化上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上述东京的六本木Hills项目也是一体化的典型例子。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互作用反映了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建筑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表现为建筑设计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从而摆脱死板僵化的固有形式的束缚,使建筑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也包含了针对多变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不同的设计策略。在这一点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就充分体现出一体化的设计特征。其除了满足人们在冰上竞技的功能需求以外,还利用设计手段使场馆与周边空间环境实现了协调统一,并将建筑外形、格式布局和艺术手法进行多领域、多学科交叉[5]。场馆的介入将无规律的、琐碎的、开阔的空间进行整合,其形态对原本的城市规划也起到了与周边相得益彰的作用,使得其外形与周围的建筑展现出高度的协调性。同时,非冰上运动设施功能的合理配置也从侧面提升了场馆在赛后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避免了其功能的单一化,有效地降低了赛后的运营成本,其符合未来功能复合化的发展趋势,为竞技馆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显著的核心优势,并成为真正服务于城市社区的公共建筑。

(三)智能化

在信息时代,参数化的应用已经渗入设计的各个领域。通过计算机设置限制项目地形、造价、气候、密度等各参数进行运算,从而得出极具参考价值的建筑模型,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多种方案供人们选择,降低大量的设计时间成本,还能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具有在设计限制条件下最高效的建筑形式[6]。如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的上海凌空SOHO,由于项目造型复杂,利用BIM技术进行了方案深化、施工进程、工程量化和项目进度可控性等模拟实验,提升工程销量并降低建设成本,规避潜在的建造风险,以实现项目建造的透明化、可视化、可量化[7]。智能化技术的融入彻底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常规形态,通过运用算法使之产生更多突破固化思维的可能性,是建筑与信息技术学科交叉的结果。设计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材质双方的科技进步,将抽象的概念和预期的目的转化为具体化、实体化的建筑,创造出更多对时代提出挑战性的建筑外形。同时,建筑的智能化还体现在建筑的可变化性之上,如2020年哈佛大学约翰·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开发出一种可变形材料,它是一种可通过纤维纺丝和三维打印加工的高强度记忆材料,其在组装过程中即可调整,以制造出具有所需结构的材料。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具备灵活性质的记忆材料在建筑中将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建筑无须再拘泥于现有的固定结构,而是能根据当下个人、城市乃至社会的功能需求,做出相应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变化,以达到建筑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统一。

(四)在地性

当代建筑在地性的表达策略包含了回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体现当地社会材料和技术以及关怀当地的人文特性[8]。20世纪建设于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的华侨新村,是为了安置归国投资的华侨而特别规划的别墅住宅区。华侨新村对地理环境的应答式设计体现了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合理地改造与运用环境,可以使建筑融于自然之中,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面对环境中的恒久要素——自然气候,建筑更应成为对气候应答式设计的有机体[9]。例如华侨新村爱国路的8号住宅(图1)就利用挑檐、架空大阶砖和镂空栏杆进行遮阳隔热,利于形成穿堂风的房屋内部结构来达到建筑空间和形体上对地理环境的被动式适应,同时覆盖率高的绿化植被也使得建筑更加融于环境,并且弱化了其界面上的视觉感受。该片住宅区的建筑一般朝向南、东南、西南等方位,房间进深小,一般为8—10米,利于穿堂风的形成,其在平面布局中则通过凹凸来增加房间的开窗及通风口径(图2)。建筑室外的植被等外部因素也能被用来调节微气候,使建筑更好地适应环境特征,融入环境。建筑应该融于环境,成为环境的组成部分,从而弱化建筑,隐于环境。这样做既可以使建筑的界面成为视觉上跟环境相近的状态,显著缓解建筑界面对环境的分割,并降低对环境的干预,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广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给人带来的闷热感受。

华侨新村的建筑师参考了英国花园郊区住宅这一符合经济适用原则的现代建筑,以现代主义的简洁为基础,适当吸收岭南传统住宅元素,营造一种精致轻透的西方气息[10]。在当地社会现实的背景下,以适当的材料逻辑呈现、发展创新的建造技术充分调动参与协作性,并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和艺术审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华侨新村的住宅利用轻快明朗的造型、体量感的减少和风格的折中来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资短缺的实际状况。对居住者的关怀式设计则体现在现代的平顶设计和半室外的花园空间上,以顺应华侨的生活习惯。此外,设计师还利用了传统元素的抽象与重组手法,在镂空的楼梯间进行装饰,既保留了功能性和象征性的双重意义,又沿用了当地的技术材料表现,从而达到对场地文化语境的关联式设计要求。只有用现代建筑方式重新对传统符号进行演绎,才能使居住者与之产生记忆共鸣,发展良性的传统建筑符号语言。

三、结语

建筑风格的变化是人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建筑的视觉和功能以及从物质到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提高的结果。建筑的可持续性、一体化、智能化和在地性特征都是为了拓宽城市良性的发展空间。各类建筑只有在因地制宜、具有差异性的建造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力和传统资源优势,才能构建一个具有特色的由创新牵引绿色生态体系、人文和良好社区发展的现代新型都市系统。一线城市不仅要重新思考基于建筑场域的生态性和社会城市主义的共存关系,还要在保护文明印记的同时,植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整合生态、科技、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战略以实现建筑空间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余城市做好榜样。建筑作为一种实质性媒介,通过一体化、智能化、可持续性和在地性的特征发展,可以增强后现代城市中建筑地域性特征和情感价值。在未来社会中,建筑应强化居住者的身份认同和民族归属感,最终摒弃单一风格,走向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刘利锐.对新中式建筑现象的批判性阅读[J].山西建筑,2010(13):12-13.

[2]周靓.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3.

[3]钟建军.高层健康住宅空中绿化设计问题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4]郭红旗,周丽.垂直花园城市Hills方式:东京六本木Hills的方式与效能研究[J].建筑技艺,2012(6):196-199.

[5]卢耀星.速滑馆建筑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6]高岩.参数化设计:更高效的设计技术和技法[J].世界建筑,2008(5):28-33.

[7]孙逊.上海凌空SOHO:超前卫绿色综合体[J].建筑与文化,2014(12):63-65.

[8]王康宇.西安當代建筑的在地性表达:2000-2021[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

[9]鲁强.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在地性”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7.

[10]曾丽娟.广府华侨园林装饰艺术特征探析:以广州华侨新村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增刊1):63-65.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发展趋势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